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28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洞见》…小石头的便便是香的还是臭的还是空的?

    《洞见・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小石头拉了一坨便便,喊妈妈半天没来,就自己玩起了便便,软软的粘粘的,真好玩。妈妈一手拎着小石头朝溪边走,一边怪骂,这个杀千刀的蘖种。屎克郎在一边嗅了很久,见没什么动静,就扑上去滚起粪球来。一直在附近吃草的小羊,好像一切没有发生似的,自个儿悠闲的吃着草…… 相由心生。便便的"好玩相"由小石头的"趣味心"生。便便的"臭相"由妈妈的"厌恶心"生。便便的"香相"由屎克郎的"欢喜心"生。便便被小羊无视,小羊的"无心"生了便便的"空相"。便便还是那个便便,便便的各种"色的相"都和"空"一样,皆由众生众心生,这就叫"色不异空"。此所谓相由心生…… 便便还是那个便便,即是臭的,也是香的,也很有趣,但也可能是"空"的。佛教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感觉即感觉。如果我们接受感觉的起落,认为它就是生命的一部分,而不是认为它有别的深意才去孜孜追求,结果往往会更好。所渭"正念冥想"正是"无所住而生其心"或"应生无所住心"……(石木翻书每天翻翻书)

      10
      2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冥想修炼手册🤔

      在佛学的世界里,事物原来没有什么特殊的形态,只不过是我们的意识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意义罢了。有时候你感觉不可思议的事情,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是我们的自由意识让我们在事物上感觉到的 “本质” 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存在于我们所感知的事物上,但其实它们都是我们头脑的营造,与现实并没有必要的联系。「佛学的意义是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从一个更高的水平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佛学不是让人消极和避世,相反,佛学让人更自由,让人自由选择去体察任何事物,排除主观想象的干扰,获得更丰富而真实的体验。那将是更大的乐趣和幸福感。成长的体验在于自我观察和自我觉知。向内观察自我,向外觉知变化,在虚与实、变与不变中坚守自己的本心,走自己的路,远离控制,拒绝活在他人的期待里。觉知情绪是控制情绪的前提,一旦产生觉知,就可以解决因为意识困境带来的大部分情绪问题。只有不被情绪左右,才能跳脱情绪之外,掌控自己的行动,切换生存状态。我们要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发掘自己的自由意识和觉知,以此来撕下伪装的面具,看清自己的真面目。我们也许都不曾去倾听自己的内心,而是选择评判外界的是非,不去思考自己的喜好,而是选择外界的诱惑,不去感受自己的情绪,而是选择外界的期待…… 因此,我们都越来越与自己的内心边缘化,从而导致自己又累又丧,最好的方式就是忘掉此刻,给自己一个舒适的冥想练习。

        12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的心理和行为,不仅需要被接受,更需要被理解。

        超越所有视觉是洞察,是洞见,是开悟,也是钝感力,是无我。一切皆是真实。最终所有类似的概念走到极致,不可避免的是万物相通。不管是哪种情况,“无源之见” 或许都是对佛教开悟最精辟的描述:不带任何自私偏见的洞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根本不是任何特定人类的视角,抑或是其他任何物种的视角。这种洞察切实藐视了自然选择的权威,因为自然选择全都在于特定的视角。自然选择就是要创造许许多多种不同的视角,每一种的成形从根本上讲都遵从一种原则:它比与之相抵触的视角更真实,没有另一种视角天然具备对这种真相的意识,而对其荒谬性的意识则更淡漠。佛教开悟就是要超越所有视角。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就是《佛学为什么是真的》,推荐所有人阅读

