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个穷酸小道士,一处祥和桃花源。

内容简介

小道士玄穹是天生穷命,只要一捞横财,必有天雷劈下。于是他啥钱也不敢挣,只能去桃花源当个俗务道人。这项工作钱少活又多,担责加背锅,因为桃花源里住的都是妖怪,鸡毛蒜皮,纷争不断。玄穹每天忙着为妖怪们排忧解难、调停劝和,勉力维持着桃花源的和睦局面。

有一天,一个巨大的危机突然降临。这个穷酸小道士悲伤地发现这关乎所有居民的安危,还严重影响到了自己每月二两三钱的菲薄俸禄……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尾声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248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俗务道人游走在桃花源。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又一本手不釋卷的好書

      桃花源的故事竟然能寫成這樣;緣由是:是年夏天很热,在某一个闷热的夏夜,我出去遛弯儿,在小区门口遇到了片儿警老刘。老刘那会儿四十多岁,脸比肚子宽,警服穿得一丝不苟,走在路上跟冲了澡似的。我在小卖店点了两瓶冰镇北冰洋,跟他闲聊了几句。我问他周末干吗去,他说孩子要考试了,去白云观烧个香。我一乐,说你们当警察的还信这个?老刘说嗐,就是个念想。我开玩笑说干脆在小区里起个道观,省得你跑那么远。老刘乐了,说那敢情好,管片儿要是有个道士协助,好多工作就好展开了。他给我讲了个事:附近有个小饭馆,消防通道总是堆放杂物,怎么教育都屡教不改。后来有个道长路过,说你这风水不对,挡了财运,老板连夜就给清干净了。我听了这段子,哈哈大笑。老刘趁机偷偷把汽水的账结掉,转身走了。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小人物,也有真善美的高贵

        🌸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乌托邦,渴望幸福是人天生的权力。同时,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对邻居,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欲望是人性的本能,良知也是人性的光辉。所有的社会现象,都是这两对矛盾体的碰撞。万维钢老师说,你有你的计划,这个世界另有计划。心中的乌托邦可以有,可世界的无可奈何却更真实 —— 尤其是职场小人物。因为阶层的分裂与固化已经把一切都锁死,在逼仄的命运通道里,没有上升渠道,无法突破阶层,更没有办法发出自己的声音。看到别人小目标是轻轻松松挣一亿,而自己的天花板却是每月苦哈哈地拿着二两三钱饿不死的钱。生存的困境,不公的反差,任何人强迫我们淡定都是耍流氓,这是社会的结构性冲突。于是,不同的人就有了不同的选择,有的人守住了心中的天使,有的人释放出来心中的魔鬼…… 定义一个人很容易,批判一种社会现象也很轻松。难得是让我们的思想躬身入局,进入到这些小人物的内心,理解他们的行为,体悟他们的压力,咀嚼他们的爱与痛,然后把小事件置于更大的背景中再思考。此刻,才能读懂小人物也有 “真善美” 的高贵。🌸 挖出了云天,“桃花源” 的悬疑并没有结束,而马伯庸的后记,才是最后的解题。片警老刘那会四十多岁,脸比肚子宽,警服穿的一丝不苟,走路跟冲了澡似的,这个警察也去白云观烧香,也会灰色执法,利用道士风水学,给不听劝的片区居民施加心理压力。至于基层片警老刘做出了哪些政绩?马伯庸没有说。但老刘分明指向了玄清,指向了玄穹,或者就是二人的合体。玄清和玄穹身上幻化出的故事全部来自老刘这类人的原型。这篇小说篇幅不算长,但完成这部小说马伯庸心路却很长,整整 12 年,他说,他不想让这部小说变的很重,可他十多年心境变化的痕迹,少年的轻浮,中年的稳重与疲惫已融入其中,人生年轮的斑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灵魂中的沉淀,刻意举轻反更若重。桃花源映射了乌托邦,狐妖魔怪折射出市井中烟火气的人生百态,道门的层级分明、职场政治的不公也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阶层固化的压抑。小道士玄穹,工作钱少活又多,担责加背锅,每天忙着为妖怪们排忧解难,调停劝和,勉力维持着桃花源的和睦局面。可一天,一个巨大的危机突然降临,结局特别反讽,差点要了玄穹命的不是外部的毒枭,而却是一直关心照顾他的风和细雨上司…… 这样的设计才恐怖:系统的漏洞,内部的腐败,公器变私器黑恶势力的保护伞,马伯庸回应了太多的东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马伯庸的道就在上面的点中。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残酷真相后,依然热爱它。玄穹说:“我要守护的,不是那些大话,而是我每个月二两三钱的道禄”,人生有许多事情不由我们做主,但在坚守良知上仍有我们的选择。这才是最值的珍惜的东西,多大的诱惑和迷茫,我们也不能丢了灵魂。马伯庸的小说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句话里升华。🌸 桃花源是一个幻境,幻术的关键,是显化对方心中最渴求的东西,而极度的渴求就化幻化出心魔。云天真人求财,“无财则难得上法参误,难得良伴加持,难得宝地修炼,什么都要财。率先飞升破境的,多是世家子弟”,他陷入了 “稀缺心态” 与” 愤怒与怨恨” 的心魔。云洞真人求平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的心魔是 “恐惧失败”。凌虚子为了能买回保证儿子的健康丹药,不惜被云天毒品网络绑架,他的心魔 “习得性无助”。小狐狸仙婴宁找不到自己的机缘,她的心魔是 “自我怀疑”。龙子敖休破罐子破摔,他的心魔是 “不被认可”。镜湖封住蜃气,只是一个隐喻,心魔,就是封印本身,是 “贪嗔痴慢疑” 五毒不断地影响你、左右你、支配你的行动,让我们失去了自我觉知之心。正如玄穹所言:你若勘破心魔,不解也能成就,若勘不破,我解开又有何用?真正的牢笼常常不在外界,而在我们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位置,社会结构或许如山般存在,我们也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找到无数安放灵魂的方法。又想到了吴士宏那句话:顿开金绳与玉锁,日日皆是好个我。人生就是一个修罗场:自在通达,不为外人褒贬所扰,你得先认清自己,相信自己,才能找到最正确的解。

          2
          3
        • 查看全部630条书评

        出版方

        名田文化

        名田文化为知名作家马伯庸老师名下全资公司,全权代理马伯庸老师作品数字及有声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