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0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持身

    每日一书:《正道的谋略》。一个人做一件事、讲一句话,就像是自己的第二生命,因为大家都看到他的影像了。这个影子究竟好不好,在你做的时候就先要考虑,这也就是 “持身”。讲谋略学必须要严格地负责,因为谋略是一把刀,它的本身没有善恶,用得好是救人的,用不好,的确是害人的。我们受旧文化的影响很深,因果的观念根深蒂固,去不了的。这六七十年来,每论团体或个人的经验,对于手段,谁都学会了,谁要玩几套手段,别人没有不知道的,一个比一个高明,谁都玩不过谁,玩到最后还是个笨蛋,所以还不如规规矩矩、诚诚恳恳的好。如果把真正的诚恳当作手段,这个手段还值得玩,这也是最高明的。只有老实人最可爱,讲道德的人才最可爱,最后的成功还是属于真诚的人的,这是千古不移的道理。一般人之不大肯讲授《庄子》,和不愿意讲授《长短经》一样,学的人如果观念弄错了,就可能学得很坏。本身是教人走正路,可是揭开了反的一面给人知道,如现代李宗吾的 “厚黑学”,目的是教人不要厚脸皮,不要黑良心,殊不知看了厚黑学的人,却学会了厚黑,变成了厚黑之人,那就很糟了。一个人做一件事、讲一句话,就像是自己的第二生命,因为大家都看到他的影像了。事情做错了,中国的社会习惯,不大喜欢当面说穿,背后一定批评,这就是你的影子。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要顾到后影如何,所谓历史上万世留名,名就是个影子,这个影子究竟好不好,在你做的时候就先要考虑,这也就是 “持身”。“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矣。” 一个人活在社会世界上,不受人尊重是危险的,也会遭致耻辱。人要能够牺牲自我,帮助别人,爱护别人,更要帮助危难中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所以得来不易,代价也不小。拿佛家讲就是慈悲,儒家来讲就是仁义。这个里头是人生之道,是所谓君臣之间一个大学问,不是迎合,不是拍马屁,但是不能不做同道,否则没有办法合作。管仲跟齐桓公君臣之间思想一致,利害相合,他的话没有一句不听的,因此管仲的政治思想大行于天下,在国际上称霸。应该勇于什么呢?人生最高的勇气是慢一步,事先问一下,有没有把握。多考虑一下,就是勇气。公司的职员刚进公司来,你把他录用了,非常感激,慢慢地认为是当然,后来便感觉是应该,最后便格老子我给你卖了命,你对我还这样,便成了仇恨。这是人生的几个阶段,是确定的。无论人或事,到了某一阶段,他的内部便要起变化。小至个人创业,大至治国平天下,都是中国文化中的四个字 —— 深思熟虑。要好好地想,深深地思考,不能马虎,也就是老子讲的 “图难于易”。各位个个都自认聪明,谁肯承认自己是笨蛋啊?但是这个聪明就是大问题。我们常常提到,苏东坡一生受的打击很大,所以他有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他后悔自己聪明,下面两句更妙了,“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康熙很高明,也不勉强去李家了。否则,他一到李家,李二曲骂他一顿的话,非杀了李二曲不可。杀了,引起民族的反感。不杀,又失皇帝的尊严,下不了台。所以也就不去了,安慰李二曲的儿子一番,要他善为转达自己的意思,又交代地方官妥为照顾,还对他们说,自己因为做了皇帝,不能不回京处理朝政,地方官朝夕可向李二曲学习,实在很有福气。康熙的这一番运用,就是把中国文化好的一面用到权术上去了。可是实在令人感慨的是,后世的人不把这些罪过归到他的权术上,反而都推到孔孟身上去,所以孔家店被打倒,孔子的挨骂,都太冤枉了。以前有一位老朋友,读书不多,但他从人生经验中得来几句话,蛮有意思,他说:“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气;末等人,没有本事而脾气却大。” 这可以说是名言,也是他的学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南师牙慧集锦

      智慧,倾尽一生,朝闻道夕死可矣。以前是不太理解的,虚头巴脑的,智慧虽然是好东西,但也不至于为之赴死吧,金钱、享受、奢靡、人间声色,好东西实在太多了,得留着这具皮囊好好体验。那什么是最好的?金钱?物质?这些都是好的,却不是最好的,很自然的会引发持续不断的思考、以及对自己过往的反思,人生蜕变由此而生。最好的就是可以驾驭物质的智慧。可用半小时通览一下,还是通读南师系列著作为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做人做事,诚为贵

