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为《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第2版)》下卷,反映当代中国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本书由袁贵仁、杨耕主编,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马克思与我们同行
  • 张奎良
  •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起点
  • 一、研究起点和叙述起点
  • 二、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起点
  • 三、劳动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起点
  • 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的历史地位
  • 一、异化概念的历史沿革
  • 二、马克思的异化概念
  • 三、异化概念的历史命运
  • 张异宾
  •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
  • 一、马克思的“历史科学”话语和历史规定
  • 二、人类历史性存在的四重原初关系
  • 三、现实的个人与历史性生存
  • 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似自然性的特设规定
  • 列宁“伯尔尼笔记”研究
  • 张曙光
  • 马克思的哲学生存论思想
  • 一、“生存—实践”观的形成
  • 二、生存实践:人、关系与过程
  • 三、基本概念与理论构架
  • 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历史
  • 吴晓明
  •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 内在性之瓦解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境域
  • 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
  • 一、社会现实的发现
  • 二、总体性的观点
  • 三、具体化的路径与实行
  • 欧阳康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定
  • 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
  • 一、本体论问题的深层根据
  • 二、批判与超越传统本体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重要基础
  • 三、人的自由与人类解放——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价值取向
  • 四、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当代意义
  • 俞吾金
  • 马克思与黑格尔
  • 一、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解释路线
  • 二、蕴含在马克思手稿中的潜在的解释路线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启示及未解决的问题
  • 四、我们对这一关系的重新理解
  •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
  • 一、马克思哲学“费尔巴哈化”的第一种形式
  • 二、马克思哲学“费尔巴哈化”的第二种形式
  • 三、让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阴影中走出来
  • 重新理解马克思
  • 一、马克思在当今世界的遭遇
  • 二、重新理解马克思是客观的历史要求
  • 三、重新理解马克思要正视诠释学上的困难
  • 赵家祥
  • 马克思的一般历史哲学理论
  • 一、马克思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 二、马克思对待一般历史哲学理论的科学态度
  • 高清海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
  • 一、有必要明确几个原则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变革的实质
  • 三、关于哲学对象的提法和理解的问题
  • 四、对几种看法的一点想法
  • 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性转变
  • 一、有必要提出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理论实质的问题
  • 二、苏联学者的教科书哲学并未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
  • 三、世界观的变革根本上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 四、马克思实现了思维方式从传统向现代的哲学转变
  • 五、思维方式的转换导致整个哲学理论发生了根本变革
  • 六、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科学是哲学思维模式转换的重大成果
  • 七、实践标准的讨论
  • 实践观点作为思维方式的意义
  • 一、哲学思维方式的意义
  • 二、哲学中的几种思维方式类型
  • 三、实践作为历史概念的几个基本环节
  • 四、实践观点作为新思维方式的意义
  • 五、贯彻实践观点与转变哲学观念
  • 夏甄陶
  • 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 陶德麟
  • 马克思与唯物主义
  • 一、马克思在什么意义上说与人分隔的自然界是“无”
  • 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分歧何在
  •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本体论上有原则分歧吗
  • 逻辑证明与真理标准
  • 一、逻辑不能确定论据的真假
  • 二、推理形式不能确定结论的真假
  • 三、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发展着的实践
  • 四、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前提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问题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问题
  • 袁贵仁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主体性原则
  • 人的问题是当代哲学的中心问题
  • 一、哲学的逻辑
  • 二、时代的课题
  • 马克思主义价值学研究构想
  • 一、价值学的主要问题
  • 二、价值学的理论方位
  • 三、价值学研究的意义
  • 黄楠森
  •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和体系
  • 一、逻辑学、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
  • 二、辩证法的内容
  • 三、辩证法的体系
  • 马克思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道路
  • 二、马克思是否承认现实世界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 三、马克思是否承认客观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 四、在马克思那里,辩证法只是方法,还是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
  • 韩庆祥
  • 马克思开辟的人学道路
  • 一、人学的视域
  • 二、人学的主题及其品格
  • 三、人学的本质
  • 四、人学的功能
  • 五、人学的思维方式
  • 六、人学的目标与手段
  •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
  • 一、人学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 二、马克思人学理论内容的完整图景
  • 三、挖掘、整理和研究马克思人学的意义
  • 面对“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本路径及其贡献与局限
  • 二、哲学达不到时代与当代中国发展要求的水平的原因分析
  •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走向面对当代“中国问题”的哲学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