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43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让思维进化,至生生不息

    本书颇有万维钢老师的文风,列举的案例比较通俗易懂,学习思维模型,养成模型思维的习惯,激发创造性,培养批判性,成为独立思考的自由思想者,这就是学习它的目的。模型是什么?我觉得就是一种复杂事物的简化,就像文中所说,科学家研究自然就是在对大自然进行建模。例如托勒密的宇宙模型,就是对宇宙进行建模研究的方法。思维模型就是这些重要学科的理论模型,是最接近本质和真理的知识。世界是复杂和不确定的,生活也是,繁多和无序是导致复杂的重要原因。如何筛选信息?如何整理和处理信息?如何应对复杂和无序带来的熵增?都是我们每个人面临的紧迫问题。唯有建立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才能对抗自然流变的熵增定律。本书值得反复阅读,推荐!

      6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授人與漁的好書

      不論您身在哪個世代,都會需要思維模型來幫助。此書就是那個包寶典。拿起來,讀吧!正如在序言中提到的,我们真希望在刚踏上职业生涯时就有幸读到这本书。这是因为,思维模型能释放人们的潜能,让人们从更高的层次思考问题。我们希望你喜欢这些思维模型,也希望这本书对你的超级思维之旅有所助益。对你来说,书中提到的许多概念也许很新奇。因此,为了将它们充分利用起来,你需要付诸实践。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在 2005 年出版的自传《你管别人怎么想》(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中所写:“我很早就知道了‘知晓事物名称’与‘知晓事物’之间的区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上善若水

        达尔文说:“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既不是智力最高的,也不是体力最强的,而是最能调整并适应环境变化的。” 孙子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思维是否存在固定的模式呢?我的答案是:或许有吧。毕竟这么多模式,或许会有一款符合您,或许您的思维是多重思维模型的混合体,如果您的思维是这些模型的升华的话,那更要恭喜您了。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2022年读完的第三十本书!

          下面的第一段话引自《穷查理宝典》,后两段话来自芒格 2007 年 5 月在南加州大学古尔德法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的演讲: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谁是每天不阅读的 —— 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巴菲特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说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因为真正重要的大道理占每个学科的 95%,所以对我来说,从所有学科中汲取所有的大道理,将它们变成我思维习惯的一部分,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当然,掌握这些道理后,你们必须通过实践去运用它们。如果不持续练习,就会忘记。所以,我这辈子都在不断实践这种跨学科的方法。呃,我也说不清它具体为我做了什么。它让我的生活更有乐趣,让我变得更有建设性,使我更能帮助别人,让我变得极其富有…… 随你怎么说都行。这种思维方式确实很有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每一个渴望提升思维能力的人必看的书📖

            🤔你有没有因为买了电影票就看完了一部糟糕的电影?那你可能成为了 “沉没成本谬误” 的受害者。🤔你是否被太长的待办事项清单弄得不知所措?也许你需要 “艾森豪威尔决策矩阵” 来帮助你确定优先顺序。🤔你的同事耽误了项目进展,他是不是故意拖延的?试试用 “汉隆的剃刀” 来帮你看待这件事。🤔你是否需要更好地了解人们的动机,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使用 “五问法” 也许可以帮你更快地找到答案。️思维模型,通往高层次思维的捷径,让你从更高的视角思考问题。🌸查理・芒格说:“你们必须在头脑中拥有一些思维模型。你们必须依靠这些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深度理解世界本质、重新定位人生坐标。本书系统地列出、分类和解释了主要学科中的 200 多个重要思维模型,助你快速扩大你的能力圈,成为跨学科解决问题的高手。🌸提升日常决策、解决问题和寻求真理的能力,你只需要掌握其中的少量模型就够了。逆向思维、主动失误、反脆弱、去风险化、奥卡姆的剃刀、合取谬误、框架效应、助推、锚定、可得性偏差、过滤气泡、范式转换、证实偏差……🌸思维模型有很多种,每个学科也有其独特的思维模型。本书中温伯格和麦肯从多种学科中选择了 200 多个实用的思维模型,并通过饶有趣味的相关例子对其进行了分析。不过,要提升日常决策、解决问题和寻求真理的能力,你只需要掌握其中的少量模型。🌸本书内容通俗易懂,是提升思维能力的实用指南,适合每一个渴望提升思维能力的人阅读,强烈推荐!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用思维模型提高生产力,打破对陌生盲区判断的畏惧