          每一个人都很不同,每一个人也都追求卓越,但在外向内向八卦冷酷幼稚成熟等一切表象之下,人类可能有着更多更广泛更深刻的相同之处,或许都有些自卑,都有些容易自责,都有些夜深人静觉得寂寞的倾向,或许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想被看见,或许这既是看见自己,也同时是看见人类(怎么忽然就写到了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相同的意思了),这本书不教你怎么冥想,但通过作者在冥想修行中的感受和体验,发现和揭示了很多用本能主宰着人类的思维方式。我想,可能在每个人自我探索的不同阶段,看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启发,从感觉上说,作者的感悟有深浅不同,现在有不少恰好领先我半步的点给我触动和启发,或许一年后,又会有别的点在半步之前等待着我握手。

            1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佛学的真谛即幸福的真相

            本书标新立异,从神经学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带你领略不一样的佛学,这不仅会颠覆你的认知,同样也会刷新你的三观。      佛学并非佛教,前者是门学问,后者则是宗教信仰。本书也不是鼓励人们信教,更不会令你 “大彻大悟”,而是想让你重新认识一下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是如何运行的,它遵循了怎样的科学逻辑、从东方传到西方的过程中其理论经历了哪些演变等,所以本书论述的是 “知其所以然” 层面的知识。      作者本人 “坐禅冥想” 的经历与感悟使得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你若翻开此书,会领略到这个既进又远的认知盲区是可以以一种情境再现的方式被逐渐消除,这同样是阅读此书的价值所在。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為什麼佛學是真的?

              佛學的意義是把我們從自然選擇給的局限視角中解放出來,從一個更高的水準觀察和體驗這個世界。煩惱究竟從何而來?進化設定我們的快樂必須是短暫的,因此我們永遠都不會滿足,而這就是人生的 “苦”。同時,進化設定我們的各種情緒並不能反映真實世界,所以煩惱可能是 “空” 的。所謂的 “冥想”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無論是強烈的感情也好、一般想法也好,我們的做法都不是壓制或者扼殺它們,而是承認它存在、允許它出現,但是不受它影響。經常聽到的那句 “色即是空” 到底是什麼意思?所謂 “空”,並不是說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是空的,而是說我們賦予萬事萬物的 “內涵”,是空的。佛學的優點就是它允許你 “思辨”。它從不故弄玄虛,總是用盡可能簡單明白的語言把道理說清楚。這本書要做的就是用現代科學的知識,嘗試解釋一些佛學的概念和觀點。書裡講到很多現代科學的證據,來說明佛陀當年的相關說法是對的。這些概念和觀點都是去除了超自然現象的東西。這裡沒有六道輪回,沒有因果報應,更沒有 “神通”。基本上是把佛陀當成一個覺悟了的哲學家。本書的最大好處就是相對比較簡明易懂,沒有任何故弄玄虛的地方,實實在在地用現代人的語言說話。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像學習一般哲學那樣辨析和論證,還可以用現代科學的知識去檢驗它。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洞见

                几次想放下,因为这确实不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又几次重拾继续阅读,文中对人生与生命中的感触论述颇为触动内心的。确实如书名一样,对人生是一种洞见,给了生活一份力量。推荐阅读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重新发现世界:如何通过科学去解释佛学

