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博采历代典籍,成就鸿篇巨制。
内容简介
本册涵盖:文心雕龙、诗品、风骚旨格、诗式、二十四诗品、本事诗、乐府古题要解、文笔要诀、六一诗话、温公续诗话、中山诗话、后山诗话、竹坡诗话、彦周诗话、全唐诗话、诚斋诗话、岁寒堂诗话、石林诗话、白石道人诗说、沧浪诗话、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滹南诗话、四溟诗话、升庵诗话、艺苑巵言、艺圃撷馀、诗薮、薑斋诗话、原诗、渔洋诗话、瓯北诗话、随园诗话。
同时,涵盖:续诗品、艺概、古今词话、碧鸡漫志、词源、词品、本事词、赌棋山庄词话、蕙风词话、白雨斋词话、人间词话、录鬼簿、录鬼簿续编、南词叙录、衡曲麈谈、曲藻、曲论、曲品、曲律、顾曲杂言、剧说、乐府传声、曲话、宋元戏曲史、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倩女离魂、琵琶记、牡丹亭、精忠旗、宝剑记、娇红记、桃花扇、长生殿、清忠谱、雷峰塔、风筝误。
《中华传世藏书》的编纂历时8年,汇聚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机构的100多位古籍专家,包括总顾问许嘉璐、主编尹小林等学者。他们以“传承中华文脉”为使命,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精选690余种经典,涵盖经、史、子、集四部,最终形成166册、2亿字的鸿篇巨制。
《中华传世藏书》荟萃了中华古代文明精华,凝聚了5162年华夏智慧与文化结晶,囊括了中国历史最有思想与艺术价值的作品,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全方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就。《中华传世藏书》被定位为“新时代的《四库全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华传世藏书(第163册):集部·文论一
- 文心雕龙
- 解题
- 原道第一
- 征圣第二
- 宗经第三
- 正纬第四
- 辨骚第五
- 明诗第六
- 乐府第七
- 诠赋第八
- 颂赞第九
- 祝盟第十
- 铭箴第十一
- 诔碑第十二
- 哀吊第十三
- 杂文第十四
- 谐隐第十五
- 史传第十六
- 诸子第十七
- 论说第十八
- 诏策第十九
- 檄移第二十
- 封禅第二十一
- 章表第二十二
- 奏启第二十三
- 议对第二十四
- 书记第二十五
- 神思第二十六
- 体性第二十七
- 风骨第二十八
- 通变第二十九
- 定势第三十
- 情采第三十一
- 镕裁第三十二
- 声律第三十三
- 章句第三十四
- 丽辞第三十五
- 比兴第三十六
- 夸饰第三十七
- 事类第三十八
- 练字第三十九
- 隐秀第四十
- 指瑕第四十一
- 养气第四十二
- 附会第四十三
- 总术第四十四
- 时序第四十五
- 物色第四十六
- 才略第四十七
- 知音第四十八
- 程器第四十九
- 序志第五十
- 诗品
- 解题
- 序
- 卷上
- 古诗
- 汉都尉李陵
- 汉婕妤班姬
- 魏陈思王植
- 魏文学刘桢
- 魏侍中王粲
- 晋步兵阮籍
- 晋平原相陆机
- 晋黄门郎潘岳
- 晋黄门郎张协
- 晋记室左思
- 宋临川太守谢灵运
- 卷中
- 汉上计秦嘉嘉妻徐淑
- 魏文帝
- 晋中散嵇康
- 晋司空张华
- 魏尚书何晏晋冯翊守孙楚晋著作王赞晋司徒掾张翰晋中书令潘尼
- 魏侍中应璩
- 晋清河太守陆云晋侍中石崇晋襄城太守曹摅晋朗陵公何劭
- 晋太尉刘琨晋中郎卢谌
- 晋宏农太守郭璞
- 晋吏部郎袁宏
- 晋处士郭泰机晋常侍顾恺之宋谢世基宋参军顾迈宋参军戴凯
- 宋徵士陶潜
- 宋光禄大夫颜延之
- 宋豫章太守谢瞻宋仆射谢混宋太尉袁淑宋徵君王微宋征虏将军王僧达
- 宋法曹参军谢惠连
- 宋参军鲍照
- 齐吏部谢朓
- 齐光禄江淹
- 梁卫将军范云梁中书郎邱迟
- 梁太常任昉
- 梁左光禄沈约
- 卷下
- 汉令史班固汉孝廉郦炎汉上计赵壹
- 魏武帝魏明帝
- 魏白马王彪魏文学徐幹
- 魏仓曹属阮瑀晋顿邱太守欧阳建晋文学应璩晋中书令嵇含晋河内太守阮侃晋侍中嵇绍晋黄门枣据
- 晋中书张载晋司隶傅玄晋太仆傅咸晋侍中缪袭晋散骑常侍夏侯湛
- 晋骠骑王济晋征南将军杜预晋廷尉孙绰晋徵士许询
- 晋徵士戴逵晋东阳太守殷仲文
- 宋尚书令傅亮
- 宋记室何长瑜羊曜璠宋詹事范晔
- 宋孝武帝宋南平王铄宋建平王宏
- 宋光禄谢庄
- 宋御史苏宝生宋中书令史陵修之宋典祠令任昙绪宋越骑戴法兴
- 宋监典事区惠恭
- 齐惠休上人齐道猷上人齐释宝月
- 齐高帝齐征北将军张永齐太尉王文宪
- 齐黄门谢超宗齐浔阳太守邱灵鞠齐给事中郎刘祥齐司徒长史檀超齐正员郎锺宪齐诸暨令颜则齐秀才顾则心
- 齐参军毛伯成齐朝请吴迈远齐朝请许瑶之
- 齐鲍令晖齐韩兰英
- 齐司徒长史张融齐詹事孔稚珪
- 齐宁朔将军王融齐中庶子刘绘
- 齐仆射江祏祏弟祀
- 齐记室王巾齐绥建太守卞彬齐端溪令卞录
- 齐诸暨令袁嘏
- 齐雍州刺史张欣泰梁中书郎范缜
- 梁秀才陆厥
- 梁常侍虞羲梁建阳令江洪
- 梁步兵鲍行卿梁晋陵令孙察
- 风骚旨格
- 解题
- 六诗
- 诗有六义
- 诗有十体
- 诗有十势
- 诗有二十式
- 诗有四十门
- 诗有六断
- 诗有三格
- 诗式
- 解题
- 明势
- 明作用
- 明四声
- 诗有四不
- 诗有四深
- 诗有二要
- 诗有二废
- 诗有四离
- 诗有六迷
- 诗有六至
- 诗有七德一作得
- 诗有五格
- 李少卿并古诗十九首
- 邺中集
- 文章宗旨
- 用事
- 语似用事义非用事
- 取境
- 重意诗例
- 跌宕格二品·越俗
- 跌宕格二品·骇俗
- 淈没格一品·淡俗
- 调笑格一品·戏俗
- 对句不对句
- 三不同语意势
- 偷语诗例
- 偷意诗例
- 偷势诗例
- 品藻
- 辨体有一十九字
- 二十四诗品
- 解题
- 雄浑
- 冲淡
- 纤秾
- 沉着
- 高古
- 典雅
- 洗炼
- 劲健
- 绮丽
- 自然
- 含蓄
- 豪放
- 精神
- 缜密
- 疏野
- 清奇
- 委曲
- 实境
- 悲慨
- 形容
- 超诣
- 飘逸
- 旷达
- 流动
- 本事诗
- 解题
- 情感第一
- 事感第二
- 高逸第三
- 怨愤第四
- 微异第五
- 徵咎第六
- 嘲戏第七
- 乐府古题要解
- 解题
- 卷上
- 序
- 江南曲
- 度关山
- 长歌行
- 薤露歌亦曰《薤露行》蒿里传亦曰《蒿里什》亦曰泰山吟行
- 鸡鸣
- 对酒行
- 乌生八九子
- 平陵东
- 陌上桑
- 短歌行
- 燕歌行
- 秋胡行
- 苦寒行
- 董桃行
- 塘上行
- 善哉行
- 东门行
- 西门行
- 煌煌京洛行
- 艳歌何尝行亦曰《飞鹤行》
- 步出夏门行亦曰《陇西行》
- 野田黄雀行
- 满歌行
- 棹歌行
- 雁门太守行
- 白头吟
- 殿前生桂树
- 白鸠篇
- 碣石篇
- 淮南王篇
- 折纻歌
- 上之回
- 战城南
- 巫山高
- 君马黄
- 芳树
- 有所思
- 雉子斑
- 临高台
- 钓竿
- 刘生
- 王昭君
- 子夜
- 前溪歌
- 乌夜啼
- 石城乐
- 莫愁
- 襄阳
- 卷下
- 日重光月重轮
- 上留田行《古今注》云 “上苗田”,此云 “上留”,盖传说之误。未知孰是
- 相逢狭路间行亦曰 《长安有狭斜行》
- 艳歌行
- 怨歌行一曰 《怨诗行》
- 饮马长城窟行
- 君子行
- 君子有所思行
- 朝歌行
- 豫章行
- 门有车马客行
- 猛虎行
- 齐讴行
- 吴趋行
- 会吟行
- 从军行
- 出自蓟北门行
- 结客少年场行
- 东武吟行或无“行”字
- 苦热行
- 放歌行
- 西长安行
- 怨歌行
- 昇天行
- 凤将雏
- 楚妃叹
- 白马篇
- 空城雀
- 半度溪
- 起夜来
- 独不见
- 夜夜曲
- 携手曲
- 阳春曲
- 关山月
- 博陵王官侠曲
- 新城长乐宫行
- 大垂手
- 行路难
- 蜀道难
- 秦王衣曲
- 轻薄篇
- 妾薄命篇
- 苦哉行
- 悲哉行
- 思归分一曰 《离拘操》
- 雉朝飞
- 走马引
- 别鹤操
- 水仙操
- 公无渡河本 《箜篌引》
- 长门怨
- 婕妤怨
- 铜雀台一曰 《铜雀妓》
- 四愁七哀
- 同声歌行
- 定情篇
- 合欢诗
- 招隐反招隐
- 砧藁今何在
- 连句
- 爱妾换马
- 自君之出矣
- 离合诗
- 盘中诗
- 回文诗
- 百年诗
- 步虚词
- 道里名诗
- 星名
- 郡县名
- 卦名
- 药名
- 姓名
- 相名
- 宫殿名
- 草树鸟兽名
- 歌曲名
- 针穴名
- 将军名
- 车名
- 船名
- 无名
- 寺名
- 数
- 八音
- 六甲
- 十二属
- 六府
- 文笔要诀
- 解题
- 句端
- 六一诗话
- 解题
- 温公续诗话
- 解题
- 中山诗话
- 解题
- 后山诗话
- 解题
- 竹坡诗话
- 解题
- 彦周诗话
- 解题
- 全唐诗话
- 解题
- 原序
- 卷一
- 太宗
- 高宗
- 中宗
- 玄宗
- 德宗
- 文宗
- 宣宗
- 昭宗
- 武后
- 徐贤妃
- 上官昭容
- 孔绍安
- 虞世南
- 魏徵
- 李百药
- 长孙无忌
- 王勃
- 马周
- 李义府
- 杜淹
- 苏味道
- 骆宾王
- 陈子昂
- 李日知
- 李景伯
- 崔融
- 李适
- 徐彦伯
- 李峤
- 苏颋
- 沈佺期
- 李行言
- 张元一
- 刘希夷
- 张敬忠
- 张说
- 宋璟
- 王湾
- 姚崇
- 赵仁奖
- 金昌绪
- 张九龄
- 王维
- 王缙
- 贺知章
- 李嘉祐
- 张均
- 王諲
- 孟浩然
- 陶岘
- 王昌龄
- 李清
- 韩滉
- 王之涣
- 卷二
- 刘长卿
- 章八元
- 韦应物
- 朱放
- 李泌
- 畅当
- 皇甫冉
- 皇甫曾
- 秦系
- 顾况
- 朱绛
- 杨志坚
- 刘方平
- 戎昱
- 柳郴
- 薛
- 元载
- 杨郇伯
- 梁锽
- 戴叔伦
- 于鹄
- 李益
- 耿湋一作纬
- 卢纶
- 韩翃
- 钱起
- 司空曙
- 崔峒
- 李端
- 冷朝阳
- 窦叔向
- 窦常
- 窦巩
- 常建
- 李约
- 陈通方
- 杨炎
- 裴度
- 韩愈
- 张籍
- 李道昌
- 陆畅
- 李翱
- 孟郊
- 刘叉
- 杨巨源
- 欧阳詹
- 袁高
- 阎济美
- 裴交泰
- 刘灶《纪事》作 “皂”
- 元稹
- 白居易
- 卷三
- 牛僧孺
- 李绅
- 刘禹锡
- 陈润
- 贾岛
- 李正封
- 崔护
- 张又新
- 柳公权
- 陆鸿渐
- 章孝标
- 施肩吾
- 孟简
- 张萧远
- 许康佐
- 张南史
- 徐凝
- 令狐楚
- 张仲素
- 郎士元
- 于良史
- 舒元舆
- 李贺
- 柳宗元
- 邵真
- 李宣远
- 王建
- 朱湾
- 苏郁
- 韦丹
- 王播
- 周匡物
- 刘言史
- 刘猛
- 李余
- 李涉
- 刘昭禹
- 孙昌胤
- 严休复
- 朱庆余
- 杨虞卿
- 杨汝士
- 张志和
- 严维
- 李播
- 李德裕
- 郑还古
- 裴休
- 薛宜僚
- 九老会胡杲
- 吉皎
- 刘真
- 郑据
- 卢真
- 张浑
- 白居易
- 卷四
- 项斯
- 滕迈
- 裴思谦
- 廖有方
- 姚合
- 宋雍
- 段文昌
- 刘郇伯
