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视野宏大、新见迭出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

内容简介

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现代中国何以能避免多族群帝国崩溃和分裂的命运,建立一个高度有效且长期稳定的国家?其疆域构成、族群组合和政权形态具有何种历史合理性与独特性?今后的中国国家能否继续维持“既大且强”的格局?本书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以上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全书主要围绕对现代中国形成过程的重新认识问题,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书写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展开研究。作者从全球史的视角,着眼于地缘政治、财政军事和政治认同三个要素,全面论述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探寻现代中国形成的独特路径。全书视野宽广,内容丰富,见解独到,对于试图理解现代中国之过去与未来的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来说,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精彩著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实践社会科学系列”总序
  • 中文版前言
  • 图表列表
  • 第一章 导论
  • 问题所在
  • 从帝国到民族国家?
  • 中国的历史实际
  • 中国:为何既“大”且“强”?
  • 建造现代中国:三个关键环节
  • 地缘、财政、认同:一个分析架构
  • 地缘政治
  • 财政—军事构造
  • 政治认同
  • 若干关键论题
  • 早期近代疆域国家的形成
  • 迈向近代主权国家
  • 统一集权的现代国家之肇建
  • 中国道路的独特性
  • 第二章 早期近代疆域国家的形成:清朝前期和中期的中国
  • 边疆的整合
  • 地缘利益和地缘战略
  • 边陲整合的目的
  • 中国的再定义
  • 治理边疆
  • 从平等到臣属:清代的边疆
  • 连结边疆各地的喇嘛教
  • 治理内地各省
  • 合法性的考量
  • 低税率
  • 田赋蠲免
  • 限制税收
  • 地方治理中的自主性
  • 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性
  • 复合型集权自主
  • 集权国家的低成本
  • 在帝国与主权国家之间
  • 清朝在多大程度上是“中国”的?
  • 第三章 边疆整合的限度:清朝财政构造中的低度均衡机制
  • 清朝的战争与财政
  • 财政周期
  • 战争的资金来源
  • 清朝财政的低水平均衡
  • “均衡”的定义
  • 清朝的经济承受能力
  • 清朝在世界历史上的独特性
  • 地缘政治关系:垂直型与平行型
  • 社会经济结构与国家构建:强制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
  • 历史遗产和国家构建:宪政还是专制?
  • 第四章 地方化集中主义:晚清国家的韧性与脆性
  • 财权区域化
  • 低度均衡机制之脆弱
  • 财权的非集中化
  • 财政构造之转型
  • 督抚之财政自主及其有限性
  • 有条件忠诚之滥觞
  • 汉人疆吏之崛起
  • 忠诚之再定义
  • “十八国”
  • 自强新政与原初型民族主义
  • 地方化集中主义
  • 第五章 从内陆到沿海:晚清地缘战略的重新定向
  • 传统地缘秩序之终结
  • 塞防与海防
  • 地方化集中主义的成与败
  • 西征之财政支援
  • 海防之财政支援
  • 海防为何失败
  • 藩篱之失却
  • 第六章 迈向现代民族国家:清末新政时期的国家重建
  • 财政构造中的高度非均衡机制
  • 新政之财政支援
  • 高度非均衡机制之滥觞
  • 地方化集中主义的陷阱
  • 财权之再集中
  • 军权之再集中
  • 绅士精英
  • 合法性的三重危机
  • 缔造新的民族
  • 满汉一体化
  • 构想“中华民族”
  • 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
  • 第七章 集中化地方主义:民国前期财政军事政权之勃兴
  • 军阀竞争中的赢家与输家
  • 中央与各省
  • 奉系之崛起
  • 小省强人
  • 赢家与输家
  • 为何国民党势力胜出?
  • 广东与北伐
  • 武汉国民政府之困境
  • 北伐之推进
  • 走向国家统一
  • 军事统一
  • 南京政府之实力所在
  • 财政统一
  • 比较分析:从区域到全国的建国路径
  • 第八章 半集中主义的宿命:国民党国家的成长与顿挫
  • 制造新的正统
  • 宣扬三民主义
  • 三民主义之紊乱
  • 党国之政治认同
  • 以党领政
  • 蒋介石领导权的巩固
  • 派系倾轧
  • 民族危机与政治团结
  • 国民党国家的半集中主义
  • 第九章 国家建造的全面集中主义路径:一系列历史性突破之交汇
  • 共产党革命的地缘政治
  • 中共与莫斯科的关系
  • 毛泽东的对苏策略
  • 打造政治认同
  • 掌控军事和政治权力
  • 确立意识形态之主导地位
  • 形塑政治认同
  • 东北地区与国共内战
  • 为什么东北如此重要?
  • 苏联的支援
  • 东北的实力
  • 共产党根据地的财政构造
  • 从分权到集权:1945年前的经历
  • 走向财政统一
  • 动员与渗透:土地改革的双重意图
  • 渗透到村落
  • 一个比较分析
  • 地缘政治与军事战略
  • 认同与士气
  • 财政制度
  • 第十章 比较视野下的现代国家转型
  • 疆域的扩张与整合
  • 王朝的衰落与调适
  • 迈向民主抑或高度集权
  • 第十一章 历史地认识现代中国
  • “民族国家”的迷思
  • 现代中国之成为“问题”
  • 中国为何如此之“大”?
  • 中国为何如此之“强”?
  • 国家转型的连续性
  • 参考文献
  • 原始资料部分
  • 中、日文论著
  • 英文著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2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从大清到共和国

