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3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别人的狗血故事,给自己的人生打预防针

    本书是一本烦恼相谈 -- 读者来信问答集,里面都是些狗血故事,堪称人类多样性 - 样本。不体贴的老公、不想工作的老公、爱看黄色图片的上司、职场 PUA、原生家庭的烦恼、控制与反控制间角力的亲子关系、婚外情、如何爱自己…… 大部分人的烦恼跟人际关系有关,即夫妻、子女、男女关系,主要集中在家庭。小部分人的烦恼是工作、生活、人生选择。果然,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人际关系还是搞得越简单越好?欺人的事不做,伤人的话不说。时间会考验人们的友谊,岁数越大就是知己朋友越来越少的。三观不合,迟早分道扬镳。断舍离三字真言,还可以应用在人生跟人际关系中。有限的时间当然要留给自己有限的人生。尊重自己的感受,世俗的欲望,自己努力合理地满足。最后,有些事是将来必然会发生的。在书中看到,提前知道了,就当作给自己先打了个预防针。日后遇到就不会大惊小怪,还会想起来,那不是那本书上说过的事嘛?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 2008 到 2013,五年间上野千鹤子在发行量超过 800 万的《朝日新闻》的 “烦恼树洞” 栏目担任读者来信的回信人,这本《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收录了她与匿名读者们的 Q&A。. 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80% 的投稿问题与此相关。上野本着 “就算不能帮上忙,也绝对不要伤害咨询人” 的原则真诚地解答每一个问题。🔹面对抱怨丈夫不体贴,在产后就放弃了正式员工工作的全职太太,她说:“要么退货,要么再教育。而你已经没有将丈夫退货的自由了。”.🔹面对因憎恨父亲自我为中心,又觉得自己很无情的看护师女儿,她说:“爱恨都在心中有一笔烂账,感情的烂账,就不要再算了。”.🔹面对试图解决父辈夫妻关系的子女,她说:“父母的人生子女不能负责。”🔹面对因大儿子夫妇没有孩子而感到烦恼的 50 + 主妇:她说 “也不是有什么皇位要继承,没有孩子,人生也不一定会陷入黑暗。”.🔹面对因父母反对相亲而举棋不定的 52 岁离异职业女性,她说:“比起父母的幸福,你自己的幸福更重要。”...... 阅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是在线上围观了一场上野女士的直播连麦,镜头里的上野依旧是一头干练的红色短发,当对方提问时她认真聆听,经过片刻思索她便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核心所在,并试图引导提问者认清自己的本心,语气温柔而坚定。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适合碎片化阅读的小书。阅读前可以先翻看一下书籍目录,从你感兴趣的问题开始看。“读的时候,你也可以嘀嘀咕咕地讨论,或是心有所感,或是对某一点难以赞同,想象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回答。”💛安素老师的译后记《为了大声说出的话》写的也很用心,不仅详细介绍了上野女士的成长背景,还解读了问答背后作者所呈现出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本书。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上野千鹤子的人生答案