- 陈彦博
- 郭良骥
- 崔嘏
- 唐球
- 白敏中
- 魏扶
- 马植
- 崔铉
- 裴夷直
- 杨敬之
- 喻凫
- 杨衡
- 王彦威
- 繁知一
- 雍裕之
- 张祜
- 李商隐
- 刘得仁
- 王智兴
- 马戴
- 郑颢
- 李群玉
- 温庭筠
- 王起
- 丁棱
- 姚鹄原缺
- 蒯希逸
- 黄颇
- 郑畋
- 李汇征
- 刘威
- 崔郊
- 来鹏
- 杜牧
- 许浑
- 雍陶
- 李远
- 赵嘏
- 韦承贻
- 段成式
- 韦蟾
- 李敬方
- 李郢
- 李洞
- 长孙翱
- 崔橹
- 高蟾
- 卷五
- 于武陵
- 李频
- 刘鲁风
- 褚载
- 汪遵
- 卢渥
- 滕倪
- 费冠卿
- 李廓
- 薛能
- 曹邺
- 聂夷中
- 张林
- 崔涂
- 章碣
- 方干
- 卫准
- 司空图
- 秦韬玉
- 高骈
- 翁承赞
- 皮日休
- 卢延让
- 裴说
- 张为
- 韩偓
- 曹松
- 杜荀鹤
- 郑綮
- 钱珝
- 严恽
- 王涣
- 张曙
- 翁绶
- 袁皓
- 李涛
- 王祝
- 韦庄
- 吴融
- 公乘亿
- 罗邺
- 罗隐
- 许棠
- 张蠙
- 郑谷
- 温宪
- 李昌符
- 李山甫
- 钟离权
- 张道古
- 胡曾
- 伍唐珪
- 卷六
- 韩定辞
- 同谷子
- 沈彬
- 周朴
- 孙鲂
- 王易简
- 范摅之子
- 郑云叟
- 僧子兰
- 僧灵澈
- 僧灵一
- 僧清江
- 僧广宣
- 僧法振
- 僧皎然
- 僧文秀
- 僧栖白
- 僧无可
- 僧怀濬
- 僧可朋
- 僧云表
- 僧贯休
- 僧齐己
- 僧栖蟾
- 僧清塞
- 僧文益
- 僧修睦
- 僧景云
- 僧可止
- 僧卿云
- 僧处默
- 僧澹交
- 僧若虚
- 僧昙域
- 僧怀浦
- 僧慕幽
- 僧尚颜
- 开元宫人
- 崔氏
- 刘氏
- 薛媛
- 李季兰
- 如意中女子
- 鱼玄机
- 僖宗宫人
- 张建封妓
- 女郎宋若昭
- 女郎张窈窕
- 女郎刘媛
- 莺莺
- 不知名
- 权龙褒褒一作襄
- 诚斋诗话
- 解题
- 岁寒堂诗话
- 解题
- 卷上
- 卷下
- 石林诗话
- 解题
- 卷上
- 卷中
- 卷下
- 拾遗
- 王明之怀所爱诗
- 韦苏州诗
- 子云清自守今日起为官
- 白石道人诗说
- 解题
- 序白石姜夔尧章
- 正文
- 沧浪诗话
- 解题
- 诗辩
- 诗体
- 诗法
- 诗评
- 考证
- 附:答吴景仙书
- 苕溪渔隐丛话
- 解题
- 卷一
- 国风汉魏六朝上
- 卷二
- 国风汉魏六朝下
- 卷三
- 五柳先生上
- 卷四
- 五柳先生下
- 卷五
- 李谪仙
- 卷六
- 杜少陵一
- 卷七
- 杜少陵二
- 卷八
- 杜少陵三
- 卷九
- 杜少陵四
- 卷十
- 杜少陵五
- 卷十一
- 杜少陵六
- 卷十二
- 杜少陵七
- 卷十三
- 杜少陵八
- 卷十四
- 杜少陵九
- 卷十五
- 骆宾王
- 王摩诘
- 韦苏州
- 孟浩然
- 卷十六
- 韩吏部上
- 卷十七
- 韩吏部中
- 卷十八
- 韩吏部下
- 卷十九
- 柳柳州
- 孟东野贾浪仙
- 玉川子
- 卷二十
- 李习之
- 李长吉
- 李卫公
- 常建
- 严维
- 徐季海
- 刘宾客
- 卷二十一
- 香山居士
- 卷二十二
- 唐彦谦
- 西昆体
- 王建
- 卷二十三
- 杜牧之
- 温庭筠
- 杜荀鹤
- 韩致尧
- 借对
- 半夜钟
- 熟食清明
- 卷二十四
- 阳关霓裳
- 秘色
- 唐人杂记
- 杨凝式
- 罗隐
- 五季杂记
- 卷二十五
- 宋朝
- 卢多逊
- 徐铉
- 王元之
- 张乖崖
- 寇莱公
- 王文穆
- 丁晋公
- 夏英公
- 陈恭公
- 杜默
- 卷二十六
- 晏元献
- 宋莒公
- 宋景文
- 王君玉
- 卷二十七
- 陈文惠
- 蔡文忠
- 韩魏公
- 杜祁公
- 张文定
- 陈亚
- 林和靖
- 卷二十八
- 范文正
- 文潞公
- 王岐公
- 赵清献
- 范蜀公
- 司马温公
- 韩持国
- 韩玉汝
- 卷二十九
- 六一居士上
- 卷三十
- 六一居士下
- 卷三十一
- 梅圣俞
- 卷三十二
- 苏子美
- 石曼卿
- 卷三十三
- 半山老人一
- 卷三十四
- 半山老人二
- 卷三十五
- 半山老人三
- 卷三十六
- 半山老人四
- 卷三十七
- 王逢原
- 蔡天启
- 俞清老秀老
- 袁世弼
- 郭功甫
- 张子野
- 贺方回
- 卷三十八
- 东坡一
- 卷三十九
- 东坡二
- 卷四十
- 东坡三
- 卷四十一
- 东坡四
- 卷四十二
- 东坡五
- 卷四十三
- 东坡六
- 卷四十四
- 东坡七
- 卷四十五
- 东坡八
- 卷四十六
- 东坡九
- 卷四十七
- 山谷上
- 卷四十八
- 山谷中
- 卷四十九
- 山谷下
- 卷五十
- 秦少游
- 卷五十一
- 后山居士
- 晁无咎
- 张文潜
- 卷五十二
- 徐仲车
- 谢无逸
- 潘邠老
- 邢敦夫
- 高子勉
- 胡少汲
- 张芸叟
- 杨公济
- 王仲至
- 崔德符
- 赵循道
- 任子固
- 卷五十三
- 无尽居士
- 唐子西
- 韩子苍
- 陈去非吕居仁
- 汪彦章
- 苏养直
- 谢薖
- 杨察
- 徐忻
- 詹存中
- 周明老
- 的对
- 水晶宫
- 卷五十四
- 宋朝杂记上
- 卷五十五
- 宋朝杂记下
- 卷五十六
- 文殊
- 远法师
- 古灵
- 圆泽
- 灵彻
- 舩子和尚
- 参寥
- 洪觉范
- 王梵志
- 卷五十七
- 雪窦
- 赞元
- 了元
- 秀老
- 惠诠
- 清顺
- 僧诗无蔬笋气
- 戏词
- 蒸豚诗
- 汤泉诗
- 夏云诗
- 缁黄杂记
- 卷五十八
- 回仙
- 神仙杂记
- 鬼诗
- 卷五十九
- 长短句
- 卷六十
- 忆妓诗
- 洞仙歌
- 花蕊夫人
- 虞美人草行
- 回文诗
- 琵琶
- 啭春莺
- 媚儿
- 鲁生
- 丽人杂记
- 诗人玉屑
- 解题
- 卷一
- 诗辨
- 诗法
- 卷二
- 诗评
- 诗体上
- 诗体下
- 卷三
- 句法
- 唐人句法
- 宋朝警句
- 卷四
- 风骚句法
- 诗有四炼
- 七言
- 卷五
- 口诀
- 初学蹊径
- 卷六
- 命意
- 造语
- 下字
- 卷七
- 用事
- 厌韵
- 属对
- 卷八
- 煅炼
- 沿袭
- 夺胎换骨
- 点化
- 卷九
- 托物
- 讽兴
- 规诫
- 白战
- 卷十
- 含蓄
- 诗趣
- 诗思
- 体用
- 风调
- 平淡
- 闲适
- 自得
- 变态
- 圆热
- 词胜
- 绮丽
- 富贵
- 寒乞
- 知音自荐附
- 卷十一
- 诗病
- 碍理
- 考证
- 卷十二
- 品藻古今人物
- 古诗
- 律诗
- 绝句
- 卷十三
- 三百篇
- 楚词
- 两汉
- 建安
- 六代
- 卷十四
- 谪仙
- 李杜
- 草堂
- 卷十五
- 王维
- 韦苏州
- 孟浩然
- 韩文公
- 柳仪曹
- 孟东野贾浪仙
- 玉川子
- 李长吉
- 刘宾客
- 常建
- 卷十六
- 香山
- 玉谿生
- 王建
- 杜牧之
- 韩致元
- 晚唐
- 卷十七
- 西昆体
- 六一居士
- 苏子美
- 梅都官
- 石曼卿
- 西湖处士
- 邵康节
- 半山老人
- 雪堂
- 卷十八
- 涪翁
- 陈履常
- 秦太虚
- 张文潜
- 韩子苍
- 王逢原
- 蔡天启
- 俞秀老清老
- 袁世弼
- 郭功甫
- 贺方回
- 张子野
- 谢无逸
- 邢敦夫
- 潘邠老
- 胡少汲
- 徐仲车
- 杨公济
- 张芸叟
- 唐子西
- 王仲至
- 卷十九
- 中兴诸贤
- 卷二十
- 禅林
- 方外
- 闺秀女类也
- 卷二十一
- 灵异
- 诗余
- 中兴词话并系玉林黄升叔旸 《中兴词话》补遗
- 滹南诗话
- 解题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中华传世藏书(第164册):集部·文论二
- 四溟诗话
- 解题
- 王渔洋序
- 序
- 卷一
- 卷二
- 补
- 卷三
- 补
- 卷四
- 补
- 升庵诗话
- 解题
- 重编升庵诗话弁言
- 卷一
- 一笑
- 九字梅花诗
- 人日梅诗
- 十字平音
- 十样鸾笺
- 七平七仄诗句
- 七经诗集句之始
- 七夕曝衣
- 八角磨盘
- 八咏
- 丁屈朋斜
- 上番
- 上巳诗
- 上林赋连绵字
- 于荐
- 弓琱
- 山行经村径
- 山谷诗
- 下落花
- 小姑无郎
- 小儿拳
- 女状元
- 子美赠花卿
- 子书传记语似诗者
- 子由四绝句
- 三千歌舞
- 三罗诗
- 三雅杯
- 三句诗
- 女郎秦玉鸾忆所欢
- 口脂
- 六朝七言律其体不纯,《寄张禹山》。
- 六赤打叶子
- 六言诗始
- 水寺钟
- 木绵
- 井公六博
- 尹式诗
- 吊月
- 仇池笔记
- 巴陵赠贾至舍人
- 孔欣诗
- 止观之义
- 公冶长通鸟音
- 日抱无鼋鼍
- 月黄昏
- 文选生烟字
- 文与句
- 文思迟速
- 天窥象纬逼
- 天风海涛
- 天马歌
- 卷二
- 夭邪
- 不嫁惜娉婷
- 不借军持
- 太白怀乡句
- 太白句法
- 太白用徐陵诗
- 太白梁甫吟
- 太白用古乐府
- 五云太中
- 五言律起句
- 五言律八句不对
- 五字
- 元载韩侂胄
- 元微之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
- 元微之唐宪宗挽词
- 元朝番书
- 元次山好奇
- 元洪二子题山诗
- 王季友诗
- 王融诗
- 王褒渡河
- 王邱东山诗
- 王绩赠学仙者
- 王摩诘遗诗
- 王少伯赠张荆州
- 王周嘉陵江
- 王奂惆怅词
- 王绩野望诗
- 王粲用刘歆赋语
- 王筠咏边衣
- 王建宫词
- 王适诗
- 王阳明纪梦诗
- 王昌龄长信秋词
- 王昌龄殿前曲
- 王昌龄从军行
- 王之涣梁州歌
- 王雪山论诗
- 方泽杜常
- 丹的
- 平楚
- 北走
- 甘泉歌
- 卷三
- 打油诗
- 皮日休馆娃宫怀古
- 令狐楚塞上曲
- 仙女湘妃庙
- 戎昱霁雪诗
- 玉华仙子歌
- 玉瑕锦类
- 半山用字
- 半山用王右丞诗
- 半江
- 半豹
- 右丞诗用字
- 石湖妙句
- 石碣阳镌额
- 石
- 卸亭
- 石苔可践
- 石尤风
- 石城乐
- 石屏奇句
- 四言诗
- 四言诗自然句
- 四婵娟
- 白渠歌
- 白苎
- 白头乌
- 白莲诗
- 白乐天酬严给事玉蕊花
- 白乐天暮江吟
- 司空图论诗
- 司空图狂歌
- 司空图听雨
- 司空图重阳阻雨
- 司空图冯燕歌
- 古诗二言至十一言
- 古诗
- 又
- 古诗十九首拾遗
- 古歌铜雀词
- 古诗用古韵
- 古今乐录
- 古行路难
- 古镜诗
- 古胡无人行
- 古字窥作闚
- 古书不可妄改
- 古蜡祝丁零威歌遗句
- 古赋形容丽情
- 古梅
- 汃月朽月
- 羊肠熊耳
- 行道迟迟
- 米元章
- 托物起兴
- 百东坡
- 竹香
- 卷四
- 竹笋江鱼
- 竹枝词
- 伏毒寺诗
- 帆字音
- 同能不如独胜
- 劣唐诗
- 多景楼周繇
- 任希古和七月七日临昆明池
- 成文幹中秋月
- 吕用之
- 吕温题阳人城
- 西郊诗
- 西施
- 朱鹭
- 朱万初墨
- 朱庆余仙游寺
- 朱庆余闺意上张水部
- 朱滔括兵丽情集
- 朱玄晦真人诗
- 江淹咏美人春游
- 江平不流
- 江蒲
- 江南行
- 江乌海燕
- 江总长安九日诗
- 江总怨诗
- 沙海
- 冷朝阳送红线酒
- 佛经似诗句
- 仲尼登泰山
- 岑参蔟拍六州歌头
- 吹蛊
