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1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虽然有些罗嗦,还是五星

    导致旁观者效应的因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责任扩散: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不去救助受难者的(社会)代价会减少。见死不救产生的罪恶、罪恶感、羞耻感,责任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个体责任会相对减少。因此,每个人都试图观察在场每个人的行为资料以澄清事情的真实、自己的模糊认识,从他人行为动作中找自己行为的线索和依据。社会抑制作用(社会比较理论):每个人都有对所发生的事情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但每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在行动前就比无人在场时更加小心地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比较结果当他人都不采取行动时,就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情境的不明确性:人们有时无法确定某一情境是否真正处于紧急状态,其他旁观者的行为就会影响到该个体对情境的定义,进而影响到他的行为。其他人的漠视行为使得人们认为没有什么紧急的事件发生。评价恐惧: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注视着自己,就会去做一些他人期待自己去做的事情,并以较受大家欢迎的方式表现自我。试图避免社会非难的心态抑制了人们的助人行为。旁观者效应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它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好人会冷眼旁观,而不是采取行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效应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例如在紧急情况下,由于旁观者众多,却没有人愿意采取行动,从而导致不良后果。因此,我们需要意识到这种效应的存在,并尽可能避免它的发生,鼓励人们在面对需要帮助的情况时积极行动。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在本书结尾,桑德森说,这种鼓励见义勇为,谢绝旁观的社会氛围,营造起来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系统工程,但说简单其实也简单,也许只要一个条件就可以宣告启动:那就是,勇敢,而直言不讳的声音能够足够响亮。毕竟,帮助和保护看似毫不相关的陌生人,就等于在帮助和保护未来某个时刻的自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大多数人的消极旁观集合在一起,那么就会对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运行秩序和道德基础,产生严重的损害。2. 一个人在社会场景中所做的决策与行动,同时也受制于自身对于外部信息的收集判断,以及决策行动带来的损失与收益预期。3. 一个社会,或者一个组织,还应该营造出一种 “好人不孤独,大家都在背后支持你” 的氛围;并且通过制度设计,让那些潜在的见义勇为者知道,自己随时可以得到来自身边人,乃至社会的支持与保障。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了解决 “旁观者效应” 带来的社会懈怠,维持良好的社会道德体系,保证我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提升每个人的安全感。桑德森在本书中建议,我们应该从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进行主动干预与建设,包括但不限于推广各类必要专业救助技能的训练,增强社会成员之间的连接感;利用公共资源来保证见义勇为者得到足够的支持与保障,减少他们付出的成本与代价;在每一个层级的共同体内,构建一种鼓励成员维护原则与良知的氛围,诸如此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所有类型的不良行为都在发生着,并且一直延续中,部分原因是大多数人害怕直面这些行为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因为害怕报复,所以即使在面对非常恶劣的行为时,我们也会选择保持沉默,这就使得这种沉默的循环一次又一次上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老人摔倒在地,到底扶不扶?” 你是选择做旁观者,还是帮扶者?这本书从社会宏观面到个人微观层面做了科学分析,借实验以证科学性,我个人认为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然而,“知道” 跟 “做到” 中间隔着一条鸿沟,这一小步迈出去要为此承担的风险跟代价,或有可能面对失去生命的风险 ——— 参考 “日本留学生江歌遇害案”——— 你兜底能拿出多少勇气,这对大部分人说,绝对是场内心鏖战。  看了这本书,我认为人们未能采取行动的原因是由同样的因素驱动的: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困惑、个人责任感的缺乏、对社会规范的误解,以及对后果的恐惧。1. 大多数人的消极旁观集合在一起,那么就会对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运行秩序和道德基础,产生严重的损害。2. 一个人在社会场景中所做的决策与行动,同时也受制于自身对于外部信息的收集判断,以及决策行动带来的损失与收益预期。3. 一个社会,或者一个组织,还应该营造出一种 “好人不孤独,大家都在背后支持你” 的氛围;并且通过制度设计,让那些潜在的见义勇为者知道,自己随时可以得到来自身边人,乃至社会的支持与保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大多数人的消极旁观集合在一起,那么就会对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运行秩序和道德基础,产生严重的损害。一个人在社会场景中所做的决策与行动,同时也受制于自身对于外部信息的收集判断,以及决策行动带来的损失与收益预期。一个社会,或者一个组织,还应该营造出一种 “好人不孤独,大家都在背后支持你” 的氛围,并且通过制度设计,让那些潜在的见义勇为者知道,自己随时可以得到来自身边人,乃至社会的支持与保障。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