    题目不错,资料详细,讲述现代中国体制形成,题材敏感就不多评了,值得读的是从财政,地缘政治讲述了清朝和民国,几个特点:1. 资料表明清朝是个低税收小政府,这让我们想起过去经常被攻击大政府,其实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完全是两个概念,现代社会必须的教育,医疗和养老都是农业社会政府不负责的,自然也就带来清朝国家军事和组织羸弱。2. 因经济上不合算,清朝没有领土扩张的意愿,几次版图扩大都是为了国家安全的缓冲区需要,这是从汉武帝就得到的教训,非游牧民族如果不劫掠,非农耕之地入不敷出。3. 书有硬伤,作者还是用民族的现代角度看大清,强调满汉不同民族,其实这是 1840 年以后才因革命需要不断强化的。4. 作者也一直不愿明确大清就是帝国。什么是帝国?多民族多种族,使用相同文字语音,有共同认同价值观共同体。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苏维埃帝国,美帝国,什么是美国人?可以多种族多民族融合在一起的幅员辽阔的国家就是帝国。如果不能融合只能是地域性民族国家,如现在的土耳其,俄罗斯。回顾这 400 年的进程,中国没有分裂或退回明宋版图,各种因缘际会,现在成为重新站立起来的共和国。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宏大叙事

      随着 “躺平” 一词的流行,让当今简单化,娱乐化的叙事风格吸粉无数。社会科学近年来多偏重脱离现实的抽象理论建构,而本系列丛书所强调的则是实践中的经济、法律、社会与历史,以及由此呈现的理论逻辑。本丛书所收入的理论作品不是由理论出发去裁剪实践,而是从实践出发去建构理论;所收入的经验研究则是那些具有重要理论含义的著作。通过宏大叙事,系统全面地分析了解事物的整体,推荐这本《现代中国的形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现代中国如何形成

        资料详细,考据充足,分析到位。一幅极简现代中国形成史,从清朝建立到衰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作者着重用三个视角去分析了它们的成与败以及现代中国是如何形成的。传统历史观点采用西方视角,认为现代国家的形成是建立在帝国衰亡之后的,而本书作者给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中国有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并不能采用通用的论点而一言以蔽之。在作者眼中,清朝与奥斯曼帝国等不同,西方帝国是采用扩张性的策略而稳固疆域,清朝虽然在早期建国阶段采用了政府性策略,在定鼎中原后则采用了保守性策略。地缘政治
        左宗棠在建议收复新疆时说 “新疆不保则蒙古危矣,蒙古不保则京师危矣,京师不保则大清危矣”。由此可见,新疆蒙古西藏对于大清朝的地缘政治来说尤为重要。清朝的统治者们也敏锐洞察到了这一影响,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就采用了硬实力软实力而开辟疆土。“采用众建而分其势” 的策略稳固疆土。再到清朝末年军阀割据的时代,张作霖的奉系、阎锡山的晋系、李宗仁等人的桂系为什么能够割据一方获取最大利益而不受叨扰,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地理位置而影响。反观四川、江苏等地,众军阀趋之若鹜,无法形成一家独大之面。到国共内战时期,国共双方都用尽了策略想要入主东北,蒋甚至想要放弃外蒙古的主权而获取东北的统治。因为东北地理位置三接亲共国家,且有稳定的资金、工业、粮食支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地理位置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外交性。在当下时代仍时时看到各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博弈,比如俄乌冲突以及早些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可见地理位置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财政作者用翔实的史料考证了康雍乾三世对于西藏蒙古等地的征伐,从康熙年间的被动型保护到雍正乾隆年间的主动性防御政府。财政力量决定了政府的规模以及时长。帝国的崩溃也在于清朝本身的弱财政系统,清朝的财政系统是基于稳定的收入与开支而成立的,清朝早期百废待兴人口较少所以采用轻徭薄赋的策略,但到乾隆之后中国人口剧增,以往的财政策略很快崩溃,再加上白银外流,大清朝岌岌可危。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能够北伐成功最后行程一个统一性的国家原因之一则是依靠宋子文在广东实行改革的新策略,为北伐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认同
        中国为什么能够在外强环绕内敌林立的时代依然保持着疆域的完好性而没有像其他帝国一样分崩离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则是所有中国人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当外敌倾掠时,一致矛头对外。国共内战以共而胜的局面出现。各历史学家也在研究这个问题。为什么国的综合实力要比共的实力强很多,却最后败退台湾呢?最后给出了一个认同感的原因,国民党内部在早期征服时就埋下了祸根,各军阀没有共同的信仰与目标,各自为了自身利益而战,何谈万众一心。蒋介石本身的重嫡轻外也导致了孟良崮战役的畏首畏尾。而反观共产党,在早期时他们看起来很羸弱,但他们拥有共同的信念与使命,带领全中国人脱离苦海创建一个新的国家。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的成与败清朝的衰落与后世的军阀割据形成于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由于清朝内无忧患外无强敌,导致清朝的军事实力大幅下降,无力平定太平运动。只好下放于地方自治,由地方自治人事、财政、军务,形成了地方集中化,为后世的军阀割据埋下了伏笔。渗透
        渗透力度决定了该领域是否为之掌控,蒙古、西藏、新疆等地由于渗透力度足够而形成密不可分的状态。外蒙古则是因渗透力度较弱,所以整个地区的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并不强烈,这也为后来独立埋下了导火索。以上三点贯穿了整本书籍的分析,以 “钱袋子、笔杆子、枪杆子” 为主来分析成与败。对于现代中国的形成,作者认为清朝本身就属于一个前现代国家,而不是一个帝国。现有的疆域策略等也依然是继承的封建时代的遗产,因此并不能认为现代中国的形成与其他国家相似。中国与其它国家在几千年的农业时代相似的一点是都经历过外敌入侵内部分裂,但不同的一点是中国自秦朝以来是绝对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国人的民族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深深扎在了每个人的心中,中国人的和平基因也扎在了每个人的心中,继承了几千年的独特的中国文化。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4条书评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