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0人大调查,直逼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背后的真相。

内容简介

他们是政界精英、业内专家、金融英才,也是无可救药的“蠢人”。在将日本逼向崩溃边缘的危机面前,他们被体制禁锢,更被利益蒙蔽。这些日本最聪明的大脑,做出无数愚蠢的决定。

“堆芯熔毁”,不仅发生在福岛核电站的事故现场,日本这个国家的“堆芯”也岌岌可危。作者走访相关人员近200人,透过层层雾障,直逼福岛核电事故背后错综复杂的真相。

目录

  • 版权信息
  • Digital Lab简介
  • 献给
  • 第1部 噩梦般的一周
  • 第1章 3月11日下午2点46分
  • 里氏9.0级
  • 身在中国的会长
  • 身在奈良的社长
  • 千“菅”一发
  • 第2章 电力供给尽失
  • 无“主”的总公司
  • 原子能村的不作为
  • 原子能紧急事态
  • 保安院的失败
  • 速调电源车
  • 虚幻的美军救援
  • U形掉头命令
  • 第3章 释放放射性物质
  • 泄放
  • 是1号机组,还是2号机组?
  • SPEEDI
  • 首相视察
  • 第4章 核电站爆炸
  • 敢死队
  • 1号机组爆炸
  • 海水注入
  • “撤换”中村审议官
  • 3号机组的危机
  • 第5章 濒临崩溃的日本
  • 蘑菇云的爆炸
  • 2号机组也岌岌可危
  • “东电撤退”
  • 联合总部
  • 3 000万人撤离计划
  • 第6章 尚存的危机
  • 自卫队注水
  • 美国的焦躁
  • 电源恢复
  • 第2部 霸主的救济
  • 第7章 紧急贷款
  • 行长和次官的会谈
  • 《原赔法》
  • 三井住友的意图
  • 第8章 救济方案
  • 出谋划策
  • 古贺文件
  • 三井住友方案
  • 政策制定能力的退化
  • 财务省的技术官员
  • 第9章 被摧毁的自由化
  • 胜俣三兄弟
  • 特殊性质
  • 外部压力这一良机
  • 输配电分离
  • 捍卫国家体制
  • 第10章 内部会议的攻防
  • “不可能无限度”
  • 内裤论战
  • 夜郎自大
  • 东电“投降”
  • 第3部 电力斗争
  • 第11章 计谋下的核电停运
  • 一声令下
  • 海江田的判断
  • 经产省的圈套
  • 绝密资料
  • 第12章 峰会:深夜的激辩
  • 能源基本计划白纸宣言
  • 智囊团
  • 套住理科首相
  • 保安院分离
  • 深夜的激辩
  • 疑似内幕交易
  • 第13章 逼菅下台
  • 海水注入暂停
  • 阴谋诡计
  • 被怀疑的男人
  • 百人“下凡”
  • 能环会议
  • 第14章 政权垮台
  • 玄海风波
  • 造假邮件
  • 压力测试
  • 两部法律
  • 经产省人事
  • 第4部 静谧的反动
  • 第15章 钵吕的挫败
  • 社会党派系的经产大臣
  • “沾上辐射能了!”
  • 会议在跳舞
  • 第16章 消失的债权放弃
  • 经营与财务调查委员会
  • 重组要求
  • 被改写的报告
  • 原赔机构的诞生
  • 第17章 秘密会议
  • 钱拿来!嘴闭上!
  • 保留核电和电力自由化
  • “村子”的存在
  • 第5部 零方案攻防
  • 第18章 东电陷落
  • “涨价是权利”
  • vs.枝野
  • 胜胜联合
  • 葛西·吉川论战
  • 悔恨至极
  • 第19章 重启核电
  • 福井的陷阱
  • 阻止的理由
  • 桥下的转向
  • 第20章 零方案攻防
  • 15%方案
  • 电力方造的舆论
  • 总理大臣的指示
  • 党内论战
  • 一退再退
  • 尾声
  • 初版后记
  • 文库版后记
  • 注释和信息来源
  • 参考文献
  • 版权申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4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国运如此

    运气真是不可预料,如果说 1986 年的切尔诺贝利预示着苏联帝国走向终点,2011 年的福岛事件,对日本来说也是个拐点,福岛事件起源于罕见的天灾(9 级地震和海啸),整体事故的处理,反映出日本民族特性,上下级沟通语言不清晰准确,突发违反常规的事件,日本民族性格不善于处理,体系派系间相互推诿做戏,结果是日本这个缺自然能源的国家,被迫放弃技术上还有优势的核电,替代能源计划不断犯战略错误。民主党也因此事件分崩离析,传统财阀自民党重新上台。全书有些散,不是很精彩。

      3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堆芯熔毁: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实录

      通过此书,了解到日本复杂的社会关系和首相,政府部门,行业,垄断企业之间牵制,互惠,互坑及福岛核泄露前后的内幕信息。对于日本人的傲慢,欺骗,自私,自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及日本社会阶级固化和一致尊上。对于民众的漠视。

        3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第246本

        消除对核电的依赖、输配电分离、保安院分离、阻止核电站重启等,菅所做的一切只是喊口号而已。他缺乏将这些口号落实到政策和制度的能力。法律和制度的建立,需要动员组织、驾驭作为专家的官员,但菅缺乏这样的才智。虽然有运动论,但也可以说只有运动论。说的就是菅。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7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