评分及书评

4.5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人文感知因素

    每日一书:《意会:算法时代的人文力量》。我们的文明,从未像今天一样被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认知计算所诱惑。我们这个政治、金融、社会、科技和环境系统相互交叠的世界,从未像今天一样如此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必须提醒自己以及我们的文化:人的因素为何是感知这个世界的最重要的因素。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掌握了多少硬数据,或者有多少细分市场的方法。如果我们没有形成一个观察人类行为的视角,我们的观点就毫无力量。一旦我们脱离了每一次选举、每一次突破性创新和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倡议背后的人类环境,我们就会限制自己真正理解世界的能力。2011 年,航空航天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诺曼・奥古斯丁在为《华尔街日报》写的评论文章中呼吁,要加强美国中小学的人文基础教育。他说:“历史不仅仅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者文明的故事,它还能培养出有批判意识的思考者。他们能吸收、整合并分析信息,阐述自己的发现。这是许多学科和专业所需要的技能。” 这种充满活力的文化参与是我所谓的 “意会”(sensemaking)的基础。这些年,学者们用 “意会” 一词来描述不同的概念。我在本书中仅以此词来描述一种古老的文化探求实践,而这一实践过程的基础,就是一系列处于被遗忘边缘的价值观。在意会的过程中,我们利用人类的智慧来探索一种有意义的差异,这种差异对他人重要,对我们而言也很重要。意会(sensemaking)是一种基于人文学科的实践方法。我们可以将意会看作是与算法思维完全相反的事物:意会完全存在于具体的环境中,而算法思维则存在于被剥离其特殊性的信息之中。算法思维具有广度,它可以每秒处理数万亿字节的数据,但是只有意会才具有深度。关于意会,我们可以追溯到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将实践中得来的智慧称为 “实践智慧”(phronesis)。一个展现出 “实践智慧” 的人,不仅仅拥有抽象的原理和规则,因为实践智慧是知识与经验的巧妙结合。意会的五个原则:(1)要注重文化,而非个体;(2)要掌握厚数据,而不仅是薄数据;(3)要大草原,而不是动物园;(4)要创造,而不是制造;(5)要仰望北极星,而不是依赖 GPS(全球定位系统)。与薄数据不同,厚数据并不具备普遍适用的特点,因此常常会被认为是不充分或不严谨的,被人们所忽略。但事实是,我们的生活是被厚数据所主宰的。如果我们在决策的时候忽略它,或试图忽略它,我们就陷入了对人类的误解之中。在意会的过程中,我们并不试图找出人们对事物的 “看法”。因为观点和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关紧要的,而人文学科方面的积淀可以使我们走得更远。我们对揭示掌控现实世界的架构更感兴趣。作为传统现象学的先驱,马丁・海德格尔提出,经历与世界不可分割,人与世界更不可分割,这种关联就如同大脑与身体、人与环境一样紧密。现象学家们并不旨在摒弃用科学的方法来理解物理或科学,他们只是想要说明,用这些方法并不足以理解人类。意会可以带领着我们去探寻那些 “新鲜的” 事物,去寻找那些规则之间的空间。我们若想真正获得深邃的洞察力,就必须深入探究我们所处的环境,让自己完全沉浸在某个世界当中。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首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我们与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既包括厚数据也包括薄数据。我们是怎样知道我们 “知道” 的事的呢?什么样的知识可以让我们有信心在市场商机中下大赌注呢?任何现象或行为,如玩耍、聚会、旅行、运动、投资、学习、娱乐、吃饭、美容,或者信任都可以用 “正确” 或者 “真实” 两种方式来解读和分析。但是只有用后一种方式分析才能显现出其文化意义:一块纺织品和三种颜色构成了美国国旗,分子聚合在一起构成黄金并被做成婚戒,长度不等的胶合板构建成一个家。一个人越多共情地投入书籍、艺术和音乐之中,就越容易在识别类型之时有更多可仰仗的知识。我只是概括了几个在工作中帮助我获得洞察力的理论。然而,归根到底,意会是一种完全个人的体验,越是沉浸在艺术的丰富世界和理论的海洋中,你就越能破解文化的奥秘。著名的心理学家沃尔夫冈・柯勒曾经用 “3B” 来解释创造力:公交车上、浴室里和卧室床上。柯勒认为,这三处都是创造力显现的地方,因为这三个环境非常容易让人处于一种开放接纳的状态。海德格尔把这种创造力显现的行为称为 “显现自身”(phainesthai)。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人,都以最开放的姿态去迎接世界所呈现或者展示给他们的事物。这也是赐予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突然明白该把注意力放在哪里的一瞬间。大师们尤其擅长发现那样的瞬间。世界著名的建筑师比亚克・英格尔斯(Bjarke Ingels)就是如此,他在亲眼看到了瑞士手表精密的内部构造后,感受到了创造性洞察力的呼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意会,感觉的世界