                  三个概念苦:不满足,所谓快乐,其实是个错觉。冥想:冥想的目标,是获得对事物的洞见,和个人真正的自由。无论是强烈的感情也好、一般想法也好,恰当的做法都不是压制或者扼杀它们,而是承认它存在、允许它出现,但是不受它影响。色即是空:所谓 “空”,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 “内涵”(情感意义),是空的。其实我们看任何东西都会自动赋予意义即迅速做出好坏评判。如字母 “Q”,如果你联想到 QQ,你会有一种亲切感;如果联想到 “阿 Q”,你会有别的感情。总而言之,你对一切事物都是有感情的。三个假设第一,完成上面那些事,你能获得快乐,比如吃饭和谈恋爱都能让人愉悦。第二,快乐是短暂的,它不能持续很长时间。因为如果我们只做一次,就能获得持续的、长久的快乐,那就没有动力去做第二次了。所以,自然选择希望你重复去做一些事情。第三,对于前面这两个事实,大脑应该专注于第一点,而忽略第二点。如果大脑明确意识到 “快乐是短暂的”,它可能就会放弃追求快乐,开始怀疑人生。知道真相的你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环境变了编码没变。人们对高糖高脂食品不加节制的摄取,现代人常有的抑郁症失眠焦虑等第二种错误叫作 “假阳性”。对理性明知的无害事物的恐惧,过度关注自己给他人的印象四个矛盾第一个矛盾是 “无为” 和 “成功”。冥想时,你越想要专注,反而越难做到专注。当你不刻意追求,反而更易达到成功第二个矛盾是,最需要冥想训练的那些人,恰恰是最不容易进入冥想状态的人。第三个矛盾是,你越是拒绝某个想法或者情绪,你越要和它对抗,你就越受它控制。第四个矛盾是,你越是了解 “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都是情绪在控制人” 这个道理,你就越能不受情绪的控制。佛学的意义就在于,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给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从一个更高的水平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

                    1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佛学为什么是真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本书从哲学上解释了佛学的基本概念,如何正念冥想,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解释一些基本概念欲求不满是苦,贪嗔痴是苦世界万物有相,我们赋予万物的内涵是空,我们不能反映真实世界的情绪是空,烦恼是空,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言一切相者,即非一切相,是顾名一切相。这里说空,不代表我们不上进,躺平,而是要有正念,有积极利他的正念,有努力奋进的正念。从哲学的角度看传统宗教的经典,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很多,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道家像药店,它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将来怎么办,就要研究四书。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能得到很多启发的书。需要细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带任何自私偏见的洞察

