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整理了71种常见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行政执法办案一本通,随查随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为基础,归纳总结71种常见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图表化展现各行为的概念、违法界定标准、证据规则、处罚标准、处罚机关、执法程序、法律依据,融合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精选典型的已办结处罚案例,随查随用,帮助基层工作人员提升执法办案效率。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食品、食品添加剂许可
  • 一、 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 (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定义
  • (二)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特征
  • (三)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条件
  • (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种类与范围
  • (五)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程序
  • (六)行政处罚内容
  • 【典型案例一】 某“豆米腊肉火锅店”未经许可从事餐饮经营活动被处罚案
  • 【典型案例二】 北京某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活动和标注虚假生产日期案
  • 【典型案例三】 郭某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经营活动案
  • 二、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
  • (一)食品添加剂的概念
  • (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分类
  • (三)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生产申请
  • (四)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 【典型案例一】 张某军非法生产三聚氰胺“蛋白粉”案
  • 【典型案例二】 李某某生产、销售伪劣食品添加剂案
  • 三、 为未取得许可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添加剂生产者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
  • (一)明知是黑窝点、黑作坊,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行政处罚
  • (二)民事连带责任的承担
  • 【典型案例】 为无证食品经营者提供场所也要受罚
  • 第二章 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 四、 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经营上述食品
  • (一)相关概念
  • (二)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 (三)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的处罚
  • (四)对食品经营者的处罚
  • (五)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典型案例一】 某美食店生产加工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案
  • 【典型案例二】 姚某某使用双氧水浸泡猪皮、鱿鱼被追究刑事责任案
  • 【典型案例三】 某蜂业回收过期蜂蜜做原料标注虚假生产日期案
  • 五、 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 (一)概述
  • (二)专供婴幼儿主辅食品
  • (三)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 (四)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处罚
  • (五)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 【典型案例】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 六、 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其制品
  • (一)相关概念
  • (二)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的危害
  • (三)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的鉴别
  • (四)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的检验与认定
  • (五)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动物的处理
  • (六)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其制品的处罚
  • 【典型案例一】 谢某、李某某生产、销售死因不明且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的死猪被追究刑事责任案
  • 【典型案例二】 张某某销售死因不明母猪被追究刑事责任案
  • 七、 经营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 (一)相关概念
  • (二)检疫主体
  • (三)检疫程序
  • (四)检疫证明
  • (五)动物疫病管理
  • (六)肉类制品及其检验
  • (七)经营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的处罚
  • 【典型案例一】 慈利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办张某权销售未经检验检疫的猪肉案
  • 【典型案例二】 经营未经检验检疫猪肉被重罚
  • 八、 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 (一)为防病等目的禁售食品
  • (二)法律规定
  • 【典型案例】 上海甲肝大流行事件
  • 九、 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
  • (一)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
  • (二)食品中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
  • (三)食品中添加药物的处罚
  • 【典型案例一】 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办李某平生产添加药品的食品案
  • 【典型案例二】 涉嫌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某凉茶厂被处罚
  • 十、 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 (一)相关概念
  •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 (三)致病性微生物对人体的危害
  • (四)感染性食源性疾病
  • (五)中毒性食源性疾病
  • (六)法律责任
  • 【典型案例一】 非法经营微生物超标食品案
  • 【典型案例二】 吐某生产、销售被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鸡肉)被追究刑事责任案
  • 十一、 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经营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剂
  • (一)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的保质期
  • (二)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经营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处罚
  • 【典型案例】 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案
  • 十二、 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 (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 (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 (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性质认定
  • 【典型案例一】 梅江区某牛杂店生产加工、销售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牛杂)案
  • 【典型案例二】 满洲里某职业学院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制作小米粥案
  • 【典型案例三】 邱某某使用含铝的食品添加剂“泡打粉”生产包子被追究刑事责任案
  • 十三、 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 (一)相关概念
  • (二)食品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的认定
  • (三)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处罚
