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全新力作。怎么都看不懂的《道德经》,被度阴山用几个小故事讲透了。

内容简介

轮扁制轮:“道”不可言说

齐国的制轮高手轮扁有一次和齐桓公分享自己的制轮心得,他说:“我做的轮子非常好。可每当我把诀窍说给儿子听时,他要么感觉我说得很浅,要么感觉我未说全。哪怕我每次说的是同样的心得,都和前一次有差别。后来我明白了,真正的心得是无法说出来的。‘道’也一样,一旦形成文字和言语,就会产生谬误和偏差。”

推恩令:“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避免采取有敌意的行为

推恩令的内容很简单:将原本只能由诸侯嫡长子继承的封地,分给诸侯的所有孩子。久而久之,封地被切割,大诸侯变成了小诸侯,大诸侯的威胁消解于无形。这就是“无为”——避免采取让对方感觉到有敌意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解决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说出来的能叫心里话?
  • 第二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第三章 避免采取充满敌意的行动
  • 第四章 和光同尘:我和大家是一样的
  • 第五章 没有偏好,才更接近真理
  • 第六章 只有向死而生,才能不负此生
  • 第七章 无私的智慧
  • 第八章 你一争,其实就输了
  • 第九章 见好就收,不行就撤
  • 第十章 欣赏比占有更让人舒服
  • 第十一章 无用之“有”创造有用之“无”
  • 第十二章 人一吃饱就有无数烦恼
  • 第十三章 能宠辱不惊,才能石破天惊
  • 第十四章 老子的“道”,是历史经验
  • 第十五章 立于不败之地的七字诀
  • 第十六章 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 第十七章 无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大为
  • 第十八章 越缺什么,就越会炫耀什么
  • 第十九章 让事情变得简单,你才会省力
  • 第二十章 “不接招”才是绝招
  • 第二十一章 真正的人间清醒是恍恍惚惚
  • 第二十二章 人生的“捆绑销售法则”
  • 第二十三章 老子的道就是“何事惊慌”
  • 第二十四章 大力不会出奇迹,不用力才会
  • 第二十五章 追风去,不如等风来
  • 第二十六章 此心不动是无为,此心被动是有为
  • 第二十七章 最好的善良是隐形的
  • 第二十八章 无法破解的计谋:韬光养晦
  • 第二十九章 独享是有为,分享则是无为
  • 第三十章 老子的反战思想
  • 第三十一章 三代为将,道家所忌
  • 第三十二章 无为就是,不刻意分别
  • 第三十三章 老子告诉你,如何打破生死观
  • 第三十四章 不想做大,才能做大
  • 第三十五章 真理是简单的
  • 第三十六章 比谋杀还凶狠的叫捧杀
  • 第三十七章 无为是省力的
  • 第三十八章 不假思索的判断和行动,就是无为
  • 第三十九章 放下身段才能毫发无损
  • 第四十章 学会示弱
  • 第四十一章 被嘲笑的梦想,也值得去实现
  • 第四十二章 你的柔和,必须有锋芒
  • 第四十三章 避免正面对抗
  • 第四十四章 适可而止:置身其中而不深陷其中
  • 第四十五章 有种人生境界叫“呆若木鸡”
  • 第四十六章 欲望是有为,知足是无为
  • 第四十七章 事上磨炼不如静中体悟
  • 第四十八章 无为,是不与他人争
  • 第四十九章 非常心,就是都行、可以、没关系
  • 第五十章 养生可以,但别过度养生
  • 第五十一章 穷寇到底追不追?
  • 第五十二章 关闭感官,回光返照即见大道
  • 第五十三章 率兽食人者,必被人食
  •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以不建为建
  • 第五十五章 自然,就是做真实的自己
  • 第五十六章 持平之道即自然之道
  • 第五十七章 无为和有为,到底哪个好?
  • 第五十八章 怎样做,才能身在福中没有祸
  • 第五十九章 藏而不用,才是大用
  • 第六十章 跟在能人后面,就是无为
  • 第六十一章 谦下真能得到和平?
  • 第六十二章 道能让你心想事成
  • 第六十三章 无为的两种形式:有为和不为
  • 第六十四章 在问题未发生时就解决才最省力
  • 第六十五章 人性善恶,由人说了算
  • 第六十六章 要想不争而胜,就要学会分配
  • 第六十七章 慈爱是所有力量之源
  • 第六十八章 最小的力量,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 第六十九章 反主为客: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是扮猪吃虎
  • 第七十一章 正视缺点,缺点就成了优点
  • 第七十二章 老子的“逆转法则”
  •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不是勇敢,勇于不敢才是
  • 第七十四章 要想让人怕死,就让他好好活着
  • 第七十五章 不要把奢侈的生活当成目标
  • 第七十六章 放松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力量
  • 第七十七章 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 第七十八章 强者的道歉不是道歉,而是获利
  • 第七十九章 为什么好人没好报?
  •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是一种高度的管理智慧
  • 第八十一章 不像智慧的智慧,才是大智慧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0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道德经》是辩证法,人生减法