                        每日一书:《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 》。美国进化心理学家罗伯特。赖特以心理学求证佛陀所说的五大认知真相:快乐是由于不满足(苦)、苦乐都是感觉(非我)、人是感觉驱动的(无我)、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界(空)、我们能从苦中解脱(冥想)。赖特把佛学和现代科学 —— 特别是进化心理学 —— 联系在了一起。这本书大约讲了五点。第一,人是进化的产物。说白了,人就是一种动物。作为动物,我们本质上是在为我们的基因服务。基因想要被复制和传播,我们就得好好求生存求发展,要觅食,要求偶,要为自己和后代的幸福不断奋斗。我们做这些事取得成功的时候就会感到快乐,但这种快乐其实是基因设计出来的,可以说是大自然为了让我们去这么做而给我们的回报。动物的日子就是这样本本分分地生存、交配和繁衍。第二,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我们就不完全是动物了。人性在觉醒,而动物性在消退。我们发现,为了基因去做事总是伴随着 “烦恼” 和 “苦”。基因给予的快乐是短暂的,让人永远都不满足,因为只有不满足才能让我们继续去做这些事。我们意识到自己陷入了烦恼多而快乐少的境地。快乐和烦恼,都是 “感觉”。第三,大脑是一个多元政体,由至少七个情绪模块组成,包括求偶模块、安全模块等等,它们在大脑中组成了一个委员会。这就是佛学说的 “无我”,也就是没有一个单独的 “自我”。各个模块都有自己的声音,一个人做什么由他大脑中各个模块的竞争结果决定。所谓 “理性”,很大程度上只是各种感觉的说服工具,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第四,因为受感觉驱动,我们看世界就都是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我们主观地赋予万事万物各种内涵 —— 这个东西对我的生存有利吗?对我求偶有利吗?据此给它们打上或好或坏的各种标签。而这些标签并非那些东西的本性,只是我们的主观看法而已,这就是 “色即是空”。我们的主观判断有两大倾向:一个是 “贪”,希望把好的东西占为己有;另一个是 “嗔”,希望远离不好的东西。因为 “贪” 和 “嗔”,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这就形成了 “痴”。第五,佛法能让我们从烦恼和苦中解脱出来。佛学提供的一个方法是冥想。冥想的直接作用是训练跟各种感觉的剥离。我们在冥想中要观察随时产生的各种感觉,而不被感觉所劫持,不做感觉的奴隶。这样我们就能超越贪、嗔、痴,看到更客观、更真实的世界,体会到世界的美好。这些观点符合《五蕴皆空经》等佛陀当初所说的佛经的说法,同时又能被现代的进化心理学家所接受。赖特在书中列举了很多最新的现代科学研究结果,特别是一些实验,来支持这些观点。也许这就是现代科学版的佛学。如果在传统内观的框架内修习正念冥想,最终目标就要宏大得多:获得洞见。并不是理解一些新事物在日常意义上的洞见,而是要看清事实的本质。千年前的佛教经文解释了其中的含义。经文将 “内观” 解释为 “三法印”(the hree marks of existence)。“三法印” 中有两个概念比较好理解。第一法印是 “无常” impermanence)。谁又能否认万事不永存呢?第二法印是 “苦” dukkha),不满足。第三法印 “无我”(notself)则不同。单要理解 “无我” 这个概念就很有挑战性。“五蕴” 这样分类:(1)“色身”(开示中称作 “色蕴”),包括眼、耳等感觉器官;(2)基本的 “感觉”;(3)“辨识”(可辨识的景象或声音);(4)“心所”(很大的一个类别,包括复杂的情绪、思想、倾向、习惯和决定);(5)“意识”,或认识,特指对其他四蕴内容的认识。佛学思想和现代心理学在这一点上交汇:在普通的人类生活中并没有掌控局势的唯一的自我,也没有意识的首席执行官,有的似乎是一系列自我,它们轮番上场,掌控着局势。如果它们是通过感觉掌控局势的,我们就有理由认为,改变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可以改变局势。据我了解,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正念冥想。18 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写到,人类的理性是 “激情的奴隶”。尽管理性在人类动机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做决定的永远都不是理性。我们做某事,是基于感觉做出的决定。“本质” 是佛教中 “空” 这个概念的核心。至少 “本质” 的缺席是 “空” 这个概念的核心。“空” 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感知到外部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存在,但是它们缺少一种叫作 “本质” 的特质。伟大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写道:“个人所谓的‘我’和‘我的’,二者之间的界限很难划定。” 就此他观察到:“我们的近亲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妻子和儿女都如我们的骨肉。他们死去时,我们的一部分也随之而去。” 任何事物都没有 “自性”;任何事物都不具备维持自身持续存在的所有要素;任何事物都不是自给自足的。由此形成 “空” 的理念:一切事物都缺乏自性,都缺少独立存在性。不管是哪种情况,“无源之见” 或许都是对佛教开悟最精辟的描述:不带任何自私偏见的洞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根本不是任何特定人类的视角,抑或是其他任何物种的视角。这种洞察切实藐视了自然选择的权威,因为自然选择全都在于特定的视角。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佛学是真的

                          冥想细致的讲解,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一定要读的一本书,可以多读几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把佛陀当成一位觉悟了的老师而不是当作神灵,更有利于我们学习。

