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19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罗马史纲》

    这本书用集中的议题和详细的分析来揭示文明在政治上能够取得的成就和遭遇的困境。罗马既典型地代表了共和,又典型地代表了帝国,还典型地代表了教会。共和、帝国、教会,三种成分、三种特质、三种建制,不就正好构成了西方文明吗?罗马因为 “三不朽”,成了当之无愧的永恒之城。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傻傻分不清楚的一大堆“罗马”

      😵第一罗马: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第二罗马:神圣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东法兰克王国);第三罗马:俄罗斯帝国......🙄罗马真是一个有魅力的名字,也是一段让人着迷(迷惑)的错综复杂的历史。我每次讲到世界史,都要重新读一读罗马史,实在害怕在课堂上嘴瓢和露怯😓🤔李筠老师的这本书确实和《西方史纲》的写法类似,都是抓住历史演进中一个个的节点,来讲罗马历史的大逻辑。但我还是觉得没有西方史纲好看耐读🤫可能是 “政治” 的因素居多吧!也可能是前言铺陈的太吸引人,期待值被调动了起来,真正读的时候,趣味的感受度反而是一路下坡😓🤐我发现,这也是得到课程的一个典型特征,或者商业化模式推广中的一个避无可避的难题。👉前言、预告、发刊词...… 每一个都满满的欲望值,但若五体投地的去学、奉若神明的去听,又缺失了学习者的骨气,还是批判着、挑剔着来看来学吧!毕竟,罗马本身就是一个又大、又难、又深、又复杂的思维演武场👉👈一起来操练操练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伟大属于罗马

        史纲毕竟不是通史,史料少,分析多,学起来门槛有点高,如果有必要,可以自己去补充学习罗马史内容,罗马历史很长,把 2200 多年的历史压缩为 400 多页的书,并且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李筠老师应该是放弃了很多内容,我其实更希望内容可以更丰富一些。虽然说了上面两点,但还是我推荐先支持一下再说。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帮我把罗马从一团麻线理成线团的宝藏书籍!

          一开始其实被标题吓到,那么宏大的四个字,我能啃得动吗?幸运的是我是先参加了李筠老师的签售会,再读得书,一本下来大呼过瘾。于是趁热打铁去看了(貌似是)施展老师推荐的 HBO 剧《罗马》,又听了一遍李筠老师亲述的罗马史纲语音课,中间杂七杂八查询了相关人物、历史,现在我头脑中荒芜的罗马史渐渐绘制粗糙的地图,总算大致有个方向了。在读书中,我所体会到李筠老师的笔触是充满激情但又理性克制的,激情的是他对一些人的爱和惋惜,克制的是在情绪跌宕起伏前后,会透过层层迷雾找到隐藏线头去解释每一个关键点。不过如果这本书对我最大的作用,是让我明白之前并不在乎了解与否的罗马史(甚至西方史),原来那么有趣且重要,这把火点燃了似乎不止 “一本书” 的厚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罗马背后的政治学原理

            史纲,是以史为纲,历史史料是经线,背后的政治学原理是纬线。从罗马的王制时代、共和时代讲到帝国时代,把整个罗马的历史以政治学的视角加以梳理,其中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有:罗马是成于兵、毁于兵。共和前期的罗马正值青壮年,实力强大,制度保证了罗马既能生产也能打仗,活脱脱的秦国耕战一体的翻版。而帝国后期,普发罗马公民权、蛮族化之后,当危机来临时,却再也募集不起足够的士兵了。改革需要温和的专制,恺撒是共和到帝制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虽雄才大略却最后在元老院被谋杀。历史上的改革者比如商鞅、王安石都曾做出有效的改革,但是最终都无法保全自身。改革者必然会触动到现有势力的利益,如何安排好各方反对派的势力并推动改革是需要极高智慧的,有时需要韬光养晦、暗度陈仓。皇帝是帝国的拱顶石,当共和的广场熙熙攘攘,听不见对方说话的时候,在广场中树立高塔是行之有效的方式,而皇帝就是帝国高塔上最高的拱顶石。他集所有的压力于一身,一但拱顶石溃败,则高塔也将崩溃。而罗马的政治制度决定了罗马皇帝无法向中国皇帝那样文武分治,利用文官系统来制约武官,而必须文武兼修。共和、帝国、教会是罗马的三个历史阶段,是三位一体的,只是以不同的面貌、形态、结构、逻辑呈现出来,教会全面继承了罗马的遗产,它刷新了帝国的意义生产机制,从罗马的万神殿到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帝国的普遍性从世俗转向了精神,从多元转向了惟一,教会全面掌握了精神世界的高塔,从而既继承了罗马又毁灭了罗马。《左传》里那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深感当国家具备向心力和实力的时候,国家就会处于良好运行的上升阶段。同时隐约感觉政治学的核心就是研究权力是如何在其中形成、分配和继承的,在中国古代,就是天命、法统、宰相和嫡长子继承制,在罗马就是元老院、将军、教会和养子继承制,当其中的逻辑被拆解和阐明之后,许多历史演进的真相也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系统很全面的介绍罗马历史,值得一看,更值得多次学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跟李筠梳理罗马史

