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博采历代典籍,成就鸿篇巨制。
内容简介
本册涵盖:潜溪集、诚意伯文集、大全集、王文成公全书、震川集、潇碧堂集、徐文长三集、初学集。
《中华传世藏书》的编纂历时8年,汇聚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机构的100多位古籍专家,包括总顾问许嘉璐、主编尹小林等学者。他们以“传承中华文脉”为使命,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精选690余种经典,涵盖经、史、子、集四部,最终形成166册、2亿字的鸿篇巨制。
《中华传世藏书》荟萃了中华古代文明精华,凝聚了5162年华夏智慧与文化结晶,囊括了中国历史最有思想与艺术价值的作品,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全方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就。《中华传世藏书》被定位为“新时代的《四库全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华传世藏书(第155册):集部·别集七
- 潜溪集
- 解题
- 卷一
- 国朝名臣序颂
- 皇太子受玉册颂
- 皇太子入学颂
- 拟晋武帝平吴颂
- 天台教宗圆具图颂
- 西域军中获角端颂
- 豫章铁柱颂
- 大还龙虎丹赞有序
- 滕奉使赞
- 溟涬生赞有序
- 观音大士观瀑像赞
- 采苓子赞
- 匡山居士真赞
- 华严经赞有序
- 十八应真赞
- 卷二
- 太白丈人传
- 白牛生传
- 朱环传子元女寿
- 张义妇传
- 谢烈妇传
- 郑氏孝友传
- 吾衍传
- 余左丞传
- 哀志士辞
- 孤愤辞
- 陈子章哀辞
- 王季楚哀辞
- 思美人辞
- 东湖先生方君招魂辞
- 郑仲昭字辞
- 赵广字辞
- 诸暨孝妇杨方石表辞
- 蒋季高哀辞
- 赠医师贾生序
- 送慧日师入下竺灵山教寺受经序
- 桃花涧修禊诗序
- 杏庭摘稿序
- 送从弟景清还潜溪序
- 王氏梦吟诗卷序
- 药房樵唱序
- 章氏家乘序
- 卷三
- 燕书四十首
- 拟答魏抃绝秦书
- 补范少伯辞越王书
- 五炁大有宝书
- 答章秀才论诗书
- 答郡守聘五经师书
- 卷四
- 太乙玄征记
- 华川书舍记
- 释氏护教编后记
- 浦江县新建尉司记
- 贞一道院记
- 先夫人木像记
- 浦阳善应精舍记
- 集贤大学士吴公记代吴志道
- 蜀墅塘记
- 游钟山记
- 玉壶轩记
- 龙渊义塾记
- 看松庵记
- 孔子庙堂议
- 谥议
- 六经论
- 隋室兴亡论
- 河图洛书说
- 扑满说
- 钻燧说
- 蔗庵述梦文代东阳胡先生作
- 诘皓华文
- 郑彦宏甫墓版文
- 五泄山水志
- 故检校孔君权厝志
- 卷五
- 体仁守正弘道法师金君碑代黄侍讲
- 官岩院碑
- 渊颖先生碑
- 黄文献公祠堂碑
- 温忠靖王庙堂碑
- 元故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康里公神道碑铭代黄侍讲
- 元故朝列大夫知婺州路总管府事致仕赵侯神道碑铭有序
- 诗冢铭有序
- 陈彦正丹室铭
- 佛慧圆明广照无边普利大禅师塔铭
- 惠香寺新铸铜钟铭
- 妙果禅师塔铭
- 故郑君夫人夏氏新阡墓碣铭
- 赵诜仲墓志铭
- 元故亚中大夫抚州路总管张君墓碣铭
- 叶仲贞墓志铭代柳待制作
- 元故行宣政院照磨兼管勾承发架阁郑府君墓铭
