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7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唐鲁孙在《春节几样待客的菜点》一文里,说春节款客留宾自家要准备四样点心、六样小菜:枣糕,萝卜糕,干菠菜包子,茶叶蛋 -- 这是甜咸点心;炒咸什(南方人叫十香菜),酥鱼,松花炒肉丁,烧素鸡,山鸡炒酱瓜,虾米酱 -- 这是吃饺子下酒的年菜。这几样东西听名目算不上多么高大,但却有很多讲究。萝卜糕虽然仅加入香肠、腊肉、虾米、香菜,可是选料精纯,软硬适度,就连真正广州大乡里,也觉得是纯正羊城风味。干菠菜包子要每年春季菠菜大市时候,用滚水把菠菜烫过晒干,等吃的时候,用肉汤发开剁碎和入肉末,加入盐、姜、葱、酒做馅儿蒸包子吃。茶叶蛋要煮得入味,蛋壳要敲得裂而且匀,放入红茶、食盐、八角同煮,茶叶要用未泡过的新茶,煮时水要漫过鸡蛋,吃一次要煮一次。松花炒肉丁是皮蛋跟肉都切丁,先用调味料炒肉丁,然后把皮蛋放入同炒,趁热夹马蹄烧饼吃。唐家的虾米酱,要求虾米一定要选泛黄而发红的,虾皮要褪得干干净净,把虾米先用温水洗一下,瘦肉冬笋切丁,瘦肉丁用姜、葱、料酒爆香,再用上黄酱加入虾米同炒(只要黄酱不要甜面酱)。我看了这些东西,就想起《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吃的那道茄鲞,讲究自然是讲究,好吃估计也真好吃,但这个折腾确实不是一般老百姓倒腾的了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失眠夜晚的最佳伴侣

      这本书恰巧也是贾行家老师解读过的,大家可以移步去听他解读的这本书,肯定比我写得好。


      唐鲁孙是谁呢?他是一个顶级吃货,放到今天随便开个吃播的视频号肯定能成为大网红!只可惜,他写作的年代连互联网都没有流行,只是在报纸上连载自己的饮食体验。唐鲁孙的这本书虽然没把思乡写在名面上,但处处也都流落着对内地的思念之情,只可惜当时浅浅海峡让祖国两地分隔。
      这是一本文集,连个目录都没有,随便翻开一页便是一种吃食、或是一家餐馆。读这本书可以挑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晚饭吃过已经几个小时,消化的差不多了,打开这本书,舔舔嘴唇,这一夜肯定睡得…… 那是辗转反侧口水直流啊!
      不过倒也未必,这本书里面记载的很多菜谱恐怕现今已经失传,也没人再那么吃了,读起来的感觉倒像是在考古,反而没什么可羡慕的。倘若你还有空,不妨先点开这本书读一读最开始的两篇写烤肉和涮肉的文章。如果你恰巧还是北京人或者是个北漂,或许读来会更有感触。
      我学到了唐鲁孙吃烤肉的法子,下次定要试一试:“吃烤肉所用佐料,只有酱油、醋、葱、香菜四样,不像台湾烤肉馆又是辣椒酱、又是柠檬水、生香油等五花八门的配料,更没有白菜、洋葱、番茄、胡萝卜丝各样蔬菜的配合。凡是吃烤肉多半是叫二两白干,不够再续二两……”
      另外还有一篇《万峦猪脚》讲了一家卖猪脚店的 “商标权” 官司之争。有人假托这家做的口味极好的 “万峦猪脚” 店的名字又开了一家,看起来真假难辩,可是老主顾一入嘴就高下立判。这让我想到鲍师傅出了肉松小贝之后各家点心店竞相模仿,现在连巴黎都有了做肉松小贝的,我和女朋友还是更怀念在北京吃的那一次。
      作为一个南京人,看到说鸭子的那一篇不免泛起一点乡愁,是啊,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飞出南京!
      我想,无论生活里遭遇了什么,一顿好饭也一定很疗愈,如果不够,那就再来一顿咯。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得很好,看的我直流口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美食蘸着文化吃