- 近水楼台
- 沐继轩荔枝诗
- 耳衣
- 卵色天
- 阮何双
- 君攸桂楫泛中河
- 余延寿折杨柳
- 余知古论退之文
- 老泉诗
- 老子论性
- 狄香
- 串
- 何兆玉蕊花
- 吾犹昔人
- 坐猿坐莺
- 估客乐
- 邢象玉古意
- 邵公批语
- 角妓垂螺
- 吴趋趋非平声
- 吴二娘
- 秃节
- 巫山曲
- 巫峡江陵
- 回颿挝
- 宋人绝句
- 卷五
- 何兆章仇公席上咏真珠姬
- 宋人论诗
- 宋人多议论可厌
- 宋之问嵩山歌
- 宋子虚咏史
- 批颊
- 沈君攸薄暮动弦歌
- 沈氏竹火笼诗
- 沈彬吊边人
- 沈彬入塞诗
- 李太白论诗
- 李太白相逢行
- 李白帖
- 李白横江词
- 李陵诗
- 李育飞骑桥诗
- 李益诗
- 又
- 李郢酬王舍人雪中风寄
- 李郢宿杭州虚白堂
- 李贺昌谷北园新笋
- 李端古别离诗
- 李耆卿评文
- 李余寒食诗
- 李余临邛怨
- 李嘉祐王舍人竹楼
- 李义山萤诗
- 李义山柳诗
- 李义山景阳井
- 李约观祈雨
- 抛堶击壤
- 杜少陵论诗
- 杜诗本选
- 杜诗夺胎之妙
- 杜诗步檐字
- 杜诗数目字
- 杜诗与包佶同意
- 杜诗左担之句
- 杜诗野艇字
- 杜诗讹字
- 杜诗天棘
- 杜工部荔枝诗
- 杜鹃花
- 杜审言诗
- 杜逸诗
- 杜牧柳诗
- 杜牧池州别孟迟先辈
- 杜牧诗
- 杜牧连上闻胡笳
- 杜牧登乐游原
- 杜牧之
- 牧之屏风美人
- 杜常华清宫
- 社南社北
- 门外猧儿
- 姑苏台
- 卷六
- 忠简武穆诗名
- 两女郎诗
- 雨粟鬼哭
- 含笑花谜
- 京师易春晚
- 轧轧鸦
- 咄唶歌
- 河州王司马诗
- 芳梅诗
- 岳阳楼诗
- 明驼使
- 明月可中
- 采莲曲
- 芬月
- 妖浮
- 所钦《韵语阳秋》
- 青精饭
- 青楼曲
- 青岚帚
- 长安贫儿镂臂文
- 长颈高结
- 长河既已萦
- 妾鱼
- 弦超赠神女诗
- 帛道猷诗
- 阿亸回
- 泥人娇
- 松下
- 周舍还田舍诗
- 周焘诗
- 武后如意曲
- 武侯祠诗
- 坡诗
- 坡诗月明看露上
- 宗懔荆州泊
- 宗懔春望
- 昔昔盐
- 波漂菰米
- 孟浩然诗句
- 孟东野感怀
- 孟迟旅望阐幽
- 金雌诗
- 金山寺诗
- 金鱼金龟
- 金人咏物诗
- 金潾
- 季札墓碑
- 季随
- 东坡评陶诗
- 东坡梅诗
- 东山李白
- 东阁官梅
- 东丹王千角鹿图
- 亚枝花
- 桂子
- 洞宫
- 珊瑚钩诗话
- 侯夫人梅诗
- 星桥
- 津阳门诗全见《诗林振秀》
- 郝仙女庙词
- 郝经论书
- 挂胡林
- 幽州台诗
- 幽阳
- 卷七
- 神弦曲
- 神
- 为善最乐
- 律诗当句对
- 泉明
- 洪容斋唐人绝句
- 香球金缕
- 香云香雨
- 若光嵫景
- 苻坚诗
- 风筝诗
- 屏风牒
- 军门曰和
- 飞霜殿
- 洛阳花雪
- 洛春谣
- 后山诗话
- 冷朝光越溪怨
- 哀曼
- 马戴诗
- 马戴楚江怀古
- 马戴喻凫诗句
- 南浦诗
- 南云
- 南裔志
- 南州行
- 庭珪赝墨
- 胡唐论诗
- 胡燕
- 胡曾咏史
- 胡琴婢胜儿
- 音韵之原
- 柳公绰梓州牛头寺诗
- 柳花香
- 柳枝词
- 洵美且都
- 逐子
- 卿云歌
- 陈同甫与朱子书
- 陈子昂诗
- 陈白沙诗
- 陈孚远诗
- 陈文惠公诗
- 荀子解诗
- 乌夜啼
- 怪石诗
- 酒龙
- 连臂
- 地
- 康浪
- 席箕
- 晋沈琉前溪歌
- 荔枝六言
- 浮渲梳头
- 范季随评诗
- 高棅选唐诗正声
- 高宗过温汤
- 夏侯湛补亡诗
- 徐凝宫词
- 连绵字
- 海鱼空鸟
- 海红
- 卷八
- 蚌盘
- 桃花诗
- 冻
- 韦应物萤火诗
- 韦应物苏州郡斋燕集诗
- 韦应物寄淮上綦毋三
- 韦应物浣纱女
- 韦庄古别离
- 韦庄江行西望寄友
- 韦诗误字
- 孙器之评诗
- 孙逖诗
- 孙思邈诗
- 茸母孟婆
- 袁伯文诗
- 袁绍杯
- 袁崧山川记
- 素足女
- 书贵旧本
- 书堂饮散复邀李尚书下马赋
- 梁宫人前溪歌
- 梁元帝阳云馆柳诗
- 梁元帝登百花亭怀荆楚此诗又以为邵陵王纶作。
- 梁元帝萤火诗
- 梁武白纻辞
- 梁武帝父子诗谶
- 梁简文咏枫叶诗
- 梁简文和萧侍中子显春别
- 书云
- 眠
- 唐诗葳蕤
- 唐诗主情
- 唐诗翻三百篇意
- 唐诗绝句误字
- 唐诗不厌同
- 唐舜妓着靴
- 唐彦谦垂柳
- 唐彦谦诗
- 唐人传奇小诗
- 唐求送人之邛州
- 唐诗人郑仲贤
- 屠苏为草名
- 望行人
- 卷九
- 渚宫妓高使君别宴
- 盛小丛突厥三台
- 豆蔻
- 庄子解
- 庄定山诗
- 晁诗
- 粘天
- 侧寒
- 掘柘掘音担。按此节已略见卷三《白苎舞》条。
- 探情以华
- 补稻畦水诗
- 彫苽
- 雪赞书纨扇
- 假诗
- 楖枥
- 麦含金
- 符载甘州歌
- 清新庾开府
- 庾信诗
- 庾肩吾烛影诗
- 晨鸡鸣高树
- 栀子同心
- 陶渊明九月九日
- 陶弼
- 陪族叔侍郎晔及贾舍人至游洞庭
- 又
- 悠字单用
- 悠字押韵
- 寄衣曲
- 寄明州于驸马
- 寄梅事
- 崔融从军行
- 崔道融梅诗
- 崔涂王维诗
- 崔鲁华清宫诗
- 崔道融读杜紫微集
- 许浑
- 许彦周诗话
- 鱼米
- 鱼若乘空
- 鱼鱼雅雅
- 隋末诗谶
- 陆贾素馨
- 陆希声梅花坞
- 陆机太白诗音
- 陆机诗
- 卷十
- 曹松警句
- 曹孟德乐府
- 曹子建遗诗
- 张说苏摩遮
- 张籍答朱庆余
- 张正见咏鸡
- 张旭诗
- 张祜上方寺诗
- 张祜氐州第一
- 张李诗
- 张说诗
- 沈满愿诗
- 张仲举词用唐诗铭
- 张方诗
- 张邵张祁
- 张祜和杜牧之九华见寄
- 张继诗
- 张亨父诗
- 张飞书
- 张諲
- 梅圣俞诗
- 梅谿注东坡诗
- 牵丝
- 伪书误人
- 崇山
- 黄眉墨妆
- 黄鹂留
- 黄蝶
- 黄鹤楼诗
- 黄夹缬林
- 黄云
- 紫濛
- 华不注
- 菩萨鬘
- 揭调
- 雯华
- 湖阴曲题误
- 傅玄杂诗
- 湓浦衣带
- 开梅山
- 曾子固诗
- 裋褐
- 杨柳枝寿杯词
- 杨素诗文
- 游景仁黄鹤楼诗
- 湛方生酬南平王
- 黑云
- 喻凫诗
- 集句
- 斑璘
- 华山畿
- 温庭筠观棋
- 道林岳麓二寺诗
- 犹唱犹吹
- 隋炀帝野望诗
- 炀帝曲名
- 隋后主诗
- 甄后塘上行
- 岚彩飞琼
- 残灯诗
- 解红
- 解音贾
- 卷十一
- 搥碎黄鹤楼
- 湘烟
- 评李杜
- 晚见朝日
- 晚唐绝唱
- 晚唐两诗派
- 景龙文馆学士长宁公主宅流杯
- 贯休题兰江言上人院
- 贯休古意
- 绝句
- 绝句四句皆对
- 无名氏六言诗或云李季章作。
- 无名氏水鼓子
- 无名氏水调歌
- 无名氏杨柳枝
- 无名氏诗
- 叶晦叔论诗
- 瓠芦河苜蓿烽
- 闾邱均
- 虞世南织锦曲
- 称许有乃祖之风
- 称赞文章之妙
- 楚妃吟
- 足盈访瓕
- 颂声寝变风息
- 远水如岸
- 乡里夫妻
- 雉噫
- 滇中诗人
- 瑟居
- 瑟瑟
- 雍陶哀蜀人为南诏所俘
- 瑞香花诗
- 贾岛佳句
- 偃曝
- 咏王安石
- 塞北江南
- 咏蝉诗
- 咏被中绣鞋
- 落月屋梁
- 落梅诗
- 落星远
- 感遇诗
- 罨画
- 诗用熨字
- 诗用儿字
- 诗小序
- 诗文用字须有来历
- 诗句用意
- 诗押徊字
- 诗用惹字
- 诗史
- 诗赋用字
- 诗文夺胎
- 蜀栈古壁诗
- 蜀诗人
- 又
- 蜀诗人王谦
- 凤林
- 卷十二
- 捣衣
- 莲花诗
- 慈湖抚琴行
- 裴迪诗
- 繁知一繁音婆
- 赵李
- 汉古诗逸句
- 箕仙诗
- 慢字为乐曲名
- 端砚诗
- 夺胎换骨
- 绿沉
- 碑生金
- 银烛
- 复裙诗
- 尔公尔侯
- 僧皎然冬日送客
- 僧无邺落叶诗
- 褥芙蓉
- 铜虹晓虹
- 朅来
- 靺鞨
- 赋比兴
- 蔡孚打毯篇
- 挚虞论诗赋四过
- 贱妾亦何为
- 选诗补注
- 剑门明皇诗
- 盘涡
- 慧远诗
- 乐曲名解
- 乐府误字
- 些乐城
- 滕王
- 滕王此与前《民歌出牧》条说异。
- 请急
- 刘贡父
- 刘须溪
- 刘须溪
- 刘静修跋王子端书
- 刘禹锡诗
- 刘言史乐府杂词
- 刘言史诗
- 刘驾绝句
- 刘驾诗
- 刘元济诗
- 刘后村三诗
- 刘原父喜雨诗
- 刘绮庄扬州送人
- 刘勰论文
- 卷十三
- 刘三娘光宅寺见少年头陀有感
- 刘希夷江南曲
- 刘文房诗
- 刘之遴酬江总诗
- 蝦蟆陵
- 锒铛
- 论诗画
- 涩浪
- 萧遇诗
- 萧子显春别
- 萧纪巫峡诗
- 萧悫春庭晚望
- 学选诗
- 竖子
- 树如荠
- 卫象吴宫怨
- 横浦论诗
- 避贤
- 锦衣夜不襞
- 双鲤
- 萤诗
- 数回细写愁仍破
- 艛
- 锦城丝管
- 钱珝咏史珝音许。
- 险诨句
- 草
- 濂溪诗
- 蕃马胡儿
- 邻舍诗
- 邻舟诗
- 凝音佞
- 凝笳叠鼓
- 谚语有文理
- 颜谢诗评
- 薰风啜茗
- 攂鼓
- 聂夷中公子行
- 薄音婆
- 储光羲七言律
- 储诗
- 谣作
- 衡州
- 簏簌
- 烛剪诗
- 卷十四
- 锺常侍诗话
- 龙池春游曲
- 龙衮羊裘
- 简文枫叶诗
- 薛涛诗
- 薛能柳枝词
- 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
- 鸿嘶猿唳
- 鸿篆
- 谢皋羽诗
- 谢诗
- 谢灵运逸诗
- 谢灵运逸句
- 谢自然升仙
- 谢偃新曲
- 与涴同
- 覆窠俳体打油钉铰
- 滤水罗诗
- 关山一点
- 韩退之别盈上人
- 韩退之同张水部籍游曲江寄白二十二舍人
- 韩退之诗
- 韩翃赠李冀
- 韩翃诗
-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 韩琮杨柳枝
- 颠当
- 丽人行逸句
- 铙歌曲
- 韵语阳秋
- 魏收挟瑟歌
- 魏收赠裴伯茂诗
- 魏文帝蒲桃诏东坡橄榄诗
- 罗隐红梅诗
- 罗邺嘉陵江
- 镜听
- 宝袜腰彩
- 兰廷瑞诗
- 兰草
- 半亭杜诗
- 苏颋公主宅夜宴
- 苏堤始末
- 苏李五言诗
- 苏子卿梅花诗后周人。
- 苏子由四绝句
- 劝农诗
- 莺啼修竹
- 铁马汗常趋
- 驱雁
- 顾况诗句
- 顾野王芳树诗
- 顾非熊
- 鹭丝谜
- 惊泷
- 读书万卷
- 鹧鸪歌词
- 艳雪
- 灵彻诗
- 衢州断碑诗
- 滟滪
- 附录
- 杜工部诗
- 王霞卿
- 李芳仪《续丽情集》
- 秦少游女
- 苏云卿
- 张千载
- 镜殿
- 琼花
- 草书枯涩
- 阮籍诗
- 多根树
- 凙
- 赏梅悬灯升庵《卮言闰集》
- 齼字音升庵《艺林伐山》
- 杜牧弄水亭诗
- 子山诗用古韵
- 古诗文宜改定字
- 唐卢中读庾信集
- 艺苑卮言
- 解题
- 序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诗
- 文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艺圃撷馀
- 解题
- 诗薮
- 解题
- 序
- 内编一
- 古体上杂言
- 内编二
- 古体中五言
- 内编三
- 古体下七言
- 内编四
- 近体上五言
- 内编五
- 近体中七言
- 内编六
- 近体下绝句
- 外编一
- 周汉
- 外编二
- 六朝
- 外编三
- 唐上
- 外编四
- 唐下
- 外编五
- 宋
- 外编六
- 元
- 杂编一
- 遗逸上篇章
- 杂编二
- 遗逸中载籍
- 杂编三
- 遗逸下三国
- 杂编四