- 郑府君墓志铭
- 故节妇汤夫人墓碣
- 吴子善墓铭
- 邹府君墓志铭代黄侍讲
- 郑檝墓铭
- 方府君墓志铭
- 丽水二贤母墓碣铭
- 卷六
- 元故翰林待制承务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柳先生行状
- 元故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致仕吴公行状
- 故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金华先生黄公行状
- 故凝熙先生闻人公行状
- 跋清源国师所书栖霞碑代黄侍讲
- 跋郑生琴谱后
- 跋东坡所书眉子石砚歌后
- 跋重刻吉日癸巳碑
- 跋耶律文正王送刘阳门诗后
- 跋葛庆龙九日登高诗后
- 跋何道夫所著宣抚郑公墓铭
- 跋匡庐社图
- 跋俞先辈所述富春子事实后
- 跋文履善手帖后
- 跋长春子手帖
- 跋叶信公五帖后
- 跋三官祠记
- 跋法华经
- 跋戒环师首楞严经解后
- 跋金刚经后
- 非非子县解篇引
- 续志林小引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文句引
- 七儒解
- 调息解
- 卷七
- 诸子辩并序
- 寓言五首
- 萝山杂言二十首
- 书客言二首
- 琴谕
- 秦士录
- 卷八
- 广薛季昶对张柬之语
- 志释寄胡征君仲申
- 颜率求鼎难
- 述玄为张道士作
- 书白衢州
- 说玄凝子
- 删古岳渎经
- 兰亭觞咏图记
- 演连珠
- 序俞神君灵迹
- 拟汉使谕郡国击邯郸檄
- 蒋处士墓碣铭
- 读宋徽宗本纪
- 诚意伯文集
- 解题
- 序
- 卷一 覆瓿集一
- 古赋
- 骚
- 古乐府
- 卷二 覆瓿集二
- 古乐府
- 古诗
- 卷三 覆瓿集三
- 古诗
- 卷四 覆瓿集四
- 古诗
- 近体诗
- 卷五 覆瓿集五
- 近体诗
- 卷六 覆瓿集六
- 近体诗
- 铭颂箴赞
- 连珠
- 序
- 卷七 覆瓿集七
- 序
- 跋
- 卷八 覆瓿集八
- 说
- 解
- 文
- 言语对问
- 记
- 卷九 覆瓿集九
- 记
- 墓志铭
- 卷十 覆瓿集十
- 古赋
- 古乐府
- 古诗
- 五言律诗
- 五言绝句
- 七言绝句
- 七言律诗
- 序记
- 卷十一 写情集一
- 卷十二 写情集二
- 卷十三 春秋明经上
- 卷十四 春秋明经下
- 卷十五 犁眉公集上
- 文
- 古乐府
- 诗
- 卷十六 犁眉公集下
- 诗
- 卷十七 郁离子一
- 卷十八 郁离子二
- 卷十九 郁离子三
- 卷二十 翊运录
- 御书
- 诰诏祭文
- 颂表
- 杂录
- 大全集
- 解题
- 序传
- 高太史大全集序
- 缶鸣集序
- 缶鸣集序
- 缶鸣集序
- 高太史传
- 卷一
- 古乐府
- 卷二
- 乐府
- 琴操
- 辞
- 三言
- 三四言
- 卷三
- 五言古诗
- 卷四
- 五言古体
- 卷五
- 五言古诗
- 卷六
- 五言古诗
- 卷七
- 五言古诗
- 卷八
- 七言古体
- 卷九
- 七言古体
- 卷十
- 七言古体
- 卷十一
- 长短句体
- 卷十二
- 五言律诗
- 卷十三
- 五言律诗
- 五言排律
- 卷十四
- 联句
- 六言律诗
- 七言近体
- 卷十五
- 七言律诗
- 卷十六
- 五言绝句
- 卷十七
- 七言绝句
- 卷十八
- 七言绝句
- 中华传世藏书(第156册):集部·别集八
- 王文成公全书
- 解题
- 卷一 语录一
- 传习录上
- 卷二 语录二
- 传习录中
- 卷三 语录三
