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理解中国,以小说为方法,一张供我们探索20世纪文学的地图。

内容简介

晚清贪腐是一种官场的“刚需”?清官比贪官更可怕?乡土是蒙昧的,还是美好的?谁为涓生、子君的爱情悲剧负责?萧红小说无技巧?从《狂人日记》到《山上的小屋》,是谁生病了?“一女多男”写中国?

原来一部小说还可以这样读,从ABC到XYZ,这是一本不用文学史名义的新编文学史。甚至有些文学史上的事件,还是作者许子东直接参加的,如1984年的杭州会议。本书因此披露8张作者收藏多年的“文学老照片”,手写照片图注,原样呈现。

如果说《活着》写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大概接近于文学版的共和国“前三十年”史,那么《白鹿原》写10年代到50年代初,时间上完全覆盖了“前五十年”中的民国史,这是20世纪“中国故事”的前半生。

百年小说里,官员、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商人,女性,这些久经考验、由每位作家书写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无论《阿Q正传》抑或《平凡的世界》,均是“中国故事”。百年来文学史上的代表作,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中国人,当我们看到他们的血泪和梦想,也是看到今天的自己。

目录

  • 版权信息
  •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Ⅰ
  • 自序 小说史与中国故事
  • 第一部 ……1902—1916……
  • 1902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 1903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 1903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1903 曾朴《孽海花》
  • 1903 刘鹗《老残游记》
  • 1912 徐枕亚《玉梨魂》
  • 第二部 ……1917—1941……
  • 1918 鲁迅《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
  • 1921 冰心《超人》、许地山《商人妇》《缀网劳蛛》
  • 1921 郁达夫《沉沦》《茫茫夜》《秋柳》
  • 1925 鲁迅《伤逝》
  • 生态篇 作家的一天
  • 1928 叶圣陶《倪焕之》
  • 1928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 1928 批判鲁迅
  • 1929 茅盾《创造》《动摇》
  • 1930 沈从文《柏子》《萧萧》《丈夫》
  • 1930 张恨水《啼笑因缘》
  • 1930 刘呐鸥《游戏》、穆时英《白金的女体塑像》《上海的狐步舞》
  • 1931 巴金的《家》
  • 1932 吴组缃《官官的补品》
  • 1933 茅盾《子夜》
  • 1933 施蛰存《梅雨之夕》
  • 1934 沈从文《边城》
  • 1934 老舍《断魂枪》
  • 1934 萧红《生死场》
  • 1935 李劼人《死水微澜》
  • 1936 老舍《骆驼祥子》
  • 生态篇 作家的一天
  • 1938 张天翼《华威先生》
  • 1941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
  • 第三部 ……1942—1976……
  • 1943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 1943 张爱玲《第一炉香》《倾城之恋》
  • 1943 张爱玲《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
  • 1945 孙犁《荷花淀》
  • 1945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 1947 钱锺书《围城》
  • 生态篇 作家的一天
  • 1956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 1957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
  • 1957 梁斌《红旗谱》
  • 1957 曲波《林海雪原》
  • 1957 吴强《红日》
  • 1958 杨沫《青春之歌》
  • 1959 柳青《创业史》
  • 1961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 1966—1976 “十年”代表作是哪一部?
  •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Ⅱ
  • 第四部 ……1977—2006
  • 1977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
  • 1979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
  • 1979 茹志鹃《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
  • 1979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张弦《挣不断的红丝线》
  • 1979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 1980 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
  • 1981 古华《芙蓉镇》
  • 1981 韩少功《飞过蓝天》、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张承志《绿夜》
  • 1984 阿城《棋王》
  • 生态篇 作家的一天
  • 1984 张贤亮《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 1985 残雪《山上的小屋》
  • 1986 史铁生《插队的故事》
  • 1986 张炜《古船》
  • 1986 莫言《红高粱》
  • 1986 路遥《平凡的世界》
  • 1987 马原《错误》
  • 1987 王蒙《活动变人形》
  • 1987 王朔《顽主》《动物凶猛》
  • 1988 杨绛《洗澡》
  • 1988 铁凝《玫瑰门》
  • 1993 陈忠实《白鹿原》
  • 1993 余华《活着》
  • 1993 贾平凹《废都》
  • 1994 王小波《黄金时代》
  • 1996 王安忆《长恨歌》
  • 2006 刘慈欣《三体》
  • 附录 参考书目
  • 图录 本书的“老照片”(部分)
  • 纵论篇 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若干问题
  • 后记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9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凭这一本书,值回全年电子书会员价

    ️ 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幕礼,是从梁启超的政治幻想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开始的。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小说未免粗糙,却也饱含中国 20 世纪开端的青春慌乱,热情激烈。📕按梁启超的说法,“欲兴一国之民,必须要先兴小说”,用小说来写中国人的故事,呈现当时整个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变化,是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使命。📕回顾整个 20 世纪,无论鲁迅、老舍、巴金、沈从文,或者丁玲、张爱玲、钱钟书,他们都在用自己手中那支笔剖析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如此,许子东贯穿这本书的写作倒也简单了,“就是看,看书里的这些人物是什么阶级的,是什么人,做了些什么事,做的事情符不符合他的阶级”,这是属于中国现代新小说的 “主旋律”,因为它,中国的新国民、新道德、新风俗、新学艺、新人心、新人格也才有了可能性。📕梁启超,论思想,不如康有为有系统,论革命,不如谭嗣同那么有决心,但,他的文笔、文风、文才却是当时第一人,由他掀起的这场贯穿了一百年中国文学变迁运动,影响至今。📕至于本书作者许子东,他没有重新发明运动,只作为 20 世纪中国文学变迁运动的 “搬运工”,让我们看见这一条脉络,便已经足够让人感慨:这电子书会员买的,值!