- 闰余上五代
- 杂编五
- 闰余中南渡
- 杂编六
- 闰余下中州
- 续编一
- 国朝上洪永成弘
- 续编二
- 国朝下正德嘉靖
- 附:石羊生传
- 薑斋诗话
- 解题
- 卷上
- 卷下
- 原诗
- 解题
- 叙
- 卷一
- 内篇上
- 卷二
- 内篇下
- 卷三
- 外篇上
- 卷四
- 外篇下
- 跋
- 渔洋诗话
- 解题
- 序
- 卷上
- 卷中
- 卷下
- 瓯北诗话
- 解题
- 卷一
- 李青莲诗
- 卷二
- 杜少陵诗
- 卷三
- 韩昌黎诗
- 卷四
- 白香山诗
- 卷五
- 苏东坡诗
- 卷六
- 陆放翁诗
- 卷七
- 陆放翁年谱小引
- 陆放翁年谱
- 卷八
- 元遗山诗
- 高青丘诗
- 卷九
- 吴梅村诗
- 卷十
- 查初白诗
- 卷十一
- 明妃诗
- 韦苏州
- 杜牧诗
- 皮日休
- 苏子美、梅圣俞
- 欧阳诗
- 王荆公诗
- 黄山谷诗
- 摘句
- 诗人佳句
- 卷十二
- 七言律
- 各体诗已见《陔余丛考》,今又增数格。
- 诗以古人姓名藏句中
- 双声体
- 药名体
- 诗病
- 南宋人著述未入金源
- 古今诗互有优劣
- 随园诗话
- 解题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续诗品
- 解题
- 崇意
- 精思
- 博习
- 相题
- 选材
- 用笔
- 理气
- 布格
- 择韵
- 尚识
- 振采
- 结响
- 取径
- 知难
- 葆真
- 安雅
- 空行
- 固存
- 辨微
- 澄滓
- 齐心
- 矜严
- 藏拙
- 神悟
- 即景
- 勇改
- 著我
- 戒偏
- 割忍
- 求友
- 拔萃
- 灭迹
- 跋
- 艺概
- 解题
- 叙
- 卷一文概
- 卷二诗概
- 卷三赋概
- 卷四词曲概
- 卷五书概
- 卷六经义概
- 中华传世藏书(第165册):集部·文论三
- 古今词话
- 解题
- 唐庄宗
- 孟昶
- 韦庄
- 徽宗皇帝
- 潘阆
- 晏殊
- 司马光
- 王安石
- 张先
- 又
- 又
- 柳永
- 又
- 又
- 又
- 苏轼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黄庭坚
- 秦观
- 又
- 又
- 又
- 晁补之
- 曹组
- 赵君举
- 江致和
- 许将
- 杨师纯
- 杨端臣
- 张才翁
- 刘濬
- 任昉
- 陈子雍
- 虞策
- 阎咏词谱失注撰人
- 林外
- 聂胜琼
- 赵才卿
- 施酒监
- 无名氏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又
- 碧鸡漫志
- 解题
- 碧鸡漫志序
- 卷一
- 歌曲所起
- 歌词之变
- 古者歌工乐工皆非庸人
- 汉初古俗犹在
- 荆轲易水歌
- 古音古辞亡缺
- 自汉至唐所存之曲
- 晋以来歌曲
- 唐绝句定为歌曲
- 元微之分诗与乐府作两科
- 古人善歌得名不择男女
- 论雅郑所分
- 歌曲拍节乃自然之度数
- 卷二
- 唐末五代乐章可喜
- 唐昭宗词
- 各家词短长
- 乐章集浅近卑俗
- 东坡指出向上一路
- 欧词集自作者三之一
- 小山词
- 周贺词语意精新
- 梅苑
- 兰畹曲会
- 大晟乐府得人
- 易安居士词
- 六人赋木犀
- 紫姑神词
- 沈公述词
- 贺方回石州慢
- 宇文叔通词
- 周美成点绛唇
- 何文缜词
- 王彦龄夫妇词
- 莫少虚词
- 古人使王昌莫愁事
- 陈无己浣溪沙
- 卷三
- 霓裳羽衣曲
- 凉州曲
- 伊州
- 甘州
- 胡渭州
- 六么
- 卷四
- 兰陵王
- 虞美人
- 安公子
- 水调歌与河传
- 万岁乐
- 夜半乐
- 何满子
- 凌波神
- 荔枝香
- 阿滥堆
- 卷五
- 念奴娇
- 雨淋铃
- 清平乐
- 春光好
- 菩萨蛮
- 望江南
- 文溆子
- 盐角儿
- 喝驮子
- 后庭花
- 西河长命女
- 杨柳枝
- 麦秀两岐
- 词源
- 解题
- 卷上
- 五音相生
- 阳律阴吕合声图
- 律吕隔八相生图
- 律吕隔八相生
- 律生八十四调
- 古今谱字
- 四宫清声
- 十二律吕
- 管色应指字谱
- 宫调应指谱
- 律吕四犯
- 结声正讹
- 讴曲旨要
- 卷下
- 音谱
- 拍眼
- 制曲
- 句法
- 字面
- 虚字
- 清空
- 意趣
- 用事
- 咏物
- 节序
- 赋情
- 离情
- 令曲
- 杂论
- 附录
- 杨守斋作词五要
- 跋
- 词品
- 解题
- 序
- 周序
- 杨序
- 卷一
- 陶弘景寒夜怨
- 陆琼饮酒乐
- 梁武帝江南弄
- 徐勉迎客送客曲
- 僧法云三洲歌
- 隋炀帝词
- 王褒高句丽曲
- 穆护砂
- 回纥
- 沈约六忆辞
- 梁简文春情曲
- 长相思
- 王筠楚妃吟
- 宋武帝丁都护歌
- 白团扇歌
- 五更转
- 长孙无忌新曲
- 崔液踏歌行
- 太白清平乐辞
- 白乐天花非花辞
- 词名多取诗句
- 踏莎行
- 上江虹红窗影
- 菩萨鬘苏幕遮
- 夜夜昔昔
- 阿亸回
- 阿滥堆
- 乌盐角
- 小梁州
- 六州歌头
- 法曲献仙音
- 小秦王
- 仄韵绝句
- 阿那纥那曲名
- 醉公子
- 如梦令
- 捣练子
- 人月圆
- 后庭宴
- 朝天紫
- 乾荷叶
- 乐曲名解
- 鼓吹骑吹云吹
- 唐词多无换头
- 填词句参差不同
- 填词用韵宜谐俗
- 燕䀪莺转
- 哀曼
- 北曲
- 欧苏词用选语
- 草薰
- 南云
- 词用晋帖语
- 屯云
- 乐府用取月字
- 齐己诗
- 欧词石诗
- 侧寒
- 闻笛词
- 等身金
- 关山一点
- 杨柳索春饶
- 秋尽江南叶未凋
- 玉船风动酒鳞红
- 泥人娇
- 凝音佞
- 词人用黦字
- 卷二
- 真丹
- 金荃
- 鞋袜称两
- 麝月
- 檀色
- 黄额
- 靥饰
- 花翘
- 眼重眉褪
- 角妓垂螺
- 银蒜
- 闹装
- 椒图
- 靺鞨
- 秋千旗
- 三弦所始
- 十二楼十三楼十四楼
- 五代僭主能词
- 花蕊夫人
- 女郎王丽真
- 李易安词
- 辛稼轩用李易安词语
- 朱淑真元夕词
- 锺离权
- 解红
- 白玉蟾武昌怀古
- 邱长春梨花词
- 鬼仙词
- 郝仙女庙词
- 鹊桥仙三词
- 衲子填词
- 菩萨蛮
- 徐昌图
- 小重山
- 牛峤
- 日蓦
- 孙光宪
- 李珣
- 毛文锡
- 潘祐
- 卢绛
- 花深深
- 坊曲
- 檐花
- 十六字令
- 应天长
- 过秦楼
- 李冠词
- 鱼游春水
- 春霁秋霁
- 岸草平沙
- 周晋仙浪淘沙
- 闲适之词
- 骊山词
- 石次仲西湖词
- 梅词
- 折红梅
- 洪觉范梅词
- 曹元宠梅词
- 李汉老
- 蒋捷一剪梅
- 心字香
- 招落梅魂
- 柳枝词
- 竹枝词
- 莲词第
- 卷三
- 苏易简
- 韩范二公词
- 满江红
- 温翁词
- 夏英公词
- 林和靖
- 康伯可词
- 东坡贺新郎词
- 东坡咏吹笛
- 密云龙
- 瑞鹧鹄
- 陈季常
- 六客词
- 东坡中秋词
- 晁次膺中秋词
- 苏养直
- 苏叔党词
- 程正伯
- 李邦直
- 柳词为东坡所赏
- 木兰花慢
- 潘逍遥
- 斜阳暮
- 秦少游赠楼东玉
- 莺花亭
- 少游岭南词
- 满庭芳
- 明珠溅雨
- ? 天粘衰草
- 山抹微云女婿
- 晴鸽试铃
- 初寮词
- 王元泽
- 宋子京
- 韩子苍
- 俞秀老弄水亭词
- 孙巨源
- 陈后山
- 双鱼洗
- 石州慢
- 张仲宗词用唐诗语
- 张仲宗送胡澹庵词
- 张仲宗
- 林外
- 韩世忠词
- 卷四
- 赵元镇
- 贺方回
- 孙浩然
- 查荎透碧霄
- 陈子高
- 陈去非
- 陈去非桂花词
- 叶少蕴
- 曾空青
- 曾纯甫
- 张材甫
- 曾觌、张抡进词
- 雪词
- 月词
- 潮词
- 朱希真
- 李似之
- 张安国
- 于湖词
- 醉落魄
- 史邦卿
- 杏花天
- 姜尧章
- 高宾王
- 卢申之
- 刘改之词
- 天仙子
- 严次山
- 吴大年
- 张功甫
- 贺新郎
- 吴子和
- 郑中卿
- 谢勉仲
- 赵文鼎
- 赵德庄
- 易彦祥
- 李知几
- 危逢吉
- 刘巨济
- 刘巨济、僧仲殊
- 刘叔拟
- 洪叔玙
- 冯伟寿
- 吴梦窗
- 玉楼春
- 王实之
- 马庄父
- 万俟雅言
- 黄玉林
- 评稼轩词
- 卷五
- 虞美人草
- 并蒂芙蓉词
- 宋徽宗词
- 孟婆
- 忆君王
- 陈敬叟
- 陈刚中词
- 惜分钗
- 邹志完、陈莹中词
- 词谶
- 无名氏扑蝴蝶词
- 曹元宠词
- 王采渔家傲词
- 洪觉范浪淘沙
- 洪觉范禅师赠女真词
- 钱思公词
- 刘后村
- 刘伯宠
- 刘叔安
- 施乘之
- 戴石屏
- 张宗瑞
- 李公昂
- 陆放翁
- 张东父
- 天风海涛
- 刘篁㟳
- 刘德修
- 潘庭坚
- 魏了翁
- 吴毅甫
- 履斋赠妓词
- 向丰之
- 毛幵
- 蓦山溪
- 张即之书莫仑词
- 写词述怀
- 岳珂祝英台近词
- 苏雪坡赠杨直夫词
- 庆乐园词
- 咏云词讥史弥远
- 赵从橐寿贾似道陂塘柳
- 贾似道壁词
- 刘须溪
- 詹天游
- 邓千江
- 王予可
- 滕玉霄
- 牧庵词
- 元将填词
- 江西烈女词
- 卷六
- 八咏楼
- 杜伯高三词
- 徐一初登高词
- 南涧词
- 高竹屋苏堤芙蓉词
- 念怒娇祝英台近
- 文山和王昭仪满江红词
- 徐君宝妻词
- 傅按察鸭头绿
- 杨复初南山词
- 凌彦翀无欲念
- 瞿宗吉西湖秋泛
- 瞿宗吉鞋杯词
- 马浩澜著花影集
- 马浩澜词
- 马浩澜念奴娇
- 聂大年词附马浩澜和
- 一枝春守岁词
- 斗草词
- 卖花声
- 梁贡父木兰花慢
- 花纶太史词
- 锁懋坚词
- 词品拾遗
- 卓稼翁词
- 王昂催妆词
- 萧轸娶再婚
- 平韵忆秦娥
- 刘鼎臣妻词
- 易祓妻词
- 柔奴
- 美奴
- 李师师
- 于湖南乡子
- 珠帘秀
- 赵真真、杨玉娥
- 刘燕歌
- 杜妙隆
- 宋六嫂
- 一分儿
- 词品补
- 转应曲
- 鼓子词
- 刘会孟
- 镜听
- 本事词
- 解题
- 自序
- 卷上唐五代北宋
- 吴二娘善歌
- 谢秋娘
- 张曙浣溪沙
- 黄损词
- 王感化善歌
- 李后主词
- 张泌江城子
- 陶谷风光好
- 耿玉真词
- 玉衍词
- 孟昶玉楼春
- 花蕊夫人词
- 韦庄词
- 太尉夫人极相思
- 张先碧牡丹
- 宋祁鹧鸪天
- 孙洙菩萨蛮
- 刘几花发状元红慢
- 韩缜芳草词
- 吴感折红梅
- 欧阳修临江仙
- 欧阳修生查子
- 张先词
- 沈子山词
- 柳永鹤冲天
- 柳永望海潮
- 梅圣俞莫打鸭
- 苏轼贺新郎
- 苏轼减字木兰花
- 苏轼永遇乐
- 苏轼水龙吟
- 毛滂惜分飞
- 苏轼江神子
- 苏轼仲殊倡和词
- 苏轼题营妓牒后词
- 苏轼临江仙
- 苏轼定风波
- 苏轼西江月
- 苏轼蝶恋花
- 苏轼卜算子
- 春梦婆
- 苏轼赠妓词
- 秦观赠妓词
- 黄庭坚赠妓词
- 吴城小龙女词
- 黄庭坚定风波
- 黄庭坚赠杨姝词
- 黄庭坚赠陈湘词
- 张耒少年游
- 陈师道减兰
- 陈师道浣溪沙
- 晁无咎下水船
- 秦七声度
- 王观应制词
- 山抹微云女婿
- 贺铸石州引
- 李清照一翦梅
- 李清照醉花阴
- 周邦彦词
- 周邦彦点绛唇
- 周邦彦风流子
- 周邦彦瑞鹤仙
- 题赠李师师词
- 苏小小词
- 黄元明七娘子
- 徐伸二郎神
- 舒氏点绛唇
- 毛滂顾曲赠词
- 王安中临江仙
- 李之仪赠杨姝词
- 李之仪满庭芳
- 蔡伸赠妓词
- 蔡伸采桑子
- 蔡伸象戏词
- 程垓赠妓词