    南怀瑾老师说道家是药店,这个比喻很赞,人生和社会困顿之时,建议看《道德经》,年轻人昂扬奋进,学习儒家,立大志,追求三不朽,需要久久为功的 “寸进”,而到困顿之时,人到中年应该学习《道德经》,中国人最早的朴素辩证法。《道德经》全书 五千多字 ,八十一章,西方认为都是些格言太简单,其实是汉字的记载特性,记录结论没有推导过程,对于这五千多字几千年来,多少中国知识分子都在研读参悟,各种解读汗牛充栋,我的学习经验是原文多看烂熟于胸(锻炼记忆力推荐背诵),这样其他各种解读和讲解都可以当成同学间的 “讲用”,分享心得,同感可欢喜,不同意或不理解也无所谓,这种人间大道,如同洋人的《圣经》,经常参悟对身心有益。《道德经》通篇 81 章就是不断教导和辨析 “有和无” 的辩证转换,「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中华文明是向内求的 “道德” 论,“修身齐家平天下” 所用的道理是一样的,是修身还是平天下看外部条件和 “天时地理”。人到中年应该读道家,教导人如何取舍,心理放松,“自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已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做减法,在现在这个物质和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精神上的减肥,学习《道德经》。「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它的否定的理解,和它必然灭亡的理解」(马克思)本书除了封面做的太 low 以外都不错,好处在于很精简,12.5 万字,原文 + 白话译文 + 精简现代的小故事引申分享,可当成学习《道德经》的入门课本。

      3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容向内,顺势而为。强大源于内心的澄明与对自然规律的顺应。1. 说出来的不叫心里话,写出来的并非真感悟。真正的智慧(常道)只能靠心悟,而非言传。真心话说不出口,真本事教不出来。真正的体会和诀窍在心里,嘴上说的、纸上写的都会变味。想变得厉害,得靠自己用心琢磨。就像学骑自行车,别人说掌握平衡,但什么是平衡、怎么掌握,必须亲自摔几次才能学会。那个平衡感就是只可意会的真本事。2. 对比是辩证法的根源:痛苦与幸福皆因对比而生,善恶美丑因对立而存在。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但反过来,没有比较,也感觉不到幸福。好坏、高低都是比出来的。明白了这点,就能利用对比,把坏事变成好事。就像舌头,一直吃糖就不觉得甜了(没有比较,感觉麻木);但如果先吃一口黄连,再喝一口白开水,都会觉得水是甜的(通过比较,感知幸福)。3. 无为的精髓是不接招,避免敌意行动,用无形之力成就自然之功。最高明的做事方法,是让人感觉没费力。别硬碰硬,要用巧劲。像推恩令那样,让对方感觉不到敌意,事情反而办成了。父母想让孩子少玩手机,不是强行没收(这会引起对抗),而是带他去爬山、打球、读有趣的故事书,让他的注意力被更有趣的事情自然吸引走。就像优秀的导演,让观众沉浸在电影剧情里,完全感觉不到镜头的存在。而笨拙的导演,会让人不停地注意到生硬的切换和旁白,感觉他在强行说教。4. 幸福在于无(无忧无虑),而非有(占有外物)。做物的主人,而非奴隶。幸福不是有什么,而是没什么。有车有房是给别人看的,无忧无虑没病没灾,才是自己的。东西太多,就成它们的奴隶了。手机内存装很多 App(有)可能会卡顿、发热。而一个内存充足、运行流畅的手机,好用的正是那些剩余的空间(无)。5. 慢即是快,自然之力举重若轻,顺应大道者不争不抢,反得长久。慢慢来,比较快。别着急,顺其自然反而效率更高。就像松树慢慢长才能成材,花儿开得猛反而谢得快。就像种竹子,前几年它似乎只在长根,看不到地面有什么变化(慢),但一旦根系发达,它能在几周内蹿到几米高(快)。之前的慢正是在为快打基础。6. 知足者常乐,知止者不殆。欲望是有为之苦,知足是无为之乐。别太贪心,差不多就行了。知足的人,心里最踏实。人的痛苦就在于想要太多。如果能懂得差不多就行了,学会知足,快乐就来了。吃饭吃 7 分饱时,身体最舒服;如果非要吃到十二分饱,满足感只是一时的,之后便是漫长的腹胀和懊悔。就像给气球打气,打到八成满,气球又漂亮又安全(知足的踏实)。如果非要打到十成满,虽然看起来更大,但随时可能爆炸(贪心的危险)。总之,真正的强大智慧是顺应自然,向内求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道德经》有好多老师都在解读,个人最喜欢的就是曾仕强曾老、韩鹏杰老师和度阴山老师的这三个版本。人生不同阶段读它,都会有不同的悟…… 一旦悟 “到” 和悟 “道”,自会终生受益……

          转发
          1
        • 查看全部21条书评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