      1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家心目中的“中国故事”,你知道多少呢?

      这本书真是绝了,宝藏,作者和出版社真是用心呀,整理了 70 多位作家,近百部作品,虽然并不能代表整个 20 世纪中国文学,只代表作者个人理解的作品,可见,这阅读量惊人~这些作品的题材、篇幅、主题、人物、风格、方法、精神、技巧都不一样,如一定要概括其共通点,那就是几乎所有作品有意无意都在努力讲述作家个人心目中的 “中国故事”。本书还特别注意小说中不同人物之间的阶级关系及其变化,太贴心了,大赞👍🏻👍🏻👍🏻书中的故事有时互相补充,有时互相矛盾,有时互相印证,有时互相冲突,每个作家都可能表现他的洞见和局限,作为读者的我们却可以看到这些洞见和局限,如何汇合成一个大的 “中国故事”。我整理了文中提到的书单如下:钱谷融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小说选目 112 本;《亚洲周刊》20 世纪中文小说 100 本。第一部 1902—1916(20 世纪中国小说)共 6 本。第二部 1917—1941(20 世纪中国小说)共 32 本。第三部 1942—1976(20 世纪中国小说)共 16 本。第四部 1977—2006(20 世纪中国小说)共 35 本。第一部 1902—1916(20 世纪中国小说)共 6 本。1902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1903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1903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903 曾朴《孽海花》1903 刘鹗《老残游记》1912 徐枕亚《玉梨魂》第二部 1917—1941(20 世纪中国小说)共 32 本。1918 鲁迅《狂人日记》《药》《阿 Q 正传》1921 冰心《超人》、许地山《商人妇》《缀网劳蛛》1921 郁达夫《沉沦》《茫茫夜》《秋柳》1925 鲁迅《伤逝》1928 叶圣陶《倪焕之》1928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1929 茅盾《创造》《动摇》1930 沈从文《柏子》《萧萧》《丈夫》1930 张恨水《啼笑因缘》1930 刘呐鸥《游戏》、穆时英《白金的女体塑像》《上海的狐步舞》1931 巴金的《家》1932 吴组缃《官官的补品》1933 茅盾《子夜》1933 施蛰存《梅雨之夕》1934 沈从文《边城》1934 老舍《断魂枪》1934 萧红《生死场》1935 李劼人《死水微澜》1936 老舍《骆驼祥子》1938 张天翼《华威先生》1941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第三部 1942—1976(20 世纪中国小说)共 16 本。1943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1943 张爱玲《第一炉香》《倾城之恋》1943 张爱玲《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1945 孙犁《荷花淀》1945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947 钱锺书《围城》1956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1957 钱谷融《论 “文学是人学”》1957 梁斌《红旗谱》1957 曲波《林海雪原》1957 吴强《红日》1958 杨沫《青春之歌》1959 柳青《创业史》1961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四部 1977—2006(20 世纪中国小说)共 35 本。1977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1979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1979 茹志鹃《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1979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张弦《挣不断的红丝线》1979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1980 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1981 古华《芙蓉镇》1981 韩少功《飞过蓝天》、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张承志《绿夜》1984 阿城《棋王》1984 张贤亮《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1985 残雪《山上的小屋》1986 史铁生《插队的故事》1986 张炜《古船》1986 莫言《红高粱》1986 路遥《平凡的世界》1987 马原《错误》1987 王蒙《活动变人形》1987 王朔《顽主》《动物凶猛》1988 杨绛《洗澡》1988 铁凝《玫瑰门》1993 陈忠实《白鹿原》1993 余华《活着》1993 贾平凹《废都》1994 王小波《黄金时代》1996 王安忆《长恨歌》2006 刘慈欣《三体》看了这些书单,现在可以收藏起来,随便找一本你读过的书找到对应的时间段,看看作者梳理的内容,结合自己读书的感受,可以更好的了解 “中国故事”。

        3
        1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的境界

        书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学的功夫 —— 论文、创作、研究、项目、政绩、财富等,我们每个人至少都有三个境界可以追求,第一漂亮闪光,第二效率实用,第三灵魂所系,我们应该追求什么呢?我们可以不那么有名有光彩,可以不赚那么多钱,或者做不了官,但假如我们做的事情是投入真性情的,是坚持真性情的,那么就坚守灵魂原则吧,半夜醒来,叹一口气,又微微一笑。

          转发
          1
        • 查看全部45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