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7千字
字数
2015-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1世纪以来,教育均衡发展成焦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助力义务教育公平。
内容简介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相适应,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关系国家战略的重大问题。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和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试图通过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合理配置好公共教育资源,适当集中办学,调整和撤销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和教育质量低的中小学,实现区域(县、市、区)内或更大范围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政策建议。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第二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念辨析
- 一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 二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三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
- 第三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宏观背景和目的
- 一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宏观背景
- 二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
- 第四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成效:促进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一 判断和评价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标准
- 二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成效
- 第五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 一 部分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 二 教学点与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差距继续拉大
- 三 偏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和县镇学校教育差距明显
- 四 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差,管理不规范
- 五 农村学校与县镇学校师资水平差距大
- 第六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未能从根本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
- 一 偏重效率,忽视公平
- 二 偏重调整速度,忽视科学规划
- 三 偏重集中办学,忽视分散办学
- 四 偏重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的发展,忽视偏远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
- 五 忽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 第七章 通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 一 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教育资源配置原则,保障每位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
- 二 科学地进行学校布局规划
- 三 既要重点支持集中办学,又应适当照顾分散校点
- 四 协调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与偏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 五 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学校师资水平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