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6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任总在达沃斯论坛上接受采访时曾说,自己既不懂技术,也不懂财务。他就是提着一桶浆糊,把优秀的人黏在一起,拼出一个人才济济的华为。在这里,智慧遇见了兼听开放,有了光芒;热爱遇见了精益求精,有了惊喜;梦想遇见了全力以赴,有了奇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杂志,一点收获 “双减” 政策已落地一年,考试减少了,各种排名、月考、分班也渐渐消失。有报告显示,“双减” 后,83.5% 的学生未参加校外学科培训,75.3% 的学生感受到作业量比上学期减少。“双减” 减掉了作业、减掉了课外补习,却很难在短期内减掉家长心中的教育焦虑。要从根本上缓释家长教育焦虑的现象,当务之急是积极推进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关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稳投资,稳经济,控通胀。

        监管当局除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还要提前做好政策储备和应对。一是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确保能源和粮食安全,实现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猪肉充足供应。二是产业政策和疫情防控政策要避免一刀切,保障物流和供应链产业链畅通运转,防止出现暂时性、区域性物资短缺。三是对中低收入人群提供适当的生活补助,减轻物价上涨对其生活的影响。四是解决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足的问题,重塑激励机制,避免人为导致的物价波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只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尊重市场化、城市化规律,根据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政策引导,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短期企稳、中期发展和长期向好都是可以实现的。只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尊重市场化、城市化规律,根据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政策引导,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短期企稳、中期发展和长期向好都是可以实现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书里面有几个分析中国制造业的优劣势,还是很地道见血的。另外讲加息带来的影响,对培养财商,一些宏观经济思维的东西也是很有启发。稳经济还是先要稳住房价。而人民币的贬值因素既有猪周期,也有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很到位~我尽量每个月都跟一期财经,把自己对宏观经济的敏感度培养一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房地产维稳的逻辑

              近期市场上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前景向好的讨论又多了起来,其理由多从市场总量和中国城镇化前景大格局出发进行阐述。经过周期性阵痛和调整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必然会企稳回升,这是确定无疑的,但其逻辑和复苏路径,不能只着眼于市场总量和城镇化大盘子,而应分清轻重缓急先做好中短期的工作,然后待房地产市场初步企稳后再多从市场结构和不同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差异化格局出发进行统筹规划。房地产企稳需要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短期来看,确保烂尾楼盘复工,在建楼盘不出现烂尾风险,是当务之急。目前多地成立房地产纾困基金,力争撬动多方资本,盘活行业流动性,是在朝正确的方向努力。中期来看,应在保证存量房地产项目安全的前提下,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通过注资、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各种方式将问题房地产企业恢复至稳健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房地产企业整体发展态势稳住了,消费者和资本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恢复了,房地产市场才能真正企稳反弹。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为促进房地产行业下一步的长远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供需错配的问题。考虑到中国发展的区域级差,按房地产总量和总体城镇化进程来考量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意义不大,甚至会导致议题失焦,形成错误判断和决策。中国房地产市场最突出的结构性错配,体现在就业市场集中在沿海特大城市,而这些城市住宅开发用地供给不足,房价偏高,还纷纷提出要疏解各种非必要功能。与一线城市的供给高度偏紧、一房难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四线城市出现供给过剩。这一轮烂尾现象也主要出现在三四线城市,原因是此前乘着棚改东风在这些地区攻城略地的一些房地产企业陷入了盲目扩张的态势,最后导致风险失控、资不抵债难以为继。未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就业和经济集中度在一定程度上会进一步向一二线城市倾斜,房地产供需错配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需要各方妥为筹划,尽量增加有效供给,妥善解决过剩库存。针对一二线城市的供需矛盾,有观点认为应通过城市群建设来加以解决,简言之就是将居住需求分解到特大城市周边的小城市加以解决。多年的实践已经表明,这不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除了职住过度分离导致的通勤压力和睡城现象,由于周边小城市教育等各种资源的不足,也令年轻一代难以真正做长期扎根的打算,为孩子教育计还是会千方百计向主城区聚集,令城市功能疏解和周边区域发展的双重目标难以顺利实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财经

                稻盛和夫归纳出中心议题,就是 “在世界上,日本应该具备的形象是什么”。他自己给出的答案是:日本应该把自由与民主主义作为基本原理,在国际社会中,成为受人信赖、受人尊敬的国家。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