  • 【典型案例一】 阳泉市盂县查处山西某煤焦化有限公司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使用霉变生虫、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从事餐饮服务案
  • 【典型案例二】 某榨油坊生产经营油脂酸败的压榨花生油被处罚案
  • 十四、 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 (一)保质期概念
  • (二)保质期标注与管理
  • (三)常见食品的保质期
  • (四)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处罚
  • 【典型案例一】 始兴县叶某金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案
  • 【典型案例二】 虚假标注食品生产日期被处货值金额10倍罚款
  • 十五、 生产经营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 (一)食品安全标准概念及分类
  • (二)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 (三)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应用
  • (四)生产经营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认定与处罚
  • 【典型案例】 某饮用水生产企业非法生产不合格纯净水案
  • 十六、 生产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 (一)相关概念
  • (二)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 (三)食品用塑料制品的生产与使用
  • (四)包装用纸的使用
  • (五)陶瓷、搪瓷容器的使用
  • (六)金属容器的使用
  • (七)橡胶制品的使用
  • (八)复合包装材料的使用
  • (九)运输工具的使用
  • 【典型案例】 王某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污染食品行政处罚案
  • 十七、 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 (一)相关概念
  • (二)食品标签标注
  • (三)食品添加剂标签标注
  • (四)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处理
  • (五)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存在瑕疵的处理
  • 第三章 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过程控制
  • 十八、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按规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按规定配备或者培训、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 (一)食品原料验收制度
  • (二)食品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制度
  • (三)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 (四)食品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 (五)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
  • 【典型案例】 某单位未按规定对其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被处罚案
  • 十九、 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或者未按规定建立并遵守进货查验记录、出厂检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
  • (一)进货查验记录
  • (二)出厂检验记录
  • (三)销售记录
  • 【典型案例一】 鸡泽县某学校食堂进货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案
  • 【典型案例二】 食品商行未履行法定进货查验义务被罚款5万元
  • 【典型案例四】 锦州某粮油有限公司未遵守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被处罚案
  • 二十、 在食品生产、加工场所贮存非食品用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 (一)食品生产加工场所不得贮存非法添加物
  • (二)非法添加物黑名单
  • 二十一、 生产经营的保健食品之外的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声称具有保健功能
  • (一)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
  • (二)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
  • 二十二、 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未按规定进行标示
  • (一)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
  • (二)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
  • (三)标识的标注方法
  • 二十三、 食品生产经营者未按照规定对变质、超过保质期或者回收的食品进行标示或者存放,或者未及时对上述食品采取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并如实记录
  • (一)相关概念
  • (二)对召回、变质、超过保质期食品的处置
  • 二十四、 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但不符合食品所标注的企业标准规定的食品安全指标
  • (一)食品安全标准内容与分类
  • (二)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制定
  • 二十五、 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制定、实施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要求
  • (一)原料采购的原则与形式
  • (二)原料采购程序
  • (三)原料采购控制
  • (四)原料验收
  • 【典型案例】 某餐厅采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案
  • 二十六、 食品生产经营者未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或者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未按规定处理
  • (一)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符合食品生产经营条件时的整改措施
  • (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时的处置
  • (三)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后许可的变更或重新办理
  • 二十七、 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 (一)采购食品原料查验
  • (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标准
  • (三)可疑食品原料检验
  • 【典型案例】 威海某食品有限公司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生产香辣鳗丝案
  • 二十八、 生产经营直接入口的食品未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饮具和容器
  • (一)食品包装材料、餐具、饮具和容器概念
  • (二)食品包装材料、餐具、饮具和容器标准
  • 二十九、 食品生产经营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一)用水模式
  • (二)用水水质要求
  • (三)自建设施供水水质要求
  • 三十、 食品生产经营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对人体有毒有害
  • (一)使用的洗涤剂
  • (二)使用的消毒剂
  • (三)清洗、消毒要求及方法
  • 第四章 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
  • 三十一、 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生产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未通过安全性评估
  • (一)新资源食品及其审批
  • (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及其审批
  • (三)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生产的安全性评估制度
  • 【典型案例一】 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利用新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未通过安全性评估案
  • 【典型案例二】 某水果(大厂)有限公司利用未通过安全性评估的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案
  • 三十二、 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者未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和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
  • (一)食品检验的概念与有关规定
  • (二)采购食品原料无检验或检疫合格证明文件的,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
