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当财经科普“破圈”
在 B 站财经区,小 Lin(Lindsay、小 Lin 说)是一个 “另类” 的存在。她不用夸张的表情包,也不追热点蹭流量,仅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就把枯燥的经济学理论讲得活色生香 (当然漂亮也是我关注的原因之一)。这位北大经济系毕业、哥大金融数学硕士、前摩根大通分析师,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 “财经科普天花板”—— 全网粉丝超 1000 万,视频播放量破 4 亿次,2022 年更斩获 B 站 “百大 UP 主” 称号。而她的首部著作《时势:周期波动下的国家、社会和个人》,正是这种 “破圈” 能力的集大成者。翻开《时势》,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熟悉的 “小 Lin 式” 风格。她用 “日本泡沫经济崩盘前夜,东京银座地价能买下整个美国” 的荒诞故事开篇,瞬间戳破经济周期的神秘面纱;讲到希腊债务危机时,又化身段子手:“希腊人白天抗议紧缩政策,晚上继续喝咖啡看球赛,主打一个‘躺平式还债’”。这种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生活化表达的功力,正是她在 B 站三年磨一剑的成果。作为内容创作者,小 Lin 深谙年轻人的 “知识焦虑症”—— 人们渴望理解财经新闻背后的逻辑,却苦于专业门槛太高。于是她独创了 “白板经济学”:用动画小人演示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用奶茶店排队比喻美联储加息逻辑,甚至把复杂的石油定价体系拆解成 “中东土豪与华尔街的博弈游戏”。这种 “知识降维” 的能力,让《时势》中的日本财阀沉浮、韩国财团困局、土耳其总统的 “反经济学操作” 等硬核内容,读起来竟像追剧般欲罢不能。与传统经济学著作不同,这本书拒绝堆砌公式图表,转而用 11 个国家的经济兴衰史搭建认知框架。当读者跟着她的笔触穿越到 1985 年的《广场协议》现场,看着日本官员 “表面笑嘻嘻,心里 MMP” 地签下日元升值协议时,会突然明白:原来 “金融战” 不是阴谋论小说,而是国家利益博弈的显微镜切片。这种将冰冷数据转化为人性叙事的功力,恰恰源自她华尔街交易大厅的经历 —— 书中多次提到,那些引发市场巨震的 NFP(非农就业数据)发布时刻,交易员们 “提前十分钟集体上厕所” 的细节,让宏观经济学瞬间有了汗津津的临场感。有趣的是,《时势》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 “用户共创” 的案例。书中关于欧盟制度缺陷、俄罗斯能源博弈等章节,最初正是 B 站观众票选出的 “最想听选题”。这种从短视频到纸质书的转化,并非简单的内容搬运,而是完成了知识体系的升维 —— 视频侧重 “点状突破”,书籍则构建起理解全球经济波动的 “认知地图”。当读者合上书本再回看她的视频,会发现那些 “5 分钟讲清美联储加息” 的爆款,其实是这本书的 “知识点剧透”。在这个 “人均经济学家” 的时代,本书的价值或许在于:它撕掉了专业主义的傲慢面具,证明深奥的金融规律完全可以用人间烟火的方式讲述。正如小 Lin 在序言中所说:“经济学不是陈列在教科书里的标本,而是菜市场里的大葱价格、年轻人找工作的难度、老家房价的涨跌。” 当一位顶尖投行精英选择用白板和马克笔传递知识时,她真正完成的,是一场经济学启蒙的 “供给侧改革”。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2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降息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鼓励消费和生产,刺激经济;二是促使物价上涨;三是促使本国货币贬值。首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降息对我们消费行为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降息意味着所有利率都下降,包括贷款利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自己购物车里还有几件很令人心动的商品,可能会想 “下个月还款利息也不多,降息是在鼓励大家 “花钱”,个人花钱消费,企业花钱生产,经济活动更加频繁。当大家都开始花钱,“买买买” 的行为就会抬升物价,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通胀严重,本来 1 元钱能买 1 个苹果,现在只能买半个,就意味着本国货币购买力下降;加上降息使得本国货币收益率降低,外币收益率相对升高,货币就有外流的压力,从而进一步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当然,对于本币贬值是好是坏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本币贬值意味着出口的商品变便宜了,对出口大国来说,这可能是一种战略。同时,按照外币标价的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上变贵了,进口量减少,因此单就对外贸易而言,本币贬值通常会使更多的钱流入本国!!。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这本书用简明的手法写了当下世界几个大国经济层面跌宕起伏的历史和未来的展望,完全无需任何经济学的基础就可以轻松阅读。阅读完书后,感触还是挺大的,以前一直认为国外的月亮比较圆,祖国满满是问题,没想到那些所谓的发达国家一样满目疮痍,没有一片完美的净土。前两章描写的是日韩的经济如何快速崛起,以及为了达到这样的奇迹,背后是底层人民怎样的鲜血付出,日本失落的三十年,韩国卷到令人头皮发麻的教育,相比之下,我们祖国真的在做很多努力保持平稳的软着陆,保证人民正常的生活。而后面对印度的种姓制度的描写也帮我解答了脑中一直以来的疑惑 —— 印度为什么无法充分利用上人口红利,真的是因为他们都是一群奇葩吗?最后的感触是欧洲,这个贵族富二代,也正在腐烂,欧盟表面强大,实际上因为利益而走到一起的团体终是松散的,大难临头各自飞,在英国脱欧之时,结局早已被看见。说说不好的地方吧,书的内容还是比较浅显,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这就是一本白话文呀,还要怎么复杂呢?但是我并不认为白话与深度是完全冲突的,甚至我觉得国家无需分析那么多个,侧重于其中几个深入白话讲透就更好了,比如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真没看过瘾。最后是,如果之前有看过小 Lin 视频的人,不建议再买这本书了,因为内容大多出自于视频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时势:周期波动下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一本各国经济发展分析的书,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信用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切贸易与金融交易的基础。而一个国家或经济体长期稳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多重多样的,政治上需要有稳定的内外部环境,地缘方面需要有和谐的关系,要想独立自主地发展经济,不能受到任何掣肘。即不能受到能源医院等因素的限制,也不可与魔鬼做交易,也就是说,把自己的软肋暴露给旁人。对个人而言,我们既要遵循客观事实,也要尊重自然规律,从而可以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把握机会,顺势而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