                            📖书名: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作者:【美】罗伯特・赖特为什么推荐这本书?《洞见》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赖特是一个研究进化心理学的学者,同时还是个科学作家。他从未在哪个寺院正式出家,只不过学习和练习过一些打坐冥想的功夫。但是这本书非常值得你了解 —— 甚至可以说值得你学习,因为赖特是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求证佛陀当初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关于这本书,你可以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这是用科学来解释佛学的一个尝试。但我更喜欢另一种更激进的看法 —— 相对于善男信女的膜拜和 “仁波切” 们的鸡汤,这本书说的才是佛学的本义。🌟想让现代人学习一门好学问,你不需要,也不应该用一个神秘主义的、充满超自然力量和有来世的世界观去吸引他。我们学习物理学、经济学、心理学这些学问都是为了今生今世受用,好学问应该有可见、可观测、可重复验证的特质。🌟 这本书大约讲了五点。第一,人是进化的产物。说白了,人就是一种动物。作为动物,我们本质上是在为我们的基因服务。基因想要被复制和传播,我们就得好好求生存求发展,要觅食,要求偶,要为自己和后代的幸福不断奋斗。我们做这些事取得成功的时候就会感到快乐,但这种快乐其实是基因设计出来的,可以说是大自然为了让我们去这么做而给我们的回报。动物的日子就是这样本本分分地生存、交配和繁衍。第二,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我们就不完全是动物了。人性在觉醒,而动物性在消退。我们发现,为了基因去做事总是伴随着 “烦恼” 和 “苦”。基因给予的快乐是短暂的,让人永远都不满足,因为只有不满足才能让我们继续去做这些事。我们意识到自己陷入了烦恼多而快乐少的境地。快乐和烦恼,都是 “感觉”。第三,大脑是一个多元政体,由至少七个情绪模块组成,包括求偶模块、安全模块等等,它们在大脑中组成了一个委员会。这就是佛学说的 “无我”,也就是没有一个单独的 “自我”。各个模块都有自己的声音,一个人做什么由他大脑中各个模块的竞争结果决定。所谓 “理性”,很大程度上只是各种感觉的说服工具,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第四,因为受感觉驱动,我们看世界就都是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我们主观地赋予万事万物各种内涵 —— 这个东西对我的生存有利吗?对我求偶有利吗?据此给它们打上或好或坏的各种标签。而这些标签并非那些东西的本性,只是我们的主观看法而已,这就是 “色即是空”。我们的主观判断有两大倾向:一个是 “贪”,希望把好的东西占为己有;另一个是 “嗔”,希望远离不好的东西。因为 “贪” 和 “嗔”,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这就形成了 “痴”。第五,佛法能让我们从烦恼和苦中解脱出来。佛学提供的一个方法是冥想。冥想的直接作用是训练跟各种感觉的剥离。我们在冥想中要观察随时产生的各种感觉,而不被感觉所劫持,不做感觉的奴隶。这样我们就能超越贪、嗔、痴,看到更客观、更真实的世界,体会到世界的美好。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认知的真相

                              本书是美国进化心理学家、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的罗伯特・赖特多年研究与实践所成,书中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通过进化心理学的知识求证佛陀当初说的关于人类的 5 大认知真相:(1)我们的快乐其实是基因设计出来的,基因的设定就是不满足(苦);(2)快乐和烦恼都是 "感觉"(非我);(3)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无我);(4)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空);(5)我们能够从烦恼和苦中解脱出来(冥想)。并教会我们通过正念自控训练冲破大脑错觉,实现与各种感觉的剥离,从而摆脱烦恼与痛苦,变得更智慧,更幸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色即是空

                                佛陀很了不起,但是我觉得不需要我们用科学去解释为什么佛学是真的,所谓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我们的臆想推断,佛陀的思想也是从生活中的点滴提炼而来,佛陀看到了第五层,我们还在执着于第一层。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欲壑难填,佛学就是要我们克服人性,无我,无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脱。西方的佛学理解不了,这是一本我看不懂的书。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跟随万维钢老师的指引看的这本书。本来不想写书评,因为自己的写作水平实在是真心差。不过不写一下,差到那个样子都是模糊的。书中的各个章节的标题都已经很高大上了。内容更是看起来似懂非懂,不明觉厉。佛教,冥想,修行的现代注解。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洞见》

                                    《洞见》增清明智慧,成达摩观,增量幸福。利益决定关系,感觉即是本质。感觉是我们与外界签订的智能合约,因为… 必然 / 所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详情咨询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洞见