                理解西方的现代,离不开对罗马史的回顾。李筠老师这部《罗马史纲》是我们理解罗马史最简洁明了的教科书。本书用时间的线索,将罗马分成王治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制时代,用每个时代的历史代表人物记述了罗马发展的前因后果。破解了罗马发展的历史渊源和时代特征。罗马是从罗慕路斯到苏拉,从凯撒到屋大维,从戴克里先到君士坦丁,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现了罗马的一段段清晰的历史。我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读了盐野七生 15 卷本的《罗马人的故事》,只用了七个小时看完这本《罗马史纲》,本书真是罗马史入门的好教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兴亡同源

                  我来,我见,我征服!恺撒的这句名言彰显出其强者风范,它和跨越卢比孔河时的 “孤注一掷” 被后世不少人津津乐道。在罗马不算短暂的历史中,除了这位后世强人政治的完美模板之外,还有着不少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比如其继承人屋大维,那个拥有着高超政治手腕却少了点人性光辉的政治家,以一种极其精妙的方式帮助罗马破茧重生。罗马成于兵,也毁于兵。李筠老师在《罗马史纲》中反复提及到这一点,不仅是理解罗马的一个关键,也有着不少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之处。虽然罗马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却为西方社会和当今世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以历史讲述政治正如李筠老师在 B 站视频里所说,这本书确实是以罗马历史为素材讲述了政治学原理,这独特的定位自然就导致了其和众多相关书籍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特别是打开本书后很明显能感受到其中随处可见的政治学视角,自然对于读者理解政治的逻辑和现实政治大有裨益。简单来说,政治学作为文明的硬壳,在罗马成为帝国的过程中,团结了尽可能多的力量,却在化身为超乎寻常的共同体之后崩溃瓦解,将其中灵魂留给了后来者。提纲挈领想要讲清楚罗马的历史,可能需要像盐野七生那样 15 本的煌煌巨著才有可能让普通读者了解更多详情。因此依本书这样的体量,主要还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于是乎可能涉及到具体的历史就相对少了,好在读者可以借助书中的参考文献进行拓展阅读。书中有不少作者的观点和见解,让人受益匪浅,不敢说完全正确,至少可以帮助初学者建立一条相对清醒的脉络,知晓其中的关键节点,从而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不止于看热闹作者在书中提及到学习历史的不同阶段,从看热闹、辨好坏到成大器。只看热闹往往沉迷于帝王将相的精彩故事之中,辨好坏则进一步分辨出是非对错,但不应该止步于此,尤其是面对于罗马这样复杂多元的。像一个设计师一样去审视这种有着巨大穹顶的恢弘巨筑,既能把握其大体局势上的变化,又能理解其细微之处的精妙才是更加值得努力的。通过政治学的视角去看罗马的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了解政治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其运行的逻辑,更要清楚理想状态和现实情况之间的差异。这样才不至于总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水平,而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去理解和运用。走钢丝的人现实中的政治人物,尤其是政治家们往往都是在走钢丝。像罗马这样的庞然大物,更是同时要走好几条钢丝。在风雨飘摇中有幸安然无恙地走过一段还算不短的旅途,让人啧啧称奇。曾经在进取心的驱使下好勇斗狠,为了荣誉,一路过关斩将,从一群不起眼的农民变成了超大规模的帝国。有时势造出的英雄力挽狂澜,也有出师未捷的无力回天。最终在众目睽睽之下坠落深渊。帝国的遗产想要不错失帝国的遗产,汲取其教训,去粗取精,就不能受限于狭隘的理解。这既要求我们发挥想象力,又需要借助于新的视角,不再囿于前人的认知。这本书的作用和价值恰恰就在于其展现了更多的可能性,开启了一场思想实验。当然也不是无的放矢,是故用历史作为原材料,以政治学原理为辅助工具,结合各种途径收集和筛选后的证据,得出自己思考之后的结论。当然书中有值得商榷之处,不过可以站在作者研究成果上加深自身的理解和认知,勇敢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不免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熟悉彼此之间的差异,以便于活学活用。知往鉴今你能看见的过去有多远,你能看见的未来就有多远。丘吉尔的这句话至今仍为人们传诵,再次提醒我们面对历史中那些真实发生的事迹给予足够的重视。太阳之下无新事,历史虽然不会进行简单的重复,却总是压着相同的韵脚。一个人如果看到了罗马,他就看到了一切!乍一听可能无法理解歌德言语之间的深意,通过了解那个尘封已久的罗马帝国,通过那些记录下和不被记录的内容,加深了解和理解之后更加会感受到其中难以言说的美妙。我们可以通过罗马这把钥匙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看清西方诸国,理解世界格局,把握自身命运。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知识共生”方式写作的史纲

