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故作正常:与阿斯伯格综合征和平共处

    这是一本由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写的书,她是一位教育学博士,《青少年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编辑。 一直以来,她只是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青春期特别痛苦,而痛苦大半由于她想要跟别人一样。她上学的时候成绩很好,父母很疼爱她,在家乡也有能包容她的朋友。 她在该结婚的年纪结了婚,她的婚姻应该是 AS 人士最理想的状态,尽管如此,在头几年,她也会因为根本听不懂丈夫说话的意思而困惑。她以为这是正常的男女有别,后来才发现别的家庭并不是这样。她的 AS 特征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但是在前半生她并不知道原因。 她生了三个女儿,直到她发现最小的女儿有些问题,跟一位朋友倾诉之后,对方建议她去了解一下 AS。于是一切真相大白。她这才知道自己一直是阿斯伯格综合征。 注意到我一直用的是 "阿斯伯格综合征",而不是 "症"。在权威的资料或书籍上,对于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定义是 —— 从属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或广泛性发育障碍(PDD),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而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人往往会在人际交往上遇到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性格孤僻、胆小,相反,他们总是乐于与人交往,只是他们并不懂得与人交往的技巧与相处之道,情商方面的障碍阻挡了他们的交友之路 —— 难以形成和维护良好的社会关系、不能发展友谊、不能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情景,因此他们常常被同伴孤立。 这是我读完的第二本关于 AS 的书。之所以要读,是因为发现我妈有类似特征。但是读着读着,觉得她不算特别典型,反而是在其中找到了我自己的影子。 青春期以前,我对于人际交往常常是刻意回避的。当时也有很亲密的朋友,我与他们的友谊一直保持到现在。因为我总认为自己不善应对,有时候不太明白别人说话的含义,最常见的是经常会因为自己说了什么傻话而懊恼,所以更愿意沉默。我记得那时候对闺蜜说过:我是一个印第安人。还有读《红楼梦》,看到他们说一句话之前要想好多步,感到特别震惊。这些都是我上中学时的印象。 虽然直到现在我还认为自己有社交恐惧症,但总体而言,已经好了很多。秦可卿的房间了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知为什么,读《红楼梦》竟然对这句话印象最为深刻,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心理学家建议人们多分析小说和电影中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感受,这也是 AS 训练自己与人交往的方式之一。 如果不是因为想确认我妈的 AS 特征,我大概率也不会来读这个专业的书,尽管我有一个来往很密切的表弟就是典型的 AS,我也并没有像这本书所希望的那样,给他足够的理解与宽容。虽然这个群体在人群中的占比很高,但即使密切接触过 AS 十多年,且平时还有阅读习惯如我,对于 AS 也并没有更详细的了解,更遑论其他人。 梳理一下读完这本书的感受: 1、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 AS 特征,或其他人性的弱点,如果不妨碍别人,也不影响自己,就悦纳吧,人生苦短,不要浪费在讨好别人上; 2、出于正常的社会交往需求,要有一些相关的培训和措施,学会分辨身边的敌意和危险,保护自己; 3、现代医学的分支越来越细,社会因此有条件关照人群的多样性,尊重每种个性的自由度和价值感; 4、先要了解,才能理解,打开自己的触角,充分接收信息,不要屏蔽与自己不同的人; 5、悦纳自己,找到、体验并享受自己因为与众不同而带来的美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位阿斯伯格母亲写的书,非常稀有

      有一位心理学博主说,阿斯伯格症已改称阿斯伯格人格,也许是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有一部分阿斯伯格人格:偏好独处、缺乏共情能力、喜欢重复、刻板固执、对声光刺激敏感,等等。这本书让我了解到,每个人的需求天生有巨大差异,并不是主观故意或者后天形成,这样能更好的理解自己和他人吧。之前读了马斯克传记、马斯克母亲的书,天才马斯克也是阿斯伯格人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偶然得知自己应该很有可能是 “阿斯伯格人”,立刻在得到上搜索了关键词并被此书的副标题所吸引。阅读过程中随着作者的回忆几次回想起人到中年依旧不能释怀的境遇…… 过程中也在网络上做了自评,果然…… 缺如释重担,我可以不再为理解那些难以理解的潜台词和人际自责、内疚,也可以自我安慰不用逼迫自己 “成长”。生命长河里,我可以笑着说自己 “有病” 也可以以此为借口探知新可能。推荐大家先看看最后章节《译后记》,此部分若能引起你的共鸣,请不要太快读完这本书,细细品读,常常停下思考自己为何翻开这本书,收获巨大。感谢作者与此书的出版方,让一些人看到不一样的他人,让另一些人遇见不一样的自己。成人阿斯伯格被忽略的可能性很大,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更可以一起接受生命的丰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人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可以参考本书出现的症状和应对的办法!中国对于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研究很少,大多数时候会出现误诊和偏见!其实我们身边都很大多数的阿斯伯格综合征群体,往往会受到歧视,这个人很怪?这个人情商真低?阿斯伯格综合征群体会在不明的精神症状上对自己自责和极端的方式去改变自己!他们希望和大家一样,正常的脑回路、正常的社交、正常的跟风;可是让他们做到这些太难、太痛苦!正视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症状,学会和它进行和平共处,随时进行切换;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你会找到一个归属,你会发现这种症状对你带来的益处!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加油!这是上天赠予你的礼物!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