                                        佛学的意义,就是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给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从一个更高的水平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自然选择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快乐,它只是把快乐当做诱饵,来使得我们完成基因传播的目标。永远在追求,偶尔得到了,也只是短暂的快乐,你永远都不会真正满足。所谓快乐,其实是个错觉。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传播自己的基因。为了传播基因,我们要吃饭,要找到性伴侣生孩子,而为了加强自己的生存权和生育权,我们还要打败竞争对手,还要获得声望。因此,自然选择给我们的心理做了三个设定:第一、完成上面那些事,你能获得快乐。 第二、快乐是短暂的,它不能持续很长时间。 第三、对于以上两点,大脑应该专注于第一点,而忽略第二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1. 设定本书首先便以进化心理学为基础,指出了三个演化给我们人类留下的三个心理设定:第一,做某些事,比如吃饭和谈恋爱,会让人感到快乐;第二,快乐是短暂的,它不能持续很长时间。因为如果我们只做一次,就能获得持续的、长久的快乐,那就没有动力去做第二次了;第三,对于前面这两个事实,大脑应该专注于第一点,而忽略第二点。如果大脑明确意识到 “快乐是短暂的”,它可能就会放弃追求快乐,开始怀疑人生。为了生存和繁衍,这三个设定才会促使人类祖先要不断地进食和交配,如果你有听说过道金斯所著的《自私的基因》这本书,你就很容易理解,自然演化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快乐,它只是把快乐当作诱饵,来使我们完成基因传播的目标。从基因传播的角度来说,这当然是好事,但对个人来说,这个局面非常可悲。人的一生永远在追求,偶尔得到了,也只是短暂的快乐。而这种短暂的快乐,就是一种不满足,也就是本书探讨的第一个问题,佛学所说的 “苦”。2. 幻觉从这个 “苦” 字开始,接下来,作者谈到了各种演化给我们留下的 “心理问题”,总结下来分成三种,也就是你应该听说过的 “贪、嗔、痴”。贪就是 “贪爱”,就是指人的贪欲,注意,这种贪欲不仅指你想得到什么,还指你想逃避什么,比如我想不劳而获,这个 “不劳” 也是贪,所以懒和逃避也是贪。嗔就是各种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恐惧、愤怒等等,严重时就是抑郁或者躁狂。痴就是幻觉,其实 “贪” 和 “嗔” 人总会有一些,但是如果导致了幻觉产生,那么贪者就会更贪,嗔者就会更嗔,陷入恶性循环,就会难以自拔,这才成了大问题。你大概会觉得,只有精神出了问题才会产生幻觉啊,普通人不会有啊,那你可能太低估演化的力量了。比如周围很嘈杂,我肯定会有点不舒服(嗔),也有点想躲开(贪),但是如果我就此觉得,这帮吵吵闹闹的家伙真不是东西,我呆的这地方真不是人能呆的,这其实就有点 “痴” 了,然后我就会越来越来越烦燥,最后要么跟周围人吵上一架,要么头疼、失眠,最后抑郁。按照赖特的理解,自然选择要求我们对周围事物迅速做出好坏评判,这样才能有利于生存,如果你在嘈杂声中不反感,你就太不善于躲避危险了,因为我们的祖先可能就是因为受不了噪音,才能躲过一次次山崩海啸,或者猛兽突袭,而留下了生命的种子。而事物让我们产生的这些感觉或者评判,就是我们赋予事物的内涵,就是 “色”。所以,我们是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我们一直都在赋予周围事物内涵,我们眼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充满了 “色” 的世界。这就是,书中对佛学另一个关键字 “色” 的解释。