        诚心诚意做事,真诚不虚伪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正道的谋略

          刚打开书就被南怀瑾先生年轻时的照片帅到,果然是书中自有颜如玉。哈哈!南怀瑾先生作品里关于 “正道的谋略” 的合集。这是只给领导人看的吗?不不,上位者,家长皆适合。说是正道的谋略,其实就是懂人心,用人之长,看人人之长。人无完人,与无瑕不成玉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谋略是一把刀,它的本身没有善恶,用得好是救人的,用不好,的确是害人的。首先要熟悉这把刀,知道它的秉性,优劣,不断去实践运用,才能知道怎么用是救人,怎么是害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正道的谋略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666 本)#2024 年读书主题(七)人类学 - 文化学《正道的谋略》(211)大家好!2024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再次升级,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人类学的领域开始,选择文化学的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一本是《正道的谋略》,南怀瑾带你看透三千年中国人立身处世的生存之道。看中国人如何在艰难弱小时快速崛起,如何在逆境困局里巧妙翻盘,如何在疯狂内卷中脱颖引氏。本书是写给年轻人的成长之书,也是一部谋事成才的实用之书。南师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兼具理论和实用高度、备受历代帝王政商推崇的道家思想为主,拆解《易经》《老子》《庄子》《列子》《长短经》五部谋略经典中的智慧精华,主题涵盖 “立身事功”“出世入世”“内圣外王”“阴谋阳谋”“王道霸道”“领导学”“帝王学”“纵横术” 等内容。南师认为,讲谋略学必须要严格负责,因为谋略是一把刀,本身无善恶,用得好可以救人助人,用不好却一定害己。年轻人一定要学谋略,但不可乱用,更要走正道,这就是本书的意义。2、精彩内容:南师认为,每当中国进入混乱变动时期,真正出来力挽狂澜、功成名就而又能全身而退的,大多是道家人物。道家学说的精髓在于既能入世也能出世,它真正平衡了进退显隐的矛盾,既有理论深度,又能有效解决现实问题。活用道家的人,不会成为百无一用、空谈理想的书呆子,也不会失去入世成事的动力。一说到老庄,人们就联想到谋略,进而联想到阴险圆滑、工于心计、惯用权谋。在南师看来,这种观念错误得很严重。阴阳是一体两面,本无善恶。无论阴谋阳谋,都要活用。道家主张用谋略要以诚恳之心为大原则,而不提倡专以阴谋害人,实则是教人遇事不可勉强用事,要懂得顺势而为。纵横之术,我国古代看不起它,术士也并未被列入正式学者之流,现代却什么都是术了。这种术的原则和精神,是我们今日所处的这样国际局势之中所需要了解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有这样的精神和才具,抓得住别人的弱点,然后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一个很高深的本事,可以说比做生意还难。对于谋略,我们应该学,但不要乱用。为了救别人、救国家、救社会,不得已而用之则可。如果经常用这套整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用谋略有如玩刀,玩得不好,一定伤害自己。庄子说:“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大至则多奇巧。” 什么叫 “以巧斗力” 呢?这个巧是代表智慧,也就是谋略学,以寡击众,以弱击强,用长可以制短,用短可以制长,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帮助人家打好天下,成功了,或在私人事业上,帮助别人发财,当上了老板,然后自己飘然而去。所以在历史上所谓建立功业的,多半归到儒家人物。道家思想素来被认为是阴谋的鼻祖,可是要注意,不要把古代阴谋的 “阴” 与阴险相联起来,它的内涵不完全是这个意思。所谓 “阴”,是静的、暗的,出之于无形,看不见的。一个人一生的作为,能够影响社会国家天下,这个叫事业。至于上当皇帝,下做乞丐,只是职业不同。我们常把职业跟事业两个观念混淆了,问你做什么事业,实际上是问做什么职业。有事业的人才叫作站起来的人,叫作 “立身”,顶天立地,站在天地之间,不冤枉做一个人。“处世” 就是怎么活得有价值,活得很合适,受人的重视爱护。“立身处世” 就包含了《列子》的 “持身” 观念。一个人做一件事、讲一句话,就像是自己的第二生命,因为大家都看到他的影像了。事情做错了,中国的社会习惯,不大喜欢当面说穿,背后一定批评,这就是你的影子。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要顾到后影如何,所谓历史上万世留名,名就是个影子,这个影子究竟好不好,在你做的时候就先要考虑,这也就是 “持身”。人真想得到别人尊重,先要自尊,拿现在话讲,就是自重;更要先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如果骂人,讨厌别人,以为是自己的自尊心,拿宗教来讲,别人都逃避你,你已经陷入了孤立地狱,自己还不知道。所以,不尊重人而希望人尊重你,那是不可能的。人要读书,读书不是为知识啊!是要回到自己身心上用,这才叫学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正的好书益书读之也许艰难,但值得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反复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所谓谋略,就是抓住别人的弱点,达到自己的目的。想干事,格局必须大!追逐星光者无法与坐在地上玩泥巴的人斤斤计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字字珠玑

