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深度自我觉察

    这本书较于作者第一部更难更抽象了。不是关于具体的方法,而在于启动内在去觉知和感受你的任何感受,特别是那些你本能 / 长期抗拒的所谓 “不好” 的感受,学会接纳,觉知,欣赏,走过程(也就是感受你的感受,体会内在能量的流动)去发现背后自己真正的需求。本自具足,你可以给自己重要性,特殊性,归属感。而不是向外(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去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理解的关系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最近看,克里斯多福・孟的书对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感觉不错    1️⃣ 关系被设计出来是帮助我们成长的。每一份关系,都是自我的照见 [拔草 R] 生命希望你成长的时候,它会将某个人送上门,来帮你去觉察,内在的任何不舒服的感觉  2️⃣ 我们会觉得婚姻是跟爱呀,幸福呀有关,但是伴侣的存在不是让你感觉到爱、快乐等等,你的伴侣的任务就是为了把你惹毛!( ˘ ³˘)💋说实话,这跟我以往的想法很不一样,以为好的关系带来的是幸福🥰其实,深层关系的意味着深度脆弱的暴露,这也意味着更深的伤害 [抓狂 R] 以及更深的接纳,觉知和包容(发自内心的)    3️⃣ 好的是,生活中似乎有些问题,但你越多地以接纳、觉知和欣赏去面对,你就越能看到其实本来没什么可担忧的    4️⃣ 最后,你会发现,你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爱和快乐源泉    5️⃣ 婚姻和亲密关系的真正目的,是让你踏上寻找真正自己的旅程。寻找真挚永恒的亲密关系,其实就是寻找自我。—— 克里斯多福・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灵性成长

        所有的关系都是被完美设计的,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你去了知真正的自我。把关系看成一面镜子,照出的是自己的内在。把关系看成剧本,剧本的设计不会改变,除非主角变了,主角需要去了结的问题变了,配角的言行举止才会改变。每一次关系带来的不适感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去观察这个碰撞反应出的内心的问题,再去观照,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消散,一切都是虚妄的像。种种妄想在脑子的作用下变成了一个个的故事,但我的故事与别人的故事千差万别。不存在谁的故事对或者错,因为每个人创造的故事只有一个目的:其私人订制了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 ta 成长中必须了结的业。当你问 “为什么” 时,这个问题引导你去创造无限的故事。但故事可以把我们带到终点,即体验了,了知了,接纳了,放下了。也可以一直带着人转圈圈,而有些人一直困在故事里,出不来,无限循环。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让我看到自己不足,一切都向内求的宝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逻辑不够清晰,表达过于繁复,要读完全书不容易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