- 汪藻醉落魄
- 谢薖赠妓词
- 张生雨中花慢
- 何卓虞美人
- 陈袭善渔家傲
- 赵德麟清平乐
- 范仲允妻词
- 关注桂华明
- 踏青游词
- 撷芳词
- 卢氏词
- 紫竹词
- 窃杯女子词
- 幼卿词
- 吴淑姬词
- 飞红词
- 美奴词
- 郑义娘词
- 蒋兴祖女词
- 琴操改词
- 陈凤仪词
- 尹温仪词
- 苏琼词
- 聂胜琼词
- 惠洪词
- 仲殊词
- 卷下南宋辽金元
- 左誉词
- 洪迈词
- 向子諲词
- 辛弃疾赠钱钱词
- 辛弃疾祝英台近
- 辛弃疾减兰
- 刘过唐多令
- 刘过沁园春
- 刘过贺新郎
- 刘过咏美人词
- 谢希孟小词
- 陆游钗头凤
- 陆游妾词
- 陆游玉蝴蝶
- 陆游风入松
- 赵彦端赠妓词
- 阮阅赠妓词
- 陆淞瑞鹤仙
- 张元幹小词
- 张孝祥多景楼赋词
- 扬无咎赠妓词
- 扬无咎赠吕倩倩词
- 扬无咎咏鞋词
- 高观国词
- 姜夔暗香疏影
- 姜夔平韵满江红
- 姜夔百宜娇
- 刘克庄赠舞妓词
- 周必大赠妓词
- 韩元吉水龙吟
- 姜夔少年游
- 蒋捷赋雪香词
- 蒋捷贺新郎
- 蒋捷玉漏迟
- 李南金贺新郎
- 戴复古妻词
- 吴文英题女冠词
- 吴文英题女髑髅词
- 吴文英倦寻芳
- 吴文英高山流水
- 史达祖汉宫春
- 赵师侠赠妓词
- 赵长卿寄妾词
- 赵长卿临江仙
- 赵长卿水龙吟
- 侯寘西江月
- 吴文英赋舞女词
- 杨妹子题马远画
- 詹玉赠粉儿词
- 陈诜词
- 吕渭老赠李莲词
- 徐渊子词
- 钟辐卜算子慢
- 吴潜贺新郎
- 潘牥赠妓词
- 张淑芳词
- 朱秋娘菩萨蛮
- 刘鼎臣妻词
- 孙氏平韵忆秦娥
- 刘彤词
- 尹焕词
- 一士人赋玉珑璁
- 严蕊小词
- 蜀妓词
- 赵才卿燕归梁
- 惠英减兰
- 僧儿满庭芳
- 平江妓献太守词
- 乐婉与施酒监词
- 望海潮吊杨谢词
- 刘濬期夜月
- 王清惠满江红
- 汪元量水龙吟
- 詹玉三姝媚
- 金德淑望江南
- 徐君宝妻词
- 张炎国香慢
- 张炎意难忘
- 张炎赠苏柳儿词
- 张炎赠卿卿词
- 陈妙常小词
- 慕容嵒卿妻词
- 辽萧后回心院词
- 吴激词
- 蔡松年、赵可词
- 王特起别妾词
- 王特起喜迁莺
- 李冶赋双蕖怨
- 赵孟頫赠贵贵词
- 赵管词
- 元好问小圣乐
- 倪瓒赠小琼英词
- 罗志仁虞美人
- 滕宾赠宋六嫂词
- 拜住菩萨蛮
- 刘鼎玉少年游
- 刘天迪一萼红
- 邵亨贞咏眉目词
- 萧淑兰词
- 张翥题杏花春雨词卷
- 张翥赠妓词
- 赠珠帘秀词
- 刘燕哥太常引
- 赌棋山庄词话
- 解题
- 序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蕙风词话
- 解题
- 卷一
- 词非诗余
- 词非诗之胜义
- 作词有三要
- 词重在气格
- 宋清人拙处不可及
- 词外求词
- 无词境即无词心
- 词忌刻意为曲折
- 词忌有字处为曲折
- 词中转折宜圆
- 词不嫌方
- 词不宜过经意
- 词宜恰到好处
- 词不宜琢率
- 真字是词骨
- 词宜不纤
- 词忌一矜字
- 作词浅亦非疵
- 填词须先求凝重
- 学词须按程序
- 作词要意不晦语不琢
- 不可作寒酸语
- 选句要自然
- 词不能谐俗
- 读词之法
- 述所历词境
- 以吾言写吾心
- 词有不尽之妙
- 词之风度
- 作词成就不易
- 词无庸勾勒
- 作词须知暗字诀
- 名手作词
- 词宜守律
- 上去声不可忽
- 上可代入
- 入声字适用
- 初学宜联句和韵
- 学词须先读词
- 词意忌复
- 改词之法
- 改词须知挪移法
- 词中对偶
- 起处不宜泛写景
- 作词要句中有意
- 词须选韵
- 虚字叶韵最难
- 宋词宜多读多看
- 勿学辛吴
- 不必学唐五代词
- 北宋人手高眼低
- 词用诗句曲用词事
- 词与曲作法不同
- 明以后词纤庸少骨
- 求词词外
- 宋人杂用元寒删先四韵
- 词不可概人
- 校词纷心
- 历代诗余依调胪列
- 玉梅玲珑四犯有寄讬
- 词林正韵最为善本
- 卷二
- 词有穆之一境
- 花间不易学
- 唐词与诗近
- 晚唐诗有词境
- 李德润词极形容之妙
- 欧阳炯艳词
- 徐鼎臣诗有词境
- 韩持国词深静
- 晏叔原词序
- 小山阮郎归
- 东坡青玉案
- 秦少游卓然名家
- 李方叔虞美人
- 东山词融景入情
- 竹友善言愁
- 宋词用衬字
- 周姜词朴厚
- 周谢词熨帖入微
- 李萧远词轻倩
- 塞鸿难问
- 何搢之丽句
- 李词袭梅诗
- 赵忠简词
- 填词要襟抱
- 竹斋词句
- 曾宏父浣溪沙
- 荣諲咏梅
- 辛词陈诗
- 东浦用冤家
- 词有理脉可寻
- 陈梦弼和石湖词
- 韩南涧霜天晓角
- 王质西江月
- 王质江城子
- 仲弥性浪淘沙
- 程文简寿词
- 洪文惠盘洲词
- 曹冠燕喜词
- 姚进道箫台公余词
- 魏杞咏梅
- 刘潜夫风入松
- 后村玉楼春
- 赵俞词
- 姜白石鹧鸪天
- 罗子远清平乐
- 刘改之词
- 杨济翁词
- 谢懋杏花天
- 黄几仲竹斋诗余
- 鹤林词
- 马子严阮郎归
- 严仁醉桃源
- 卢申之江城子
- 宋词疵病
- 梅溪词
- 梅溪用双声叠韵字
- 方壶点绛唇
- 方壶赋梅
- 方壶词能淡而瘦
- 吴庄每咏梅
- 履斋词
- 吴乐庵咏雪
- 曾同季赋芍药
- 云庄词
- 牟端明金缕曲
- 龟峰咏西湖酒楼
- 翁五峰摸鱼儿
- 汪晫康范诗余
- 词衰于元
- 冯深居喜迁莺
- 芸窗喜雪词
- 空同词用王夫人语意
- 空同词娟妍
- 空同词喜炼字
- 杨泽民秋蕊香
- 尹梅津咏柳
- 陈以庄菩萨蛮
- 沈约之谒金门
- 梦窗厚处难学
- 梦窗密处
- 梦窗与苏辛殊流同源
- 草窗词从义山诗脱出
- 周济四家词选
- 刘伯宠中秋词
- 李蠙洲词
- 韩子耕除夕词
- 韩子耕词妙在松字
- 得趣居士词
- 黄东甫词
- 薛梯飙词工于刷色
- 词意相同
- 姚成一霜天晓角
- 雪坡寿词
- 莫子山水龙吟
- 江致和词
- 须溪词不可及
- 须溪词轻灵婉丽
- 李商隐咏落梅
- 李周隐小重山
- 柴望秋堂诗余
- 王易简词
- 覆瓿词
- 卷三
- 辽懿德回心院词
- 宋金词不同
- 完颜璹词
- 明秀集
- 刘仲尹词
- 刘仲尹参涪翁得法
- 冯士美江城子
- 刘无党乌夜啼
- 刘无党锦堂春
- 辛党并有骨
- 党承旨青玉案
- 党承旨月上海棠
- 党承旨鹧鸪天
- 董解元哨遍
- 王黄华小令
- 景覃天香
- 遗山乐府学闲闲公体
- 张信甫蓦山溪
- 赵愚轩行香子
- 许古行香子
- 许道真眼儿媚
- 李钦叔赋青梅
- 段复之满江红
- 段诚之江城子
- 元遗山鹧鸪天
- 遗山佳句
- 元遗山木兰花慢
- 元词变化冯延巳词
- 李治词
- 刘将孙养吾斋诗余
- 詹天游词
- 耶律文正鹧鸪天
- 藏春乐府
- 赵晚山桂枝香
- 赵晚山曲游春
- 张蜕岩最高楼
- 秋涧乐府
- 王清惠词
- 刘文靖词朴厚
- 天籁词用坡公句
- 彭巽吾元夕词
- 罗壶秋禁酿词
- 李梅溪六么令
- 赵青山望海潮
- 刘起潜菩萨蛮
- 陆子方墙东诗余
- 姚牧庵词
- 颜吟竹词
- 刘鼎玉词
- 元诗余
- 曾允元水龙吟
- 曾鸥江点绛唇
- 益斋长短句
- 益斋词不愧名家
- 益斋词写景极工
- 刘云闲词
- 周梅心禁酒词
- 王山樵阮郎归
- 萧汉杰菩萨蛮
- 萧吟所浪淘沙
- 彭会心念奴娇
- 彭会心拜星月慢
- 虞道园风入松
- 宋显夫贺新凉
- 邵词脱化韩诗
- 许有壬圭塘乐府
- 蜕岩摸鱼儿
- 袁静春烛影摇红
- 张埜夫清平乐
- 张埜夫满江红
- 张埜夫太常引
- 倪云林太常引
- 顾仲瑛青玉案
- 萧东父齐天乐
- 赵待制烛影摇红
- 赵待制蝶恋花
- 贞素斋词
- 龟巢老人词
- 邱长春磻溪词
- 卷四
- 意内言外
- 唐词三首
- 顾卞词
- 花间集注
- 薛昭蕴咏樱花
- 花蕊夫人词
- 刘吉甫满庭芳
- 初寮词
- 崇宁初无徵调
- 西施死于水
- 生查子误入朱淑真集
- 朱淑真菊花诗
- 朱淑真北宋人
- 朱淑真书有拓本
- 易安居士小像
- 云巢奇石
- 宋词人遭遇
- 望江南词诬欧公
- 左誉词
- 程正伯非东坡中表
- 月中桂子
- 旧刻可贵
- 辛婿工词
- 紫霞翁题名
- 六么令
- 通字作去声
- 尚友录可资考订
- 韩玉有二
- 渺渺兮予怀望
- 陈著凤花词
- 中州乐府刻本
- 中州元气集
- 张校本遗山乐府臆改
- 仆散汝弼词
- 四雨误作四面
- 耳重眼花
- 安熙题龙首峰
- 倚声字之始
- 声家
- 脉脉不得语
- 寒食禁火
- 顾从敬刻草堂诗余
- 卷五
- 明词不尽纤靡伤格
- 陈大声词
- 杨用修杜撰李后主词
- 王泰际词
- 王廷相词
- 弇州山人词
- 夏完淳以灵均辞笔为词
- 夏完淳烛影摇红
- 于儒颖句
- 邹枢谈宫律
- 汤贻汾词
- 明季二陆词
- 陆宏定词
- 凭西阁词
- 射山词
- 屈大均落叶词
- 郑如英词
- 王渔洋红桥词
- 饮水诗
- 容若词与顾梁汾齐名
- 饮水词
- 饮水名本五灯会元
- 梁汾营救汉槎事
- 梁汾轶事
- 金风亭长词
- 竹垞咏绣鞋
- 竹垞题玉映楼词
- 朝鲜越南词
- 吴镇松厓词
- 蜀语入词
- 韩氏磨崖题记
- 词贵有寄讬
- 佳词宜多读
- 词调愈填愈佳
- 词要有真气贯注
- 融重大与拙之中
- 词宜有性灵语
- 咏物先勿涉呆
- 咏物语须沈着
- 题咏当有分寸
- 炼字之法
- 续编卷一
- 姚令威忆王孙
- 梅溪喜迁莺
- 竹山绛都春
- 竹山虞美人
- 寄闲翁词
- 周端臣木兰花慢
- 曹元宠品令
- 于湖菩萨蛮
- 侯彦周嬾窟词
- 蒋氏词
- 石屏赤壁怀古
- 毛子晋跋石屏词
- 宋代曲谱
- 刘招山一翦梅
- 潘紫岩南乡子
- 张武子西江月
- 马古洲海棠春
- 马古洲月华清
- 高彦先行香子
- 曾苍山谒金门
- 黄雪舟水龙吟
- 方秋岩沁园春序
- 葛郯信斋词
- 萧闲小重山
- 毛熙震浣溪沙
- 程大昌韵令
- 易祓喜迁莺
- 李庄靖乐府
- 李庄靖谒金门
- 眉匠词
- 遯庵乐府大江东去
- 潘元质词
- 碧瀣词
- 菊轩临江仙
- 明秀集赏荷词
- 须溪百字令
- 雪坡寿词
- 吴咏贺新郎
- 吴泳清平乐
- 吴泳水龙吟
- 郭遯斋卜算子
- 聂胜琼与马琼琼
- 顾梁汾序侯刻词
- 容若梦江南
- 毛幵满庭芳
- 周必大近体乐府
- 中庵诗余鹊桥仙
- 王文简倚声集序
- 宋满江红词镜
- 贾文元玉词牌
- 盛昱八声甘州
- 半塘杂文
- 遗山妙句
- 松厓词
- 养蒙先生词
- 王秋涧江神子
- 倪云林踏莎行
- 倪云林人月圆
- 黄槐卿词
- 审斋好事近
- 高竹屋金人捧露盘
- 张芬回文词
- 潘瀛选新荷叶
- 李汝珍行香子
- 事林广记多雅故珍闻
- 李淑昭淑慧词
- 自然从追琢中出
- 红友疏于考订
- 李福黄梅花词
- 怀半塘词
- 周稚圭十六家词
- 续编卷二
- 徐穆词
- 陈铎词
- 严廷中扬州好
- 陈聂恒词
- 表忠录题词
- 陈圆圆舞余词
- 冯永年看山楼词
- 黄体正词
- 太清春东海渔歌
- 蔡秉衡松下庐词
- 陈铎草堂余意
- 唐山先生词
- 屈大均道援堂词
- 兵要望江南词
- 藕香簃刻古今注
- 弹指词名所本
- 香南雪北词名所本
- 船子和尚与法常词
- 权贵妃词
- 红笙与红箫
- 周晋清平乐
- 诗词中方言
- 阎苍舒原名安中
- 韶音洞诗
- 杂体诗钞
- 张诗舲序十六家词
- 四印斋所刻词
- 抛堶之戏
- 乾隆写本白石道人集
- 和放翁钗头凤
- 潘瀛选新荷叶
- 周济介庵诗词