                    这是一本对历史小白很友好的书,没有理所当然地以为 “这些你应该知道,我就不讲了” 的傲慢。看到后记,才明白,原来李筠老师是这样写作啊。以下为摘录:『学者研究学问,是天职,我们的职业伦理会时刻提醒我们:研究就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的存在就是要为人类的知识大厦添砖加瓦。我们最直接的驱动力来自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好奇心。我们很多人都心存着纯粹的知识追求,就像太史公所言,作品即便 “藏之名山”,终究会 “传之其人”,无须特别强烈的用世之心。但是,我和施展,还有很多亲密的兄弟在几年、十几年的大学教职任上发现:知识正在失去活力。因为知识的基本格式和传播方式出了问题,它越来越变成学院式的封闭系统,和普通人的生活无关,甚至都激不起普通人的兴趣。这样一来,知识的交流很容易变成老师的自说自话和学生的应付考试。打破这种局面不仅要对问题有诊断,还得拿出可行的办法,光发牢骚是没有用的。于是我、施展和兄弟们开始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援和相互碰撞,我们各自有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宗教学的学术积累,想借助彼此打通奇经八脉,我们确实也在相互砥砺中大开眼界、大费脑力、大有收获。我们一起加入了爱道思人文学社,磨砺我们共同的使命和事业。不过,我们一致认为,在这个时代,这仍然不够。学院派之间的多学科交叉仍然是学院派内部的事情,我们必须去寻找和我们一样热爱知识、热爱世界、热爱生活的 “局外人” 一起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普通人的好奇和兴趣是穿透学术高墙最好的动力,它够朴素,所以够直接、够锐利。它根本就没有学者的学术积累和学术纪律带来的任何负担,它可以直指本心,一往无前。学者需要这样的动力,一种让自己走出小圈子、走出舒适区、走出自以为是的动力。』偷偷羡慕一下李筠老师,和大观小组优秀的学者们,这样做学问,真的是很幸福的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深度理解政治的入口

                      系统化拆解罗马的形成和衰落过程,并以此为入口探索了很多政治领域的通用话题(提炼通则),比如制度的冰山模型,受益匪浅,也理解了托克维尔对美国民情探索的深刻价值。本书的内容比 30 讲的课程更为充实,而且增加的内容特别有价值,解答了我多年对于政治话题的诸多疑惑,比如对权力运用和领导者责任的深度理解,诚然,历史和政治互为表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罗马史纲的启发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049 本(322)#《罗马史纲》🚢罗马既典型地代表了共和,又典型地代表了帝国,还典型地代表了教会。共和、帝国、教会,三种成分、三种特质、三种建制,不就正好构成了西方文明吗?罗马因为 “三不朽”,成了当之无愧的永恒之城。🚢罗马一直活着,活得五彩斑斓,活得风姿绰约,活得昂首阔步,她的存活几乎只有用 “彪悍” 才足以形容。她超越了自己的肉身。当西罗马帝国在公元 476 年被蛮族击倒的时候,她没有烟消云散,而是羽化登仙,嵌入了西方文明 DNA 的每一个碱基。🚢中世纪的教会仍然执着地把自己叫作罗马大公教会,中世纪的帝国仍然执拗地坚持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马基雅维利教导西方人走进现代世界的时候用的是罗马史的故事,拿破仑称帝之后给自己的独子加封罗马王,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建筑群用的都是向罗马致敬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特朗普在访问意大利的时候说美国和意大利的 “同盟关系” 在古罗马时代就已经存在了,等等。也就是说,要理解西方,要理解政治,要理解未来,都逃不开罗马。🚢历史学确有 “炼金术” 的功效,我在《西方史纲》的 “前言” 里解释 “史纲” 的意义之时就隐约暗示了:史纲不是纯粹的简明史或者极简史,浮皮潦草地看个热闹。它是用鲜明的框架和逻辑,抓住历史演进当中重要的节点,讲一套完整的 “大逻辑”,历史是药引子,大逻辑才是真见识。“史” 是素材,“纲” 是逻辑。透过对历史素材的解析,最终要呈现的是一套西方文明的大逻辑。🚢历史的探究必须指向通则的探讨。只有将罗马的具体做法抽象为政治的一般原理,她对我们的教益和指导才具有实践性。单纯停留在故事的层面,无论是因她的成功而心驰神往,还是因她的衰败而捶胸顿足,她还仍然只是传说,无法与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任务产生有效的关联。简言之,提炼通则是架设起我们和历史之间的桥梁。“通则” 这座桥梁既是历史走向我们的法门,也是我们走向历史的法门。我们和历史通过它相互接近,融为一体,历史中蕴含的智慧也就会为我们所拥有。🚢好和坏的尺度就像我们手机里的相机一样是可以变换焦距的。焦距不同,我们看到的景观会大不一样,评判自然也就不一样。所以,辨别好坏的关键不是咬定自己的立场绝不松口,而是恰当地调整看待不同问题的尺度和标准。恺撒这样的大人物,男女之事这种小尺度也可以评判一二,但是没那么重要,或者说,即便在这件小事上做出明确的评判,对恺撒的整体认识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对我们通过恺撒来理解罗马、理解西方、理解超大规模共同体的奥秘并没有太大的帮助。🚢罗马之所以特别吸引我,如果只能用一句话解释,那就是:她是西方古代史上唯一的超大规模共同体。我们中国也是超大规模共同体。学习前人的经验,必须找对榜样。罗马是西方历史上最成功的政治共同体,她是现代的英帝国、美帝国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但同时,她也有足够多、足够惨痛的教训。罗马的崛起和强盛让人心驰神往,但罗马的衰败和崩溃也让人感慨万千,如果你入戏够深的话甚至会捶胸顿足。🚢如果说数千万人口、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让人觉得很振奋,那么,进入庞大人口和广袤土地的内部,直接面对的就是罗马超级多元的状态。多,并不必然带来强,相反,它很可能意味着乱!从表面走向内部,我们很快就会意识到,大国必然面临着 “多导致乱” 的诅咒,那么,大国真正要处理好的问题就不再是 “怎么变大” 或者 “怎么变得更大”,而是 “怎么才能大而不乱” 或者 “怎么才能让多变成和谐的一”,如何在多样性当中求得统一性,是大国长盛不衰的核心所在。🚢超大规模共同体的终极秘密就是如何在多元因素之间建立稳定联系,把它们连为一体。元素的数量增加,它们之间的异质性程度,它们之间的连接渠道,渠道的建立方式和维护成本,渠道的危机应对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就是我们考察秩序的关键变量。这本书就是用这样一套方法去剖析罗马,理解大国必须拥有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统一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看好爽