                    春秋有仲尼,当代有南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正道

                      这是一本关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做人成事策略的话题,侧重于传统谋略智慧对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启示。以儒家精神来看,即是所谓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成才路径;从道家思想切入,则是关于 “立身与事功”“出世与入世”“内圣与外王”“阴谋与阳谋”“王道与霸道”,乃至 “领导学”“帝王学”“纵横术” 等内容。有如下几点其一:兼收并蓄,杂用百家,才是面对一切现实问题的正道。其二,从源头看,南师认为,每当中国进入混乱变动时期,真正出来力挽狂澜、功成名就而又能全身而退的,大多是道家人物。道家学说的精髓在于既能入世也能出世,它真正平衡了进退显隐的矛盾,既有理论深度,又能有效解决现实问题。活用道家的人,不会成为百无一用、空谈理想的书呆子,也不会失去入世成事的动力。其三,阴阳是一体两面,本无善恶。无论阴谋阳谋,都要活用。道家主张用谋略要以诚恳之心为大原则,而不提倡专以阴谋害人,实则是教人遇事不可勉强用事,要懂得顺势而为。其四,每一代人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而做人成事的规律、原则是相通的。儒道思想虽诞生于古代,书中的事例也多为史事,但对当代人同样有极大帮助。其中对建华最有启发的当属识人与用人之说。对待人才的七种方法一,不会讲话的人才,恕之以直二,朴实但聪敏的人才,恕之以质三,可以临危授命的人才,恕之以忠四,违背众意的人才,恕之以公五,个性倔强的人才,恕之以直六,易被埋没的底层人才,恕之以难七,个性孤僻独特的人才,恕之以劲推荐南师之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步很不错的传统文化读物,书中对很多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描述,对今天的处事和职场都有借鉴的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确实应该学习

                          现有人,才有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谋为争胜,然唯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谋是刀,伤人亦能害己,慎用。真诚亦或笨笨的可能更会让我们幸福吧。本书由于是南先生的文章集子 难免会有一些琐碎,但不掩南先生的思想光辉。读书读历史,就是懂得人情,懂得做人做事。有所收获,就幸甚至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之谋略

                              处世之道,人情世故,为人处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和同” 本来出自老子的 “和光同尘”,意思是说,一个修道的人,不要特别把自己标榜得了不起,要和普通人一样,你修道者的光明也和普通人一样。“尘” 就是世俗人,社会一般人,尘世之间,大家都吃饭,而你一个人非要买包子吃,这又何必呢?将就吃一点就好了嘛。这本来是 “和光同尘” 的意思,可是道家这一思想,后来被引用,就变成 “太极拳”—— 圆滑的观念了,人说白的是黑的,我也马马虎虎说是黑的,跟着乱滚,也被称作 “和同” 了。“取说” 的 “说”,通 “悦”。“和同以取说”,指的是臣下为了讨好上司,便放弃做人的原则,做乡愿去了。这里是说,有些干部圆滑得很,“太极拳” 马马虎虎应付一下,只要配合主管的要求,什么都来,只要对他自己前途有利的就干,这种心理发展下去将来就是一个祸害。到了利害关头,一点气节都没有,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正道的谋略》南怀瑾从大量的古代文化中吸取营养,总结出了中国人怎样的处世才是正道。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看到对于书,还是要有辨别的看,如果真如卧冰求鲤的行动去做,死去的人估计也会不计其数。但是,癫狂的背后一定有深层次的道理,要做的就是知其所以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见

                                    第一次读南公集,盛喜!通俗易懂!长见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后觉得大有收获。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