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2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民族的根

    中国进入工业社会,也就一百多年时间,而在这之前,都是传统的农耕、传统的农村结构在传承着中国的文化。农村,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里面有几千年形成的、大家认可的价值观,这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运做规则,使农村在运转过程中,可以凝聚人心,使游人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记挂乡村,即使出去几十年,也恋恋不舍,期望落叶归根。但现在受经济的冲击、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受离乡到城里工作,甚至受独生子女政策的冲击,很多传统文化观念在逐渐瓦解,乡村逐渐空心化,仅仅成为一个符号,而不是让游人牵挂的地方。重塑民族文化,重新让农村发挥最小温定单元的作用,让人可以心安,让游人有根的感觉,已经被国家关注和提上议题。但在现在的经济合作模式下,在大家远离故乡更大范围漂流的情况下,或许是我们这代人以及后代人面临的最大挑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陌生的熟人:理解21世纪乡土中国》

      在 21 世纪初,贺雪峰教授写下《新乡土中国》这一影响甚巨的作品。该书通过对村民选举、农民合作、村级债务、农民上访等问题的深度观察,十分详尽、鲜活地呈现了 1990 年代至本世纪初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该书提出的 “半熟人社会”“村庄社会关联” 等概念同样被学界广泛援引和讨论。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最陌生的熟人

        我们这一代农民,比以前任何时候的祖先都读了更多的书,我走出了那个贫穷的山村去闯荡世界!我们以为我们得到很多很多,却不知也失去了先辈们留下处理宗亲邻里的智慧!那些从遥远的历史走来的东西,肯定会陪伴我们走向更遥远的未来,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处理它,它肯定会变成一个怪物来反噬我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乡村习俗变换,怀旧,了解习俗传统礼仪

          了解习俗传统礼仪及现代村庄社会关系变换北方,多姓氏组成村庄,村民关系复杂南方,单姓氏组成村庄,村民关系以宗法礼俗为主婚礼、葬礼等习俗曾经是中国农业社会农民主要的礼仪交往仪式感最强的社会活动。现在的婚礼、葬礼很多都是截取古礼的片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传统的仪式,只是作为文化遗产保留下来,成为一种标本,被我们远远观看,确实是有点可惜。正如作者所说:“人,总需要有所敬畏,无论是对生命,还是对神灵、对大自然。传统礼仪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给予了人们这三重敬畏,也给予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预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过渡

              中国传统的社会就是熟人社会,这和西方人的生人社会是不一样的。熟人社会,往往利用的是关系,利用的是亲缘,姻缘,血缘,情缘等。生人社会更多利用的是规则,利用的是法治。但是,随着社会的进化和发展,现在中国的熟人社会也开始如书中所说变成了陌生的熟人,那种以村落,以宗族,以血缘,以亲情凝聚起来的关系被淡化。因由人口的流动和迁徙熟人之间也会变得越来越陌生。中国也就逐渐从熟人社会开始向阿生人社会过渡,也就是说靠关系,靠血缘,建成的社会制度开始的逐渐为制度为规则为法治所替代,中国也开始步入法治社会。其实在中国熟人社会也有分野,北方是关系共同体,南方的是血缘共同体,两者还是有不一样的特点。由此在向生人社会过渡中也会有不同的特点。看过之后,好书就应该分享,故推荐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比费孝通老先生的乡土系列更容易阅读,理解现代到后现代乡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转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1世纪中国农村该往何处走?

                  本书给了我一些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与人情

                    挺有启发,可以看到很多社会习俗形成的原因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陌生的熟人》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褪色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拥抱变化。不过,有个话题值得我们思考一下,在今天,残留在农村的传统仪式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看到这样的桥段,举办葬礼的时候,亲朋好友前来悼念,这时 “主事” 会在旁边喊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作者在书中指出,这里面有错误,准确地说辞应该是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延续传统、保护传统,只是在照猫画虎,只是按照现代人的理解截取一些片段,对于仪式背后的意义,往往不怎么花功夫去琢磨,去理解。传统社会的人重视礼仪,不只是畏惧鬼神,怕得罪了神灵,引来晦气。更重要的是,仪式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就像是时间给个人生命打下的节拍。在年复一年的播种和收割中,挤一点时间出来,参加一次仪式,如同完成一次精神洗礼。因为,除此以外,忙碌的庄稼人再没有任何时间可以暂停体力的消耗,静下心来,开启感受器官,肃穆地体会生命的诞生、成年、成熟与逝去。当传统的仪式,只是作为文化遗产保留下来,成为一种标本,被我们远远观看,确实是有点可惜。正如作者所说:“人,总需要有所敬畏,无论是对生命,还是对神灵、对大自然。传统礼仪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给予了人们这三重敬畏,也给予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预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市场化、城市化、法治化进程中的“乡土中国”

                        作为一个新时期田野调查报告,作者还是很深入地比较了中西部、南方、沿海农村农民的生活现状,给出了一些思考和结论:       1. 市场化、城市化、法治化进程中中国农村的熟人社会在陌生化、传统仪式在衰弱、纠纷趋向诉讼化,而养儿防老、重男轻女、婆媳关系的一系列观念也在转变。       2. 农村的血缘地缘关系正在转向阶层分化,当然地域不同情况不同。南方和北方宗族型村庄属于低度分化;长江中下游和上游(四川、安徽、湖北等)属于中度分化;沿海农村地区呈现高度分化。       3. 而广大中西部农村则出现了去阶层分化,尽管权力、经济、职业、消费水平和社会关系分化,但仍受血缘地缘关系主导,也对中国农村保持稳定、进而成为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具有重要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现在我们那农村家家都在城里买房定居了,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城里人回乡里过年,近几年过年才慢慢又热闹起来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农民在对待自己人和外人时遵循着不同的规则。只要是自己人,一切都可以商量。如果是外人,那就得公事公办,按程序和制度来。乡土中国的社会交往遵循着特殊主义的逻辑。传统礼俗实际上是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概言之,在传统的乡土中国,礼俗规范着农民的行为。农民对村庄具有较强的归属感。村庄具有解决日常纠纷的内生能力。村庄是一个自洽的共同体,皇权不下县亦可以维系村庄秩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对农村的深刻洞见

                              学术性很强的一本调查报告,解释了农村诸多方面的事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社会流变与延续

                                让更多人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及其变迁,有助于理解身边人身边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看着这本书,总觉得写的有点浅。很多问题都是有一个看似能回答的思路,就不再阐述了。现象描述的多,见解和思考略少,或者说还太浅,不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对农村人情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也揭露了当今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对了解农村文化有很好的帮助。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