      人的作用是什么,体会枫桥夜泊,咔嚓,瑞士灵感,扎入世界的意会工具,对世界敏感的政治艺术,探索极限的空间,探索无障碍世界,算法的深度智慧,只可以意会的世界。增加对世界的感觉,提高对数据的敏锐度,回归认识非洲草原中的狮子,感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洞察世界有意义的差异并全心的体验

        意会是什么?意会是一种完全个人的体验,越是沉浸在艺术的丰富世界和理论的海洋中,你就越能破解文化的奥秘。意会注重考虑人的因素,而人的因素是感知这个世界的最重要的因素。意会的五个原则:(1)要注重文化,而非个体;(2)要掌握厚数据,而不仅是薄数据;(3)要大草原,而不是动物园;(4)要创造,而不是制造;(5)要仰望北极星,而不是依赖 GPS(全球定位系统)。人的作用是什么?人是可以创造和解释意义的,而人文学科领域可以为完成这一任务提供理想的基础训练,它可以为我们提供超过两千年的资料。当然,已有的人文学科成果给我们带来了愉悦,同时它们在人们处理存在于任何文化和组织中的核心问题时也是一种实用的工具:该如何理解其他的世界、习俗、意义和竞争市场。这些技能,是意会的精髓,也是永远无法外包的技术。机器学习在这一方面永远只能望洋兴叹。这是因为这些技能需要对事物持有一定的观点,而算法是毫无观点可言的。这本书讲的是文化和我们这个时代发生的巨变。如今人们太过于关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以及抽象化的 “大数据”,几乎淘汰了所有其他用来解释现实世界的框架结构。这一巨变给我们的商业、政府和公司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害。而商业、政府和公司的表现,也展现出我们的社会低估了人类的参与和人类做出的判断,并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们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过度迷恋,侵蚀了人们对非线性变化的敏感度,弱化了人们从定性信息中提取信息的自然能力。人们不再将数字和模型作为展现世界的手段,而是开始把它们当作是事实,而且是唯一的事实。我们正在失去感知世界的能力。诚然,硬科学的确可以解释我们星球上的很多事,也就是物质的本质,但是它却不能很好地解释人类自己。就像著名的美国物理学家奈尔・德葛拉司・泰森所说的:“在科学界,一旦有人类行为进入等式之中,事情就会变得非线性。这就是物理学简单,而社会学难的原因。” 说到底,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掌握了多少硬数据,或者有多少细分市场的方法。如果我们没有形成一个观察人类行为的视角,我们的观点就毫无力量。一旦我们脱离了每一次选举、每一次突破性创新和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倡议背后的人类环境,我们就会限制自己真正理解世界的能力。如果我们想真正理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必须回到那个被算法所麻痹的人们看来,非常古老的、过时的批判性思维中去。这是我们所有的组织都非常欠缺的东西,也是我们公民话语各个方面都欠缺的东西。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B站看到“所长林超”聊华为“体感”时提到“新手”“熟手”等

          新手:记住抽象规则,按部就班;熟手:根据以往经验,随机应变;高手:应对负责问题,轻重缓急;专家:跳出局部,纵观全局,找到全局最优解;大师:看一眼而观全局,见一页而能知秋。 书名意会,而我们有句老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能就是体感!一种身体记忆,在应对变化时的身体自然反应。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算法”是工具,Ta与我们互相塑造

            人的作用是什么?算法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它们并不真正在乎它们所做的事。而人会去关心和在意的。当算法越来越越多的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时时刻刻…… 作为一个微观 “人 “该怎么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的作用是什么?” 人是可以创造和解释意义的,而人文学科领域可以为完成这一任务提供理想的基础训练,它可以为我们提供超过两千年的资料。当然,已有的人文学科成果给我们带来了愉悦,同时它们在人们处理存在于任何文化和组织中的核心问题时也是一种实用的工具:该如何理解其他的世界、习俗、意义和竞争市场。这些技能,是意会的精髓,也是永远无法外包的技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大师思维,纵横捭阖,散转腾挪,万变不离其宗!— 意会妙心,独辟蹊径,是拈花一笑,更是茅塞顿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由技艺的力量

                  这本书并不是为了否定算法,而是为了指出在这个算法时代,人类的优势在哪里,什么才是现代最高级的知识:现代高级知识 = 算法 + 自由技艺,在算法大行其道的时代,真正的重大决策还是得靠人,靠「意会]。传统的「自由技艺」的根基并没有动摇,反而显得更可贵了。[自由技艺」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文学科」,学习自由技艺不是学习实用的工作技能,而是为了获得解决问题、认识社会、理解他人的能力。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