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彼得大帝传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875 本)#2025 年读书主题(二)人物传记 -《彼得大帝传》(52)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人物传记的领域开始,选择的政治人物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七本是《彼得大帝传》,1981 年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波澜起伏的情节勾画俄罗斯帝国的兴起。彼得大帝是俄国乃至世界史上的一代雄主。他既是喜怒无常的沙皇,又是进步开明的改革者,更是高瞻远瞩的政治家。本书以 17 一 18 世纪欧洲与俄国的宏伟历史为背景,详尽地叙述了彼得大帝的非凡一生,将他从一个小男孩蜕变为传奇人物过程中的诸多事件娓娓道来,生动地展示了他如何凭借自己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精力和强大的意志力,通过西化改革拓展国家版图,使国家脱离黑暗,走向现代化,进入文明的新时代,一跃成为欧洲强国。作者以高超的叙事技巧和小说式的笔法串联起繁杂的史实,重现了那段辉煌的历史,立体地塑造了彼得大帝复杂的人物形象:冲动而又固执、慷慨而又残暴、温柔而又无情。2、精选原文:①旧俄罗斯沙皇国在莫斯科近郊,大地微微起伏着,一道道河流蜿蜒环绕,穿梭其中,如同银环一般,奔腾着越过这片宜人风光。一片片小小的湖泊和树林散布在牧场之间。一座座村庄点缀其中,错落有致,其中,教堂那洋葱状的屋顶构成了村子的最高点。田地中的泥泞道路两侧杂草丛生,人们就漫步其间。沿着河岸,有人垂钓,有人畅游,有人躺在地上沐浴阳光。这一幕令人熟悉的俄罗斯景致在这片土地上已扎根了数百年。在这些洋葱形穹顶之下,砌着白色围墙的教堂散布在这座面积与伦敦不相上下的城市中。城市中央一座不算太高的山上,矗立着莫斯科的荣耀 —— 克里姆林宫,及其附属的三座壮观的大教堂,高大的钟塔,华丽的宫殿、礼拜堂和数百座房屋。这座被巨大的白色围墙环绕的宫殿本身就是一座城市。300 年前,红场充斥着、萦绕着、洋溢着勃勃生机。商人站在摊位前方,用洪亮的声音吸引顾客前来审视他们的货物。他们提供天鹅绒和锦缎,波斯和亚美尼亚的丝织品,青铜、黄铜和红铜商品,铁制器皿,加工过的皮革制品,陶器,无数木制器物,以及陈列于货盘和货篮内的一排排西瓜、苹果、梨子、樱桃、李子、胡萝卜、黄瓜、洋葱、大蒜和拇指粗的芦笋。小贩和推着手推车的人又是威胁又是恳求,在人群中强行开出一条通道来。②北方女主波罗的海是一片北方的海洋,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呈明蓝色,每逢雾天和雨天,海面呈暗灰色,太阳落山时则呈深金色。此时,整个世界都被染成了纯正的琥珀色,这种琥珀只有在这一带的海岸才能找到。在北部海岸,一片片松树林、一座座由红色花岗岩构成的峡湾、卵石滩及不计其数的小岛给波罗的海镶了边。南部海岸的格局则较为柔和:一条绿色的海岸线旁边排列着白色的沙滩、沙丘、沼泽和低矮的泥土悬崖。一片片浅滩和沙嘴镶嵌在漫长的海岸线上,海岸线内侧分布着一片宽十几英里、长 50 英里的浅潟湖。大北方战争的种子不仅涉及历史和经济,也与彼得对海洋的热望有关。俄国与瑞典之间因芬兰湾沿海地区所有权而起的冲突已经延续了数个世纪。自 13 世纪起,瑞典一直与城邦国家莫斯科和诺夫哥罗德为敌。大北方战争 —— 或是按照伏尔泰的叫法 “北方的著名战争”,就这样揭开了序幕。两位年轻的君主 —— 彼得和卡尔,将为争夺霸权相互厮杀 20 年之久,这场冲突将决定两个帝国的命运。在战争的前期阶段(1700—1709 年),彼得处于守势,他自己、他的军队和他的国家在为那一刻,为瑞典人将撞锤对准他那落后的王国的一刻而准备着。在那些年,在战争掀起的暴风骤雨中,俄国继续着自己的改革进程。人们不会认为改革是经过精心计划、系统执行的成果,而是将它视为为击退冷酷无情的敌人,而在仓促间下令执行的紧急手段。③上帝之下的最高统治者在宗教问题上,彼得表现得更像一个 18 世纪而非 17 世纪的人物,他既不虔诚,也不奉行神秘主义,而是显得世俗而理性。他更关心贸易事务和国家繁荣,而非《圣经》的教条和诠释;他从不为宗教而战。然而,彼得本人还是信仰上帝的。他承认上帝的全能,认为世间的一切 —— 生与死、胜与败都掌控在上帝手中。“感谢上帝” 这句惯用语在他的信中随处可见。每打一次胜仗,他都会立刻举行一场感恩颂活动,以表庆祝。他相信与平民相比,沙皇更应肩负起对上帝的责任,因为沙皇被委以统治之职,但他可不搞 “君权神授” 那一套,也就是从理论或哲学层面将君王扮演的角色神圣化。他应对宗教的策略与应对其他事物完全一致 —— 怎样做看起来比较合理?怎样做比较实际?怎样效果最好?他认为,努力让俄国强大起来、繁荣起来,就是对上帝最好的奉献。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忠心赤胆评《彼得大帝:俄罗斯帝国崛起的奠基者》彼得大帝在俄国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线,谋求领土的扩张;拥抱海洋文明。具体主要措施:第一,打破旧的阶级固化制度,重用一大批非贵族出身的英才,如街头小贩出身的缅什科夫;第二,学习西方科技,特别是造船技术;第三,改造旧的落后的生活方式,鼓励先进的西方生活方式。第四,占领并巩固圣彼得堡等海岸领土,为俄国扩大海洋霸权。第五,为扩张战争目的大肆横征暴敛。第六,维持东正教地位,利用教民的虔诚帮助维持其统治。值得深思的历史是,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所处时代几乎一致,大清帝国和沙皇俄国的国运走向却大不相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