              有时候,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是对的。但有时候,多一点套路,才能更简洁高效的做出判断。本书介绍的思维模型,就是在应对知识盲区时,如何扩大你的能力圈。首先万变不离其宗,需要找到关键脉络路径;其次时快速找到解决盲区的关键点;最后将新知识做翻译,转化为通俗语言。当然这当中难免遇到创新的评判,但一定跳出不了商业逻辑的束缚。

                3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折叠的力量

                经常听到有人说,人是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的。那么如何提升自我认知呢? 《思维模型》这本书很好的提供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跟思路。它系统的列出了分类,并给出了这些思维模型的应用场景,有趣又易于理解。书中关于普通思维与超级思维的区别,我觉得有一个相当好的比喻,就是累加与折叠的不同。例如加法与乘法 10+10+...... 加 100 次,换个公式为 10x100,速度就会快上许多。当我们的大脑拥有了超级思维的能力,也就有了能够更好地思考这个世界的能力。《思维模型》可以帮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用增加不多的精力,却能更快速的做出更好的决策。也就是说,有了站在一个更高维的视角去洞悉事物本质的能力。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锻炼思维的健身操

                  提到模型,就会想到统计学大师乔治・博博克斯的那句话,所有模型都是错的,它们只在特定的尺度上成立。没错,所有模型都是错的,但是其中有一些是有用的。模型是对世界的简化和抽象,它不足以描绘精准的世界,但是模型对我们的思维是能够提到指导作用的,它能够理顺我们思维的脉络,启迪我们思考的角度,点燃我们思想的火花,在这个维度上,模型又都是有用的。之前读过另外一本书,斯科特・佩奇写的《模型思维》,也是讲了非常多的思维模型,但是偏重理论,并且有大量的数学公式。相比之下,这本思维模型,更多地是拆解我们思考过程中使用的模型,更加简单易懂,也容易读一些,是一本轻量化的思维模型读物。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是,详细解释了非常多的概念,这些概念的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模型,它往往就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们可以在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直接被使用,也可以提醒我们,避免陷入类似的思维陷阱之中。这些概念非常有用,时常会出现在得到老师的专栏之中,有这么一本书,系统地把这些概念梳理了一遍,其实既是学习,也是复习,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跨界使用,融会贯通。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果你发现自己所在的领域即将出现颠覆,那就应该尽快、尽早地做出回应。这也许意味着要投资学习新技能,也许意味着要转变工作职责,也许意味着要彻底转向其他领域。不幸的是,真正接纳 “颠覆性创新” 通常意味着企业或个人出现重大动荡:短期内收入骤减,从头开始接受培训 —— 也就是一次巨大的转型。    很多情况下,明智之举是在处于市场支配地位或获利潜力最大的时期进行转型。不幸的是,市场支配地位可能带来骄傲自满。这就是为什么说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当你处于如此良好的状态时,必须是偏执狂才能感知到遥远未来微乎其微的威胁。因此,当你使用这个模型时,必须警惕许多细小的威胁,哪怕其中大多数最终都是无害的。那么,你要如何区分信号和噪声?    一种方法是根据第四章提到的技术采纳生命周期曲线,密切监控新威胁的发展过程,观察它们从 “只有早期采纳者使用” 发展为 “逐渐被主流采纳”。    为了避开这些陷阱,你需要深入思考某个思维模型是否适合当前情况,如何才能适应当前情况。以下几个步骤能帮你做到这一点,确保你成为真正的超级思想家。    首先,在超级思维领域找个搭档。一个人独立思考复杂问题的效果不会太好。跟别人分享你的想法,听取他们的反馈,效果会更好。    其次,试着写下来。即使你从不发表任何东西,写作也能帮你理清思路,让你意识到观点中的漏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思维模型于我们就像脑细胞一样重要

