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中国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成果,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研究了当前中国意识形态的理论及实践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
  • 第一部分 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 第一章 苏联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
  •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展开
  • 第二节 苏联解体与意识形态蜕变
  • 第三节 苏联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教训
  •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探索
  • 第三节 “左”倾错误的影响与危害
  • 第四节 拨乱反正与新局面的开创
  • 第三章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
  • 第一节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
  • 第二节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方略
  • 第三节 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启示
  • 第四章 “意识形态终结论”评析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起源与流变
  • 第二节 “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实质
  • 第三节 既要反对“淡化”意识形态问题,也要防止“泛化”意识形态问题
  • 第二部分 时代的发展与要求
  • 第五章 世情、国情、党情的历史性变化
  • 第一节 时代主题的深刻变化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
  • 第三节 中国政治文化的深刻变化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
  • 第六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任务的提出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中的和谐思想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和谐”发展理念
  • 第七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时代要求
  • 第一节 题中应有之义
  • 第二节 形势与任务
  • 第三节 问题与思考
  • 第三部分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与使命
  • 第八章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经验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展开和发展
  • 第九章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和酝酿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层次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 第十章 稳妥处理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基本关系
  • 第一节 政治领域: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
  • 第二节 思想领域:一元与多样
  • 第三节 文化领域:多元与主导
  • 第四节 学术领域:自由与批评
  • 第五节 新闻领域:党性与人民性
  • 第十一章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效机制
  • 第一节 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建设原则
  • 第二节 坚持引领社会思潮的建设思路
  • 第三节 坚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建设路径
  • 结束语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附录 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