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10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教条主义害死人

    烂书,因听书有解读,看作者是个 90 后留美学者,以为能写出什么新意,开卷后拧住鼻子看完,很吃惊作者把马克思的真经念的如此之歪,马克思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是科学的伟大学说,但不能教条的生搬硬套,许小年科班也是学马哲的,到美国专心再读了一年资本论,得出的结论和作者相反。只要初学过薛兆丰老师的经济学,就明白经济学的关键是稀缺,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在早期价值高昂,所以也才有招商引资,现在资本充裕,也面临贬值,资本并没有阶级性,而作者刻意对立打工者和企业所有者矛盾,出卖劳动力的打工者并不是被强迫劳动的奴隶。企业所有者只要合法纳税,个人所得并不是 “剥削”,社会鼓励资本积累再投入再生产,资本所得也不是罪恶,至于贫富差距的调节,有个叫资本利得税类的各种针对资本的税收,税收是由国家进行再分配和公共福利和服务,只要国家政权代表多数人利益,全民免费医疗,教育和养老,失业救济就是社会主义了。作者教条的搬弄名词,自己也分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资本家,如果资本有罪,股票(资本)市场就应该关闭,曹德旺都反对美国的工会,祝愿作者在美国启蒙美国人民,推翻资本主义政权,他这套理论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适合。

      转发
      1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财富自由之路=资本家之路

      一本被名字低估的书,也许并没有把《资本论》讲解的很细致,却说的都是大实话,揭露了很多被掩盖的现实真相。世面上很多教你,怎么财富自由的书,都没有这个讲的更深刻。因为,这是一本批判资本主义的书,却也彻底的剖析了,成为资本家(财富自由,躺着可以赚别人的辛苦钱)的路是怎样的。暴力掠夺、省吃俭用、能力强大、机遇权利…… 一个普通人,要想翻身,需要强壮的身体(为什么要健身?要生男孩?)、需要在某个阶段控制不必要的消费(很多商品都是资本家用来提高工人生活成本,从而达到控制工人的手段)、需要积累第一桶金(控制消费增加开源)、需要机遇需要贵人(政府权利、资源掌控者)。努力也许不一定成功,但是如果,以为自己是特别的一个,可以不用辛苦工作,走捷径,想偷懒,直接财富自由,很容易成为资本家的韭菜。雷军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是出身富贵人家,此生成就一番事业的唯一机会是选择忠诚和勤奋。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两点很重要:先出卖自己唯一的劳动力,换取金钱和资源,不要胡吃海喝,积累原始资本,这跟企业一个道理如果你赚来的钱,都去享受了,而不是再生产,永远是被剥削者,成不了资本家,因为你的生活成本太高,没有时间没有能力去思考更多,成为了停不下来的赚钱机器。不要欠债,不要欠债,一定不要打着自我投资的旗号,满足虚荣心,去刷超过负担能力的信用卡,去裸贷,这一点,参照最近很火的《鱿鱼游戏》体验感更真实。欠了债,就失去了自由,生命也无从保证,不管你是混混,还是高材生,都任人宰割。这本书,还改变了,我对于解读经典的偏见,以前觉得没必要读别人嚼过的一定要读源头,可问题是,有些经典,因为能力不足,读不懂,如此就放弃了,太可惜了。现在发现读这种解读经典的书,比那些畅销书价值大多了。因为畅销书,是更烂,而解读书,是建立在经典的基础上的理解,多少更接近本源的。有点儿意犹未尽的是,结尾写的有点儿仓促,没有讲清楚,为什么社会主义是未来的选择。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买与卖的分离

        货币的出现虽然方便了商品交换,但是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商品之间一旦加入了货币作为中介,买和卖的行为就发生了分离。一方面我们的购买行为留下了债务问题,另一方面我们生产的产品又没有办法出售,造成了供给过剩的问题。或者,我们在卖出了商品得到货币之后,可能因为种种考虑,决定积存货币,不进行购买,这时候就会导致消费不足从而带来经济紧缩…… 马克思对此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从商品到货币的形态转变,“是商品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所有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年轻人中,有一个流行词叫 “社畜”,说的是在公司里如同牲畜一般被压榨的员工,为公司当牛做马,从早干到晚。21 世纪的社畜,其实跟一百多年前血汗工厂里的工人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工作场景从工厂搬到了格子间。当劳动者产出的价值大于工资对应的价值,那么多出来的部分,这些蕴含了劳动者的劳动、却不归劳动者所有的部分,就是资本家从劳动者身上剥削的剩余价值。随着技术进步,机器可以协助人们工作,甚至于替代人们的工作。在机器的帮助下,人们工作效率更高了,而资本家拿走的剩余价值就更多,剥削反而比以前更加严重。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最大的秘密,也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基本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温情脉脉的表象下,隐藏着残酷的剥削。一百多年前的《资本论》对我们如今的人来说晦涩难懂,就像一堵墙,阻断了很多人亲手翻开它的勇气。这本书的作者在书里讲解了《资本论》中主要的概念和理论,把这些经济原理跟当下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精髓。如果你想读懂《资本论》,这本书是很好的入门读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马克思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弊病,但 20 世纪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运动,为什么失败了呢?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马克思在指出旧社会弊病的同时,并没有说明新世界应该如何运转,导致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苏联的计划经济取消了市场,让价格信号失效,无法反映社会需求。大锅饭更是扭曲了劳动和回报的关系,成为了平均主义养懒汉的制度。二是因为资本在追求增值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商品,消灭旧的商品,并承担了创造过程中的风险,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仍然保持活力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许诺了人无限可能,却又在实现无限可能的路途中设置了重重障碍。当资本活跃在不确定的领域,试图创造新的价值,那它是积极的、进步的,当资本活跃在确定的领域,想要剥削劳动者,那它是消极的、落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大多爆发在工业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可能不是偶然的。人们早就意识到,重要的生产资料长期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会加剧不平等。如果今天爱迪生的后代仍然可以从每一个电灯里收取一笔专利费,无疑是十分荒唐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年轻社畜必备

