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6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华尔街日报如何写故事:包括具体技巧的写作知识传授书籍

    拖了很久才写了这本书的书评,因为不想对不起本书的内容,一直要求自己要好好的认真写本书的书评,都逼出了拖延症了。本书是华尔街日报的内部教材,相当于得到的品控手册。它指导了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如何去写一个报道。虽然本书是关于撰写报道的教程,但是它对职场写作也很有帮助。本书从如何找到好的故事,到故事如何构思,故事如何吸引人,如何组织材料,到导语的编写,如何让字句抓住眼球,如何有效修改都事无巨细的进行了描述。我一直怀疑得到品控手册是否是从这里获取的灵感吗?但是我没有证据。先说如何找好故事:作者对故事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进行了分析,给你一个绘制地图的方法。顺便说一下,我很喜欢作者列出的读者喜好清单。故事如何构思:作者对因果链,综述和微缩特写都有了很好的比较。如何让故事有吸引力:作者阐述了几个方法:时间维度、因果图、变化点、动感。等都有仔细的分析。我对动感这一个方法很感兴趣,因为我们写的 ppt 的标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这个动感法。它建议你要像描述拳击比赛那样,一个人打了另一个人,描述打的力度,另一个人疼的程度,以及另一个人反击的结果。这样的语句很有动感。如何处理导语和数据,引语句:导语要简洁,抛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数据的处理,不要简单些数字,那样读者没印象,学会比率,或者换成文字,或者给参照对象,比如苹果是 10 个小米公司那么大。如何让字和句子抓住眼球:具体化,不要写抽象的。例如不要写慷慨这个词。苛刻:要作为主编那样,审视记者的文章。质疑不恰当的感情,词藻,被动结构,结论含糊不清。描写要能够把读者带到故事中来,这就要求你有交谈感。另外作者提到的过渡或者连贯性,要让故事自己发展,而不是写连贯性段落。最后写到,速度感,强调货运或者,挂钩到一个句子上去描写,表有力。另外,是排比句比较有力量。好了,到此本书已经说完了,我想说的是这些方法的确可以运用在日常写作中,让我们自己的文章也具备可读性,像一个优秀的记者写的报道那样,他们很愿意读,这才是最好的工作写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关键词:素材、元素、记者思维 1、任何写作都离不开故事,这本书也同样如此。在世界上最吸引的报纸上面,最吸引人的就是好的故事,而这本书就是教我们如何用记者思维去发现和打造一个好的故事。2、创作一个好的新闻故事需要以下步骤:通过阅读与观察找到好故事、在访谈前要对故事进行构思、加入一些吸引人的故事元素、做计划和执行、组织材料和结构、处理导语,数据和引语、提炼好的字与句、修改与发表。3、我觉得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报纸与杂志上的故事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如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所以,在讲故事的方法上面,记者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如果我们掌握了这套方法论,加入记者思维,会让我们对于故事创作有更深入的理解。金句:写作的风格是读者从作品中清晰感受到的作者本人的个人魅力于性格特者。建议分类【写作力】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伟大

        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非虚构写作如何讲好故事?

          讲故事,成了现代社会的重要技能,干巴巴地讲道理,容易令听者昏昏欲睡,而蕴含道理的好故事,却能让人身同此心,心同此理。故事的讲法,由大名鼎鼎的《华尔街日报》的久经考验的资深头版撰稿人讲出,可信度大增。书里的特稿文本,多采用真实的优秀稿件,像一道道美味,经由作者把 “寻找好故事的方法、构思、吸引人的元素、有计划地写、有效修改” 等等步骤结构化后,让人识得其妙,尽得其妙。别期待读过后立刻见效,中间还隔了大量练习。好在指南针在手,不怕迷路。书里这段话最打动我,“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自此,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既以亲历者身份参与其中以免肤浅,又以旁观者视角观览人性以免沉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故事在变,但对故事的要求没变

            “不论是在他们那个时代,还是我们这个时代,这个行业的要求从来没有改变过。人们永远在思考哪些元素让一个故事从本质上变得有趣;如何在瞬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何安排故事情节,让故事具有持续的吸引力;以及如何让故事深深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非常有用的特稿写作教程,用最简明的语言告诉你最有效的方法,值得所有写作者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笔杆子的工具书

