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1千字
字数
2022-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为案例,引入集体记忆、地方建构等理论,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利益主体下黑色旅游地集体记忆与地方建构特征,探讨集体记忆与地方建构的互动影响机制,以揭示黑色旅游地特殊的人地关系。
研究结果可以为以北川老县城为代表的地震遗址保护、展示,黑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有助于了解地震经历者、幸存者的心理、行为及灾后恢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标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一、灾难纪念地旅游活动研究
- 二、地理学视角下的集体记忆研究
- 三、地方建构理论与灾难纪念地建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案例地
- 二、数据获取
- 三、测量量表与样本特征
- 第四章 官方视角下的集体记忆与地方建构
- 一、地震遗址景观
- 二、纪念馆展陈
- 三、纪念仪式
- 第五章 居民视角下的集体记忆与地方建构
- 一、居民地方意象与集体记忆
- 二、居民集体记忆维度与特征
- 三、居民地方功能感知、地方认同维度与特征
- 四、居民地方行为意愿维度与特征
- 五、居民集体记忆、地方功能感知、地方行为意愿相关关系模型
- 六、居民集体记忆、地方认同、地方行为意愿结构方程模型
- 第六章 游客视角下的集体记忆与地方建构
- 一、游客地方意象与集体记忆
- 二、游客集体记忆维度与特征
- 三、游客地方功能感知、地方满意维度与特征
- 四、游客地方行为意愿维度与特征
- 五、游客集体记忆、地方功能感知、地方行为意愿相关关系模型
- 六、游客集体记忆、地方满意、地方行为意愿结构方程模型
- 第七章 不同群体集体记忆与地方建构比较
- 一、官方与民间集体记忆、地方建构比较
- 二、居民与游客集体记忆、地方建构比较
- 三、普遍意义下的灾难纪念地集体记忆与地方建构的理论模型
- 四、灾难纪念地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4年5月,是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出版社,承浙大几代学人“求是”“创新”精神,为一个拥有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和数字等各类出版资质,出版范围涵盖理工农医和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年出版新书1500种以上的综合性出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