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8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可灵活借鉴应用,摸索属于自己的“学习之道”

    这本书说新也新,出版时间是 2022 年 1 月;说旧也旧,如果你看过万维钢的《学习是什么》、脱不花【怎样成为高效学习的人】小课或者看过芭芭拉・奥克利的《学习之道》,在看这本书你都会发现很多熟悉的内容。这本书是芭芭拉・奥克利和奥拉夫・舍韦合著,相比芭芭拉・奥克利自己写的那本名声在外的《学习之道》,这本书依旧综合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依旧提到了克服拖延、深度学习、大脑思考模式、高效阅读等,也有些新内容且更简单易懂。有 4 条对我来说最有启发、可以直接应用:休息前开始思考一道难题。睡前阅读难以理解的内容,第二天继续。洗澡前重新思考棘手 / 重要的问题。进行日常活动(如洗碗或在公园遛狗)时,试着回忆学习要点。不过也有一些内容我有质疑,觉得未必要根据要根据书中的建议来,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对,比如:🔘波莫多罗技巧(专注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其实就是番茄钟,但有的人就习惯一次半小时或 40 分钟,然后休息 10-15 分钟,不一定非要 25 休 5。🔘 书里推荐使用硬启动技巧,即在做考试题或家庭作业时从最难的题目开始。但每个人受情绪的影响程度不同,很多事情不能从头脑科学方面考虑。🔘 作者推荐需要靠自律来完成的任务时,通过让他人参与来创造一个有意义的期限或承诺。我依然觉得要分情况,有的人也许就是不适合打卡、组团或公开承诺。总之,这本书适合灵活借鉴 + 主题阅读,多看看其他同类书,摸索出一套真正适合并属于自己的 "学习之道"。

      1
      2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22年阅读的第26本书

      1. 武装大脑最重要的窍门之一:就是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
 2. 在学习的时候,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非通过重复的阅读获取知识,这样更高效。
 3. 我把大把的时候花在阅读上,因为我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 学的越好,就越喜欢学。
 4. 千万别有思维定式,用大脑中原有的知识来判定新的事物(类似一叶障目)。
 5. 离开原有的学习地点,到别处看看,从不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加深理解。
 6. 一晚上重复 20 次,不如每天重复几次,记忆理解的效果更好。
 7. 对一项任务的恐惧,会比作这项任务本身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
 8. 刚坐下投入工作前,有点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你要做的就是理解它,并迅速进入状态。
 9. 掌握一个新知识是需要时间的,有时候看似在倒退,实际你在突破,因为你对它理解更深了。
 10. 相比重复的阅读,回想才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刻意练习方式。
 11. 训练,尤其是学习材料中最困难的部分更要刻意训练。
 12. 我们的记忆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主动的重复比被动的重复记忆更深刻。
 13. 说给自己听比画线更有用。
 14. 习惯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力气,为大脑腾挪出空间。
 15. 锻炼可以让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激活脑中相关神经元的链接。

        3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学习,至少要做到事倍功倍

        人人皆知学习有益,但坚持学习并不容易。
        不是不为,而是不会。🌸 滑雪与学习这篇书评成文于 2022 冬奥会期间,赛场上的滑雪选手们,驰骋在白色的世界,自如而快乐。回想自己在雪地上的笨拙,不堪回首。大体相当的环境、装备、行动,感受却大相径庭,皆因为会与不会的差别。我当然知道无论自己多么努力也不可能达到奥运选手的水平,但是我相信只要勤加练习,还是可以享受到滑雪的乐趣。学习本身也是同样的道理,学会学习,才能享受学习的乐趣,别人看起来享受、自己学起来轻松,这是令人向往的,但是确实可以实现。遗憾的是,讲学习方法的好书并不多。🍀 学习是门科学本书是一本基于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见解出发的工具书,内容经得起推敲,且其中的方法适用于学习任何领域的知识、技能。采用了 “概念 + 定义 + 解释 + 工具” 的叙事逻辑,其中推荐的各种 APP 和应用程序,绝大多数代表了当前的主流水准,如果希望在中文世界找到替代品也不困难。🌸 11 天的旅程为了减少阅读障碍,作者建议用 11 天的时间读完全书,并获得 11 个心法和工具:第 1 天:保持专注,推荐 APP:番茄时钟;第 2 天:模式切换,推荐 APP:小米白噪音;第 3 天:深度学习,推荐 APPAnki,滴答清单;第 4 天:优化笔记,推荐 APP:有道云笔记,Notion;第 5 天:强化记忆;第 6 天:交叉学习,推荐 APPDuolingo;第 7 天:挑战自律;第 8 天:目标系统,推荐方法:SMART 方法;第 9 天:高效阅读;第 10 天:赢得考试;第 11 天:终身学习,建立元认知思维能力。🌈 当爱上了跑步,关注在脚下的道路而不是前面的跑者;当爱上了学习,关注在自我的成长而不是他人的看法。🌈事半而功倍,不敢奢望;
        事倍而功半,比比皆是;
        事倍而功倍,深得我心。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提升学习力必读书