          这本书有朗读功能,是流着口水听完的(除了老鼠的部分)。但是书中提到的很多美食品种、老字号、美食做法,现在都见不到了,十分可惜。也没办法比较作者吃到的东西好吃还是现在的一些美食好吃。过去的美食里有功夫、心思和文化。很多吃的都跟节日、时令有密切的关系,不能不说,国人对于美食的讲究。虽然很多都吃不到了,听听看看也算过过干瘾了。在得到还看了一本书《鱼翅与花椒》是顾衡老师推荐的,也十分好看。对了,还有傅师傅的美食课也不可错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吃货

            就吃而论令人羡慕,吃的洒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唐鲁孙谈吃》

              《唐鲁孙谈吃》是唐鲁孙文章精选。在本书中,他将自己的饮食经验真实扼要写出来,填补了饮食资料真空,是继承弘扬中国传统食文化的珍贵资料。本书核心内容:一、从历史地理的维度来谈吃:中国美食的主流分几派,各有什么特点和擅长?今天各地美食的起源是什么?二、从文化层面来谈吃:在这些谈吃的文章背后,我们能读出哪些美食鉴赏标准,能总结出什么样的饮食文化观念?三、从生活和人情世故的角度谈吃:吃的背后,既有饮食行业的运转规则,也有那些会吃的人对于世道人心的独特体察。吃的终极功夫,还是要落在吃外。第一,中国的幅员辽阔,山川险阻,气候风土、饮食材料的不同,决定了口味和烹调的不同。唐鲁孙认为,从地理维度看,中国菜的传统,可以按黄河、长江、珠江这三大流域文明,分为山东菜、江苏菜和广东菜。它们都由具体的经济发展催生,形成各自的风格。今天川菜的流行,来自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第二,唐鲁孙的饮食法则,可以说是口味平等,不区分南北地域、价格高低或材料贵贱,只有平等客观的好吃与否。大的原则是,在最经济实惠的前提下,实现色香味具备,有充分均衡的营养,形成自己的独特口味。挥霍浪费,根本上就是违背中华饮食传统的。家常菜永远是最能反映厨艺水平的考量标准。同时,精工细作的极致烹饪,代表着中华美食文化的高度。第三,吃中蕴含着社会百态。中国人善于将一切不可明说的事情,不必明说的情感,凝聚在一顿饭里。抓住中国人的胃,某种程度也抓住了中国文化的精神。而民国时的餐饮业,也相应地修炼出了极其人情练达的行业规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饮食是文化亦是艺术。

                民以食为天,吃是文化、是学问、也是艺术。唐鲁孙先生不愧为华人谈吃第一人,游遍大江南北,遍尝中华美味,本书便是他 “吃文化” 与 “吃艺术” 之集萃。作者不但嗜吃会吃,也能吃,无论是大餐厅的华筵残炙,或是夜市路旁摊的小吃,他都能品其精华食其精髓。本书文笔雅驯生动,娓娓清谈而能妙趣横生,是一场很有味道饮食文化之旅。        不知不觉中很喜欢看这种饮食文化相关节目了,《舌尖上的中国》,《老广味道》,《江湖菜馆》,《味道中原》,《川味》,《有面有朋友》乐享其中,慢慢品味饮食文化,各地民俗文化,期待有机会实地品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种草拔草

                  书里全国各地特色美食,说不定有一两道就在你的城市。恰巧,美食你之前不知道,又恰巧,美团上一查店还开着,再有个时间去店里尝了下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不知道的名菜,生活的颜色又丰富一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唐鲁孙将自己的饮食经验真实扼要写出来,填补了饮食资料真空,是继承弘扬中国传统食文化的珍贵资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风味人间