- 传习录下附朱子晚年定论
- 卷四 文录一
- 书一始…………庚辰
- 卷五 文录二
- 书二始正德辛巳至嘉靖乙酉
- 卷六 文录三
- 书三始嘉靖丙戌至戊子
- 卷七 文录四
- 序记说
- 卷八 文录五
- 杂著
- 卷九 别录一
- 奏疏一
- 卷十 别录二
- 奏疏二
- 卷十一 别录三
- 奏疏三
- 卷十二 别录四
- 奏疏四
- 卷十三 别录五
- 奏疏五
- 卷十四 别录六
- 奏疏六
- 卷十五 别录七
- 奏疏七
- 卷十六 别录八
- 公移一提督南赣军务征横水桶罔三浰
- 卷十七 别录九
- 公移二巡抚江西征宁藩
- 卷十八 别录十
- 公移三总督两广。平定思田。征剿八寨。
- 卷十九 外集一
- 赋骚诗
- 卷二十 外集二
- 诗
- 卷二十一 外集三
- 书
- 卷二十二 外集四
- 序
- 附:山东乡试录
- 卷二十三 外集五
- 记
- 卷二十四 外集六
- 说杂著
- 卷二十五 外集七
- 墓志铭墓表墓碑传碑赞箴祭文
- 卷二十六 文录续编一
- 大学问
- 卷二十七 文录续编二
- 书
- 卷二十八 文录续编三
- 卷二十九 文录续编四
- 序
- 诗
- 卷三十 文录续编五
- 三征公移逸稿
- 卷三十一 文录续编六
- 卷三十二 年谱一
- 卷三十三 年谱二
- 卷三十四 年谱三
- 卷三十五 年谱附录一
- 卷三十六 年谱附录二
- 卷三十七 世德纪
- 传
- 祭文
- 卷三十八 世德纪附录
- 中华传世藏书(第157册):集部·别集九
- 震川集
- 解题
- 卷一 经解
- 易图论上
- 易图论下
- 易图论后
- 大衍解
- 洪范传
- 尚书叙录
- 考定武成
- 孝经叙录
- 荀子叙录《荀子》非经也,今以无所附丽,姑从钱牧斋先生编入 《经解》后
- 卷二 序
- 项思尧文集序
- 玉岩先生文集序
- 山斋先生文集序
- 雍里先生文集序
- 五岳山人前集序
- 戴楚望集序
- 戴楚望后诗集序
- 沈次谷先生诗序
- 草庭诗序旧本皆刻,钱宗伯汰之,今仍存
- 经序录序代
- 史论序
- 卓行录序
- 汊口志序
- 正俗编序
- 平和李氏家规序
- 华亭蔡氏新谱序
- 龙游翁氏宗谱序钱宗伯汰之,今仍存
- 浙江乡试录后序代
- 太仆寺志序代
- 西王母图序
- 陟台图咏序
- 彩衣春宴图序钱宗伯汰之,今仍存
- 纶宠延光图序
- 王梅芳时义序
- 水利书序
- 尚书别解序
- 都水稿序
- 会文序
- 群居课试录序
- 夏怀竹字说序增入
- 卷三 论议说
- 天子诸侯无冠礼论
- 公子有宗道论
- 贞女论
- 谱例论
- 水利论
- 水利后论
- 三途并用议
- 马政议
- 御倭议
- 备倭事略此篇钱宗伯置之别集公移中。今仍旧刻,附 《御倭议》之后,盖以类相从也
- 三江图叙说
- 淞江下三江图叙说
- 二石说
- 张雄字说
- 陈伯生字说
- 守耕说
- 东隅说
- 怀竹说
- 朱钦甫字说
- 周时化字说
- 庄氏二子字说
- 二子字说
- 卷四 杂文
- 书安南事
- 书郭义官事
- 书张贞女死事
- 张贞女狱事
- 贞妇辨
- 书里泾张氏妾事
- 言解
- 解惑
- 道难
- 惧谗三首
- 瓯喻
- 性不移说
- 重交一首赠汝宁太守徐君
- 卷五 题跋
- 跋仲尼七十子像
- 题洪武京城图志后
- 跋高丽图经后
- 跋禹贡论后
- 题兴都志后
- 跋唐石台道德经
- 跋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 跋大佛顶随永尊胜陀罗尼经幢
- 跋广平宋文贞公碑大历七年
- 跋帝尧碑大德元年
- 跋商中宗庙碑开宝七年
- 题太仆寺志后
- 读金陀粹编
