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将中国地学会置于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的进程中,按时间重现其在学术与政治领域的活动,展示其由杂糅华洋新旧学理与体制向较为单纯的学术团体演变的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厘清中国地学会学理与体制的中、西、东学渊源,以及在古今华洋映照下的变形与变态,理解其具有远较东西及后世专门学会更为复杂的面相;其次,顺时序重现中国地学会在学术与政治领域的活动脉络,探究其组织、事业、人事和影响,根据内部的自我变更与外部因素的互动,揭示其与学界、政界及社会的联系;最后,在分析章程条文的基础上,解析中国地学会主导者的言行及学会内外的争论,了解其背后的人事与利益纠葛,探究其本意。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前人研究
  • 三 思路与方法
  • 四 内容与框架
  • 第一章 渊源与创建(1583—1910)
  •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中学地理的嬗变
  • 一 学术传教
  • 二 宫廷传学
  • 三 禁绝西书
  • 第二节 华洋新旧杂糅的晚清地理学
  • 一 西北地理兴起与科学地理引入
  • 二 西学地理的传播与中外互证
  • 三 东学为尊
  • 第三节 清季地学社团的兴起
  • 一 学会观念的生成
  • 二 译印图籍以为国用
  • 三 调查省域与趋新自保
  • 第四节 中国地学会的创建
  • 一 苏人北上
  • 二 学会发轫
  • 三 会务初展
  • 第二章 学术研究的开展(1910—1912)
  • 第一节 构建科学地理
  • 一 以调查植根基
  • 二 引入东西学理
  • 三 借外来学理解决中国问题
  • 四 用西学地理系统条理中学
  • 第二节 研究边疆
  • 一 研究边务,利于交涉
  • 二 设治移民,经营边疆
  • 三 实行学战,收回利权
  • 四 游记文学,抒发心臆
  • 第三节 研究世界地理
  • 一 留意极地
  • 二 注重周边
  • 三 借鉴世界
  • 第三章 研究地理 建言共和(1912—1916)
  • 第一节 因学术与学会组织参与政治
  • 一 南下办会
  • 二 移会北京
  • 三 建言共和
  • 四 参与政治
  • 五 回归学术
  • 第二节 研究行政区域 裨益政治
  • 一 设会研究
  • 二 争议省制
  • 三 划一地方
  • 四 研究学理
  • 第三节 注重民生 研究导淮
  • 一 筹议导淮
  • 二 导淮规划的争论
  • 三 与美方争权利
  • 四 借款无望后的治标之争
  • 第四节 筹议保疆
  • 一 移民兴业
  • 二 筹议安边
  • 三 巩固国基
  • 四 留待将来
  • 第四章 研究学理 编纂志书(1916—1919)
  • 第一节 调查与考据:张相文、屠寄的成吉思汗陵寝之争
  • 一 调查
  • 二 辩证
  • 三 再辩
  • 第二节 以旧籍证新说:沟通中西的尝试
  • 一 尚西学西说
  • 二 中外文献互证
  • 三 引旧籍证新说
  • 第三节 学以致用:议论时政
  • 一 争论国都与地方制度
  • 二 特别行政区域改制与陇海铁路问题
  • 第四节 编修大中华地理志
  • 一 渊源与倡议
  • 二 体例与方法
  • 三 编修与终止
  • 第五章 维护国权与会务的中止(1919—1924)
  • 第一节 研究世界 为中国寻一线生机
  • 一 以中国视角研究世界
  • 二 战后新世界
  • 三 太平洋局势
  • 四 海外新游记
  • 第二节 行国民外交 维护利权
  • 一 力争山东
  • 二 交涉西藏
  • 三 满蒙危机
  • 四 维护主权
  • 第三节 会务的改良与中止
  • 一 改版会刊
  • 二 挣扎求存
  • 三 会务中止
  • 结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