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读起来一气呵成的三国通俗读物

    司马懿是最好的三国观察者,他活得够久,历经曹操,曹丕,曹叡,曹芳。


    与他对弈天下的诸葛孔明,是我们最喜欢的三国人物,相较之下司马往往给人印象不佳 - 阴险狼顾之相,对主不忠,所以虽然他年轻时候靠着 “为臣死忠” 的做人原则,在曹操面前竭力事主,在曹丕面前为司马家发迹奔波(当时大哥司马郎已经离世,自己是司马士族的希望)
    庙堂也好 战事也好,我认为他是那个时代仅次于曹操的人物,可惜曹操也有自己的缺点。

    读这本书非常清爽,而且穿插引入了不少古文的作者翻译,还有一些推测也比较有意思。
    我很小时候就喜欢三国题材的作品,老电视剧,三国电影,三国游戏,三国志,以至于到后面的西晋东晋,前面的汉武高祖,甚至到后面看日本的战国时代(信长,秀吉,家康)… 中国历史真的很有意思的一个时代、我觉得比冰火之歌还要精彩纷纷。

    适合假期闲暇时间打发,与你推荐。

    今年读完的第四本书。
    第四本之于五十。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滚滚长江东逝水

      在人们的印象中,司马懿即便不是 “恶” 的代表,至少也很矛盾和复杂:拥有智慧,却也充满权谋;懂得隐忍退让,抓到机会时,也快准狠辣痛下杀手…… 然而,拨开历史的 “阴云谋雾”,你会发现,司马懿不过是一个在历史洪流中毕其一生摸爬滚打、苟且求存的最真实的人。一切都是为了自保,在那样的年代,你不吃人,人就吃你,适者生存,丛林法则,不要指望人家要像诸葛亮那样让后人感到印象良好,司马懿的老大可是曹操,像诸葛亮那样为人处事估计不知道要死多少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史明鉴,读史明世,读史明理

        一生韬光养晦,识时务,谦卑视机而动,耐力隐忍!此一生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不谋逆不作乱。可算为功成名就,一同出仕同仁皆尘土,传奇一生后人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个评价不一的智慧人生

          这是一个评价不一的智慧人生本书还原了三国时期真实的历史背景来看待和叙述司马懿这个人物。有人喜欢他的智慧、谋略、思之深远。有人认为他阴狠、狡诈。他的隐忍和手段,不得不让人叹服。他是个人的才智使然,还是社会政局逼迫造就。他是英雄,还是奸雄。他的一生是他想要的,还是充满了无赖或世道的作弄。这个人的一生,不是简单能够描述的。看看,你怎么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戏谑的文风讲历史,看起来像故事,读起来也并不费力。只不过这类风格的书,如果早几年可能还能火出圈,近几年可能是类似的书太多了的缘故吧…… 有点审美疲劳了。作为三国初阶爱好者登堂入室的垫门砖,还是可以的。自诩资深的三国迷,可能会不以为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代枭雄司马懿的一生

              从司马懿的视角了解不一样的三国志历史,对三国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来说这本书超级好读,超级精彩,对历史细节的描写,对一些大事小情的不同角度的剖析实在是有趣且合情合理,对于我来说司马懿是除了曹操之外,三国历史中很欣赏的几位人物之一,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了很多史料背后的更接近历史的真实的司马懿,他一生韬光养晦,步步惊心,喜欢司马懿的人难免会贬低诸葛亮,而书中对两人的一生宿命却可谓一碗水尽量做到端平。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司马懿在得知孟达可能已经反水之后立马率数千轻骑急行军一千两百里八天从宛城直接杀到上庸,一句歼灭孟达的叛军,这中间还不得不提的就是泄露孟达反水消息的人正是诸葛亮,这中间涉及到极其复杂的蜀国和魏国的内部问题,通过这件事完美的诠释了一切外交都是内政的延伸这句话,诸葛亮的难处和司马懿的无奈都在这五丈原的一来一往中提现的淋漓尽致,在这里我看到了两位强者的巅峰对决也看到了两位高人的惺惺相惜。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