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颠覆中国国民营养意识的低碳水饮食指南。

内容简介

国内临床营养权威专家夏萌结合神经内科与临床营养科双重背景,20年临床营养实践成果编写而成的适合国民体质的低碳水全方位指导饮食指南。向心性肥胖、糖尿病、脑血管病、阿尔兹海默症等等慢性疾病很可能是你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改掉高热量、低营养密度的现代饮食习惯,增加优质蛋白质、优质脂类的摄入,让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占比降下来,你的血糖不会再坐“过山车”,你的细胞不再缺少结构营养素,15万真实患者亲身受益的饮食疗法,用营养改变你的慢性病体质。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1
  • 推荐序2
  • 推荐序3
  • 前言
  • 绪论
  • 第一部分 为什么要遵循低碳水饮食?
  • 第一章 慢病管理催生低碳水饮食
  • 第二章 三大营养素
  • 第三章 能量转换
  • 第二部分 低碳水饮食的营养策略
  • 第四章 低碳水饮食的种类
  • 第五章 低碳水饮食的实际操作
  • 第六章 不适合采取低碳水饮食的人群
  • 第三部分 慢性疾病的营养处方
  • 第七章 代谢综合征
  • 第八章 向心性肥胖
  • 第九章 糖尿病
  • 第十章 高甘油三酯血症
  • 第十一章 脑部疾病
  • 第十二章 肿瘤
  • 附录1 常见食物GI值表
  • 附录2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 附录3 脂肪的主要来源
  • 附录4 饮食习惯调查表(近半年的大致情况)
  • 附录5 常见食物交换份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建议所有想要通过饮食调整让身体更轻盈、状态更稳定的朋友都要看一下这本书。这本书介绍了一个区分优质与劣质碳水,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低碳水饮食方案的方法,比如如何搭配蛋白质和健康脂肪,避免低碳饮食中的误区。如果你需要告别盲目节食,用科学饮食实现身体的良性循环,这本书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3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该死的油炸之物,为何如此美味

      夏萌主任的身份极具说服力:她出身北京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亲身通过饮食调整逆转了自身肾病,更拥有 20 年临床营养经验和 15 万 + 案例的深厚积累。这使得书中观点绝非空谈,而是源于实践的结晶。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三点深刻 “颠覆”:破除 “体重误解”:明确指出 “减体重≠减脂肪”。盲目追求体重下降,往往减掉的是水分或肌肉。真正的问题在于顽固的腹部脂肪(向心性肥胖),它才是代谢紊乱的元凶,腰臀比是更可靠的指标。这也解释了为何节食减肥易反弹。揪出 “肥胖真凶”:为膳食脂肪 “正名”。书中清晰地揭示:高碳水饮食(尤其是精制米面) 血糖剧烈波动 胰岛素过量分泌 促进脂肪合成(尤其囤积腹部) 胰岛素抵抗,才是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的根源。定义 “科学低碳”: “低碳水饮食” 绝非简单 “不吃主食” 或饥饿疗法。其核心在于科学调整宏量营养素比例(降低精制碳水,提高优质脂肪和足量蛋白质摄入,例如 P20%/C30%/F50% 的参考起点),并根据个体差异(年龄、职业、活动量、体质)灵活定制。书中提供了详实的实操指南、食物选择建议及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对我最具冲击力的观点是:“营养不良不等于瘦弱,也可能源于消化不良(尤其脂肪代谢差)”。这解释了我过去低脂饮食却依然疲劳怕冷的问题。实践书中的饮食策略(结合运动)后,精力提升与腹部脂肪减少的效果非常明显。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25—218      我 2025 年年初的时候,因为休完产假刚上班,每天都吃的很多。有段时间体重都要飙升到 120 斤了,同时整个人也特别累,容易饿,脸上长痘痘,每周都过敏,脸上、身上痒。直到一次差点晕倒的事情发生,第二天我便请假去医院检查了血糖、甲状腺指标,还好一切正常,医生只是说了句控制碳水。      之后我购买了观望一年的减脂奶茶,同时控制碳水的摄入,经过一个月的尝试,体重减了 13 斤,体脂率从偏高恢复到了正常。我很感谢自己那段时间的坚持,现在的我会有意识地控制碳水的摄入,也会偶尔放纵一下,吃烧烤、麻辣烫,幸运的是体脂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经历过身体轻盈的感觉,就会很享受,所以调整饮食,保证身体健康,才有精力去体验更多有意思的事。这本书,写得很中肯,人的观念很难被改变,只有试过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

          1
          2
        • 查看全部11条书评

        出版方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于 1981年10月, 已于2010年度转制为企业,成立“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资人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综合性的科技出版社,也是北京市科普传媒基地。 本社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坚持“传播科技知识,创造精彩生活”的方针,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为目标,出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科普、少儿、生活、文化教育、大众社科类图书及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