- 读王祥传
- 题金石录后
- 题隶释后
- 跋何博士论后
- 题仕履重光册
- 题星槎胜览
- 题瀛涯胜览
- 题文太史书后
- 题张幼于裒文太史卷
- 题弘玄先生赞后
- 书沈母贞节传后
- 书冢庐巢燕卷后
- 跋唐道虔答友人问疾书
- 跋小学古事
- 题王氏旧谱后
- 题立嗣辨后
- 跋程论后
- 跋程策后
- 卷六 书
- 上徐阁老书
- 上瞿侍郎书
- 上万侍郎书
- 上王都御史书
- 上高阁老书
- 上赵阁老书
- 卷七 书
- 上宋明府书
- 上方参政书
- 答唐虔伯书
- 与李浩卿书
- 与嘉定诸友书
- 与殷徐陆三子书此首本当入尺牍,因与前三书是一事,故遂附其后
- 答俞质甫书
- 与宣仲济书
- 答顾伯刚书
- 与潘子实书
- 示徐生书
- 山舍示学者
- 与陆太常书
- 与赵子举书
- 答朱巡抚书
- 上王中丞书
- 与曾省吾参政书
- 与林侍郎书
- 卷八 书
- 奉熊分司水利集并论今年水灾事宜书
- 寄王太守书
- 遗王都御史书代
- 论三区赋役水利书
- 与傅体元书
- 与王子敬书
- 论御倭书代
- 上总制书
- 与沈养吾书
- 昆山县倭寇始末书
- 卷九 赠送序
- 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
- 送夹江张先生序
- 送李廉甫北上序
- 送王汝康会试序
- 送县大夫杨侯序
- 送何氏二子序
- 送宋知县序
- 送郡太守历下金侯考绩叙代
- 送郡别驾王侯考绩序
- 送南京虎贲卫经历郑君之任序
- 送太仓守熊侯之任光州序
- 赠阳曲王公分守太仓序
- 送吴郡别驾段侯之京序
- 送阳曲王公参政陕西序
- 送童子鸣序
- 送狄承式青田教谕序
- 送熊分司之任滇南序
- 送计博士序
- 送蒋助教序
- 卷十 赠送序
- 送同年李观甫之任江浦序
- 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
- 送同年光子英之任真定序
- 送同年孟与时之任成都序
- 送王子敬之任建宁序
- 送王子敬还吴奉母之建宁序
- 送张子忠之任南昌序
- 送陈子达之任元城序
- 送毛君文高之任元城序
- 送南驾部吴君考绩北上序
- 送周给事兴叔北上序
- 送余先生南还序
- 送顾太仆致政南还序
- 送许子云之任分宜序
- 送陆嗣孙之任武康序
- 赠俞宜黄序
- 送福建按察司王知事序
- 送北城副兵马指挥使周君序
- 送吴祠部之官留都序
- 赠石川先生序
- 赠给事中刘侯北上序代作
- 赠戚汝积分教大梁序
- 卷十一 赠送序
- 送嘉定丞鲁侯序
- 送周御史序
- 赠熊兵宪进秩序代
- 送嘉定县令序
- 送嘉定县令张侯序
- 送昆山县令朱侯序
- 送吴县令张侯序
- 赠张别驾序
- 赠太府思翁黄公序
- 送摄令蒲君还府序
- 赠司仪杨君序
- 送顾公节北上序
- 送国子助教徐先生序
- 送柴都事之任浙江序
- 送陈子加序
- 送王博甫北上序
- 贺戚总戎平倭序代
- 司训袁君督学旌奖序
- 赠医士张云厓序
- 赠弟子敏授尚医序
- 赠大慈仁寺左方丈住持宇上人序
- 赠菩提寺坤上人序
- 卷十二 寿序
- 方御史寿序
- 御史大夫潘公七十寿序
- 山斋先生六十寿序
- 淀山周先生六十寿序
- 默斋先生六十寿序
- 姚安太守秦君六十寿序
- 福建按察使杨君七十寿序
- 通政立斋王先生寿序
- 同馆诸进士再寿立斋王先生序
- 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代
- 顾夫人八十寿序
- 御史大夫潘公夫人曹氏六十寿序
- 顾夫人杨氏七十寿序