          阅读《学习之道:11 天高效入门版》启发:1.【时间管理】学习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让大脑变轻松。2.【专业学习】要多主动学习,理解学习任务,定好学习目标和计划。3.【及时输出】用自己的语言及时总结学习内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专注力:用波莫多罗法分割时间,25 分钟专注 + 5 分钟深度休息,拒绝电子干扰,给大脑真正的重启空间。就像健身时做 3 组深蹲,每组 12 个动作后休息 1 分钟,专注 25 分钟后起身冲杯咖啡,大脑肌肉群得到针对性锻炼又不至于劳损。2. 学习本质:主动检索胜过被动输入,用自己的话重组知识,用解题代替看答案,让神经元网络越练越强。看菜谱百遍不如动手炒菜,即便烧焦也是味觉记忆。解题时憋住不看答案,就像炒菜不偷尝,让知识在试错中入味。被动学习像吃预制菜,主动检索像从买菜到摆盘的完整烹饪,神经元网络如同刀工火候,越练越精妙。3. 环境革命:学习区即修道场,消除干扰源如同战士收刀入鞘,耳罩是当代学子的思维盔甲。学习区如外科手术室,外科医生术前清空器械台,如同学生清空桌面只留纸笔。降噪耳罩如同无菌手套,隔绝外界杂菌(信息干扰)侵入思维创口。4. 思维切换:卡顿时主动放空,洗澡散步时让发散思维破局,硬启动难题后切换,让潜意识做解题先锋。卡顿时如导演喊 cut。解题卡壳时突然去洗碗,就像电影拍摄遇阻时改拍 B 组镜头,待水槽堆满泡沫时,答案可能如灵感般在擦碗布上浮现。5. 记忆之道:间隔重复是记忆的复利,疯狂联想创造记忆锚点,把知识宫殿建在生活场景里。背单词像种花,初次记忆如播种,1 天后浇水(复习),7 天后施肥(测试),21 天后剪枝(筛选遗忘点)。记忆宫殿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把电磁学概念存进客厅沙发,历史年表挂在衣帽间,每次回家都在场景中提取知识。6. 元认知力:每学 1 小时问自己此刻方法有效吗?像导演般审视学习过程,及时调整策略才是真自律。学习过程如电影片场。写论文时突然自问:这段论证像不像上周数学课的解题思路?元认知高手像手持分镜脚本的导演,既能沉浸式表演(专注学习),又能随时切出上帝视角调整拍摄方案(优化策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应该把挫折看作学习和成长的宝贵机会。当然,当你正处于失败的阵痛中时,你是很难乐观起来的。但是请始终记住,在某个特定时刻看起来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更宏观的人生规划中可能无关紧要。也许正如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所说的:“生活中没有什么东西像你在思考它时所认为的那么重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整体学习方法的小书,字数少,可操作性强,照猫画虎跟着做都会有收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眼惊鸿

                  学习之道真是充满了心流的学习认知的知识信息量,易学易用,五星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小书中,你会找到有关学习的最佳实用工具和见解,它们综合了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学和其他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且是在成百上千经历过无数实战演练的专业学习者们的反馈基础上加以锤炼形成的。专业学习者会逐渐将学习工具和技巧添加到他们的头脑工具箱中,并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这些学习者能够充分利用他们的大脑,无论他们的大脑看上去是否 “天生” 擅长学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非常好的学习参考书

                      主要内容一共分为八个。第一波摩多罗技巧,学习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保持绝对的专注别多任务处理。第二在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里切换,当遇到难题的时候,先解决容易的问题再去解决难题。第三要主动学习主动学习,从大脑中去检索答案而不是光去听。用最简单的话总结已学知识。模拟测试向他人讲解以及交叉学习。加强体育锻炼,间隔安排学习。第四用短期记忆转换成长期记忆用联想图案讲故事和定位的方法利用脑子里的视觉记忆也就是记忆宫殿进行记忆。第五次自律最好的方法是移除诱惑制定包括时间方式的计划并且要学会放松。第六快速阅读先预览学习资料用笔带动看完后主动关于阅读的内容并且进行简单输出。第七做以往的试题制定一个备考计划。第八学习的元认知,理解学习的任务制定目标和计划实施学习监控自己并且对学习进行调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要成为一名高效的学习者,你需要在正确的时间运用正确的学习工具,并不断思考如何改进学习方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效学习的技巧

                          本书介绍了一些有效学习的观念及技巧。大学毕业后其实成年人更需要持续学习提升自己,学习什么内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学习的效率。这本书就是讲效率的。比较令我意外和容易忽略的几点总结如下:1. 最好是不依靠自律能力去完成任务。可以提前准备好学习环境。2. 连续性学 10 小时不如分批次学习。3. 休息时不要玩手机。玩手机并没有休息到。4. 定期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评估这一步很重要,做计划,然后和现实做差距比较,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这是成为自主学习人的关键。5. 拖延时先给自己 25 分钟启动时间,番茄钟的概念。学一会儿休息一会儿。6. 被动看视频和主动看视频学习效果会差很多的,看视频时也要积极思考视频里的问题。可以提前预习一下会讲什么内容,框架是什么,就像看一本书先看看目录,对于理解有帮助。7. 内容太多就划分主次。先学主要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工具都非常实用,具有可即时操作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交互使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思践悟

                                慢慢摸索自己的学习方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之道:11天

                                  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需要方法!

                                    当了解学习背后的知识后,不断思考也许可以专研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很信任这本的一大原因就是:其中的很多小技巧,是我的初中高中老师说过的(老师在当地算是厉害的老师),是同学们实践过的(他们考上了 985/211),其中不好的方式方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我体验过的。他们只是这么和我说,但是我畏难而且带有一定的不信任 —— 为什么这样做就学得好。现在我因为这本书理解这些方法,运用了一小部分技巧。比如,番茄钟计时,这让我更专注于过程,注意过程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了焦虑的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实用的大学生学习方法

                                        很适合给大学生或中学生阅读。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的大脑是最好的工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简明易懂方便实践

                                          可能对于已经很会学习的人而言没有太多新东西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