                      一个对吃一窍不通的粗人,面对珍馐佳肴,只知道胡吃海塞,厨艺不通,风情不解,真是一言难尽呀, 然鹅,每日三餐,营养性命,深入人之血脉。再加上风雅之人吃的 “规矩”,不同地方不同人群对每日三餐的态度,真是值得娓娓而谈的。一个对四方三教之吃 有 博闻见识 的 人,总是值得我们去拜访与请教的。二:书评摘录 1、用北平的话来说,唐鲁孙还真是个 “吃主儿”,而且能伸能缩,吃得杂又钻得深。虽然写的食物没有汪曾祺笔下的亲切平易近人,但他是真平等客观地品评,不管是路边担子上挑的豆腐花,还是某达官贵人请客的八宝神仙蛋和熊掌,舌头一尝立显高下。你看当下有些美食作家写吃的,“一餐才 168 元的早餐”,相比之下是不是有点故作姿态呢。-- 豆瓣网友 2、看汪曾祺《故乡的食物》时,好像还能学着弄几样小菜来解解馋;但唐鲁孙系列几乎是纯粹过眼瘾,锻炼一下自己的想象力,感叹一下好景不复。但若知道曾有过这样一个好的年代,望梅止渴也未尝不好。摘抄句子:1、家里招厨师,就考两个菜,蛋炒饭和青椒炒牛肉,合格就用,小至家常打卤面也不能马虎,要卤不澥汤才及格。2、台湾皮以书女士生前,对于泡菜有几句名言:“吃四川泡菜,要带点欣赏的心情,慢慢地嚼,细细地品,才能从舌根上感觉到其味,妙趣无穷。” 这真是知味之言。3、他说中国幅员广阔、山川险阻,风土、人物、口味、气候,有极大的不同,因各地供应饮膳材料不同,也有很大差异,形成不同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的现象,所谓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虽不尽然,但大致不离谱。4、深自警悟,一种人是有生之涯有所寄托,一种人是浑浑噩噩,忧闷不快,精神未获纾泄。5、自己规定一个原则,就是只谈饮食游乐,不及其他。良以宦海浮沉了半个世纪,如果臧否时事人物,惹些不必要的啰唆,岂不自找麻烦。6、西南人嗜食麻辣,犹如北人多喜葱蒜,二者同有杀菌辟瘴功用,兼能刺激食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在阅读的时候就对作者的身份非常好奇,早年在北京晚年在台湾,介绍美食看着非常好吃,但是很多美食应该没机会恢复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掌故绵密

                          好像清末民国的《东京梦华录》,又像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读来兴味盎然,不知不觉已翻到末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俺好吃好看

                            美味的书。强力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清末市井百科

                              唐先生是旗人,生于清末的官宦人家。世事动荡,他晚年在台湾度过,遥想当年盛景,信手拈来以美食为主,不讲排场,不计功利,实是不可多得的市井小品。文中有不少菜第一次听到,如广东大三元的山河肉,就是蜜汁老鼠,听起来有点奇怪,但老先生写出来却很生动。还有就是烤乳猪、年糕、元宵等,很多东西都让人垂涎,好书,好文,好兴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书

                                这本书记录着中华民族的美食历史文化与记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唐鲁孙谈吃

                                  本书用自然而然的文字、优雅地记录了那一段难以修复的、中国美食的历史,就像是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小视频,把当年活灵活现的 “舌尖上的中国” 展示出来。让我们体验,领略,领悟,学习和得到了许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经典

                                    这么经典的一本书,不用评论了吧 1,经典 2,单看怎么吃一碗打卤面和是厨子就是功夫 3,吃过没见过,见过没吃过,这本是吃过见过 4,现在看就是经典,将来必将流传后世 5,语言平实,简单,好读,真正的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唐鲁孙谈吃

                                      唐先生的文字是白描式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只谈饮食游乐,不及其他。良以宦海浮沉了半个世纪,如果臧否时事人物,惹些不必要的啰唆,岂不自找麻烦。” 唐先生绝不妄言己所不知的领域,所涉皆为亲身历见,有多少记多少,很少浮夸与过多的峻峭深刻之笔。其文字中既没有子虚乌有的 “满汉全席”,也没有时下两岸某些文化名人的谈禅说道。娓娓道来,朴实无华,反而更加引人入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吃,吃的当然是食材,是工序,是手艺,更是文化,是胸襟,还有烹饪者的心思。一盘菜端上来吃一口,大体就应该知道做菜的人有没有用心。这也是学做菜一年多的体会。这本书记述了作者自己吃的经历,感觉是 “吃无止境”。在我身边,有对吃很讲究的人,但大多数人是胡吃海塞,甚至快餐外卖,现在不是在谈什么 “消费升级” 吗,可不可以从吃开始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唐鲁孙谈吃

                                          何以遣有生之崖,唯吃也!真实,有趣,有味。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