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26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984》在我的印象中不只是一本书这么简单,它引发了对社会的思考,对未来的想象,对语言文字的讨论,有很长一段时间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而且它的名字经常会出现在各种榜单中,还在持续的热议中。《1984》是世界名著的一个代表它可以扩宽我们的思想边界 引发我们的思考,给与心灵的滋养,以及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这本《1984》就是这样一本书,它可以引发我们的诸多思考。书中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极权世界,在假想的未来社会,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要想控制住人,就要从思想和文字来限制。在语言与历史皆被篡改的情况下,人们无法说出 "自由" 两个字,因为人们不能理解何谓自由,而且也找不到合适的用词来称呼它。有的人明明知道事实的真相,就像文中的主人公和工作在真理部的人们,他们的工作就是要删除那些与老大哥言论不一致的历史。而他们自己在明明知道真相的情况下,还是要接受老大哥的灌输,然后在脑中形成只有老大哥的灌输才是正确的。本书中出现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思想罪,新话、101 室、电幕、2+2=5 等等词汇无一不是描述在极权下,人们的思想全然扭曲,无法判断只有全盘接受被洗脑的结果。英文有个形容词 "奥威尔式的"(Orwellian)就是从本书中得来。它是用于形容官方欺骗、秘密监视并且修改历史的极权主义或独裁状态。极具讽刺的是书中的和平部负责军备和战争,友爱部负责维持秩序、镇压和严刑拷打,真理部负责宣传、文教和篡改历史。此外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尽管我们再三的努力,但人性还是经不起考验,我们的肉体也禁不起在 101 室那样极端的折磨。书中的两位相爱的男女朋友终于在栗树荫蔽下,我出卖了你,你出卖了我 —— 也许这就是名著的魅力,从不同的角度,我们会有不同的感悟,但不管从哪个角度,这本书给我的冲击都是极为震撼的毫无疑问的五星

      转发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思想、行为无时无刻不被监控着的社会,个人意志被把控在他人手中,按他人意志而活,自己则像一个行尸走肉。同时,这样的事件可能也真实存在:要想控制一个人,那就竭尽所能控制他的思想,让他从心底里产生自愿的服从,连一秒保持自我理性的喘息机会都没有。人性之恶,权力使然。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一行里都有两个字:奴役