                      思维模型不仅是普世的智慧,也是对系统最好的解释。“如果你只是记住一些孤立的事实,试图把它们硬生生地拼凑起来,那你就是什么也不知道。如果这些事实不能在一个理论框架中彼此联系起来,你就没法把它们派上用场。”“超级模型” 是通往高层次思维的捷径。当我们把超级模型的适用情境掌握得如火纯青,就能绕过低层次思维,立刻跃升至高层次思维。超级模型就像是数学里的乘法和除法一样,是加法和减法的升级版。一旦你学会如何运用,就很难再退回去。思维模型的使用需要长期积累和训练,刚开始可能有点难,但是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所以先从打开这本书开始,慢慢行动起来。

                        1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思维模型决定一个人的思维结构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818 本(91)#《思维模型》🚢“临界量”(critical mass)就是我们从物理学中学到的一个有用的思维模型。所谓的 “临界量”,是指发生核链式反应所需的核物质量。临界量是原子弹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思维模型。就像物理学一样,每个学科都拥有自己的全套思维模型,相关领域的人士可以通过上课、导师指导、亲身体验学到它们。🚢“临界量” 就是其中一个拥有广泛适用性的思维模型:创意可以达到临界量,派对可以达到临界量,产品也可以达到临界量。与物理学中其他数百个概念不同,临界量在物理学领域之外的用途也相当广泛。(我们将在第四章详细探讨这个概念。)我们将这些用途广泛的思维模型称为 “超级模型”,是因为常常运用它们能赋予你一项超能力 —— 超级思维,也就是更好地思考这个世界的能力。🚢逆向思维这个概念能帮你做出明智的决策。“多做正确的事” 反过来就是 “少犯错”。思维模型正是能帮你 “少犯错” 的工具套装。它们是一系列概念的集合,能帮你更高效地穿行于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主动失误” 是指一名球员因为自己判断出错或执行力差而失误,而不是因为对方球员打出了好球。例如,本来轻松就能击回的球却没能过网,就是一种主动失误。为了在网球比赛中少犯错,你需要在球场上减少主动失误的次数。同样,为了在决策过程中少犯错,你需要在生活中减少主动失误。🚢能在面对经济冲击时取得回报一样,让你的思维变得 “反脆弱”,也能在面对新决策时大有助益。如果你的思维是 “反脆弱” 的,那么随着你从失误中汲取教训并与周遭环境互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会变得越来越好。这就像去健身房锻炼一样 —— 你不断锻炼自己的肌肉和骨骼,让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强健。🚢能帮你成为 “思维大厨” 的核心思维模型叫作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它是 “少犯错” 的出发点,指的是自下而上地思考问题,运用你认为是正确的基本构件得出合理的(有时是全新的)结论。所谓的 “第一性原理” 是一套不言而喻的假设,也是构成你结论的基础。它们就好比菜谱中的食材,或是公式背后的数学公理。🚢还有一个思维模型也能帮你检验假设,那就是所谓的 “最简可行产品”(简称 MVP)。MVP 是你开发的一款产品,它拥有够用的功能、最小的体量,能够由真实消费者做可行性测试。“最简可行产品” 有助于你避免长时间独自一人闭门造车。职业社交网站领英的联合创始人雷德・霍夫曼就说过:“如果你不为产品的第一个版本脸红,它就发布得太晚了。”🚢“奥卡姆的剃刀” 指出,最简单的解释最有可能是正确的。当你面对许多看起来都能合理解释一组数据的假设时,不妨先选择最简单的一个研究一番。这个思维模型之所以被称为剃刀,是因为它能 “剃除” 不必要的假设。用过于具体的标准缩小自己的约会范围是很没有必要的。如果跟喜欢不同超级英雄的人约会,确实会毁了一段恋情,那么他随时可以把这条标准添回去。🚢第二种谬误的思维模型称为 “过拟合”,这是一个来自统计学的概念。设定过分详细的约会标准,就是在 “过拟合” 你的约会经历。同样,在偶感风寒的时候深信自己得了癌症,也是在 “过拟合” 自己的症状。如果明明有更简单的解释,你却选择了过于复杂的解释,也是一种 “过拟合”。如果你不理会 “奥卡姆的剃刀”,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被卷入 “合取谬误” 或犯下类似的 “主动失误” 的错误。每当一种解释引入不必要的假设时,就可能出现 “过拟合” 的现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生开挂的秘籍之书