- 丘恭人七十寿序
- 顾孺人六十寿序
- 夏淑人六十寿序
- 朱夫人郑氏五十寿序
- 朱夫人郑氏六十寿序
- 宋孺人寿序
- 李太淑人八十寿序
- 许太孺人寿序
- 太仓州守孙侯母太夫人寿诗序
- 朱太夫人六十寿序
- 李氏荣寿诗序
- 卷十三 寿序
- 吏部司务朱君寿序
- 顾南岩先生寿序
- 同州通判许半斋寿序
- 龚裕州寿序
- 徐封君七十寿序
- 葛封君六十寿序
- 柳州计先生寿序
- 宁封君八十寿序
- 白庵程翁八十寿序
- 张曾庵七十寿序
- 晋其大六十寿序
- 濬甫魏君五十寿序
- 周秋汀八十寿序
- 周翁七十寿序
- 戴素庵先生七十寿序
- 张翁八十寿序
- 孙君六十寿序
- 杨渐斋寿序
- 六母舅后江周翁寿序
- 周弦斋寿序
- 前山丘翁寿序
- 戚思呐寿序
- 陆思轩寿序
- 东庄孙君七十寿序
- 侗庵陆翁八十寿序
- 望湖曹翁六十寿序
- 钱一斋七十寿序
- 梦云沈先生六十寿序
- 碧岩戴翁七十寿序
- 杜翁七十寿序
- 叔祖存默翁六十寿序
- 高州太守钦君寿诗序
- 卷十四 寿序
- 朱母孙太孺人寿序
- 顾母陆太孺人七十寿序
- 张母太安人寿序
- 冯宜人六十寿序
- 陆母缪孺人寿序
- 郑母唐夫人八十寿序
- 张母王孺人寿序
- 王黎献母杨氏七十寿序
- 沈母丘氏七十寿序
- 王母顾孺人六十寿序
- 陈母倪硕人寿序
- 朱硕人寿序
- 朱君顾孺人双寿序
- 徐氏双寿序
- 周氏双寿序
- 王氏寿宴序
- 良士堂寿宴序
- 狄氏寿宴序
- 唐令人寿诗序
- 邵氏寿诗序
- 卷十五 记
- 见村楼记
- 见南阁记
- 真义堂记
- 遂初堂记
- 寿母堂记
- 卅有堂记
- 容春堂记
- 自生堂记
- 可斋记
- 耐斋记
- 双鹤轩记
- 雪竹轩记
- 清梦轩记
- 栎全轩记
- 悠然亭记
- 卧石亭记
- 沧浪亭记
- 花史馆记
- 杏花书屋记
- 题玉女潭记
- 见苓书舍记
- 娄曲新居记
- 宝界山居记
- 南陔草堂记
- 莪江精舍记
- 菊窗记
- 本庵记
- 野鹤轩壁记
- 保圣寺安隐堂记
- 汝州新造三官庙记代
- 卷十六 记
- 重修阙里庙记代
- 顾原鲁先生祠记
- 常熟县赵段圩堤记
- 唐行镇免役夫记
- 吴郡丞永康徐侯署昆山县惠政记
- 昆山县新仓兴造记
- 长兴县令题名记
- 太仆寺新立题名记代
- 长兴县城隍神灵应记
- 张氏女贞节记
- 吴山图记
- 光禄署丞孟君浚河记
- 松云庵杨主簿墓田碑记
- 张氏女子神异记
- 卷十七 记
- 世美堂后记
- 重修承志堂记
- 重造承志堂左右夹室记
- 陶庵记
- 畏垒亭记
- 思子亭记
- 项脊轩志
- 秦国公石记
- 梦鼎堂记
- 顺德府通判厅记
- 顺德府通判厅右记
- 震川别号记
- 家谱记
- 卷十八 墓志铭
- 南京车驾司员外郎张君墓志铭
- 中书舍人李君墓志铭
- 外舅光禄寺典簿魏公墓志铭
- 鸿胪寺司宾署丞张君墓志铭
- 建安尹沈君墓志铭
- 乐清丞沈君墓志铭
- 叶县丞苏君墓志铭
- 抚州府学训导唐君墓志铭
- 永平张封君墓志铭
- 昭信校尉崇明沙守御千户所正百户晁君墓志铭
- 例授昭勇将军成山指挥使李君墓志铭
- 明故例授苏州卫千户所正千户陈君墓志铭
- 卷十九 墓志铭
- 抑斋先生夏君墓志铭
- 王府君墓志铭
- 朱隐君墓志铭
- 冯会东墓志铭
- 周孺亨墓志铭
- 曹子见墓志铭
- 太学生周君墓志铭
- 太学生叶君墓志铭
- 沈贞甫墓志铭
- 陆允清墓志铭
- 周君墓志铭
- 李君墓志铭
- 居君墓志铭
- 詹仰之墓志铭
- 朱肖卿墓志铭
- 归府君墓志铭
- 卷二十 墓志铭
- 赵汝渊墓志铭
- 金君守斋墓志铭
- 王邦献墓志铭