        乔治奥威尔的《1984》是一本已经被研究得透烂的书,但不管政治学家将其剖析得如何不留余地,我依然想写写合上书那一刻自己心中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受,自己的体会哪怕再重复毕竟也是自己经历过的。这是一种奇妙又难得的阅读体验,就像是被一股巨大又庞杂的情绪充斥,一时间想到书里那些新词,想到书中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系,想到那些没有发生却有可能发生的未来,想到作者的一语成谶,想到自己的定位,想到自媒体时代的 1984。它们真实的可怕。这本书自出版至今被放在专家学者的显微镜下无数次的解剖放大,由其派生出的一系列新词和概念甚至被收录大英词典,但作为模板并不是它的全部意义。它是著作但同时也是一部小说,小说具有情节,情节中带有戏剧,戏剧引人遐想。另一方面,它更应该被脱离出 “学术” 的帽子,以一种纯体悟的方式被反省、被观照,或者说,这也是因为我的水平目前只能达到这样。其实自从微博开始实行实名制起,我就知道这个世界再也不存在什么匿名,或者本来就不存在,只是我们懒于承认。你的所有言论都被曝光于监察者的监督下,不再存在网络隐私。常有新闻报道某某人因在网上发布不实信息而被拘留逮捕,这种消息常让我不安 —— 个人的言论因造成扰乱治安而被捕是法制需要,那会不会有一天,仅仅因为言论的政治原因而被惩罚。会不会有一天,突然发生有人撞开了我家的门将在电脑前刷微博的我带走仅仅因为我曾发过的一条自己也记不得了的微薄,而其被指政治意向不正确?别说不可能,《1984》中的世界就是这么被操作的,而我们又都无法预见历史的走向是不是倒退。书中所描绘的那个世界,是一个我宁愿被打死也不愿去生活的时代,可书中的那些人还是实实在在地在作者笔下活着。他们不会为现实痛苦么?他们不会怨念生在这个时代是怎样虚掷了唯一的一辈子么?他们不会渴望摆脱受制而获得自由么?他们不会为因为自己的一句梦话就被捕的现状担心么?而作者笔下的残酷就在于,他在抛给你这些问题后又简明扼要地回答了你,“不会”。温水里的青蛙往往无意于自救,因为它们一点一点地习以为常。水深火热。1984 年的英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却无自救之意,是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水一直是那么深 火一直是那么热。“有人似乎隐隐记得,以前的食物比现在丰厚,上一次大洋国的敌人好像是东亚国 ````” 但也仅仅是记得,真理部出色的工作成果绝对可以抹杀任何蛛丝马迹。世间最可怕的事是什么,就是人不能相信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自由即奴役”,你渴望冠冕堂皇的自由么?那就请心甘情愿地接受奴役吧。但奥威尔要写的不是浪潮,而是浪潮裹挟中那个跃起的叛逆,那个希望的载体。但既然你决定要当主人公了,你就得承受异于旁人的艰辛。温斯特活得比所有人都痛苦,因为他独立的思考方式始终突兀地立在那里,不肯随波逐流,拒绝接受洗脑,不愿被奴役即不能在此世界自由的生活。 是,此处的自由就是放开手任由自己被外力推动控制的自由,就是不再执念而接受最终灌输的开放式自由,就是放纵自己盲目而麻木的跟着 “上面” 走的自由,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活着,因为你脑袋里思考的,你可能在夜班梦话里无意识反映出的真实所想,都是顺从于操作规律的,真心的将虚伪当作了真实,而在你的逻辑体系中 2+2=5 是驳无可驳的真理,自然不必揣着秘密终日伪装着生活,大可随时随地说出自己真实感受。这是自由么。当然是自由 ——“奴役式” 的自由。都说《1984》一语成谶的预言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相信每一个国人阅读此书时都会感同身受般的共鸣。文革里人人都要背毛泽东语录,但那个时代活得最自由的就是真正将其视为圭玺的人。知识分子或收敛锋芒苟且于世,或不堪折辱悬梁自尽。他们格格不入于世的思想体系如针毡,他们独具的风骨于那个时代脱了节。而文革十年中最自由的群体则非红卫兵莫属。他们将领袖希望民众根植的思想体系变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他们可以堂而皇之地闯到别人家里抄家放火,可以轻易把看不顺眼的人扣上反革命的帽子置于公众视野下游街批斗。当时代在逆流的时候,你是选择继续顺流还是顺着时代一起逆流?无疑后者才能得到自由。倒行逆施的自由,为虎作伥的自由,放弃良知的自由,文革式的自由,老大哥口中的自由,看似自由的自由。自由即奴役。奴役即自由。老大哥完成了他的自圆其说。这种奴役式的自由探讨比比皆是。2008 年由丹尼斯・甘塞尔执导的德国电影《浪潮》所述的也是这种模式。