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5千字
字数
2019-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农村学校该如何布局?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为什么要进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农村学校布局要调整到什么程度?如何进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首先,本书系统探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代价;其次,聚焦一定区域内学校规模与家校距离,并以此考察学校布局标准与调整程度;最后,以人口变动特征为依据,以个案研究方式呈现人口流入主导型、人口稳定型和人口流出主导型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类型,关注调整过程与程序公正。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序言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相关研究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意义
- 六 研究方法与调研说明
- 第一编 价值追求与社会代价:质性分析
- 本编导读
- 第一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价值诉求
- 一 规模经济效益:节约资源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二 办学条件改善:提升设施设备质量
- 三 师资整合优势:建设和优化农村学校师资队伍
- 四 课程资源丰富:开齐开足开好相关课程
- 五 教学活动优质:丰富教学方式与教学组织形式
- 第二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社会代价
- 一 政府作为投资者:学校撤并未有效节约成本
- 二 学校作为实施者:管理成本与安全责任增大
- 三 教师作为从动者:工作与生活面临新挑战
- 四 学生作为适应者:上学与社会性发展面临障碍
- 五 家庭作为相关方:经济状况和家庭稳定面临挑战
- 六 社区作为剥离方:文化抽离与记忆断裂
- 第二编 学校规模与家校距离:量化分析
- 本编导读
- 第三章 校长视角下的理想学校规模研究
- 一 引言
- 二 相关文献综述
- 三 数据说明
- 四 当前中小学学校规模的基本情况
- 五 校长视角下的理想学校规模描述
- 六 什么因素影响了理想的学校规模?
- 七 多大规模是合理的?——一个数学推断
- 八 简要结论与讨论
- 九 结语
- 第四章 家校距离对农村学生上学影响的实证研究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三 分析框架及数据说明
- 四 分析结果
- 五 家校距离的限值
- 六 结论与讨论
- 七 政策建议
- 第三编 过程梳理与政策分析:个案研究
- 本编导读
- 第五章 人口流入主导型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研究:浙江温岭
- 一 温岭市概况
- 二 21世纪以来温岭学校布局调整的动因及过程回顾
- 三 校际均衡追求下的公办学校质量布局
- 四 教育扩容背景下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格局
- 五 温岭市学校布局调整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 六 温岭市学校布局调整程序的评价
- 第六章 人口稳定型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吉林东丰
- 一 东丰县基本情况
- 二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及动因
- 三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的历史梳理
- 四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过程
- 五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 六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程序的评价
- 第七章 人口流出主导型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研究:甘肃庄浪
- 一 庄浪县概况
- 二 庄浪县学校布局调整的历史及动因分析
- 三 庄浪县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
- 四 庄浪县学校布局调整成效与问题分析
- 五 庄浪县学校布局调整程序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