                          我很喜歡意大利,喜歡他們風土人情,喜歡他們飲食文化,喜歡他們熱情豪邁,還喜歡他們淺白歌劇。去過多次,還有周邊的地中海諸國,以色列埃及、希臘,小亞細亞、巴爾幹半島。以前勉勉強強依靠一本舊的《意大利文化史》,《達芬奇密碼》。看(聽)完李筠老師這本《羅馬史綱》,實在舒服,好多千年問題開朗了好多,抽時間再學習一遍。謝謝李筠老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非常精彩

                            《罗马史纲》是一道填空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史纲

                              我在二十年的学习和研究当中发现,几乎所有涉及西方的大问题都绕不开罗马,她几乎无处不在。尤其在政治学领域,现代世界通行的很多概念和制度,即便不是罗马人发明的,也是在她手里达到了古代的完满形态,她为后世树立起政治世界的一根根 “擎天柱”,比如公民、人民、共和、帝国、宪制、元首、皇帝、分权、独裁、军团、总督、行省、权利、法律等等。罗马就是一座政治学的宝库。我是政治学出身,自然就会对罗马格外倾慕。而这本书,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罗马来探究人类的政治学原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照进现实

                                学习了《西方史纲》、《罗马史纲》,再读读书有了很大收获。历史照进现实,我国也是超大规模共同体。共和、帝国、教会是罗马留给西方的三种成分、三种特质、三种建制,也构成了西方文明。这本书结构严谨循序渐进,对于非专业读者真是通俗易懂。是历史爱好者,特别是罗马史爱好者的书架必备。我还购买了李筠老师的签名版实体书,近 500 页的厚厚一本让人爱不释手。通过学习罗马史纲可以参照当下我国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般

                                  远不如西方史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欧洲史小白宝典

                                    读完对欧洲文化制度 像一条线串联起来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成败

                                      《罗马史纲》         2022-29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也不是一天毁灭的。帝国和生命体一样都在经历着生成、发展和衰亡的过程。生命由基因主宰着生存方向,帝国的发展同样也有着自身的密码和逻辑链条。在激烈竞争的环境里,帝国的兴衰存亡不存在所谓正确的规制,只有顺应时代的巧合。适时则生,逆时则亡。从表象上来看,罗马和唐朝都是兴亡于蛮族和藩镇,而在本质上,罗马的成败更加相似于秦帝国,二者都是治理手段无法跟上过度扩张的结果。正所谓德不配位者,不能守成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罗马跟中国一样,也是一个超大规模共同体,搞明白罗马帝国的兴衰,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这个大国未来的兴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正如李筠老师在本书后记中写的,《罗马史纲》是对《西方史纲》的进阶!非常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