- 淑秀澹庵词
- 尼静照词
- 成岫词
- 吴澄临江仙
- 与叔问联句
- 陈大声戏仿月令
- 玉梅后词
- 杨泽民和清真
- 注明宫调词辑
- 蓼园词选
- 后庭花破子
- 贺方回小梅花
- 宋谚入词
- 杨妹子题画词
- 胡与可百字令
- 坡词出处
- 升庵失考
- 赵意孙词
- 怎奈向
- 女词综
- 清词人生日
- 附录
- 蕙风词话诠评
- 白雨斋词话
- 解题
- 叙
- 白雨斋词话叙
- 自叙
- 卷一
- 引言
- 国初群公之病
- 学词贵得其本原
- 作词贵沉郁
- 诗词不尽同
- 宋词不尽沉郁
- 张惠言词选
- 温词祖离骚
- 沉郁含意
- 温飞卿更漏子
- 飞卿词纯是风人章法
- 温飞卿菩萨蛮
- 皇甫子奇词
- 中主山花子
- 后主词思路凄惋
- 韦端己词
- 温韦消息相通
- 孙孟文词不及温韦
- 冯正中与温韦相伯仲
- 正中蝶恋花情词悱恻
- 正中蝶恋花四章解
- 正中词极凄婉之致
- 北宋词古意渐远
- 晏欧词近正中
- 好作纤巧语为晏欧之罪人
- 晏几道工于言情
- 小山词曲折深婉
- 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
- 苏辛不相似
- 东坡词别有天地
- 东坡词人不易学
- 耆卿词善于铺叙
- 蔡伯世论词陋极
- 东坡少游皆情余于词
- 黄不如秦
- 黄九于词直是门外汉
- 秦柳不可相提并论
- 少游词最深厚沉著
- 少游满庭芳诸阕
- 少游俚词亦不少
- 张綖论苏秦词似是而非
- 方回词允推神品
- 方回词极沉郁
- 吴贺浣溪沙结句
- 毛泽民与晁无咎词
- 词至美成乃有大宗
- 美成词无处不郁
- 美成满庭芳
- 美成菩萨蛮
- 美成齐天乐
- 美成玉楼春
- 美成浪淘沙慢
- 美成解语花
- 美成夜飞鹊
- 美成小令以警动胜
- 陈子高词婉雅闲丽
- 陈简斋临江仙逼近大苏
- 朱希真渔父五篇
- 辛稼轩词中之龙
- 稼轩有粗鲁词
- 稼轩词以贺新郎一篇为冠
- 稼轩水调歌头
- 稼轩词仿佛魏武诗
- 余所爱之辛词
- 稼轩鹧鸪天
- 稼轩临江仙
- 稼轩蝶恋花
- 稼轩摸鱼儿
- 稼轩菩萨蛮
- 稼轩最不工绮语
- 龙川词合者寥寥
- 同甫水调歌头
- 词衰于刘蒋
- 改之全学稼轩皮毛
- 竹山词外强中乾
- 竹山词多不接处
- 后村与安国相伯仲
- 知稼翁词气和音雅
- 知稼翁眼儿媚
- 放翁词去稼轩甚远
- 放翁鹊桥仙
- 卷二
- 姜尧章词清虚骚雅
- 白石词中寄慨
- 白石词格调最高
- 白石气体超妙
- 美成白石各有独至处
- 白石扬州慢
- 白石短章不可及
- 白石齐天乐
- 白石湘月
- 白石词开玉田一派
- 白石石湖仙
- 白石翠楼吟
- 竹屋不及梅溪
- 彭骏孙论史邦卿不当其实
- 梅溪东风第一枝
- 梅溪独绝处
- 梅溪玉蝴蝶
- 竹屋词非竹山所及
- 竹屋词用比意
- 陈唐卿论高史词殊谬
- 宋人论梦窗多失之诬
- 张惠言不知梦窗
- 梦窗高阳台
- 梦窗精于造句
- 梦窗有俚词
- 梦窗金缕曲
- 陈西麓词中正轨
- 西麓在中仙梦窗之间
- 西麓八宝妆起句
- 西麓八宝妆
- 西麓词耐人玩味
- 西麓取法清真
- 西麓西湖十咏
- 周公瑾刻意学清真
- 公瑾木兰花慢十章
- 公瑾一萼红
- 公瑾献仙音
- 草窗绝妙好词选
- 王碧山词诗中曹杜
- 论南宋词家
- 词坛三绝
- 碧山词品最高
- 碧山词工雅
- 碧山咏物有寄托
- 碧山天香
- 碧山词所指
- 词选论碧山词
- 碧山水龙吟
- 碧山齐天乐
- 碧山赠秋崖道人
- 读碧山词须息心静气
- 花外集中疏快之作
- 碧山词味厚
- 碧山法曲献仙音
- 碧山花犯
- 碧山望梅
- 碧山雅正
- 词有碧山词乃尊
- 绝妙好词选碧山次乘
- 玉田非白石之匹
- 玉田与碧山同一机轴
- 玉田以春水词得名
- 玉田多议论
- 玉田工于造句
- 玉田高阳台
- 玉田长亭怨
- 玉田三姝媚
- 碧山玉田用笔互异
- 碧山词最沉郁
- 草窗盛负词名
- 李筼房木兰花慢
- 葛长庚词可以步武稼轩
- 李易安独辟门径
- 宋人论易安声声慢
- 易安佳句
- 易安武陵春
- 易安卖花声
- 魏夫人及李易安
- 朱淑真词可称小品
- 卷三
- 金词以吴彦高为冠
- 吴彦高人月圆
- 遗山词可称别调
- 元代尚曲
- 张仲举规模南宋
- 仲举词树骨甚高
- 仲举词去宋人已远
- 虞道园似出仲举之右
- 倪元镇人月圆
- 词亡于明
- 伯温临江仙
- 高季迪沁园春
- 用修小令时杂曲语
- 陈卧子山花子与江城子
- 叶小鸾词笔哀艳
- 明无一篇沉郁顿挫词
- 国初诸老沉厚不足
- 北宋南宋不可偏废
- 词至南宋极尽变态
- 吴梅村词有身世之感
- 梅村如梦令
- 梅村可作东坡后劲
- 梅村绝笔
- 梁棠村词尚秾艳
- 渔洋小令以风韵胜
- 渔洋词不能沉厚
- 渔洋佳作
- 珂雪词取径较正
- 升六扫花游
- 饮水词措词浅显
- 钱湘瑟工艳词
- 丁飞涛亦工艳词
- 毛会侯浣雪词
- 鼓羡门词力量未足
- 羡门词小令为胜
- 吴薗次词中小品
- 薗次小令不脱草堂窠臼
- 西堂词曲不佳
- 西堂小令合者寥寥
- 西堂菩萨蛮八章
- 西堂好为艳词
- 西堂好作聪明语
- 顾华峰词非上乘
- 华峰贺新郎千秋绝调
- 西河词在五代宋初之间
- 西河相见欢
- 叶元礼词直是女儿声口
- 徐电发词流传海外
- 徐电发凤栖梧
- 荪友词出电发之右
- 荪友双调望江南
- 竹垞词独出冠时
- 竹垞兼梦窗之密玉田之疏
- 竹垞长亭怨慢
- 竹垞静志居琴趣
- 竹垞摸鱼子
- 董文友苏幕遮诸篇词中之妖
- 周冰持好作绮语
- 沈去矜不及文友
- 清初以迦陵为巨擘
- 迦陵词气魄绝大
- 迦陵词沉雄俊爽
- 其年绝后空前
- 迦陵词患在不能郁
- 迦陵江南春
- 其年词极壮浪
- 其年短调气象万千
- 其年西江月
- 其年醉落魄
- 其年夜游宫四章
- 其年感皇恩六章
- 其年满江红诸阕
- 迦陵汴京怀古十首
- 迦陵官渡篇
- 其年经信陵君祠一阕
- 其年水调歌头诸阕
- 其年游竹林寺词
- 其年登尉缭台词
- 其年题梅花图词
- 其年贺新郎一百三十余首
- 其年呈芝麓先生词
- 其年贺新郎笔力横绝
- 其年赠阿黑词
- 迦陵题珂雪词
- 其年送王正子词
- 其年不长于闲情
- 读书不可无识
- 陈朱词规模终隘
- 二李词皆规模南宋
- 符曾词情味最永
- 分虎钓船笛自树一帜
- 万树词与词律如出两人手
- 卷四
- 厉樊榭词超然独绝
- 樊榭词沉厚之味不足
- 樊榭措词最雅
- 樊榭国香慢
- 樊榭百字令
- 樊榭谒金门
- 樊榭玉漏迟
- 樊榭精于造句
- 太仓诸王皆工词
- 小山词情词凄婉
- 汉舒天分甚高
- 作词贵于悲郁中见忠厚
- 读香雪词去取不可不慎
- 香雪兰陵王
- 陆南芗全祖南宋
- 南芗卖花声
- 板桥词有魄力
- 板桥贺新郎
- 板桥金陵十二首
- 板桥心余有意为刘蒋
- 心余力弱气粗
- 江研南词取江南宋
- 研南词婉雅幽怨
- 研南八声甘州
- 江宾谷词
- 宾谷学南宋得其意趣
- 张哲士词规模乐笑翁
- 江橙里词清远而蕴藉
- 旭东玉漏迟
- 旭东木兰花慢
- 史位存词陈朱劲敌
- 位存词雅丽
- 位存一萼红
- 位存词沉至
- 位存采桑子
- 位存台城路
- 位存满江红
- 位存短调曲折哀婉
- 任淡存词婉妙
- 朱春桥词颇近秀水
- 过春山湘云遗稿
- 湘云词味长
- 湘云词令人寻味不尽
- 湘云词凄警
- 湘云倦寻芳
- 湘云西子妆
- 词未易言精
- 汪对琴琵琶仙
- 吴竹屿昙香阁词
- 竹屿情词婉转
- 竹屿祝英台近
- 竹屿词风流婉雅
- 蒋心余词不及迦陵板桥
- 铜弦词中完善之作
- 赵璞函词秾艳
- 璞函台城路
- 璞函河传似五代人手笔
- 璞函与竹垞各有千古
- 竹垞璞函两家艳词有别
- 璞函笔致迥与人殊
- 璞函绮罗香
- 璞函祝英台近八章
- 毗陵二张
- 薲渔词逼近五代
- 蠡槎玉楼春
- 黄仲则竹眠词浅俗
- 张皋文词选
- 张皋文水调歌头五章
- 张翰风词真皋文伯仲
- 词赖二张以存
- 左仲甫词
- 恽子居阮郎归六首
- 李申耆菩萨蛮
- 金应珹贺新凉
- 金朗甫词
- 郑抡元词
- 抡元高阳台
- 吴谷人词清和雅正
- 谷人词可亚于樊榭
- 谷人月华清
- 金匮二杨
- 杨伯夔与郭祥伯词
- 频伽词尤多恶劣语
- 频伽艳体
- 卷五
- 洪稚存词稍胜于诗
- 孙子潇袁兰邨词不讲气格
- 蒋鹿潭水云楼词
- 鹿潭才气甚雄
- 鹿潭词精警雄秀
- 鹿潭深于乐笑翁
- 鹿潭谒金门
- 鹿潭词凄怨
- 鹿潭台城路
- 黄朴存眠鸥集词
- 谭仲修复堂词
- 仲修蝶恋花六章
- 仲修苏幕遮
- 仲修临江仙
- 仲修浣溪沙
- 仲修清平乐
- 仲修贺新郎
- 仲修长调稍逊
- 庄中白叙复堂词
- 庄中白词罕见其匹
- 复古之功兴于茗柯成于蒿庵
- 记中白之言
- 中白论词
- 李子薪论庄词
- 蒿庵蝶恋花四章
- 蒿庵买陂塘
- 蒿庵八六子
- 蒿庵相见欢
- 蒿庵瑞鹤仙
- 蒿庵菩萨蛮诸词全祖飞卿
- 蒿庵念奴娇
- 蒿庵词令人寻味不尽
- 蒿庵真珠帘
- 蒿庵更漏子
- 蒿庵凤凰台上忆吹箫
- 蒿庵丑奴儿慢
- 蒿庵青门引
- 蒿庵菩萨蛮意有所刺
- 蒿庵踏莎行
- 蒿庵定风波
- 蒿庵词四十阕
- 近世文人不自量
- 蒿庵词名不显
- 仲修序蒿庵词
- 余思鼓吹蒿庵
- 闲情之作亦不易工
- 旧作艳词
- 国初十六家词独遗竹垞
- 彭骏孙词藻所论多左
- 明词综无谓
- 清绮轩词选荒谬
- 宋七家词选甚精
- 皋文词选精于词综
- 六十一家词选甚精雅
- 唐五代词选最为善本
- 唐明皇好时光
- 莲子居词话有可采处
- 莲子居词话论北宋词家浅陋
- 词则二十四卷
- 大雅集序
- 放歌集序
- 闲情集序
- 别调集序
- 回文集句叠韵皆词中下乘
- 择录回文集句叠韵变调
- 蛸蛣杂记
- 诗词与人品
- 蒋竹山人品高绝
- 冯正中人无足取
- 后来之隽推板桥
- 徐湘苹工词
- 双卿词十二阕
- 双卿薄倖词
- 双卿摸鱼儿
- 赵我佩词
- 吴苹香浪淘沙
- 苹香祝英台近
- 陈小鲁词
- 金圣叹论诗词全是魔道
- 圣叹评欧词
- 圣叹评诗词直是门外汉
- 作词宜取法乎上
- 纤巧之词非佳作
- 论词不应徒取聪明语
- 作诗词不可有才子气
- 宋无名氏九张机
- 九张机全是寄怨之作
- 九张机词千年绝调
- 词须观全体
- 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为词中鼻祖
- 飞卿词独绝千古
- 唐人词所传不多
- 以词较诗
- 香山长相思
- 王建调笑令
- 古人词小疵
- 词中可偶作诗词
- 词中不可作曲语
- 植庵词
- 唐少白金缕曲
- 王耕心论词
- 鞠龛满江红
- 马眉生有词癖
- 余词初有淫冶叫嚣之失
- 卷六
- 两宋词家胜处
- 乔笙巢评少游词
- 两宋词家各有独至处
- 葛长庚词无方外习气
- 李易安胜葛长庚
- 魏夫人去易安尚远
- 高仲常贫也乐
- 题项羽庙词
- 竹山满江红
- 稼轩满江红
- 稼轩词朴处见长
- 张孝祥六州歌头
- 东坡西江月
- 东坡浣溪沙
- 赵瑞行满江红
- 刘潜夫词
- 南渡后词
- 董文友词
- 陈其年哨遍
- 其年题彭禹峰集词
- 其年柬丁飞涛词
- 余论词在本原
- 稼轩词于雄莽中饶隽味
- 稼轩词于悲壮中见浑厚
- 迦陵本原未厚
- 比与兴之别
- 风骚有比兴之义
- 风诗用意各有所在
- 樊榭词命意未厚
- 樊榭造句多幽深
- 谷人词胜骈文