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1967 年,美国加州一所高中的历史教师 Ron Jones 为了让学生们明白什么叫法西斯主义,搞了一场教学实验。他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 和 “行动铸造力量”,用严苛的规条束缚学生,向他们灌输集体主义,要求他们绝对服从,遵守纪律。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非常顺从,步调一致地投入其中。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做课间操,互相监督,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他们给这个团体命名为 “浪潮”,还设计了一个标志性的动作:手臂从右往左,划出一个波浪状的曲线。学生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像纳粹分子,他们发传单,印贴纸,拉拢新的成员。只用五天时间,这个班就由 20 人变成了 200 人。这群学生,这群不相信法西斯会在今日卷土重来是因为它没有群众基础的学生,用自己的行动狠狠扇了自己的耳光。短短的 5 天内,是什么将民主制度下成长的学生变成法西斯式的极权拥护者。为什么被民主了那么多年的学生会一夜之间心甘情愿的被奴役。究其所以,恐怕是因为他们在 “浪潮” 中能得到自由 —— 即前文提到的 “奴役式自由”。因为你加入了这个组织,你就可以在这组织中得到认可,就可以打着组织的名号仗着人多力量大对组织外的人为所欲为,就可以享受组织对成员的优待。就可以感受到被需要,感受到自身处于洪流中的力量。一旦得到这些,就不再有人愿意花些时间究其表里,就不会再有意识以局外人的身份看看这场闹剧。反之,不加入组织即意味被排挤,被捉弄,人们感受到了由此带来的不自由,便只能投入另一种 “伪自由”。伪自由的之外必定存在真自由。即便后者来之不易甚至饱含艰涩,也有人愿意放弃蒙蔽的愉悦而换取真实的痛苦。温斯特被自己对现世的质疑折磨得日益消瘦,甚至在电刑架上死去活来,也不愿放弃自己的质疑。“谁掌控过去,谁就掌控未来。” 他做着掌控过去的工作,却看不到未来。一旦放弃己见投身浪潮便意味着自我放逐,於是只能偷着写日记,偷着收藏无伤大雅却被核心党禁止的东西,偷着和裘丽娅在却其顿小屋中拥抱做爱等待天暗天明,偷着思考,偷着绝望,一日日等着终结时刻的到来,在诚惶诚恐中体会生命的真实与纠结的痛苦。可惜的是,他拒绝被自由的奴役,也没能换来最后的觉醒。这才发现,有时候 “自由” 二字远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温情。换而言之,“自由” 被粉饰成很多种,关键看你愿意花多大的力气去追寻哪一种。微博时代,人人忙着给自己贴标签。“公知”“五毛” 不可开交,而有趣的是,一开始倾向模糊的人,一旦走向某个立场,就会不断强化这个立场,越走越远。其实道理很简单,游移在边缘地带的人总是痛苦的,他对多种思想都持有不同程度的认可,他不愿轻易走上其中任何一条道路。而结果是,这样的人往往最易遭到攻击。持相同立场的每一个人彼此抱团,自我保护,并攻击其他立场团体的人。而只有当你选择了其中的一种,你才可以在此之中畅所欲言,固执己见,并最终自圆其说。你终于做出了选择,你不再纠结,你由此自由。回到文首提出的担忧,其实已经不需要担心发个微博因为政治言论不当而被惩,今时今日,只要你的言论略有欠缺,各位博友的骂词就能把你家电脑刷到死机。我们每个人都不愿被思想奴役,我们每个人都在思想奴役他人。我们都在充当思想极权的支撑者。这个时代的自由已经变了味,人人都在高歌要求自由,却没人能真正为其下个定义。自由不是随性,当过去可以被肆意篡改,当历史被板上钉钉地刻在时间轴里却被硬生生拆下重写,在刻骨的无奈与悲哀里,我们真的还想要这份自由么;当我们人人像一颗颗粒子般整齐划一的在粒子流中游荡反转时,我们真的还要这份自由么;当新闻不再可信,当自由得乱了套毫无章法,我们真的还要这份自由么;当我们在电幕下被监视,在 “仇恨三分钟” 里被改造得真的能获取所谓 “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真的还要这颗心,真的还要这份自由么。“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阅读时我一直在想,第二句话为什么不是 “奴役即自由”,这样编排岂非前后逻辑更合理。后来终于明白,在那个时代,廉价的自由已然泛滥,奴役才是被摆上台面的民众所需,也是最终目的。这样一想,因为什么原因 “被消失” 变得不再可怕,至少我还自由的保留了被捕被审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来源于思想的不屈服不盲从,这让我异于旁人,让我比他们自由。这是庶民的胜利。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书!