麻烦的是,如果我们每个人眼中的 “色” 都是一样的也就罢了,问题就在于,每个人的这副有色眼镜总有点色差,总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有些人爱静,有些人爱闹,你可以自行脑补这两类人的祖先是怎么活下来的,但总之,他们的后代活到了今天,就说明他们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于是,这两类人放到一起就容易产生冲突,只是冲突而已,并无好坏优劣之分。于是,爱静的开始讲静的好处,爱闹的开始讲闹的好处,这才引出一系列唇枪舌战,谁都说服不了谁,听上去谁都有道理,但事实上,这些道理都只是事后诸葛亮在为自己的偏好做辩护而已。更麻烦的是,人与人之间各不相同也就罢了,连一个人自己也常常会跟自己过不去。科学家对一些 “裂脑人” 做过研究,裂脑人就是左右半脑的连接出了问题,左脑管左脑,右脑管右脑。实验中,受试者用右脑控制的一只眼睛,看到研究人员举给他看的一块牌子,说往前走,然后左脑发现自己在往前走,不知道是为啥,但是左脑却聪明地解释说,因为 “我要去前面拿一个杯子”。这时的 “色” 不仅只是自己看到了不同,而更是对同一件事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这种自己头脑中的小人 “打架” 的情况,可不只是出现在裂脑人身上,你肯定也会有纠结彷徨的时候吧,那种情况下其实就是头脑中的小人才给你讲不同的故事,都想说服你的大脑做出有利于他们偏好的决策。若对这一话题感兴趣,推荐你看看迪斯尼的动画片《头脑特工队》。所以,人才容易烦燥啊,你听到周围很吵,本来也不至于太难受,但是你头脑里的一个小人说 “赶快骂他们一顿”,另一个小人又说 “要尊重他人”,他们就开始吵架,你就觉得更烦了。3. 好处同时,作者给出了你可以操作的方法,当然不是叫你出家当和尚以求六根清净,而是学习正念冥想。正念冥想很难,作者也只是刚刚入门,我自己曾经略略尝试过,均以失败告终,但是这门本事我将来肯定是要练的,因为有很多好处,先来说说最大的一个好处,这样让你有些动力继续听我白活。用一个字概括,这个好处就是佛说的 “空”。很多人觉得佛学是不是教人 “四大皆空”,这样岂不是会失去生活的乐趣、看什么东西都没意思?其实并非如此,佛学是让人更自由,是让你能够自由选择你想要体察什么东西。排除主观想象的干扰,你能获取更丰富的体验。而这种自由状态,便是 “空”。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当你知道一切都没有什么要紧时,宇宙也就是你的了。活着,就是要赌上所有的一切,否则,你只不过是一团随机组合的分子,在宇宙里飘来飘去。” 我想,他说的也是 “空”,是说空的状态并非消极厌世,而是让你可以冲开束缚,追求有意义的事。最虚无的结论,反而促使人去全力行动,去做创造性的事情。贾行家老师说:“智者越是对意义拆解得彻底,产生的动力反而越强。能把一种观念想到头,就是思想的强者。认识到 “什么都不重要”,能让你从那些糟糕的事情里解脱出来。一旦你跨过接受现实的这个坎儿,你会发现,任何地方,都可以是宇宙的中心;每分每秒,都是最重要的时刻;每一件事,都是人生的意义。” 就像道家思想的老庄都是被人们视作虚无主义者,尤其是庄子,老子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庄子甚至能在妻子过逝后 “鼓盆而歌”,但是,你却可以从庄子极端的虚无状态中看到充盈的生命力。在《庄子》一书中,你可以看到他对屠夫、粘蝉者、做轮者这些小人物,甚至残障者的深情厚谊;你也可以看到他对看似空而无用的薄壳葫芦、空心大树、脆弱的蝴蝶,甚至秋毫和殇子的珍视。我自己也是因为十多年前看了庄子才重新振作起来,重新找到当下的意义的,相信无论是庄子还是存在主义的哲学家的思想,都是这样激励了无数曾经迷茫空虚的人们。若能突破了这个临界点,相当于独孤求败的无剑胜有剑,你看到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都是有道在其中的,都是闪闪发光的,都是 “空” 中的自由。简言之,通过正念冥想,达到或者只是接近空的境界,你不仅能够摆脱 “贪、嗔、痴”,进而还能够体会到我们平时挂在口边的 “真、善、美”,也就是发现真相,充满善意,体会美好。5. 方法说了这么多好处,那么该怎么做呢?书中讲了一些正念冥想的关键,最核心的其实就是专注呼吸。