        《看不见的女人》让大家意识到家庭主妇所处的困境,《无薪主妇》点明了强制劳动的本质,《去他的父权制》揭露了问题的全面性。在如今的社会里家庭主妇不只是一份工作,往往还要承担另一份养家糊口的社会工作。对于女性来说,令人烦恼的事还不止这些。《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像女性主义者那样解决问题》从标题就可以看出了本书所呈现出来的读者提问和上野千鹤子的回答更加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女性主义。女性主义从来不止局限于理论,它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点滴。1. 情感咨询书信问答的形式很容易让我联想到了《始于极限》里两位作者的思想交锋,不过作为一个报纸上的专栏,本书整理出来的内容更像是面向大众的一种情感咨询。虽说形式相对公开,但其中女性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又以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父母之间的占比较多。这些内容可以说是家庭主妇通常需要去面对的棘手难题。从丈夫、子女到双方父母,各种关系中的问题和挑战迎面而来,有些时候仅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应对的。作者的回复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精神和现实中的支持,当然具体的操作依然要靠自身的力量。2. 私房谈话私房谈话,涉及的内容确实比较隐私,甚至可以说是那些很少会对身边关系亲密之人主动提起的。考虑到呈现在公开传媒上就需要一定的勇气,难免会起到一定的筛选和过滤作用,从而呈现出如今的模样。指望作者像好朋友、亲闺蜜那样给出你具体可行的指导建议是不切实际的,不过作为女性主义者,作者的一些思考和观点还是很有价值的。即便是作为没有相关困扰的读者,依然可以从书中的系列问答中获得不少的启发。作者在回信中时常有金句出现,而在融入到具体情境里更加有力量。有些如醍醐灌顶,有的则略显冷酷,这其中多少都带有作者的个人特点。即便如此,这些内容更多应当被视为建议和参考,而非标准答案。3. 情感纠葛在前互联网时代,午夜时分的广播电台就时常会有人在场外拨打电话诉说自己内心的苦恼,那些日常没有对象倾诉的仿佛在此刻都得以释放,主持人的耐心和倾听让人觉得踏实可靠。可若要问及最终的结果,就像本书一样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倒让我想起了《十三邀》里有一期对情感主播的采访。事实上这么多年真正去改变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说归说做归做是很多人的常态。书中的问答可能也会解答一些读者的疑惑,可要论真正对现实带来的改变我想还是不要太乐观。一来是其所牵扯的问题太过复杂,二来是行动需要的可不光是正确的思想指导,三来考虑到具体情况的差异。我们只能抱着好的期待,学着去接受最后的结果。4. 人生之旅考试做题可以有正确答案,人生这些重要的抉择往往没有。人生这段旅程里那些重大抉择往往需要自己做出抉择,然后去承担相应的后果。有时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会感到悔恨和遗憾,可终究还是要过上自己的生活。作者的参考和建议可以让我们暂时摆脱具体的困扰,可以较为客观冷静地去思考眼前的诸多问题。不过受限于信息不对称等情况,我们也没有必要以作者的为准,权衡之后不妨去得出自己的结论。指望他人来替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结果是不现实的。最终的选择权在你的手上,这不光意味着最后做出决定的是自己,也意味着由此而来的一连串结果都需要独自去承受。5. 前人之言作为一个年长的学者,上野千鹤子在书中的回复有着不少的人生智慧,可对于读者来说正确理解和践行依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作为前人之言,可能有时会避免重蹈覆辙,但也可能会扼杀一些新的可能性。概率在大众层面往往是数字游戏,可具体到个人就是沉甸甸的不同道路。上野千鹤子所给出的答案更倾向于前者,若要面对个人的具体问题,除了咨询现实中的好友还应当求助相关的专业人士。再长的信也难以给出你想要的答案,更不会让你的人生由此截然不同。当做一个尝试去改变的契机就挺好,前路究竟如何,他人没法告知,还得自己去努力探索。6. 写在最后问答这种形式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至少会带给回答者一定的掌控感。要是回答者带有教师等社会赋予的权威属性,这一倾向会更加明显。此种情况有可能会导致事情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有所偏离。客观来说,不管是求助者还是回答者都是平等的,这和个人身上所附加的标签和具体处境没有关系。好的问答是两者之间的平等交流,教学相长,互相学习。对于本书来说,此方面的仍值得读者去注意。尤其是对于那些听完之后想要将其付诸实践的来说,审慎的思考显得极为重要。最后,不管决定如何,要清楚地意识到承担一切后果的是自己,而不是作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大众人生中迫切的 50 个烦恼,恋爱难题、夫妻爱欲、亲子教育、职场纠纷等,上野千鹤子从女性主义者的角度给出各种切身的建议,让男女两性都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本书是一本女性成长指南书,直指要害,明快犀利,切中女性痛点,读来豁然开朗、勇气大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要给自己设限

            “把自己身边的他人都当成独立的个体,不过度索求,也不盲目给予,完善和丰满自我,在此之上理清与他人的关系,充分享受人生的 “醍醐味”。”“机智幽默,开放豁达又不乏温情。她既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提问者认知上的困境,令提问者认清自己的本心,又能巧妙地引导提问者,让提问者自己换一个角度,尝试以全新的格局来看问题,摸索走出困境的道路。” 嘿,书中后记原文,感兴趣就去看看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一次阅读到女性主义者的作品,它是一本上野千鹤子对读者的树洞问答集,涉及很多家庭生活里,普遍存在、又痛而不可言说的主题。她的回复,充满了优雅、柔美、豁达,知性,又可爱的魅力,给人以新的启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点意思的问答全书

                男性也值得翻翻,不少金句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