                《华尔街日报》是如讲故事的对这本书相见恨晚,大学学习的是编导,大四去省电视台实习,若是在那个时候,遇到这本书,我觉得或许命运的齿轮就会发生改变了。动笔杆子的人的工具书,有时间的可以多翻两遍,会有所收获。系统性的阐述了如何写好一个故事,有方法、有技巧、有积累,写作的好抓手。若是不写作,也是在抽丝剥茧如何看一个故事,打造个人 IP,都是营销高手,需要的也是好的文案和会讲故事的人。工具书,读它就对了,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读完于 4 月 10 日努力的完成了一本兴趣不大的书的跟看如果没有朗读,估计我是看不完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知道你最近很累,是那种看不见的,身体上精神上的,以及对未来那种无力感,但请你一定要坚持下去。生活本就琐碎,尽管没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没你想象的那么糟。人生的路,选错也没什么,保持初心,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你都要试着安静下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让烦躁焦虑毁掉你本就不多的热情和定力。别贪心,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有;别灰心,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没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讲故事是一种能力。

                      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学会用讲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意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一点的启发

                        虽然本书面向的是传统媒体,但仍然能对自媒体启发,同时也能启发个人演讲思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慕名而来,败兴而归

                          听闻这本书是美国大学新闻传播学的教科书,作者又是美国知名报刊的撰稿人,想着应该是本精品,但是通读全文没有收获特别大的启发。一种可能是我的段位太低,没有看出书中的精髓要义。另一种可能是没怎么写过新闻报道,对新闻的要点不甚了解,看不出所以然。总之,开卷有益,权当打发时间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启发的书

                            虽然对写作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但可能对记者来说作用更大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什么能出一个中国版 or 新媒体版比如新华社教你如何讲故事英文逻辑和中文还是不太一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作和采访是生活的一部分

                                  写作和采访是生活的一部分,书中所讲,我们可以用在人际交往中,也可以用在工作中,也可以用在自己的人生生思考中,很有价值的一本书,极力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被忽视的好书