              看了关于剩余价值的部分,联想到前两天某手取消大小周,居然还有三分之一的年轻人反对,资本家随随便便用一点加班费就能分化这个群体啊。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应该认真读的书

                学经典,用经典剖析问题,拨开迷雾,洞察本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清资本的实意,才能更好的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通俗易懂,思想深刻 Proletarier aller Länder, vereinigt euch!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商品价值怎么定?马克思说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平均生产水平生产商品所花的时间。“剩余价值” 是什么?“剩余价值” 就是工人从事劳动生产所产生的高于自己报酬的那一部分价值。比如工人工资是一天 3 美元,而一个小时劳动所产生的价值是 0.5 美元,那么工人应该每天只工作 6 个小时,但实际上资本家会要求工人工作 10 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那超出 6 个小时的时间创造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什么?因为资本家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他们就会要求工人工作很长时间,大大影响了工人的身心健康。用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的话说,就是 “工人作为机器的时间多了,作为人的时间就少了”。资本主义比以前的制度有什么优越性?资本主义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一是规模化生产带来分工协作。一种商品的生产细化为很多小的工种,流程单一化、标准化,生产速度更快。二是推动技术进步。在资本市场的激烈竞争下,每个资本家都在加快技术的进步。美国政府限制中国贸易的本国阻力中国生产的生活用品物美价廉,美国资本家需要中国商品维持工人比较低的生活成本,从而维持资本家给工人较低的工资水平,提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 / 工人工资)。所以美国政府虽然限制中国贸易,但是美国资本家是反对的。资本主义的弊端工人每天干的是简单的机械操作,而且工作时间很长,没有时间去发展个人爱好和扩展见识,导致智力上的愚昧。现在的蓝领和白领也一样,他们除了精通自己的专业,对其他知识也是很匮乏。总体生产力的富有,是以个人生产力的贫乏为代价的。人之所以为人的时间少了,是因为人为商品的时间多了。资本主义的悲剧就是工人阶级求着被资产阶级剥削。【个人感悟】社会有让人活下去需求,但不是完全有让人活得好的需求,甚至有人还需求其他人不要过得那么好。作为个人要主动发掘别人对自己的需求,别人让我们过好,我们才过得好,但前提是我们要让别人过得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之所以很多人对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抱有警惕,是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不是辅助人类劳动,而是取代人类劳动;按照这样的趋势,我们在有生之年很可能会见证另外一场工业革命的到来。2. “剩余价值” 这件理论武器,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它的锋芒;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里,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人,资本的剥削都是无止境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我读过的讲资本论最通俗易懂的书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听书后过来的

                            全书没有任何引用,注解和参考文献,居然是留美博士写出来的,中国培养的人才都只有这个水平吗?一点学术意识都没有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前提出错,结论亦错。

                              人性的贪婪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给社会添乱的因素。但资本的存在,为劳资双方的共赢共生提供了前提。因此,别仇恨资本。许多时候,说什么 “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通常只是 “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揍” 的偏见。

                                1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病却无药的无奈

                                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洞穿了时代的迷雾。马克思是伟大的医生,摸准了时代的病灶。然后,正如现实中的看病吃药,很多病有问题却没有药,甚至保守姑息疗法是最有利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完全算得上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的 “庸俗经济学”。不过人就是 “好了伤疤忘了疼” 的庸俗之人。1929 的经济危机,2008 的金融危机,马克思一遍又一遍的警醒我们,而我们总是选择沉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通俗易懂的资本论

                                  马克思的资本论可谓是一本著作,但是原著的深奥不是一般人可以阅读的,这本书很好的解释了资本论的内容,让普通人也可以了解资本的知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輔助閱讀《資本論》的書

                                    這本書解釋了一些在《資本論》中常見的用語,如剩餘價值、勞動力、商品、交換價值等,對於希望了解《資本論》這本大部頭經典的讀者來說,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作者在《工資為什麼總是月光》一章出直接指出,工資的目的是資本家給予勞工維持生計,並培養下一代勞動力的。資本家當然希望勞工可以如機器般廿四小時不間斷工作,但這無疑縮短了勞工的總勞動力,因為勞工會死於過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资本的秘密

                                      有些部分会比较偏颇,但也算是片面真相。有人说这本书旨在挑起劳资双方的矛盾,我觉得作者在文中表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现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技术进步如何提高社会生产力变革?如果说一个技术的发展仅仅是改善现有的工具,辅助现有的劳动,那么就不会带来生产力的变革。反过来说,如果一个技术的发展可以取代原先人类从事的同样的劳动,那么变革才算有可能发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近年来读的最垃圾的经济学相关的书

                                          读起来像初中的政治课本,可能是欺负老外没上过中国的政治课吧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