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解读当代中国环境法治成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内容简介

建构中国自主的环境法知识体系,最重要的是以中国的环境法思想、环境法理论、环境法话语解读“人与自然和谐其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结合中国实践总结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国际化的基本理论,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书以环境法研究成果为基础建构环境法理论体系,以实践经验为参照总结环境法的实践创新成果,分上、中、下三篇完成了对中国自主的环境法知识体系的法哲学基础、理论体系和实践创新的阐述。

这三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构建和发展出一套成系统、较完备、趋成熟的解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环境法治发展变化、解读当代中国环境法治成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环境法律体系、推动环境法治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导言
  • 上篇 法哲学基础
  • 第一章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
  • 第一节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的形成
  • 第二节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的精髓要义
  • 第三节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指引环境法知识体系建构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辩证法的中国化时代化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
  • 第二节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中的自然观
  • 第三节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中的辩证法
  •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法律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 第一节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法律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法律文化和建构中国自主的环境法知识体系
  • 第四章 全球环境治理共识的借鉴与超越
  • 第一节 全球环境治理共识与原则制度
  • 第二节 对全球环境治理共识与原则制度的吸纳与超越
  • 第三节 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引领与贡献
  • 中篇 理论体系
  • 第五章 中国环境法价值论
  • 第一节 环境法价值的演进与建构需求和供给
  • 第二节 中国环境法价值的建构理路
  • 第三节 中国环境法的价值体系展开
  • 第六章 中国环境法本体论
  • 第一节 环境法的范畴
  • 第二节 环境法的性质与特征
  • 第三节 环境法的体系
  • 第四节 环境法律关系
  • 第七章 中国环境法方法论
  • 第一节 环境法方法论的变革需求
  • 第二节 中国环境法的方法论和方法体系
  • 第三节 环境法方法论的具体展开
  • 第八章 中国环境法话语论
  • 第一节 中国环境法话语的转型需求
  • 第二节 中国环境法话语体系的建构
  • 第三节 中国环境法的特色话语
  • 第九章 中国环境法治论
  • 第一节 建构中国环境法治论新需求
  • 第二节 中国环境法治论的建构理路
  • 第三节 中国环境法治论的理想图景
  • 下篇 实践创新
  • 第十章 中国环境立法体系化
  • 第一节 中国环境立法现状与体系化新需求
  • 第二节 环境立法体系化模式比较
  • 第三节 中国环境立法体系化的思路和方法
  • 第十一章 中国环境执法综合化
  • 第一节 环境执法的历史发展与新需求
  • 第二节 环境执法综合化的基本理论进路
  • 第三节 环境执法综合化的制度进路
  • 第四节 环境执法综合化的发展展望
  • 第十二章 中国环境司法专门化
  • 第一节 环境司法的发展现况与新需求
  • 第二节 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理论进路
  • 第三节 环境司法专门化的未来展望
  • 第十三章 中国环境守法行动化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守法的定位及现状
  • 第二节 环境守法的本土性与行动化
  • 第三节 推进中国环境守法行动化
  • 第十四章 中国环境治理的国际化
  • 第一节 中国环境治理理念与经验的国际化
  • 第二节 中国环境治理国际化的主要机制
  • 第三节 中国与国际环境法治的互鉴
  • 第四节 中国涉外环境法律制度的发展
  • 后 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