                          每个人都要自己感知信息和判断事务的方法,日常的时候各有各的性格,但是在彼此合作时,我们需要交换信息,统一观点并转化为行动,这个时候思维模型就显示出优势了,可以统筹大家的思考顺序和判断因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扼杀个性,但确是资源最高效的使用方法。《思维模型》一书提供了一些思维模板,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并且不会大面积的阐释理论,给出简洁明了的案例加上一些行动步骤,让我在阅读中就蠢蠢欲动,很想捡起原本已经瘫痪了的行动计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与人的差距来自哪里?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曾提出这样的观点 —— 相比于身体的变化,思维的 “异变” 才是人类战胜其他物种,登顶地球的秘密武器。从人类群体的内部来讲,人与人之间的先天差距也并不明显,天才和傻瓜只占一小部分,大多数人之间的差距,还是来源于思维。那么,该如何提升思维能力?多了解一些【思维模型】一定是必选答案。当你的头脑中预制了大量优质的思维模型时,你就像拥有了哆啦 A 梦的神奇口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你的思考有章法,决策也不会再通过拍脑袋来实现。在所有打磨思维类的书籍里,这本《思维模型》,真的值得一读。书中有 200 多个思维模型,而且不是干巴巴地传道,而是借助了生活中妙趣横生的例子来讲述,可读性真的很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打造能力工具必备模型

                              十分好的工具书,里面有各种模型工具,能让我们更加轻而易举的看懂看透与及灵活运用工具来打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抽象的智慧,具象的阶梯