          在人类没有确实地认识到外星智慧之前,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和敌人,就是我们的同类。拉帮结派,阴谋策略都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的战斗,战胜更多同类,享受比同类更多的资源是我们大多数人不自知的人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会通过学习,交易和各种工具来强化,武装自己。

            4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相对于乌托邦,它更像是一段历史

            这本书描述了一个极权主义横行的世界,“大洋国” 以 “英国社会主义” 为思想基础控制人的思想行动,不断篡改历史以保证统治集团的极端正确性并让人民产生生活的越来越幸福的错觉,由 “思想警察” 揪出异端并加以改造,在持续不断的战争(或是战争的假象)中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并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或者说,“仇恨”),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


            1946 年,奥威尔在英国一个荒凉的小岛上开始写这本小说。在他的设定中,到了 1984 年,故事的主人公将生活在一个叫大洋国的地方,大洋国的领袖被尊称为老大哥,大洋国每个国民的思想和行为都在老大哥的监视之下。这部小说造就了一句名言,叫 “老大哥看着你”。每个生活在大洋国的人,都要对老大哥忠心耿耿,而怀疑老大哥的人,就要从人间蒸发了,就像斯大林进行的大清洗那样。很明显,《1984》这部小说有强烈的政治意味,它写的就是极权统治下,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而书中主人公温斯顿是一个负责篡改历史的公务员,在工作中产生了对所服务政权的怀疑,开始将自己的思想记录进偷买来的日记,并且以为他的同事奥布兰是和他一样怀疑政权的人。期间温斯顿又偶遇了茱莉亚并展开了一段充满着自由,幸福的恋情生活,并找到了它们所认为的庇护所 —— 杂货店。
            但令读者没有想到的是杂货店老板和奥布兰都是 “思想警察”,向他抛出橄榄枝的举动只是在骗取他的信任而已。接下来就开始了无边无际的刑讯逼供和思想改造,奥布兰教导给温斯顿党的逻辑根基 “双重思想”,让他相信 “二加二等于五” 并且教导他热爱老大哥。最终温斯顿的思想被改造成功,他变成了一个热爱老大哥的人。
            负责维持法律和秩序的仁爱部,也是书的后半段着重描写的地方,它变成了一个人间地狱或者说是改造基地,它试图用双重思想去洗脑那些反抗政府的人,甚至是曾有过一丝念头的人。就像那间令人最恐惧的 101 号房一样,并不是其中的酷刑让人望而生畏,而是对人性的改造。他们可以进入你的内心,给你恐惧、痛苦和折磨,从而控制你的思想。那就是 “一零一房间” 的真相。“在栗树绿荫下,我背叛了你,你背叛了我”。最终,温斯顿的斗争结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完成了,过去几十年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 “残酷而且毫无必要的误会”。
            在书中末尾附录的新话的原则里,奥威尔以非常简洁的笔触清楚地展示了如何通过语言控制人的思想。减少词汇量,消灭异义,通过少数几个概括性单词覆盖 “异端” 词语的含义,从而消灭它们。这样,人们只能知道什么是正统行为,对于异端行为只有含糊笼统的概念,并且马上联想到 “错误”“不好”“罪行” 等,却无法确切知晓这些异端行为的细节,更无法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
            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会在没有黑暗的地方再见”。就像之前看到的一句话:这样一个被邪恶统治的城市在阳光照耀不到的黑夜下竟有如此和平与静谧。
            在小说中的 “老大哥” 已经不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而是成为了英社的符号象征,用于统治他们认为需要统治的人及事物。
            在这样一个荒诞的社会里,和平部负责发动战争,真理部负责篡改历史,仁爱部负责施加酷刑,富足部负责编造数字、削减供给。在这样一个荒诞的社会里,“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或许,当有一天我们成了老大哥,我们是不是也会张贴标语,悬挂条幅,把口号印在每个人眼里,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可口可乐第一次在电视上做广告一样意义深远。
            《1984》从 1949 年初次出版之后一版再版,每一次的出版都在警示着别人,要谨言慎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语言与思想