专注呼吸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练习把握对自己大脑的控制权,也就是你知道怎么调和那些头脑里的小人,但是这可真不容易,从书中列出的四组矛盾你就可见困难之一斑:第一个矛盾是 “无为” 和 “成功”。也就是在冥想的过程中,你越想要专注,反而越难做到专注。你不刻意追求,反而能达到成功。第二个矛盾是,最需要冥想训练的那些人,恰恰是最不容易进入冥想状态的人。第三个矛盾是,你越是拒绝某个想法或者情绪,你越要和它对抗,你就越受它控制。第四个矛盾是,你越是了解 “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都是情绪在控制人” 这个道理,你就越能不受情绪的控制。也就是说,如果你一上来就说我能控制我自己,那你就控制不了你自己;你要是意识到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你反而迈出了控制自己的第一步。要摆脱情绪或感觉的控制,作者给出了一套四步法:RAINR:识别感觉,recognize feelingA:接受感觉,accept feelingI:观察研究感觉,investigate feelingN:分离,non-attachment。其实这就是叙事心理学中的一个高明手段,叫作外化,或者物化,也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剥离出自身,让自己用上帝视角看到自己的想法,然后你就自然而然地与之分离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自嘲,为啥能自嘲,爱自嘲的人,往往心情不差,性格不坏,就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一些可笑之处从自己身上剥离出来并加以嘲笑,在我看来,自嘲者就是最接地气的佛学实践者。6. 敬畏放下本书,让自己濅泡在黑暗中,我回忆起过去一个类似作者描述的达到冥想开悟状态的片刻。十三年前,那天晚上我正在听鲍鹏山讲庄子:“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这段经典的庄周梦蝶的原文,大致讲的就是庄子做梦梦到自己变成了偏偏飞舞的蝴蝶,醒来后搞不清楚,是庄周梦到自己变成蝴蝶,还是蝴蝶梦到自己变成了庄周,这个蝴蝶与梦的意向,不知感动和启迪了后世两千多年间的多少文人和智者。鲍鹏山接下来谈到,不要被外物牵着走,要保持自己独特的自然的本性,但同时又不能执着于自我,最容易控制和约束我们的恰恰是我们自己,我们本质上是与更大的东西 “道” 连接在一起的,我是万物的一部分,我和万物相通,既然相通,就无所谓执着。最后他又评论庄子,说他能对一只蝴蝶产生悲悯,他对世间万物都有这么一颗悲悯之心。那时候的背景音是蔡志忠的庄子动画的悠扬宛转的音乐,大概是笛声吧,已经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当时自己全身发麻,浑身汗毛直竖,好像飘浮在空中,能够俯看大地一般,瞬间,干枯空洞的眼睛中似乎热泪盈眶。这正是冥想给我们带来的敬畏感赵昱鲲老师在清华积极心理学的课程中这样解释敬畏感:比我们更为强大的事物,让自己体验到渺小感和服从感,打破自己原有的心理结构,让自己产生心理重构。此时人会产生生理反应:起鸡皮疙瘩,毛发直竖。这是因为,通过毛发的扩张,自我的膨胀超出自身皮肤的界线,试图与更大的集体,更广茂的宇宙产生联系。你和我一样,我们都是人类群体中的渺小一员,但也都是这庞大群体中的神圣一员,哈姆雷特说:“即便把我关在果壳之中,仍然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 我认为,这就是冥想最终教给我们的,也是佛学教给我们的,让我们从苦中解脱,达到无色和空的境界。最后,我们失去了自我的执着,却与整个世界,连接在了一起。

                                            4
                                            1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