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博采历代典籍,成就鸿篇巨制。

内容简介

本册涵盖:昌黎文钞、柳州文钞、庐陵文钞、临川文钞、南丰文钞、老泉文钞、东坡文钞、颍滨文钞、击壤集、周元公集、张子全书、二程遗书、象山集、东莱集。

《中华传世藏书》的编纂历时8年,汇聚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机构的100多位古籍专家,包括总顾问许嘉璐、主编尹小林等学者。他们以“传承中华文脉”为使命,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精选690余种经典,涵盖经、史、子、集四部,最终形成166册、2亿字的鸿篇巨制。

《中华传世藏书》荟萃了中华古代文明精华,凝聚了5162年华夏智慧与文化结晶,囊括了中国历史最有思想与艺术价值的作品,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全方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就。《中华传世藏书》被定位为“新时代的《四库全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华传世藏书(第148册):集部·别集一
  • 昌黎文钞
  • 解 题
  • 卷一 表、状
  • 卷二 书
  • 卷三 书
  • 卷四 书
  • 卷五 书、启、状
  • 卷六 序
  • 卷七 序
  • 卷八 记、传
  • 卷九 原、论、议
  • 卷十 辩、解、说、颂、杂著
  • 卷十一 碑
  • 卷十二 碑铭
  • 卷十三 墓志铭
  • 卷十四 墓志铭
  • 卷十五 墓志碣铭
  • 卷十六 哀辞、祭文、行状
  • 柳州文钞
  • 解 题
  • 卷一 书
  • 卷二 书
  • 卷三 书
  • 卷四 书、启
  • 卷五 序
  • 卷六 记
  • 卷七 记
  • 卷八 论、议、辨
  • 卷九 说、赞、杂著
  • 卷十 杂著
  • 卷十一 碑
  • 卷十二 墓版、碣、诔、表、状、祭文
  • 庐陵文钞
  • 解 题
  • 卷一 上书
  • 卷二 书、疏、札子
  • 卷三 札子
  • 卷四 札子
  • 卷五 札子
  • 卷六 状
  • 卷七 状
  • 卷八 状
  • 卷九 表、启
  • 卷十 书
  • 卷十一 书
  • 卷十二 论
  • 卷十三 论
  • 卷十四 论
  • 卷十五 史论
  • 卷十六 史论
  • 卷十七 序
  • 卷十八 序
  • 卷十九 序传
  • 卷二十 记
  • 卷二十一 记
  • 卷二十二 碑铭
  • 卷二十三 碑铭
  • 卷二十四 墓志铭
  • 卷二十五 墓志铭
  • 卷二十六 墓志铭
  • 卷二十七 墓志铭
  • 卷二十八 墓志铭
  • 卷二十九 墓志铭
  • 卷三十 墓表
  • 卷三十一 祭文、行状
  • 卷三十二 颂、赋、杂著
  • 临川文钞
  • 解 题
  • 卷一 上书
  • 卷二 札子、疏、状
  • 卷三 表、启
  • 卷四 书
  • 卷五 书
  • 卷六 序
  • 卷七 记
  • 卷八 记
  • 卷九 论
  • 卷十 论、原、说、解、杂类
  • 卷十一 碑、状
  • 卷十二 墓志铭
  • 卷十三 墓志铭
  • 卷十四 墓志铭
  • 卷十五 墓志铭
  • 卷十六 墓表、祭文
  • 南丰文钞
  • 解 题
  • 卷一 疏、札、状
  • 卷二 书
  • 卷三 书
  • 卷四 序
  • 卷五 序
  • 卷六 序
  • 卷七 记
  • 卷八 记
  • 卷九 记、传
  • 卷十 论、议、杂著
  • 老泉文钞
  • 解 题
  • 卷一 上书、状
  • 卷二 书
  • 卷三 书
  • 卷四 论
  • 卷五 论
  • 卷六 论
  • 卷七 权书
  • 卷八 衡论
  • 卷九 衡论
  • 卷十 记、说、引、叙
  • 东坡文钞
  • 解 题
  • 卷一 制策
  • 卷二 上书
  • 卷三 上书
  • 卷四 札子
  • 卷五 札子
  • 卷六 状
  • 卷七 状
  • 卷八 表、启
  • 卷九 书
  • 卷十 书
  • 卷十一 论
  • 卷十二 论
  • 卷十三 论
  • 卷十四 论
  • 卷十五 论
  • 卷十六 论
  • 卷十七 试论
  • 卷十八 论、解
  • 卷十九 策
  • 卷二十 策
  • 卷二十一 策
  • 卷二十二 策
  • 卷二十三 叙、传
  • 卷二十四 记
  • 卷二十五 记
  • 卷二十六 碑
  • 卷二十七 铭、赞
  • 卷二十八 说、赋、祭文、杂著
  • 颍滨文钞
  • 解 题
  • 卷一 上书
  • 卷二 上书、札子
  • 卷三 札子
  • 卷四 状
  • 卷四 书、启
  • 卷六 论
  • 卷七 论
  • 卷八 历代论
  • 卷九 历代论
  • 卷十 历代论
  • 卷十一 古史论
  • 卷十二 论
  • 卷十三 策
  • 卷十四 策
  • 卷十五 策
  • 卷十六 策
  • 卷十七 策
  • 卷十八 序、引、传
  • 卷十八 记
  • 卷二十 说、赞、辞、赋、祭文、杂著
  • 中华传世藏书(第149册):集部·别集二
  • 击壤集
  • 解题
  • 击壤集自序
  • 卷一
  • 卷 二
  • 卷 三
  • 卷 四
  • 卷 五
  • 卷 六
  • 卷 七
  • 卷 八
  • 卷 九
  • 卷 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集外诗
  • 周元公集
  • 解 题
  • 卷 一
  • 太极图说朱子说解
  • 附 录
  • 卷 二
  • 杂 著
  • 卷 三
  • 诸儒议论
  • 卷 四
  • 事 状
  • 卷 五
  • 历代褒崇