  • (三)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制度
  • 【典型案例】 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米粉使用未通过检验的原材料案
  • 第五章 食品经营(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
  • 三十三、 食品经营者未按规定要求销售食品
  • (一)定型包装食品销售
  • (二)散装食品销售
  • (三)生鲜食品销售
  • (四)销售食品的包装和标识
  • (五)变质、超过保质期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处理
  • (六)销售凭证与退货
  • 【典型案例一】 张某未按规定要求销售食品案
  • 【典型案例二】 某食品制售店未按规定销售散装食品案
  • 三十四、 餐饮服务提供者使用的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经洗净、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或者餐饮服务设施、设备未按规定定期维护、清洗、校验
  • (一)餐具消毒
  • (二)设备维修
  • 【典型案例】 某学校使用消毒不合格餐具案
  • 三十五、 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单位未按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 (一)相关概念
  • (二)供餐与订餐
  • (三)食品安全管理与自查
  • 【典型案例】 某幼儿园未按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案
  • 三十六、 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查验、留存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消毒合格证明
  • (一)餐具、饮具集中消毒
  • (二)餐具、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资质
  • (三)餐具、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具备条件
  • (四)集中消毒餐具、饮具检验与包装
  • (五)集中消毒餐具、饮具的使用
  • 三十七、 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有对进入该批发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或者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未按照规定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 (一)食用农产品概念
  • (二)食用农产品安全
  • (三)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食品安全保障义务
  • 三十八、 食用农产品销售者未按照规定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 (一)食用农产品安全与立法
  • (二)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
  • 【典型案例】 石家庄市裕华区某农副产品经营部未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案
  • 第六章 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经营
  • 三十九、 生产经营未按规定注册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未按注册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
  • (一)概念
  • (二)注册
  • (三)备案
  • 【典型案例】 上海市查处未按注册的产品配方要求组织生产保健食品、生产经营标签与实际不符、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食品案
  • 四十、 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同一企业以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 (一)婴幼儿配方乳粉
  • (二)婴幼儿配方乳粉分装
  • 四十一、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者未按备案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
  • (一)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按规定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 (二)按备案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组织生产
  • 四十二、 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未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标签等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 (一)婴幼儿配方食品概念
  • (二)婴幼儿配方食品备案
  • 四十三、 特殊食品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建立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或者未定期提交自查报告
  • (一)建立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 (二)危险因素关键控制环节(HACCP)
  • (三)定期自查与报告
  • 四十四、 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选择性添加物质命名婴幼儿配方食品
  • (一)婴幼儿配方食品
  • (二)婴幼儿配方食品中选择性物质的添加与命名限制
  • 四十五、 生产经营的特殊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内容与注册或者备案的标签、说明书不一致
  • (一)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
  • (二)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和说明书
  • (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标签
  • (四)特殊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内容注册或者备案
  • 四十六、 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企业之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向消费者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的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
  • (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 (二)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
  • (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的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销售
  • 四十七、 将特殊食品与普通食品或者药品混放销售
  • (一)药品
  • (二)普通食品
  • (三)特殊食品
  • 【典型案例】 天津市西青区某食品便利店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混放案
  • 第七章 食品进出口
  • 四十八、 提供虚假材料,进口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 (一)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 (二)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注册制度
  • (三)食品进口商的备案管理
  • (四)食品进口商或者其代理人的报检管理
  • (五)进口食品的包装和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 (六)进口食品检验检疫
  • 四十九、 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未提交所执行的标准并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或者进口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未通过安全性评估
  • (一)概念
  • (二)进口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的许可与安全性评估
  • 五十、 未遵守法律规定出口食品
  • (一)相关概念
  • (二)备案内容与程序
  • 五十一、 进口商在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依照本法规定召回进口的食品后,仍拒不召回食品
  • (一)进口食品的召回
  • (二)主动召回与被动召回
  • 五十二、 进口商未建立并遵守食品、食品添加剂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境外出口商或者生产企业审核制度
  • (一)食品、食品添加剂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
  • (二)境外出口商或者生产企业审核制度
  • 第八章 贮存运输与人员管理
  • 五十三、 未按要求进行食品贮存、运输和装卸
  • (一)食品贮存环境要求