                                一、什么是模型不知你是否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大概有这么几个选项:①跟随者:人云亦云,羊群效应,识时务,随大流;②贴标签者:特立独行,拿来主义,对号入座,不自恰;③创造者:构建体系,灰度决策,模型思维。 模型,是工具,是你的博世工具箱。用好工具,刻意练习,找到系统性、结构性问题,直到,领略 “系统之美”。因为,问题从来不是孤立的,在时间维度上,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个观点听起来也不算稀奇,中国古人其实很早就懂得系统思考,比如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就是试图搞明白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思维模式叫做 “整体论”。而西方自科学革命以来,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把复杂事物拆解成一个个最简单的模块来分析,这种思维模式叫做 “还原论”,还原论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进入 20 世纪后,这个世界的内在联系越来越紧密,构成一个巨大的动态复杂系统。人们发现,还原论可以很好地解决单个事物的问题,却很难解决系统性、结构性的问题,比如环境问题、经济波动等等。想要在这个复杂系统中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就必须升级思维模型,从还原论再回到整体论,学会系统思考。于是,近几十年,系统思考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迅速发展起来。所以,模型化思维,有两个可见的特点:①具有广泛适用性;②提供升维的捷径。如果你能理解适用于某个情境的模型,就能绕过低层次思维,立刻跃升至高层次思维。反过来说,不了解这些模型的人,可能永远都无法达到高层次思维,当然更无法迅速达到。了解正确的思维模型可以解锁超级思维。这就好比学会减法、乘法和除法,能释放你解复杂数学题的能力,以免每次思考问题都 “从零开始”,而不使用更基本的构件,明明这些构件有助于你从更高层次上思考问题。一旦你将乘法这样的思维模型牢记在心,就很难想象没有它的世界了。但很少有思维模型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刻意学习和练习。 二、怎样获取和使用思维模型 1. 学会运用超级思维模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必须了解大量思维模型的基本知识,否则就可能在特定情境下使用次优模型。在特定情境下,你必须运用有针对性的恰当工具。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一只装满超级思维模型的工具箱。这本书就是这样的工具箱:它系统地列出、分类和解释了主要学科中所有的重要思维模型。书中有着来自 30 多个学科的 300 多种思维模型。我们相信,如果你能将这些超级模型结合起来,将会终身受益 —— 它们有助于你理解情境、提出创意、做出决策。 2. 为了让这些思维模型充分发挥作用,你必须在恰当的时间和环境中运用,所以你必须对它们有充分的了解。只有充分的了解,你才能将正确的思维模型与当前情况联系起来,才能像做乘法一样对其信手拈来 —— 它会突然从你脑子里蹦出来。思维模型正是能帮你 “少犯错” 的工具套装。它们是一系列概念的集合,能帮你更高效地穿行于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如果你始终如一地正确运用这些思维模型,做决策时就会少犯错,或者反过来说,就能多做正确的事,这就是所谓的 “超级思维”。 1994 年,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发表题为《基本的普世智慧及其与投资管理和商业的关系》的演讲时讲到:“什么是基本的普世智慧?首要法则就是,如果你只是记住一些孤立的事实,试图把它们硬生生地拼凑起来,那你就是什么也不知道。如果这些事实不能在一个理论框架中彼此联系起来,你就没法把它们派上用场。你的脑海中要有一些模型,还要将自己的经验分门别类地纳入这个模型框架,无论那些经验是间接获得的,还是直接获得的。”️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总是押着同样的韵脚。如果你能即刻从工具箱中找出适用于眼下情况的模型,就能立刻获得许多信息。正如本书序言中提到的:思维模型来自许多不同的学科,但很多模型都拥有超越本领域的价值。如果你能充分运用这些思维模型,赶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做出决定,那么这些模型就能帮你降低犯错的频率。🤔不妨举一个体育界的例子:在网球比赛中,“主动失误”(unforced error)是指一名球员因为自己判断出错或执行力差而失误,而不是因为对方球员打出了好球。例如,本来轻松就能击回的球却没能过网,就是一种主动失误。为了在网球比赛中少犯错,你需要在球场上减少主动失误的次数。同样,为了在决策过程中少犯错,你需要在生活中减少主动失误。你弄清是怎么一回事了吗?“主动失误” 是来自网球界的概念,但它适用于所有 “错误本可以避免” 的情况。烘焙中有主动失误(用了大汤匙而不是小茶匙),约会中有主动失误(留给对方糟糕的第一印象),决策中也有主动失误(没有考虑自己所有的选项)。你只要开始寻找自己身边的主动失误,就会发现它们随处可见。不过,“主动失误” 并不是做出错误决定的唯一方式。从长远来看,根据当时能获得的信息做出的最佳决策,事后常常会发现是错误决定。应对不确定性就是这样。由于存在不确定性,无论你多么努力,都可能做出错误决定,而且频率比你想象的高得多。不过,你可以通过理智判断和运用技巧,在特定时间做出最佳决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努力减少主动失误。每个人的问题,才是每个人生存的动力。而思维模型,有助于改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效率。 