- 朱陈厉三家词
- 尤西堂更漏子
- 迦陵精于炼句
- 其年水调歌头
- 梦窗词悲郁和厚
- 宋无名氏鹧鸪天
- 字面应慎用
- 张子野词最见古致
- 黄鲁直词间有佳者
- 词贵浑涵
- 方回瑞鹧鸪
- 美成艳词
- 美成荣枯系于一词
- 美成蝶恋花
- 词人好作精艳语
- 放翁词
- 吴元可采桑子
- 沈景高和刘龙洲指甲词
- 明代两花影词
- 遣词贵典雅
- 朱贺柳词
- 辛词与柳词迥别
- 冠柳词
- 李汉老词
- 苏辛两家不同
- 坡仙独绝千古
- 词以人传
- 康伯可顺庵乐府
- 曾纯甫词
- 程正伯词
- 正伯词与坡仙不同
- 余所赏之正伯词
- 秀水学正伯
- 朱真非腐儒
- 杜伯高词
- 曹洁躬满江红
- 尤西堂论词
- 孔季重鹧鸪天
- 红豆词人与王桐花
- 一语之工倾倒一世
- 一篇之工传播艺林
- 容若饮水词才力不足
- 樊榭词笔幽艳
- 陈朱万词与风骚相背
- 陈朱厉各有所胜
- 词中圣境
- 位存与璞函词
- 璞函送春词
- 陈朱与苏辛异
- 学苏辛不可不慎
- 板桥论词取刘蒋
- 三百篇痛快语
- 板桥词
- 冯中正蝶恋花
- 碧山词郁厚
- 王竹庵诗词
- 雍乾以还词人
- 张皋文揭词旨
- 金应珪词选后序
- 词选后附录词
- 左仲甫南浦
- 郑善长湘春夜月
- 梁应来游词
- 风骚自有门户
- 刘熙载论词颇有合处
- 作词贵求本原
- 卷七
- 作词应究心词律
- 词律先在分别去声
- 初学宜先多读唐宋词
- 学词贵在能诗之后
- 词由诗入门
- 东坡词胜诗文
- 古人词多无题
- 碧山咏物词空绝古今
- 其年长相思
- 晏小山长相思
- 其年瑞龙吟
- 竹垞言情胜文友
- 学词应究本原
- 温厚和平词之根本
- 风骚为诗词之原
- 楚词有本有末
- 蒿庵词与风骚相表里
- 蒿庵可继飞卿
- 李杜不同
- 世人论李杜多不知本原
- 升庵论李杜优劣
- 杜陵变古后不能复古
- 杜诗变古
- 茗柯蒿庵复古
- 词至元明犹诗至陈隋
- 飞卿河传
- 飞卿佳句
- 稼轩粉蝶儿
- 最不易工之词调
- 词中最上乘
- 易安隽句
- 易安声声慢
- 双卿词怨而不怒
- 西湖老僧词
- 云韶集中议论
- 词中连用叠字皆非正道
- 皇甫子奇词
- 飞卿词托词帷房
- 碧山咏莼
- 碧山醉落魄
- 两赋蝶恋花
- 乙酉乡试后赋词
- 旧赋鹧鸪天
- 陈西麓咏西湖十景
- 赵闻礼阳春白雪
- 陆务观风流子
- 江开之菩萨蛮
- 许鲁斋沁园春
- 鲁斋效竹山
- 学词应守绳墨
- 辛稼轩词用唐人诗句
- 姚云文艮岳词
- 彭元逊解佩环
- 彭元逊警句
- 菉斐轩词韵
- 张玉田词源
- 词源小疵
- 作词之要
- 作词之难
- 李后主晏叔原词情胜
- 晏元献欧阳文忠出小山下
- 词宜熟读
- 句子諲梅花引
- 张元幹楼上曲
- 黄石牧广吾堂词
- 寇莱公点绛唇
- 范文正御街行
- 张忠武临江仙
- 冯正中抛球乐词
- 陈与义拟法驾导引
- 王香雪天仙子
- 卷八
- 东坡词全是王道
- 其年题珂雪词
- 迦陵以词受累
- 用语助入艳词
- 少游为词心
- 著作不以多为贵
- 小仓山房诗可鄙
- 赵蒋诗不如袁
- 袁赵蒋诗无可贵
- 聪明语不足重
- 诗词贵精不贵多
- 宋六十家词芜杂
- 宋词精绝者约五百余首
- 词宜穷正始
- 东坡一派无人能继
- 唐宋名家流派不同
- 汪森词综序
- 词不必分南宋北宋
- 北宋有俚词南宋多游词
- 古今二十九家词选
- 皋文蒿庵为风雅正宗
- 为词宜直溯风雅
- 知稼翁词合东坡碧山为一手
- 赵以夫龙山会
- 诗词宜沉郁
- 白石长亭怨慢
- 白石少年游
- 碧山语无泛设
- 蒿庵论元以后词不可入目
- 词以温厚和平为本
- 蒿庵知碧山
- 古人为词自抒性情
- 姜史张王词有真气
- 论历代词
- 东坡白石具有天授
- 古人论词之善无过玉田
- 张氏词选为古今善本
- 花间草堂尊前诸选背谬
- 诗词体裁易混
- 玉田谓词不宜和韵
- 贺老小词工于结句
- 集句词
- 竹垞蕃锦集
- 诗词难于咏物
- 诗词所以寄感
- 唐五代词以婉约为宗
- 宋词不能越温韦
- 宋无名氏题项羽庙词
- 蒋竹山贺新郎
- 放翁蝶恋花
- 东坡八声甘州
- 王阮亭浣溪沙
- 词曲体异
- 五代人词去取宜慎
- 词不可浮艳鄙陋
- 词贵婉而善讽
- 韦辛词有朴实处
- 五代词不及两宋
- 诗衰于宋词衰于元
- 诗词皆有境
- 人间词话
- 解题
- 录鬼簿
- 解题
- 卷上
- 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
- 方今名公
- 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
- 卷下
- 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曲》吊之
- 已死才人不相知者
- 方今才人相知者,纪其姓名行实并所编
- 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
- 后序
- 朱序
- 邵序
- 周诰题词
- 朱序
- 录鬼簿续编
- 解题
- 南词叙录
- 解题
- 序
- 宋元旧篇
- 本朝
- 衡曲麈谈
- 解题
- 填词训
- 作家偶评
- 曲谱辩
- 情痴寤言
- 曲藻
- 解题
- 题词评曲藻后
- 附录
- 曲论
- 解题
- 曲品
- 解题
- 序
- 卷上
- 卷下
- 旧传奇作者姓名,或不可考。合入四品,不复分别
- 新传奇品每一人以所作先后为次,非有甲乙也
- 曲律
- 解题
- 叙
- 自序
- 卷一
- 论曲源第一
- 总论南北曲第二
- 论调名第三
- 卷二
- 论宫调第四
- 论平仄第五
- 论阴阳第六
- 论韵第七
- 论闭口字第八
- 论务头第九
- 论腔调第十
- 论板眼第十一
- 论须识字第十二
- 论须读书第十三
- 论家数第十四
- 论声调第十五与前腔调不同,前论唱,此专论曲
- 论章法第十六
- 论句法第十七
- 论字法第十八
- 论衬字第十九
- 论对偶第二十
- 卷三
- 论用事第二十一
- 论过搭第二十二
- 论曲禁第二十三
- 论套数第二十四
- 论小令第二十五
- 论咏物第二十六
- 论俳谐第二十七
- 论险韵第二十八
- 论巧体第二十九
- 论剧戏第三十
- 论引子第三十一
- 论过曲第三十二
- 论尾声第三十三
- 论宾白第三十四
- 论插科第三十五
- 论落诗第三十六
- 论部色第三十七
- 论讹字第三十八
- 杂论第三十九上系纵笔漫书,初无伦次
- 卷四
- 杂论第三十九下
- 论曲亨屯第四十
- 跋
- 跋一
- 跋二
- 顾曲杂言
- 解题
- 蔡中郎
- 西厢
- 南北散套
- 邱文壮填词
- 弦索入曲
- 填词名手
- 太和记
- 填词有他意
- 张伯起传奇
- 梁伯龙传奇
- 昙花记
- 拜月亭
- 白练裙
- 北词传授
- 时尚小令
- 杂剧
- 杂剧院本
- 戏旦
- 笛曲
- 俗乐有所本
- 俚语
- 舞名
- 金瓶梅
- 剧说
- 解题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乐府传声
- 解题
- 序
- 源流
- 元曲家门
- 出声口诀
- 声各有形
- 五音
- 四呼
- 喉有中旁上下
- 鼻音闭口音
- 四声各有阴阳
- 北字
- 平声唱法
- 上声唱法
- 去声唱法
- 入声派三声法
- 入声读法
- 归韵
- 收声
- 交代
- 宫调
- 阴调阳调
- 字句不拘之调亦有一定格法
- 曲情
- 起调
- 断腔
- 顿挫
- 轻重
- 徐疾
- 重音叠字
- 高腔轻过
- 低腔重煞
- 一字高低不一
- 出音必纯
- 句韵必清
- 定板
- 底板唱法
- 道情序附
- 曲话
- 解题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宋元戏曲史
- 解题
- 第一章 上古至五代之戏剧
- 第二章 宋之滑稽戏
- 第三章 宋之小说杂戏
- 第四章 宋之乐曲
- 调笑转踏郑仅《乐府雅词》卷上
- 薄媚西子词《乐府雅词》卷上
- 第五章 宋官本杂剧段数
- 第六章 金院本名目
- 第七章 古剧之结构
- 第八章 元杂剧之渊源
- 第九章 元剧之时地
- 第十章 元剧之存亡
- 第十一章 元剧之结构
- 第十二章元剧之文章
- 第十三章 元院本
- 第十四章 南戏之渊源及时代
- 第十五章元南戏之文章
- 第十六章 余论
- 中华传世藏书(第166册):集部·戏曲
- 窦娥冤
- 解 题
- 楔 子
- 第一折
- 第二折
- 第三折
- 第四折
- 西厢记
- 解 题
-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 楔 子
- 第一折
- 第二折
- 第三折
- 第四折
-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 楔 子
- 第一折
- 第二折
- 第三折
- 第四折
- 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 楔 子
- 第一折
- 第二折
- 第三折
- 第四折
-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 楔 子
- 第一折
- 第二折
- 第三折
- 第四折
- 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 楔 子
- 第一折
- 第二折
- 第三折
- 第四折
- 汉宫秋
- 解 题
- 楔 子
- 第一折
- 第二折
- 第三折
- 第四折
- 梧桐雨
- 解 题
- 楔 子
- 第一折
- 第二折
- 第三折
- 第四折
- 赵氏孤儿
- 解 题
- 楔 子
- 第一折
- 第二折
- 第三折
- 第四折
- 第五折
- 倩女离魂
- 解 题
- 楔 子
- 第一折
- 第二折
- 第三折
- 第四折
- 琵琶记
- 解 题
- 第一出 副末开场
- 第二出 高堂称寿
- 第三出 牛氏规奴
- 第四出 蔡公逼试
- 第五出 南浦嘱别
- 第六出 丞相教女
- 第七出 才俊登程
- 第八出 文场选士
- 第九出 临妆感叹
- 第十出 杏园春宴
- 第十一出 蔡母嗟儿
- 第十二出 奉旨招婿
- 第十三出 官媒议婚
- 第十四出 激怒当朝
- 第十五出 金闺愁配
- 第十六出 丹陛陈情
- 第十七出 义仓赈济
- 第十八出 再报佳期
- 第十九出 强就鸾凰
- 第二十出 勉食姑嫜
- 第二十一出 糟糠自厌
- 第二十二出 琴诉荷池
- 第二十三出 代尝汤药
- 第二十四出 宦邸忧思
- 第二十五出 祝发买葬
- 第二十六出 拐儿绐误
- 第二十七出 感格坟成
- 第二十八出 中秋望月
- 第二十九出 乞丐寻夫
- 第三十出 甗询衷情
- 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
- 第三十二出 路途劳顿
- 第三十三出 听女迎亲
- 第三十四出 寺中遗像
- 第三十五出 两贤相遘
- 第三十六出 孝妇题真
- 第三十七出 书馆悲逢
- 第三十八出 张公遇使
- 第三十九出 散发归林
- 第四十出 李旺回话
- 第四十一出 风木余恨
- 第四十二出 一门旌奖
- 牡丹亭
- 解 题
- 作者题词
- 第一出 标目
- 第二出 言怀