- 李惟善墓志铭
- 张克明墓志铭
- 陈君厚卿墓志铭
- 陆子诚墓志铭
- 王君时举墓志铭
- 蒋原献墓志铭
- 潘用中墓志铭
- 卷二十一 墓志铭
- 陈处士妻王孺人墓志铭
- 太学生陈君妻郭孺人墓志铭
- 顾孺人墓志铭
- 潘府君室沈孺人墓志铭
- 周子嘉室唐孺人墓志铭
- 方母张孺人墓志铭
- 张孺人墓志铭
- 沈母张孺人墓志铭
- 陆孺人墓志铭
- 张太孺人墓志铭
- 龚母秦孺人墓志铭
- 季母陶硕人墓志铭
- 王母孙孺人墓志铭
- 朱母顾孺人墓志铭
- 沈引仁妻周氏墓志铭
- 唐孺人墓志铭
- 毛孺人墓志铭
- 魏孺人墓志铭
- 叶母墓志铭
- 卷二十二 权厝志、生志、圹志
- 中奉大夫江西右布政使致仕雍里顾公权厝志
- 伯妣徐孺人权厝志
- 郑君汉卿寿藏铭
- 南云翁生圹志
- 姚生圹志
- 亡儿抃孙圹志
- 女如兰圹志
- 女二二圹志
- 寒花葬志
- 卷二十三 墓表
- 亡友方思曾墓表
- 从叔父府君坟前石表辞
- 通政使司右参议张公墓表
- 封奉政大夫南京兵部车驾司郎中王君墓表
- 怀庆府推官刘君墓表
- 敕赠翰林院检讨许府君墓表
- 贞节妇季氏墓表
- 卷二十四 碑碣
- 中宪大夫贵州思州府知府赠中议大夫赞治尹贵州按察司副使李君墓碑
- 何氏先茔碑
- 叶文庄公墓地免租碑
- 安亭镇揭主簿德政碑
- 玄朗先生墓碣
- 张季翁墓碣
- 褚隐君墓碣
- 赠文林郎邵武府推官吴君墓碣
- 泗水何隐君墓碣
- 宣节妇墓碣
- 王烈妇墓碣
- 曹节妇碑阴
- 张通参次室钮孺人墓碣
- 卷二十五 行状
- 吴纯甫行状
- 李南楼行状
-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
- 敕封文林郎分宜县知县前同州判官许君行状
- 封中宪大夫兴化府知府周公行状
- 魏诚甫行状
- 先妣事略
- 请敕命事略
- 卷二十六 传
- 归氏二孝子传
- 张自新传
- 顾隐君传
- 元忠张君家传
- 章永州家传
- 戴锦衣家传
- 京兆尹王公传
- 洧南居士传
- 周封君传
- 东园翁家传
- 何长者传
- 筠溪翁传
- 可茶小传
- 鹿野翁传
- 卷二十七 传
- 王烈妇传
- 韦节妇传
- 陶节妇传
- 计烈妇传
- 沈节妇传
- 蔡孺人传
- 俞楫甫妻传
- 卷二十八 谱、世家
- 夏氏世谱
- 归氏世谱
- 归氏世谱后
- 兴安伯世家
- 记壬午功臣
- 卷二十九 铭颂赞
- 为善居铭
- 素节堂铭
- 镇平王府大奉国将军孝门铭
- 圣井铭
- 书斋铭
- 清泉铭
- 几铭
- 太行石铭
- 西山石铭
- 松江新建行省颂
- 巡抚都御史翁公寿颂
- 魁星赞
- 叶文庄公像赞并序
- 弘玄先生自序赞
- 王氏画赞并序
- 卷三十 祭文、哀诔
- 祭方御史文
- 祭王方伯文
- 祭王仪部文
- 祭朱恭靖公文
- 祭顾方伯文
- 祭周孺亨文
- 祭沈养吾仲常文
- 祭居守斋文
- 祭唐虔伯文代
- 祭刘县丞廷运父文
- 祭张封君文
- 同年祭陈封君文
- 祭外舅魏光禄文
- 祭顾文康公夫人文
- 祭叶夫人王氏暨世德夫妇文
- 祭张贞女文
- 吊何氏妇文并序
- 祭外姑文
- 祭妻祖父母文
- 谒宋文贞公墓文
- 祭杨忠愍公文
- 告祭昆山县山神文
- 告昆山县城隍神文
- 祭长兴县城隍庙文
- 祈雨文
- 谢雨祭城隍神文
- 再祈雨文
- 祀厉告城隍神文
- 御史中丞李公哀词
- 思质王公诔
- 招张贞女辞并序
- 潇碧堂集
- 解题
- 卷一 诗
- 卷二 诗
- 卷三 诗
- 卷四 诗
- 卷五 诗
- 卷六 诗
- 卷七 诗
- 卷八 诗
- 卷九 诗
- 卷十 诗
- 卷十一 叙