              “如果一个概念在某个文化里并不存在,那么,那个 “客观存在” 在那个文化里,“主观上并不存在”,即,那个文化里的人对那个客观存在无任何感知。反之,若是一个概念存在,即便它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们还是可以从主观上感知得到。”—— 李笑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每日一书:《1984》。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小说描述的是对极权主义恶性发展的预言 —— 人性遭到扼杀、自由被强行剥夺、思想受到钳制、生活极度贫乏单调的种种生存状态。如一个鲜明的标签,它警醒着世人,莫让这种预言中的黑暗成为现实。思想警察究竟会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接收哪一个人的线路,这些都只能自我猜测罢了,甚至说不定他们每时每刻都在监视着每一个人。反正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他们高兴,他们就可以随意接上你的线路。你只能去生活 —— 确确实实地生活,从开始的习惯到后来的本能 —— 在这种充满假设中去生活,也就是,你所发出的每个声音都有可能被偷听,除非在黑暗中,否则你所做的每个动作也可能被细细观察到。真理部 —— 用新话来说就是 “真部”,和视线内能看到的其他建筑明显不同。这是一座庞大金字塔式的建筑,白色的水泥闪闪发亮,一层叠加着一层,耸入云端,有三百米之高。在温斯顿所站立的地方,正好可以看到党的三句标语,是用漂亮的美术字雕刻在真理部大楼的正面: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政府机构四大职能部门的所在地:真理部负责新闻、娱乐、教育和美术;和平部负责战争;仁爱部负责维持法律和秩序;富裕部负责经济事务。用新话来说,它们分别称为真部、和部、爱部、富部。你要如何与未来进行沟通?从根本上说,这是不可能的。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未来与现在相似,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当然也不会听他所说的;要么未来不同于现在,那么他的预言将变得毫无意义。突然间,她捡起一本厚厚的新话词典朝着电幕的方向扔过去,击中戈斯坦因的鼻子并反弹了回来,但那个像羊一样的声音依旧在我行我素地继续着。温斯顿的头脑曾有过那么片刻的清醒,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也加入大家的行列,一起大喊大叫,还用脚后跟猛踢椅子上的横挡板。两分钟的仇恨会的最可怕之处,并不是你会被迫参与进来,而是无法避免参与其中。她的身体光滑白皙,但丝毫挑逗不起他的欲望。他确实不怎么看她。此时此刻,他心底最强烈的感情反而是佩服她扔掉衣服的那种姿态,这个动作潇洒又优雅,像是把整个文化和思想都摧毁了,单单是手臂一个无比漂亮的动作,就能把老大哥、党和思想警察甩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同样,这个姿态也是属于古代的。温斯顿醒来,嘴里还在默默念叨着 “莎士比亚”。事实上,温斯顿记得很清楚,大洋国和东亚国打仗,和欧亚国结盟是在四年前的事情。但这也只不过是他碰巧知道的事情,因为他对自己的记忆控制还达不到要求。官方说法却是从来没有发生过改换同盟国的事情,大洋国和欧亚国在打仗 —— 所以大洋国是一直在和欧亚国打仗,目前的敌人总是邪恶势力的代表,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和它达成任何协议都是不可能的。自从看到 “我爱你” 这三个字后,他心底涌起了强烈的求生意志,即使只是去冒个小小的风险,他也认为太不值得了。一直到晚上二十三点,他回家上床休息后,他才真正有连续沉思的机会。在一片漆黑中,只要你默不出声,电幕也无法看到你,你就是安全的。温斯顿累得像一块果冻。真的,果冻是最恰当不过的词语了,这是自然而然在他的脑海里蹦出来的。他的身体似乎像果冻那样柔软,而且也是半透明状。他觉得自己要是把手举起来,都会看见光线穿过。他的血肉之躯全都被大量繁重的工作所抽干,剩下的只是一些神经、骨骼和皮肤组成的柔弱骨架。他的知觉似乎被放大了,因此感到敏感。工作服摩擦着他的肩膀,走在人行道上感到脚底在发痒,甚至伸缩一下自己的手臂也能感觉到关节在咯咯响。面罩的铁圈,大得刚好遮住旁边的一切。铁门离他,只有一两只手的距离。老鼠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有一只已经开始上窜下跳,另一只已经老态龙钟,居然站了起来,粉色的爪子扒着铁丝,正在嗅来嗅去的。温斯顿甚至看得见它的胡子和黄色的牙齿了。一种漆黑的恐惧,再次袭击了也。他束手无策,眼前一片黑暗,大脑里一片空白。“在中华帝国,这种刑罚已是家常便饭了。” 奥布兰还是好为人师的模样说道。新话是大洋国的官方语言,它是为了满足 “英社”(Ingsoc)—— 或称为 “英国社会主义”—— 在意识形态上的需要而被设计出来的。到 1984 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将新话作为唯一的交流手段,无论其是讲话还是写作。新话的目标,并非只是为英社的信徒提供一种适合他们表达世界观及思维习惯的媒介,更是要让所有其他的思考方式都不复存在。乔治・奥威尔被誉为 “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更有赞誉称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 虽然,奥威尔没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在身后的世界获得如此深远的赞誉,但他对未来世界的思考和探索,凝聚在这本代表作之中,被人熟读与反思,甚至付诸行动,正是乔治・奥威尔及其作品的价值所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得是真他喵的好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1984》有感