  • (二)食品冷藏、冷冻
  • (三)仓储管理
  • (四)库存食品管理
  • (五)食品运输
  • (六)食品装卸
  • 【典型案例】 上海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新松江路店涉嫌未按要求储存食品被警告案
  • 五十四、 接受食品生产经营者委托贮存、运输食品,未按照规定记录保存信息
  • (一)委托贮存、运输食品概念
  • (二)委托方的审查与监督
  • (三)受托方的记录义务
  • 五十五、 从事对温度、湿度等有特殊要求的食品贮存业务的非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食品展销会的举办者未按照规定备案或者报告
  • (一)备案
  • (二)报告
  • 五十六、 食品生产经营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证明或者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 (一)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
  • (二)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目录
  • (三)健康证明
  • (四)未取得健康证明或者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处罚
  • 【典型案例】 对未取得健康证明人员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进行处罚的典型案例
  • 五十七、 食品生产经营者聘用法律禁止人员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 (一)被吊销许可证后的有关人员的职业限制
  • (二)食品安全犯罪人员的职业禁止
  • (三)食品生产经营者聘用从业禁止人员的法律责任
  • 五十八、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未能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未将手洗净,未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等;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未使用无毒、清洁的容器、售货工具和设备
  • (一)从业人员个人卫生
  • (二)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 (三)使用售货工具
  • (四)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
  • 第九章 食品召回与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 五十九、 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 (一)相关概念
  • (二)食品安全危害调查和评估
  • (三)食品召回分级
  • (四)食品召回的实施
  • 【典型案例】 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被责令停止经营后仍拒不停止经营案
  • 六十、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未制订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 (一)食品安全事故概念
  • (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 【示例】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 六十一、 事故发生单位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未进行处置、报告
  • (一)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
  • (二)事故发生单位应急处置
  • (三)不得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
  • (四)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 第十章 食品相关产品及其他
  • 六十二、 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者未按规定对生产的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
  • (一)食品相关产品概念
  • (二)食品相关产品出厂检验
  • 六十三、 生产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未通过安全性评估或者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相关产品
  • (一)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
  • (二)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
  • (三)未通过安全性评估,或者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相关产品的处罚
  • 六十四、 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用水,使用洗涤剂、消毒剂,或者出厂的餐具、饮具未按规定检验合格并随附消毒合格证明,或者未按规定在独立包装上标注相关内容
  • (一)对餐具、饮具集中消毒的监管
  • (二)对餐具、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基本要求
  • 【典型案例】 资中某集中消毒配送服务部出厂的餐具、饮具未按规定检验合格并随附消毒合格证明案
  • 六十五、 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未按照规定建立并遵守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 (一)餐具、饮具消毒方法
  • (二)餐具、饮具集中消毒出厂检验记录
  • 六十六、 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允许未依法取得许可的食品经营者进入市场销售食品,或者未履行检查、报告等义务
  • (一)相关概念
  • (二)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 (三)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食品经营者有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监督管理部门
  • (四)未履行规定义务,本市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 六十七、 在广告中对食品作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或者发布未取得批准文件、广告内容与批准文件不一致的保健食品广告
  • (一)广告的定义
  • (二)食品广告发布要求
  • (三)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做虚假广告的连带责任
  • 【典型案例】 孙某某发布违法保健食品广告案
  • 六十八、 对食品作虚假宣传且情节严重的
  • (一)食品广告内容的要求
  • (二)对虚假食品广告的处罚
  • 六十九、 利用会议、讲座、健康咨询等方式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
  • (一)相关概念
  • (二)禁止利用会议、讲座、健康咨询等方式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
  • 七十、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或者未履行报告、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义务
  • (一)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概念
  • (二)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身份的审查义务
  • (三)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的监管、报告和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义务与法律责任
  • 【典型案例】 外卖平台未对入网食品经营者审查许可证案
  • 七十一、 拒绝、阻挠、干涉有关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事故调查处理、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
  • (一)食品生产经营者有接受和配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义务
  • (二)食品生产经营者有接受和配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的法定义务
  • (三)拒绝监督检查的客观情形
  • (四)拒绝监督检查、事故调查处理、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法律责任
  • 附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食品安全,国家所做的一切

    用了大量真实典型案例,解释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监管执行,以及在执行过程中,如何促进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制定。算是一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工具书,从研发、原料采购、生产、流通、检验、到销售的完整流程,都有法可依。适合职业相关的人学习,也适合消费者学习,用以维护自身的食品安全合法权益。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