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3步砍掉76%的无效协作,告别瞎忙,高效协作。

内容简介

在当今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架构中,合作已成为职场常态。数据显示,85%~95%的工作涉及邮件、会议、即时通讯等协作形式,合作量较20年前激增50%以上,员工每周85%的时间被合作占据。然而,这种看似高效的协作模式正引发隐性危机:组织陷入“越合作,越低效”的怪圈。

本书首创“精要合作”理论,主张以策略性合作替代盲目合作,提出了3种有效方法:

摆脱诱因,重新认知自己的角色;

重建合作体系,提高合作的“门槛”;

改变行为习惯,让无效合作自动消失。

真正的合作智慧,不在于你能承担多少,而在于你敢拒绝什么。因为最稀缺的资源从不是时间,而是未被稀释的专注力。本书将带你穿透协作迷雾,在过度互联的时代重掌工作主动权,让每一份合作都成为你跃升的阶梯而非负担。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认识合作的两面性,享受更充实的人生
  • 推荐序二 跳出过度合作的陷阱
  • 中文版序 重新认识合作,从减少合作需求开始
  • 引言 没完没了的合作,职业倦怠的源头
  • 第一部分 过度合作比单打独斗更可怕
  • 第1章 我们是如何陷入过度合作的
  • 超级合作者的超级麻烦
  • 一天118个合作需求
  • “乐于助人”造成的伤害
  • 不想拒绝合作请求的怪异心理
  • 被滥用的公共“资源”
  • 过度合作让员工不堪重负
  • 过度合作挤占个人自由时间
  • 对过度合作的热爱是一种病
  • 第2章 我们为什么需要精要合作
  • 时间究竟应该花在什么地方
  • 精要合作和公司的生死密切相关
  • 精要合作让人重拾幸福感
  • 成功的合作是一种无限循环
  • 第二部分 精要合作的3种有效方法
  • 第3章 方法1,摆脱诱因,重新认知自己的角色
  • 人们过度合作的9大诱因
  • 与身份个性及个人形象有关的诱因
  • 与内心焦虑及掌控感有关的诱因
  • 你并不是唯一能够对工作负责的人
  • 第4章 方法2,重建合作体系,提高合作的“门槛”
  • 把工作范畴定位在能提供价值的工作中
  • 明确北极星目标,重新安排自己的工作
  • 区分“必要的合作”和“应避开的合作”
  • 利用职责管理舒缓合作压力
  • 一次性的请求,一次性处理
  • 第5章 方法3,改变行为习惯,让无效合作自动消失
  • 用大量小举措抢回你的时间
  • 高效运用工具提高会议效率
  • 创建有效的互动规范,别让合作变成打扰
  • 为合作任务设置适当的时间
  • 信任是精要合作的基础
  • 将提高效率作为精要合作的目的
  • 第三部分 善用找回的24%的自由时间
  • 第6章 构建多样性人际关系网络
  • 合作像呼吸一样必不可少
  • 找到自己需要的合作互动类型
  • 分阶段建设多样性合作关系
  • 选择少而美的合作关系
  • 第7章 创造积极向上的合作氛围
  • 遵循赋能者行动手册
  • 吸引力是赋能者高绩效的秘密
  • 用价值感激发吸引力
  • 用信任创造吸引力
  • 警惕负能量者的巨大冲击
  • 第8章 参加有助于修养身心的合作活动
  • 和他人一起锻炼身体
  • 管理你的微压力
  • 参与能创造价值感的人际互动,为生活增添维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敢于对冗余说不

    翻开日程表,会议排满九小时;点开聊天软件,未读消息堆积成山;邮箱里塞满跨部门协调邮件 —— 这是当代职场人的常态。罗布・克罗斯在這本《别让合作压垮你》中就直指这一荒诞现实:在 “协作至上” 的口号下,过度合作正成为效率的隐形杀手。基于对 300 多家组织的深度研究,作者撕开了合作文化的温情面纱,揭示了一个反直觉的真相:当员工 85% 的时间被会议、邮件和即时通讯占据时,深度思考与核心生产力早已荡然无存。书中剖析了过度合作的双重诱因。一面是个体心理的自我捆绑:员工通过 “乐于助人” 刷存在感,或因 “错失恐惧症” 而不敢拒绝任何协作请求。一名新手顾问为赢得口碑,主动包揽跨部门事务,最终沦为 “便利贴女孩”,自身核心任务却频频失控 —— 这种 “公民行为的升级” 看似积极,实则让 3%-5% 的员工承担了 20%-35% 的关键协作,亦使其成为组织瓶颈。另一面是管理机制的失效:扁平化架构下,领导者迷信 “充分沟通”,将策划会开成数十人规模的扯皮会。更讽刺的是,许多高管甚至意识不到谁是真正的协作枢纽,网络分析常显示一半的核心协作者未被纳入关键决策视野。这种失衡的代价远超想象。德国 “拔河实验” 印证了合作悖论:1 对 1 时人均出力 60 公斤,8 对 8 时竟降至 30 公斤 —— 人数翻八倍,个体效能却腰斩。组织中同样如此,频繁切换任务导致认知资源枯竭,员工看似忙碌,实则陷入 “系统性疲态”,最终引发职业倦怠与人才流失。

      转发
      1

    出版方

    湛庐文化

    “湛庐”之名取自相传是春秋时铸剑大师欧冶子“十年磨一剑” 所铸造的,享有“天下第一剑”之誉的湛庐剑。 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出版商,专业从事经济管理类、心理学类图书的策划和出版。湛庐倡导“独立”“理性”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实现独立思考、理性分辨,让读者运用自己的理智,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我们倡导“精进”“深入”的阅读,努力帮助读者降低阅读成本,提升阅读价值,让"无价"的内容能转化成出版相关者应获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