                    一、这是一部读下来让我感觉很压抑的小说,这个压抑感可能的来自于以下三点:    1. 小说设定的环境是一个绝对高压的集权统治环境,个体的概念几乎被压缩至无。    2. 过程中将自己不断带入到温斯顿这个角色当中,体会如果我是温斯顿,我会如何面对,是会勇敢还是怯懦?    3. 在极度的环境下,人不得不面对人性当中的自私,人性的恶,那是如此的丑陋不堪,但又不得不承认那也是我的一部分。二、一个开放、自由的社会是多么的不易。三、一个良性的组织环境会持续的放大人性的善,相反会不断的放大人性的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终产者

                      George Orwell's 1984 is a dystopian novel that has become a classic of modern literature. It portrays a society that is ruled by a totalitarian government that controls every aspect of citizens' lives. Here are some key points or takeaways from the novel:1. The dangers of totalitarianism: 1984 serves as a warning against the dangers of totalitarianism. The novel shows how a government that has unchecked power can manipulate and control people's thoughts, emotions, and behavior.2. Th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 freedom: The novel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 freedom. The protagonist, Winston Smith, rebels against the government's control and seeks to maintain his own autonomy and agency.3. The power of language: 1984 demonstrates the power of language to shape people's perceptions of reality. The government in the novel uses Newspeak, a language that seeks to limit free thought and expression, as a tool for controlling the population.4. The dangers of propaganda: The novel shows how propaganda can be used to manipulate people's beliefs and emotions. The government in 1984 uses propaganda to create a false reality and control the population's thoughts and emotions.5. The impact of surveillance on society: The novel explores the impact of surveillance on society. The government in 1984 uses technology to track and monitor citizens' every move, effectively eliminating privacy and autonomy.6. The role of memory: 1984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memory in shaping our sense of self and identity. The government in the novel seeks to erase history and manipulate people's memories in order to control their thoughts and emotions.Overall, 1984 is a powerful critique of totalitarianism and a call to defend individual freedom and autonomy. It shows how language, propaganda, surveillance, and memory can be used as tools of oppression, and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ritical thought and resistance in the face of tyranny.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果你没经历过前苏联,那你应该读读1984

