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高峰体验-心流淌的感觉

    达到合一的心流体验有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第一条道路是:既然合一感中,好像最重要的条件是自我消失,那就努力放下自我;第二条道路是:既然合一感是自我实现者的专利一般,那就努力去成为自己。前者是各种打坐修行法门,后者是活在当下全心工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假说与事实

      看到这句话,我想到是国内一些人 “空对空” 写的无数的垃圾书。根据四大名著瞎编的,根据四书五经瞎编的,根据电视剧电影瞎编的,根据历史八卦瞎编的。都还称 “科研”。《我是谁》莱偲马斯洛的理论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他没有通过科学研究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说,也没有任何的实证支持。1970 年,马斯洛自己也写道,他一直尝试着找到检验自己理论的方法,但始终无法实现。马斯洛的理论完全是根据他认识之人的观点以及读取名人传记而得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成长、蜕变、可能性均必然指向未来;而潜能与希望、欲求与想象等概念亦然。一旦将之化为具体之物,则会丧失未来;威胁与焦虑同样指向未来(没有未来就不会有精神官能症);自我实现若不指向一个流畅活跃的未来,则毫无意义可言;生命可以成为时间的一种形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构建合格的现代公民人格?

          几经风雨坎坷后,我们终于开始接受现代文明的生产、创新、交易、物权、科学、技术等部分观念,并开始有些沾沾自喜的感觉了。但对于现代公民社会更加底层的品格,自由 - 权利 - 责任的铁三角结构的建立,却似乎还遥遥无期。以佛洛依德、阿德勒、马斯洛为代表的个体心理认知领域的研究与发现(虽然还不确定这是否称得上科学认知),为基于自由、权利、责任的成熟人格建构提供了解释、目标与方法,这也许是巨婴国现阶段最为急需的认知启蒙了(或者该叫扫盲),怎样让生命个体通过客观认知,做出自主、自由的思考和行动,维护和争取权利,并对自己的选择、言论和行为负责,成为积极的公民,是当下社会断裂的最大缺环,因为此事既不多见于中华文明的古老传统,又不合于当下社会管理阶层的口味,还很反人性,毕竟没几个人天生喜欢耐心、审慎、复杂多变不确定、谈判妥协、长期主义这些东西,谁不爱速成的小康、迅速的崛起、免费的午餐啊?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