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再工业化是美国唯一的机会,但是……
美国再工业化不是从拜登或者特朗普开始提出的,奥巴马就提出了。要是和美国中产阶级萎缩和重建联系起来,再工业化的想法开始得更早。美国崛起是与工业化同步的,蓝领中产阶级是美国梦的核心,而不是洛克菲勒、卡内基、范德比尔特或者盖茨、扎克伯格、贝佐斯。但资本的本质是逐利,工业资本主义必然向金融资本主义演变,汗生钱向钱生钱演变。尼克松废除金本位,为金融资本主义打开了大门,格林斯潘的低通胀高增长则为金融资本主义插上了翅膀。美国去工业化的第一波以并购和拆分为特点,众多公司在合并重组中形成规模经济,共享资源和市场,削减冗余,并剥离低绩效部分,资产拍卖,员工遣散。这造成工人和工会的强烈反弹,要求在合并重组中保障工人的收入和福利,尤其反对解雇。一时间,席卷行业的工会罢工风起云涌。第二波接踵而至,这一波以产业转移和外包为特点,目的地首先是墨西哥,然后就是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在三十年代罗斯福新政中,工会权利得到法律保障,资方不得阻拦工会的建立和运作。同时,工厂的运作和关停依然是资方的权利。因此,罢工和工资要求超过资方能接受的极限后,关停并转和产业外包就成为自然的选择。第一波消灭了弱势行业的就业,第二波消灭了非强势行业的就业。真正强势的行业永远是少数。两波下来,美国蓝领中产阶级遭到重创。中产阶级是美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中产阶级萎缩导致贫富分化。美国的财富还在高速增长,但加速向富人汇集,带来一系列经济和政治问题。中产阶级是最大的纳税群体。穷人是纳不了什么税的,不吃政府救济已经很好了。富人那里也抽不到多少税,他们有太多的避税天堂。中产阶级萎缩也使得增税还是减税成为极端纠结的问题。穷人越来越多,需要多征税才能发放足够的补贴,但增税最后都落到税负已经很重的中产阶级头上,富人那里还是通过各种避税天堂逃税,加剧社会不平等。减税更加纠结,中产阶级这里没有减多少,富人倒是受益多多,同样加剧社会不平等。中产阶级在经济上独立,这是在政治上独立的经济基础。中产阶级也有文化,这是在政治上独立的思想基础。中产阶级是全社会在政治上平衡理性的关键。中产阶级萎缩是当前美国民意分裂、族群对立的原因之一。美国早就明白需要通过再工业化来重建蓝领中产阶级的道理,中国崛起则为美国再工业化增加了政治和军事上的急迫性。中国崛起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去贫困化壮举。中国还算不上发达国家,但已经很难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继续自称发展中国家了。中国的成功打破了只有欧美才掌握致富密码的神话,并在有意无意中对欧美的自由民主主义意识形态带来巨大的挑战。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白宫版的“隆中对”~看完了~2024 年封箱,普京大帝推荐书单。读的过程中,总感觉有些不爽,有人说是因为字里行间写满了傲慢与偏见。作者虽然是波兰犹太裔,但做为卡特多年幕僚,肯定是以美国人的视角,以 party 利益为先,没见作者把小布什都黑成煤球了,认为让他连任就是个错误。有人说,作者看空未来,过于悲观。其实书中内容,一半是说给国会山,作者提醒同僚、议员们勤政爱民不能松懈。另一半是赛道恐吓,潜台词是:除了美利坚谁也当不了老大,但如果没有老大,那就是利维坦般的悲惨世界,谁也好不了,所以全球要继续拥护美利坚。作者在分析美国失势之后的世界格局时,认为没有美国的制衡,打破均势格局后必定天下大乱。那妥妥的是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的口气~作者认为印度是亚洲未来不安定因素之一:不知道自己吃几碗米饭,内部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对数次被咱们打败而耿耿于怀,不被咱们当成对手而认为遭到轻视,更对咱们与巴铁交好怀恨在心,绝不愿意看着咱们成长为天下共主,届时一定会跟日本联手进行制衡。即使朝鲜半岛没有统一,韩国肯定也会焦虑,有可能加入印日联盟,给咱们使绊子。俄罗斯其实也不愿意坐视咱们独大,至少会趁乱谋求更多利益,就像上世纪初插手欧洲…… 中印巴俄朝都有核武器,当日本失去美国的保护时,也很容易获得核力量。但作者是个明白人,其实跟明白人合作是最舒服的,知道彼此的底线,也知道对方要什么,更懂得和气生财,彼此之间犹如打名牌,才能有确定的预期~其实真正细思极恐的是,作者太懂咱们了,但又不是自己人,这才是让人汗毛倒竖心中惴惴的真正原因。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2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