                        经典的反乌托邦科幻小说,自七十年前出版以来,书中很多用语和概念已经被全世界的读者们普遍使用,像老大哥、双重思想、思想犯罪、新话等等。如果你没经历过前苏联,那你应该读读 1984。如果你不想回到前苏联,那你应该读读 1984。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超越时代的话题

                          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要保持人之为人的自由,当通往天堂的乌托邦愿景成为走向地狱之路,人也就失去了作为人的意义。应该时刻警惕乌托邦式的愿景,也应该努力走向人之为人的个人主义多元化。努力工作,自我克制,爱自己爱他人,敬畏天地万物,这就是人的根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什么没有早点读到

                            太厉害了作者,除了伟大不知道说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奥威尔的作品是反乌托邦的,也是反极权主义的

                              奥威尔是一位英国作家,最有名的小说叫《1984》。国内一家出版社在出版《1984》这本书的时候,设计了一个腰封,腰封上印了一句推荐语:“多一个人读奥威尔,自由就多了一份保障。” 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已无从考证,但这句话可以算得上是最佳腰封之一。1946 年,奥威尔在英国一个荒凉的小岛上开始写这本小说。在他的设定中,到了 1984 年,故事的主人公将生活在一个叫大洋国的地方,大洋国的领袖被尊称为老大哥,大洋国每个国民的思想和行为都在老大哥的监视之下。这部小说造就了一句名言,叫 “老大哥看着你”。每个生活在大洋国的人,都要对老大哥忠心耿耿,而怀疑老大哥的人,就要从人间蒸发了,就像斯大林进行的大清洗那样。很明显,《1984》这部小说有强烈的政治意味,它写的就是极权统治下,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恐怖且震撼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说实在话,这本书我并没有完全读懂,但就我能理解的一部分来说,已经足够震撼了,书中的 1984 是一个恐怖的世界,人们生活在电子屏的监视之中,过去的新闻会根据现在发生的事情进行更改,没有历史没有人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迷茫、希望、绝望、不存在

                                  在怎样的年代、怎样的经历让这样的作品诞生,以一个极值点切入的思想实验,此为世人立下一座界碑。另外一个极值点用霍布斯的说法大概就是 “人人与人人的战争”。刚好看到鲁迅的散文《希望》,其中引用裴多菲的一段,很有呼应之感:希望是甚么?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 你的青春 —— 她就弃掉你。书中对新语言的强调,确是可以说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具现,对语言的绝对掌控的确是多思想掌控的好方法;可是当语言萎缩,思想之花也随之凋谢,最后所存在的一切也可以说是不存在的了。因为没有意义 ——— 这才是大恐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984》描写了未来社会即 1984 年大洋国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大洋国,权力高度集中在 “党” 英社的手中,到处张贴着党的领袖老大哥的画像,几乎到处都安有电屏幕,思想警察神出鬼没,人们主要指党员,无时无刻不在被监视、被监听,连自由地思想都是一种罪。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在真理部从事篡改历史的工作,他对所处的社会和老大哥渐渐地产生了怀疑,在与另一名党员朱莉雅秘密恋爱后,逐渐成为思想犯,被思想警察逮捕…… 全书文笔犀利冷峻,以惊人的敏锐洞察力、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丰富的想象力刻画了未来极权主义社会的面貌,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后背发凉的一本书

                                      一本让人后背发凉的书,感觉跟着作者做了一次思想实验,人的思想到底能被控制到什么程度。书中的世界是可怕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想想,人的思想其实也是受人过往的经验和体内的各种化学物质控制的。这样一想也就有点释然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984》刻画了人类在极权社会的生存状态,有如永不褪色的警示标签,警醒世人提防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历经数年其生命力益显强大,被誉为 20 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它抓住了极权主义和人类历史的真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荒诞类小说中的巅峰

                                          荒诞?现实?荒诞 = 现实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