  • 卷 六
  • 祠堂墓田诸记
  • 附 录
  • 卷 七
  • 古人诗
  • 卷 八
  • 祭 文
  • 张子全书
  • 解 题
  • 卷 一
  • 卷 二
  • 正蒙一
  • 卷 三
  • 正蒙二
  • 卷 四
  • 卷 五
  • 卷 六
  • 卷 七
  • 卷 八
  • 卷 九
  • 易说上
  • 卷 十
  • 易说中
  • 卷十一
  • 易说下
  • 卷十二
  • 语 录
  • 卷十三
  • 文 集
  • 卷十四
  • 卷十五
  • 附 录
  • 二程遗书
  • 解 题
  • 卷一 二先生语一
  • 端伯传师说
  • 拾 遗
  • 卷二上 二先生语二上
  • 元丰己未吕与叔东见二先生语
  • 卷二下 二先生语二下
  • 附东见录后
  • 卷三 二先生语三
  • 谢显道记忆平日语
  • 拾 遗
  • 卷四 二先生语四
  • 游定夫所录
  • 卷五 二先生语五
  • 卷六 二先生语六
  • 卷七 二先生语七
  • 卷八 二先生语八
  • 卷九 二先生语九
  • 少日所闻诸师友说
  • 卷十 二先生语十
  • 洛阳议论
  • 卷十一 明道先生语一
  • 师 训
  • 卷十二 明道先生语二
  • 戌冬见伯淳先生洛中所闻
  • 卷十三 明道先生语三
  • 亥八月见先生于洛所闻
  • 卷十四 明道先生语四
  • 亥九月过汝所闻
  • 卷十五 伊川先生语一
  • 入关语录或云:明道先生语
  • 卷十六 伊川先生语二
  • 己巳冬所闻
  • 卷十七 伊川先生语三
  • 卷十八 伊川先生语四
  • 刘元承手编
  • 卷十九 伊川先生语五
  • 杨遵道录
  • 卷二十 伊川先生语六
  • 周伯忱录
  • 卷二十一上 伊川先生语七上
  • 师 说
  • 卷二十一下 伊川先生语七下
  • 附师说后
  • 卷二十二上 伊川先生语八上
  • 伊川语录
  • 卷二十二下 伊川先生语八下
  • 附杂录后
  • 卷二十三 伊川先生语九
  • 鲍若雨录
  • 卷二十四 伊川先生语十
  • 邹德久本
  • 卷二十五 伊川先生语十一
  • 畅潜道本
  • 附 录
  • 明道先生行状
  • 门人朋友叙述
  • 书行状后
  • 哀 词
  • 明道先生墓表
  • 伊川先生年谱
  • 祭 文
  • 奏状节略
  • 象山集
  • 解 题
  • 原 序
  • 卷 一
  • 卷 二
  • 卷 三
  • 卷 四
  • 卷 五
  • 卷 六
  • 卷 七
  • 卷 八
  • 卷 九
  • 卷 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奏 表
  • 卷十九
  • 卷二十
  • 杂 著
  • 卷二十一
  • 杂 著
  • 卷二十二
  • 杂 著
  • 卷二十三
  • 讲 义
  • 卷二十四
  • 策 问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祭 文
  • 卷二十七
  • 行 状
  • 卷二十八
  • 墓志铭
  • 东莱集
  • 解 题
  • 卷 一
  • 卷 二
  • 卷 三
  • 奏状劄子
  • 卷 四
  • 卷 五
  • 策 问
  • 卷 六
  • 卷 七
  • 题 跋
  • 卷 八
  • 祭 文
  • 祝 文
  • 卷 九
  • 行 状
  • 卷 十
  • 墓志铭
  • 卷十一
  • 墓志铭
  • 卷十二
  • 墓志铭
  • 卷十三
  • 墓志铭
  • 卷十四
  • 卷十五
  • 纪 事
  • 庚子辛丑日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综合性社科类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类图书。 作为一家优秀的地方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06年,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近年来,浙江人民出版社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引领,出版了《之江新语》《红船精神问答》《心无百姓莫为官》《读懂“八八战略”》《中国模范生》《东方启动点》《人民公开课》《中华传世藏书》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其中,5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12种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2010年至今,共15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之江新语》多语种翻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多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在“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引领下,浙江人民出版社坚持专业立社,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产品线建设,着力打造时政、财经、文史三大板块特色品牌,出版了《之江新语》《大数据时代》等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最好的告别》《上帝的手术刀》《星际穿越》等图书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