三、我的常用思考模型 1. 思维模型让我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我常用的模型有两个:①在时间 × 空间四象限中,思考 “如果……,就会……”②521 追问法(5w2hif):whenwherewhowhat whyhow howmuch,以及 if ……and ……。 2. 能让我们迅速形成有用的直觉的方法有两种:①始终从第一性原理出发;②抓住一切机会寻找事情发生的真正原因。事后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技巧被称为 “五问法”(5 Whys)。你需要反复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直到找出根本原因。为了找出根本原因,你可以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 —— 把 “五问法” 中的 “五” 可以替换成任何一个数字。🤔接种疫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用公地悲剧、搭便车现象、小决定泛滥、公共物品、群体免疫效应等模型来理解它:只有存在合格的宿主可供感染,疾病才能传播开来。但当绝大多数人都接种了疫苗时,合格的新宿主就为数不多了,因为(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因为接种过疫苗而免疫了。那么,公众普遍不容易感染这种疾病。以接种疫苗为例,由于存在群体免疫效应,公共物品处于 “无病” 环境。搭便车者是那些不接种疫苗而使用公共物品的人。如果有足够多的人选择不接种疫苗,就会出现小决定泛滥,导致疾病暴发,酿成公地悲剧。在实践中,为了对某种疾病实现群体免疫,需要接种疫苗的人数比例因疾病的传染性而异。对极具传染性的麻疹来说,这个阈值约为 95%。也就意味着,如果某个群体中的麻疹疫苗接种率低于 95%,麻疹就可能暴发! 3. 模型存在的问题是:随着选项数量的增加,决策时间会呈对数增加(如今,这个公式被称为 “席克定律”)。怎么办?统计学家乔治・博克斯曾经说过:“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但有一些是有用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针对每一个事物,其实都有无数种解释模型,每一种解释都有它的道理,但都不完备,都不是终极的答案。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你了解的解释越多,就相当于看到了这个事物的更多侧面,那么你离事物的真实面貌就越接近。比如,从 “多节约时间” 改为逆向思考 “少浪费时间”。一些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更多的模型是避开陷阱的工具。不是问题解决后呈现的结果,它们的威力,在于简洁、在于使用。 4. 书中还有关于统计学、博弈论、团队打造、著名心理学效应的章节,并不都很好读,但恰恰也正好应了我们所说的:适用为上。模型虽好,也不可贪多,也需要学以致用,切不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导致手里都是各种锤子,看什么都像是钉子了。・是为记:我们生在这个充满问题的世界我们不是问题的设计者我们就是这个世界的问题问题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问题去何方,我们就去何方最后,也终将带着问题离开现在的我们是如何走到现在的关于未来的启示或许就在过去的问题里我们在问题链中所占据的位置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定义问题就是定义自己 5. 推荐阅读:斯科特・佩奇《模型思维》保罗・格雷厄姆《黑客与画家》蒂姆・费里斯《巨人的方法》奥赞・瓦罗尔《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因为真正重要的大道理占每个学科的 95%,所以对我来说,从所有学科中汲取所有的大道理,将它们变成我思维习惯的一部分,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当然,掌握这些道理后,你们必须通过实践去运用它们。如果不持续练习,就会忘记。所以,我这辈子都在不断实践这种跨学科的方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思维模型开拓视野

                                    本书从各种不同的思维模型中,做出解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從”思维模型”到”模型思维”

                                      "思维模型" 是以独立各章的故事代入方式去叙述各种科学思维,特别是在心理学的部份。行文相对简单易懂,但对各类思维与模型并没有比较深入的解释,建议配合万维纲老师的 “精英日课” 一起服用,效果更好。斯科特佩奇的 “模型思维”(恰好书名颠倒) 是本书后下一本建议阅读书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深度思考

                                        社会进步不仅仅在于思考了什么,更在于思考的深度与关联的广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模型思维

                                          模型思维就像数学里的公式和定理,只要掌握了规律(模型),对于思维能力就会在一次次的践行中取得不凡的成绩。模型不单单是要记住,最主要是知道其原理和运用场景。本书介绍的模型思维基本上都是之前已经大概知道的,但读下来依然感觉只是知道了,并没有多少是真正付诸实践的。根据我自己的情况,可以多读几本这样类型的书,每次哪怕只记住两三个并开始运用,日积月累也会有不小的收获。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