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57千字
字数
2022-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19世纪新古典经济学到凯恩斯主义的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的范围起自19世纪70年代初期的“边际革命”,止于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书中系统论述了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还以相当大篇幅论述了从马歇尔经济学到凯恩斯主义期间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新版序言
- 陈岱孙序
- 作者前言
- 内容提要
- 第一篇 “边际革命”前的边际分析
- 第一章 边际分析的萌芽与开端
- 第一节 价值、利息与边际分析
- 第二节 级差地租论与边际分析
- 第二章 边际分析的初步发展
- 第一节 以边际方法解释价值的尝试
- 第二节 边际分配论的雏形
- 第三节 价格、公共效用与边际分析
- 第三章 边际分析直接先驱者戈森
- 第一节 “戈森定律”
- 第二节 主观效用价值论
- 第三节 对劳动和交换法则的主观心理解释
- 第二篇 经济学“边际革命”的兴起
- 第四章 “边际革命”的性质及一般特点
- 第一节 这是一场“革命”吗?
- 第二节 “边际革命”的由来
- 第三节 边际论者方法论的一般特点
- 第五章 杰文斯对古典经济学的挑战
- 第一节 “最富独创性的经济学家”
- 第二节 “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
- 第三节 交换方程式
- 第四节 劳动理论
- 第五节 其他理论观点
- 第六章 门格尔的边际主义理论
- 第一节 同德国历史学派的抗争
- 第二节 《社会科学方法论探究》
- 第三节 欲望论与财货论
- 第四节 主观价值论
- 第五节 价格论及其他
- 第七章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
- 第一节 一个大器晚成的学者
- 第二节 以稀少性价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
- 第三节 局部均衡分析
- 第四节 一般均衡分析
- 第五节 资本与收入:生产方程
- 第三篇 “边际革命”的深化与扩展
- 第八章 奥地利学派主将维塞尔的理论
- 第一节 维塞尔简历
- 第二节 对边际效用价值论的阐述
- 第三节 交换价值论和自然价值论
- 第四节 价值归属(分配)论
- 第九章 奥地利学派干将庞巴维克的理论
- 第一节 庞巴维克简历
- 第二节 资本论
- 第三节 对边际效用价值论的阐述
- 第四节 时差利息论
- 第五节 对马克思学说的批评
- 第十章 经济边际主义在英国的发展
- 第一节 埃杰沃斯的“契约曲线”
- 第二节 威斯迪:《分配规律的协调》
- 第十一章 洛桑学派共建者帕累托的经济学
- 第一节 帕累托简历
- 第二节 关于经济学的一般观念
- 第三节 以序数效用论取代基数效用论
- 第四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 第五节 一般经济均衡论
- 第六节 交换均衡理论
- 第七节 生产均衡理论
- 第八节 “帕累托最优原理”
- 第九节 收入分配的“帕累托法则”
- 第十二章 美国: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论
- 第一节 克拉克在“边际革命”中的地位
- 第二节 经济学新三分法
- 第三节 “经济学一般规律”
- 第四节 边际生产力决定个人收入分配
- 第五节 团体收入分配决定原理
- 第六节 动态分析和企业利润论
- 第十三章 瑞典:维克塞尔的理论贡献
- 第一节 生平简历
- 第二节 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三节 对边际效用价值论的阐述
- 第四节 “非资本主义生产”及其分配
- 第五节 “资本主义生产”及其分配
- 第四篇 经济边际主义与古典派的综合: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
- 第十四章 绪论
-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 第二节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对象与方法
- 第十五章 消费需求理论
- 第十六章 生产供给理论
- 第十七章 供求均衡价值理论
- 第十八章 国民收入分配理论
- 第五篇 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
- 第十九章 庇古:“福利经济学之父”
-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要点
- 第三节 《工业波动论》梗概
- 第二十章 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
- 第一节 垄断竞争理论的渊源
- 第二节 宗旨与特点
- 第三节 对纯粹竞争条件下价值决定的进一步分析
- 第四节 双头垄断和寡头垄断条件下的价值决定
- 第五节 “产品差别”与垄断竞争
- 第六节 产品差别条件下的价格和“产品”调整
- 第七节 销售成本和生产成本
- 第八节 销售成本(以广告为代表)与价值理论
- 第九节 垄断竞争理论与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 第二十一章 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 第一节 定义、假设和分析工具
- 第二节 垄断均衡
- 第三节 竞争均衡
- 第四节 垄断产量与竞争产量的比较
- 第五节 价格歧视
- 第六节 买方独占
- 第七节 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
- 第八节 剥削
- 第九节 垄断基础上的分配论
- 第二十二章 “凯恩斯革命”前的凯恩斯
-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 第二节 第一部经济论著:《印度的通货与金融》
- 第三节 成名之作:《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
- 第四节 关注“一战”后货币金融问题论文集:《货币改革论》和《预言与劝说》
- 第五节 “亮剑”新主张:《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和《劳埃德·乔治办得到吗?》
- 第六节 理论徘徊:《货币论》
- 第六篇 “凯恩斯革命”: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
- 第二十三章 为什么会发生“凯恩斯革命”?
- 第一节 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危机
- 第二节 旧观念与新现实的冲突
- 第三节 罗斯福“新政”的成功
- 第二十四章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宗旨与核心理念、基本理论与政策主张
- 第一节 宗旨与核心理念
- 第二节 分析前提、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决定论:有效需求原理
- 第四节 政策主张
- 第二十五章 对古典派学说的评析
- 第一节 关于经济分析的前提
- 第二节 关于萨伊定律
- 第三节 关于工资论
- 第四节 关于货币与物价
- 第五节 总评
- 终篇 “凯恩斯革命”之后
- 参考文献
- 主要著作及部分参考文献
-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