- 卷十二 叙
- 卷十三 游记
- 卷十四 碑
- 卷十五 志
- 卷十六 疏
- 卷十七 杂录
- 卷十八 尺牍
- 卷十九 尺牍
- 卷二十 德山麈谭
- 徐文长三集
- 解题
- 序传
- 刻徐文长三集序
- 徐文长传同郡陶望龄撰
- 传二公安袁宏道撰
- 梦遇会稽章重记
- 自著畸谱
- 纪师
- 师类
- 纪恩
- 纪知
- 卷 一
- 赋
- 卷 二
- 乐府
- 卷 三
- 四言古诗
- 卷 四
- 五言古诗
- 六言古诗
- 卷 五
- 七言古诗
- 卷 六
- 五言律诗
- 卷 七
- 七言律诗
- 卷 八
- 五言排律
- 卷 九
- 七言排律
- 卷 十
- 五言绝句
- 六言绝句
- 卷十一
- 七言绝句
- 卷十二
- 词
- 卷十三
- 表
- 卷十四
- 疏
- 卷十五
- 启
- 卷十六
- 书
- 卷十七
- 论
- 卷十八
- 策
- 卷十九
- 序
- 卷二十
- 跋
- 卷二十一
- 赞
- 卷二十二
- 铭
- 卷二十三
- 记
- 卷二十四
- 碑
- 卷二十五
- 传
- 卷二十六
- 墓志铭
- 墓表
- 卷二十七
- 行状
- 卷二十八
- 祭文
- 卷二十九
- 杂著
- 解
- 杂记
- 中华传世藏书(第158册):集部·别集十
- 初学集
- 解题
- 序
- 程序
- 目录后序
- 卷一
- 还朝诗集上
- 附录旧诗
- 卷二
- 还朝诗集下
- 卷三
- 归田诗集上
- 卷四
- 归田诗集下
- 卷五
- 崇祯诗集一
- 卷六
- 崇祯诗集二
- 卷七
- 崇祯诗集三
- 卷八
- 崇祯诗集四
- 卷九
- 崇祯诗集五
- 卷十
- 崇祯诗集六
- 卷十一
- 桑林诗集
- 卷十二
- 霖雨诗集
- 卷十三
- 试拈诗集上
- 卷十四
- 试拈诗集下
- 卷十五
- 丙舍诗集上
- 卷十六
- 丙舍诗集下
- 卷十七
- 移居诗集
- 卷十八
- 东山诗集一
- 卷十九
- 东山诗集二
- 卷二十上
- 东山诗集三
- 卷二十下
- 东山诗集四
- 卷二十一
- 杂文一
- 卷二十二
- 杂文二
- 卷二十三
- 杂文三
- 卷二十四
- 杂文四
- 卷二十五
- 杂文五
- 卷二十六
- 杂文六
- 卷二十七
- 杂文七
- 卷二十八
- 序一
- 卷二十九
- 序二
- 卷三十
- 序三
- 卷三十一
- 序四
- 卷三十二
- 序五
- 卷三十三
- 序六
- 卷三十四
- 序七
- 卷三十五
- 序八
- 卷三十六
- 序九
- 卷三十七
- 序十
- 卷三十八
- 序十一
- 卷三十九
- 序十二
- 卷四十
- 序十三
- 卷四十一
- 记一
- 卷四十二
- 记二
- 卷四十三
- 记三
- 卷四十四
- 记四
- 卷四十五
- 记五
- 卷四十六
- 记六
- 卷四十七上
- 行状一
- 卷四十七下
- 行状二
- 卷四十八
- 行状三
- 卷四十九
- 行状四
- 卷五十
- 墓志铭一
- 卷五十一
- 墓志铭二
- 卷五十二
- 墓志铭三
- 卷五十三
- 墓志铭四
- 卷五十四
- 墓志铭五
- 卷五十五
- 墓志铭六
- 卷五十六
- 墓志铭七
- 卷五十七
- 墓志铭八
- 卷五十八
- 墓志铭九
- 卷五十九
- 墓志铭十
- 卷六十
- 墓志铭十一
- 卷六十一
- 墓志铭十二
- 卷六十二
- 神道碑铭一
- 卷六十三
- 神道碑铭二
- 卷六十四
- 神道碑铭三
- 卷六十五
- 神道碑铭四
- 卷六十六
- 墓表一
- 卷六十七
- 墓表二
- 卷六十八
- 塔铭一
- 卷六十九
- 塔铭二
- 卷七十
- 传一
- 卷七十一
- 传二
- 卷七十二