- 第三出 训女
- 第四出 腐叹
- 第五出 延师
- 第六出 怅眺
- 第七出 闺塾
- 第八出 劝农
- 第九出 肃苑
- 第十出 惊梦
- 第十一出 慈戒
- 第十二出 寻梦
- 第十三出 诀谒
- 第十四出 写真
- 第十五出 虏谍
- 第十六出 诘病
- 第十七出 道觋
- 第十八出 诊祟
- 第十九出 牝贼
- 第二十出 闹殇
- 第二十一出 谒遇
- 第二十二出 旅寄
- 第二十三出 冥判
- 第二十四出 拾画
- 第二十五出 忆女
- 第二十六出 玩真
- 第二十七出 魂游
- 第二十八出 幽媾
- 第二十九出 旁疑
- 第三十出 欢挠
- 第三十一出 缮备
- 第三十二出 冥誓
- 第三十三出 秘议
- 第三十四出 诇药
- 第三十五出 回生
- 第三十六出 婚走
- 第三十七出 骇变
- 第三十八出 淮警
- 第三十九出 如杭
- 第四十出 仆侦
- 第四十一出 耽试
- 第四十二出 移镇
- 第四十三出 御淮
- 第四十四出 急难
- 第四十五出 寇间
- 第四十六出 折寇
- 第四十七出 围释
- 第四十八出 遇母
- 第四十九出 淮泊
- 第五十出 闹宴
- 第五十一出 榜下
- 第五十二出 索元
- 第五十三出 硬拷
- 第五十四出 闻喜
- 第五十五出 圆驾
- 精忠旗
- 解 题
- 第一折 家门大意
- 第二折 岳侯涅背
- 第三折 若水效节
- 第四折 逆桧南归
- 第五折 铁召御敌
- 第六折 奸党商和
- 第七折 岳侯誓旅
- 第八折 银瓶绣袍
- 第九折 御赐忠旗
- 第十折 奸相忿捷
- 第十一折 岳侯挫寇
- 第十二折 书生扣马
- 第十三折 蜡丸密询
- 第十四折 奸相定谋
- 第十五折 金牌伪召
- 第十六折 北朝复地
- 第十七折 群奸构诬
- 第十八折 忠臣被逮
- 第十九折 公心拒谳
- 第二十折 万俟造招
- 第二十一折 看监被阻
- 第二十二折 世忠诘奸
- 第二十三折 狱中哭帝
- 第二十四折 东窗画柑
- 第二十五折 岳侯死狱
- 第二十六折 隗顺埋环
- 第二十七折 冤斩宪云
- 第二十八折 银瓶坠井
- 第二十九折 北庭相庆
- 第三十折 忠裔道毙
- 第三十一折 施全愤刺
- 第三十二折 湖中遇鬼
- 第三十三折 奸臣病笃
- 第三十四折 岳庙进香
- 第三十五折 何立回话
- 第三十六折 阴府讯奸
- 第三十七折 存殁恩光
- 宝剑记
- 解 题
- 第一出
- 第二出
- 第三出
- 第四出
- 第五出
- 第六出
- 第七出
- 第八出
- 第九出
- 第十出
- 第十一出
- 第十二出
- 第十三出
- 第十四出
- 第十五出
- 第十六出
- 第十七出
- 第十八出
- 第十九出
- 第二十出
- 第二十一出
- 第二十二出
- 第二十三出
- 第二十四出
- 第二十五出
- 第二十六出
- 第二十七出
- 第二十八出
- 第二十九出
- 第三十出
- 第三十一出
- 第三十二出
- 第三十三出
- 第三十四出
- 第三十五出
- 第三十六出
- 第三十七出
- 第三十八出
- 第三十九出
- 第四十出
- 第四十一出
- 第四十二出
- 第四十三出
- 第四十四出
- 第四十五出
- 第四十六出
- 第四十七出
- 第四十八出
- 第四十九出
- 第五十出
- 第五十一出
- 第五十二出
- 娇红记
- 解 题
- 第一出 正名
- 第二出 辞亲
- 第三出 会娇
- 第四出 晚绣
- 第五出 访丽
- 第六出 题花
- 第七出 和诗
- 第八出 番衅
- 第九出 分烬
- 第十出 拥炉
- 第十一出 防番
- 第十二出 期阻
- 第十三出 遣召
- 第十四出 私怅
- 第十五出 盟别
- 第十六出 城守
- 第十七出 求医
- 第十八出 密约
- 第十九出 归图
- 第二十出 断袖
- 第二十一出 遣媒
- 第二十二出 婚拒
- 第二十三出 妓饮
- 第二十四出 媒复
- 第二十五出 病禳
- 第二十六出 三谒
- 第二十七出 絮鞋
- 第二十八出 诟红
- 第二十九出 诘词
- 第三十出 玩图
- 第三十一出 要盟
- 第三十二出 红构
- 第三十三出 愧别
- 第三十四出 客请
- 第三十五出 赠佩
- 第三十六出 赴试
- 第三十七出 喜贺
- 第三十八出 荣晤
- 第三十九出 妖迷
- 第四十出 诘祟
- 第四十一出 明妖
- 第四十二出 帅媾
- 第四十三出 生离
- 第四十四出 演喜
- 第四十五出 泣舟
- 第四十六出 询红
- 第四十七出 芳殒
- 第四十八出 双逝
- 第四十九出 合冢
- 第五十出 仙圆
- 桃花扇
- 解 题
- 试一出 先声
- 第一出 听稗
- 第二出 传歌
- 第三出 哄丁
- 第四出 侦戏
- 第五出 访翠
- 第六出 眠香
- 第七出 却奁
- 第八出 闹榭
- 第九出 抚兵
- 第十出 修札
- 第十一出 投辕
- 第十二出 辞院
- 第十三出 哭主
- 第十四出 阻奸
- 第十五出 迎驾
- 第十六出 设朝
- 第十七出 拒媒
- 第十八出 争位
- 第十九出 和战
- 第二十出 移防
- 闰二十出 闲话
- 加二十一出 孤吟
- 第二十一出 媚座
- 第二十二出 守楼
- 第二十三出 寄扇
- 第二十四出 骂筵
- 第二十五出 选优
- 第二十六出 赚将
- 第二十七出 逢舟
- 第二十八出 题画
- 第二十九出 逮社
- 第三十出 归山
- 第三十一出 草檄
- 第三十二出 拜坛
- 第三十三出 会狱
- 第三十四出 截矶
- 第三十五出 誓师
- 第三十六出 逃难
- 第三十七出 劫宝
- 第三十八出 沉江
- 第三十九出 栖真
- 第四十出 入道
- 续四十出 余韵
- 长生殿
- 解 题
- 第一出 传概
- 第二出 定情
- 第三出 贿权
- 第四出 春睡
- 第五出 禊游
- 第六出 傍讶
- 第七出 幸恩
- 第八出 献发
- 第九出 复召
- 第十出 疑谶
- 第十一出 闻乐
- 第十二出 制谱
- 第十三出 权哄
- 第十四出 偷曲
- 第十五出 进果
- 第十六出 舞盘
- 第十七出 合围
- 第十八出 夜怨
- 第十九出 絮阁
- 第二十出 侦报
- 第二十一出 窥浴
- 第二十二出 密誓
- 第二十三出 陷关
- 第二十四出 惊变
- 第二十五出 埋玉
- 第二十六出 献饭
- 第二十七出 冥追
- 第二十八出 骂贼
- 第二十九出 闻铃
- 第三十出 情悔
- 第三十一出 剿寇
- 第三十二出 哭像
- 第三十三出 神诉
- 第三十四出 刺逆
- 第三十五出 收京
- 第三十六出 看袜
- 第三十七出 尸解
- 第三十八出 弹词
- 第三十九出 私祭
- 第四十出 仙忆
- 第四十一出 见月
- 第四十二出 驿备
- 第四十三出 改葬
- 第四十四出 怂合
- 第四十五出 雨梦
- 第四十六出 觅魂
- 第四十七出 补恨
- 第四十八出 寄情
- 第四十九出 得信
- 第五十出 重圆
- 清忠谱
- 解 题
- 谱 概
- 第一折 傲雪
- 第二折 书闹
- 第三回 述珰
- 第四折 创祠
- 第五折 缔姻
- 第六折 骂像
- 第七折 闺训
- 第八折 忠梦
- 第九折 就逮
- 第十折 义愤
- 第十一折 闹诏
- 第十二折 哭追
- 第十三折 捕义
- 第十四折 荫吴
- 第十五折 叱勘
- 第十六折 血奏
- 第十七折 囊首
- 第十八折 戮义
- 第十九折 泣遣
- 第二十折 魂遇
- 第二十一折 报败
- 第二十二折 毁祠
- 第二十三折 吊墓
- 第二十四折 锄奸
- 第二十五折 表忠
- 雷峰塔
- 解 题
- 第一出 开宗
- 第二出 付钵
- 第三出 出山
- 第四出 上冢
- 第五出 收青
- 第六出 舟遇
- 第七出 订盟
- 第八出 避吴
- 第九出 设邸
- 第十出 获赃
- 第十一出 远访
- 第十二出 开行
- 第十三出 夜话
- 第十四出 赠符
- 第十五出 逐道
- 第十六出 端阳
- 第十七出 求草
- 第十八出 疗惊
- 第十九出 虎阜
- 第二十出 审配
- 第二十一出 再访
- 第二十二出 楼诱
- 第二十三出 化香
- 第二十四出 谒禅
- 第二十五出 水斗
- 第二十六出 断桥
- 第二十七出 腹婚
- 第二十八出 重谒
- 第二十九出 炼塔
- 第三十出 归真
- 第三十一出 塔叙
- 第三十二出 祭塔
- 第三十三出 捷婚
- 第三十四出 佛圆
- 风筝误
- 解 题
- 第一出 颠末
- 第二出 贺岁
- 第三出 闺哄
- 第四出 郊饯
- 第五出 习战
- 第六出 糊鹞
- 第七出 题鹞
- 第八出 和鹞
- 第九出 嘱鹞
- 第十出 请兵
- 第十一出 鹞误
- 第十二出 冒美
- 第十三出 惊丑
- 第十四出 遣试
- 第十五出 坚垒
- 第十六出 梦骇
- 第十七出 媒争
- 第十八出 艰配
- 第十九出 议婚
- 第二十出 蛮征
- 第二十一出 婚闹
- 第二十二出 运筹
- 第二十三出 败象
- 第二十四出 导淫
- 第二十五出 凯宴
- 第二十六出 拒奸
- 第二十七出 闻捷
- 第二十八出 逼婚
- 第二十九出 诧美
- 第三十出 释疑
- 总 评
出版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综合性社科类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类图书。 作为一家优秀的地方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06年,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近年来,浙江人民出版社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引领,出版了《之江新语》《红船精神问答》《心无百姓莫为官》《读懂“八八战略”》《中国模范生》《东方启动点》《人民公开课》《中华传世藏书》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其中,5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12种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2010年至今,共15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之江新语》多语种翻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多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在“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引领下,浙江人民出版社坚持专业立社,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产品线建设,着力打造时政、财经、文史三大板块特色品牌,出版了《之江新语》《大数据时代》等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最好的告别》《上帝的手术刀》《星际穿越》等图书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