                                    遗忘在角落里的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具体如果具体的名词能够让他的故事变得清晰,那么具体的动词就能够增加故事的活力和表达的深度。苛刻一位苛刻的作者总是惜墨如金。他难以控制自己。他的文章中找不出半点废话。我说的 “苛刻”,并不是指文章的感觉,而是指作者对于自己作品的态度。苛刻的作者在写作的时候拥有双重身份,这两种身份交替发挥作用。第一种身份是充满灵性的艺术创作者,第二种身份就是毫不留情的批评家,专门给作品挑刺。除了批评的自我和创作的自我之外,作者的心中其实还有第三个自我,那就是编辑的自我。编辑和批评家一样,都注重文章的准确性,但是这两种身份之间,还有很多不同之处。编辑开始工作比较晚,一般都是到了文章的收尾阶段,他的评判对象是整篇文章。他关心文章的简洁程度,同时也关心文章的整体节奏,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文章的可信度。他可能会往文章中加入整段整段的内容,为了让文章更有说服力或吸引力。与编辑的自我不同,批评的自我和作者同步工作,他看到的从来不是整体的文章,他只关注具体的表达和具体段落的逻辑关系。他没有自己的创造性思想,他的工作仅仅是修剪,而不是播种。描写 1.精确想象描写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读者心中勾画出一幅高清晰度的图画,而不是一幅模糊的图画。2.人物原则与地方和事件相比,读者还是更喜欢人物,所以只要条件适宜,作者就应该想方设法把反映人性特征的情节注入到他的描写中去。3.动画处理读者喜欢在故事中看到其他人,而且他们最喜欢的是那些正在活动、处于动态中的人。任何事物,读者都更倾向于动态的,所以即便故事中没有人物的元素,讲故事的人也会想尽办法让其他元素动起来,就像动画片一样,通过生动的描写赋予事物以生命。4.打破常规冰川可以吱吱作响,鲜花当然也可以盛开,但是森林,怎么能够出来杀人呢?作者在这里实际上运用了一种文学的特权,叫做 “诗的破格”(poetic license),也就是打破通常的语言规则而进行的文学描写。这样的手法能够用在新闻写作中吗?当然可以,只要这样的描写能够准确表达故事的意思,读者就愿意接受。但是如果作者沉浸于其中,把文学变成了束缚自己的手铐,而让读者失去了自己想象的余地,那就是物极必反了。交谈感一名优秀作者的心中永远都有一位具体的服务对象,他是为某个具体的人在写作,而不是对一群没有特征的人。我说的交谈感,并不是说我们要完全用说话的方式去写作,因为我们的口头表达不可能总是精准、简洁、正确的,至少我是做不到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以接近说话的语气去写作,我们往往会受益匪浅。善于提问的作者,能够让读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通过提问来巩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读者不需要一个什么答案都知道的书呆子做伴,因为这样的人让他们觉得一点也不亲切,而且这样的人也不会对读者感兴趣,他只是在那里炫耀他的学识。读者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经常向他们提问,能够和他们打成一片的人。连贯性要让自己的文章变得畅通无阻,作者必须提防三个潜在的障碍:1.过渡段落在故事从一个部分发展到另一个部分,或者从一个分段到另一个分段时,许多作者都习惯使用像这样毫无意义的过渡句:“嘿,我们刚才讲的都是关于苹果的内容,现在我们要讲关于橘子的内容了。” 这样的句子没有任何实质内容,有时甚至连橘子都没有提到。这是一名作者可能犯下的最糟糕的错误之一。在任何段落或故事中,第一句话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后面的内容建好了框架。如果第一句话是空洞无物、软弱无力的,如果第一句话里面用了太多的词语去转移读者的注意力,而没有提到任何新的发展,故事的连贯性就被无故中断了,而接下来的内容也很可能会失去清晰的轮廓。擅长讲故事的人,总是首先试着不用任何过渡词语来完成内容和段落的转换。他所做的只是让故事继续发展。只要他的材料是事先整理好的,并且有清楚的提纲告诉他怎么写,他就能够顺利完成故事,根本不需要在过渡段落上煞费苦心。我们很多人都以为,在两个故事段落之间,必须要有过渡段落的存在,结果写下一些根本没用的废话。如果一定需要有过渡作用的文字或段落,故事才能继续发展,作者就应该发挥细节描写的功力,来吸引读者走入后面的内容。糟糕的过渡总是把重心放在某个抽象的词语或句子上,这样的过渡很难让读者弄明白下面到底要讲什么。作者为什么不能用生动具体的描写来代替抽象的词语呢?如果他写的是 “情况”,他能告诉读者 “情况” 具体指的是什么吗?2.来历出处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有时需要标明信息源的身份和来历,以证实信息的可靠性。但是这种追本溯源的信息,依然会是读者阅读路途中的障碍物。乍一看,作者似乎根本不需要花时间为这些名称而痛苦。这些名称多数都是一些很难发现的障碍,即使省略了那些不必要的称谓,作者也不过才节约了几个字的空间,何必要费心呢?问题并不在于节约的空间,而在于作者的信心。没有必要的头衔称谓会淡化故事的力度,因为它们把事实表述变成一种接近于观点的表述,这样的表述在读者看来,显然没有事实的分量重,他们会认为作者对于自己掌握的信息底气不足。不仅如此,凡是读者需要参照某个身份说明来证实信息的地方,故事的连贯性肯定会被破坏。在这样的故事中,读者不是在顺流而下,而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决定哪些名称头衔该留下来,哪些该舍弃掉,完全取决于作者的主观判断。在做出决定的时候,作者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我确定我对信息的表达是真实的吗?即便是真实的,读者读到这一信息时会感到吃惊吗?如果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作者就应该把信息源的来历说明。任何时候,当我们要告诉读者一些他们意料之外的事情时,他们都会有一种很自然的倾向去检查信息的来历,验证信息的可靠性。所以如果你准备说的信息连你自己也觉得惊讶,那你最好告诉读者,你是从哪里获得这个信息的。如果你的信息根本刺激不到读者的神经,你就要完全依靠自己对信息的确定性来做出判断了。如果某件事情是人们普遍知道或者可以看到的,它肯定是真实的,没有作者会对这样的信息标注来源。除此之外,其他情况就很难说了。3.解释说明在所有的故事中,作者都会不时地停下故事发展的脚步,来对一些细小的地方做出解释。这些解释和说明与作者在原因板块中运用的材料是不一样的。原因板块中的内容是促使故事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故事主题的基础,这些材料不是无趣的,而且都非常重要。精心设计的结构为了得到优秀的新闻作品,作者要把很大一部分努力放到故事结构的安排上,通过精心打造自己的故事结构,安排段落的顺序和语句的关系,来给读者带来他希望产生的效果:1.速度感希望达到这种效果的作者,他采用的句子形式就像一辆有多节车厢的货运火车一样。在这样的火车上,句子的主语(或者一个主语 + 动词)是车头,它们带动后面的一串宾语和从句。这样的句子能够用最小的空间传达最多的信息,能够特别有效地带领读者通过故事的复杂地带,比如在阅读一些不能忽略的大段解释时。2.力量感如果作者希望得到强调的效果,他可以选择的方式很多。他可以放慢故事的前进步伐,在需要强调的地方使用比必需更多的词语来表达意义。他还可以把一个可以用长句表达的意思,分成若干短句来表达,每个短句都往作者强调的重点上敲了一锤。当然,他可以使用一连串独立的从句达到同样的目的。3.变化感和节奏感读者喜欢故事的内容有变化,他们同样也喜欢故事的结构有变化 —— 时而轻快活泼,时而细腻委婉,时而简洁明了。变化的句子长度和结构能够帮助作者实现他的目的,他还可以采用其他技巧满足读者的要求。比如,突然蹦出的简短语言或者简短的问题,这些都能够提供一种结构上的变化。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