- 传三
- 卷七十三
- 传四
- 卷七十四
- 谱牒一
- 卷七十五
- 谱牒二
- 卷七十六
- 谱牒三
- 卷七十七
- 祭文
- 卷七十八
- 哀词
- 卷七十九
- 启
- 帐词
- 书
- 跋语
- 卷八十
- 书帐词
- 卷八十一
- 疏
- 卷八十二
- 赞偈
- 卷八十三
- 题跋一
- 卷八十四
- 题跋二
- 卷八十五
- 题跋三
- 卷八十六
- 题跋四
- 卷八十七
- 疏
- 议
- 卷八十八
- 制科一
- 卷八十九
- 制科二
- 卷九十
- 制科三
- 卷九十一
- 外制一
- 卷九十二
- 外制二
- 卷九十三
- 外制三
- 卷九十四
- 外制四
- 卷九十五
- 外制五
- 卷九十六
- 外制六
- 卷九十七
- 外制七
- 卷九十八
- 外制八
- 卷九十九
- 外制九
- 卷一百
- 外制十
- 卷一百一
- 太祖实录辨证一
- 卷一百二
- 太祖实录辨证二
- 卷一百三
- 太祖实录辨证三
- 卷一百四
- 太祖实录辨证四
- 卷一百五
- 太祖实录辨证五
- 卷一百六
- 读杜小笺上
- 卷一百七
- 读杜小笺中
- 卷一百八
- 读杜小笺下
- 卷一百九
- 读杜二笺上
- 卷一百十
- 读杜二笺下
出版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综合性社科类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类图书。 作为一家优秀的地方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06年,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近年来,浙江人民出版社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引领,出版了《之江新语》《红船精神问答》《心无百姓莫为官》《读懂“八八战略”》《中国模范生》《东方启动点》《人民公开课》《中华传世藏书》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其中,5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12种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2010年至今,共15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之江新语》多语种翻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多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在“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引领下,浙江人民出版社坚持专业立社,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产品线建设,着力打造时政、财经、文史三大板块特色品牌,出版了《之江新语》《大数据时代》等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最好的告别》《上帝的手术刀》《星际穿越》等图书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