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与方法研究》的终期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的导论部分,从总体上概括了社会学理性选择研究的历史演化线索、重要流派和主要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也对感性选择研究的缘起、基本观点、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了概括性论述。

第一章至第五章是对社会学理性选择研究的主要理论,即交换行为理论、网络结构中的选择行为理论和宏观系统中的选择行为分析理论,做出了理论观点和方法原则的评析。

第六章和第七章是对经济学向社会学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公共选择理论和社会选择理论做出的评析,这两章的内容可以看作在理性选择研究上的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视野融合,是学科交叉性成果。

第八章至第十章是本项研究具有更明确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扩展研究,即把理性选择理论的评析扩展到对感性选择研究的考察。感性选择研究是理性选择研究进一步深化必然提出的重大课题。

第十一章对哈耶克关于人类感性行为与感性秩序的理论做出了深入评析,把理性选择和感性选择的研究同人类社会秩序的生成或建构联系起来的一种考察评析。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导论 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演化与扩展
  • 第一章 小群体中的交换行为
  • 一、 行为主义和经济学的影响
  • 二、 小群体的结构与功能
  • 三、 社会交换的基本形式
  • 四、 群体凝聚力与交换权力
  • 第二章 交换行为与社会结构
  • 一、 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
  • 二、 社会交换的结构
  • 三、 社会交换中的权力结构
  • 四、 社会交换与社会宏观结构
  • 第三章 社会网络中的交换行为
  • 一、 网络交换理论的理论渊源
  • 二、 埃默森的网络交换理论
  • 三、 网络交换理论的发展
  • 四、 简短结论
  • 第四章 社会网络中的理性选择
  • 一、 对社会学与经济学的批判与综合
  • 二、 弱关系的力量
  • 三、 经济行动的“弱嵌入性”
  • 四、 集体行动的阈值漫射模型
  • 五、 影响与评价
  • 第五章 宏观系统中的理性选择
  • 一、 理性选择研究的视角转换
  • 二、 理性选择研究的起点——微观行动结构
  • 三、 从微观理性行动到宏观社会系统
  • 四、 理性选择理论的意义和困境
  • 第六章 集体行动与公共选择
  • 一、 “经济人”的政治选择
  • 二、 个体行为与集体选择
  • 三、 寻租、博弈与搭便车
  • 四、 集体选择与公共决策
  • 五、 利益集团与政府失灵
  • 六、 公共选择与宪法经济学
  • 第七章 从个人选择到社会选择
  • 一、 自由悖论与社会选择的可能
  • 二、 对新古典经济学理性观的批判
  • 三、 新理性观的建构
  • 四、 理性选择中的感性因素
  • 五、 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视界融合
  • 第八章 从形式理性到感性选择
  • 一、 从形式理性到过程理性
  • 二、 经济学逻辑的先验性
  • 三、 感性的经济行为
  • 四、 嵌入性与可视性结构
  • 五、 感性意识的能动性与感性选择
  • 第九章 感性选择的形式、过程与确证
  • 一、 感性选择的根据与逻辑
  • 二、 体验经济与感性选择的确证
  • 第十章 网络情境与感性选择行为
  • 一、 认知心理层次上的个人选择行为
  • 第十一章 选择行为与社会秩序
  • 一、 个人主义方法论的认知基础
  • 二、 自生自发的经济秩序
  • 三、 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
  • 四、 理性选择与社会秩序的扩展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