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选择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历史悠久并且在现有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鲜有的经典概念,包括“阴阳”“太极”“和而不同”“和合共生”“势”“仁”等,试图在国际政治领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国人世界观的核心概念。

内容简介

书中集合了多位国内著名国际关系、政治学、哲学的专家学者,包括苏长和、潘忠岐、陈玉聃、白彤东等,对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期为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政治提供一种独特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不足,从而为创建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做铺垫。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图表目录
  • 丛书总序
  • 绪论 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的研究与构建:指向、起点和路径
  • 一、指向:为什么要研究和构建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
  • (一)现有国际关系理论缺乏非西方要素
  • (二)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无法充分解释新的国际关系现实
  • (三)中国外交实践和话语需要原创理论支撑
  • (四)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必须有中国概念
  • 二、起点:何以能够研究和构建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
  • (一)历史和哲学研究基础
  • (二)中国的实力提升
  • (三)西方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 (四)中国国际关系学者的现有成果和研究方向
  • 三、路径:以何方式研究和构建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
  • (一)对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说文解字”
  • (二)探索概念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古今联系”
  • (三)与西方相近概念进行“中西比较”
  • (四)构建国家间互动的新型分析框架
  • (五)挖掘对当代中国外交的指导意义
  • 第一章 论“一”与“和”:世界秩序之争
  • 一、说文解字:“一”“统”“和”三个汉字的政治秩序信息
  • 二、古今联系:文明史与国家间关系中的“一”与“和”
  • 三、中西比较:中西之间与东亚政治内部的“一”与“和”
  • 四、中为西用:中美关系中的“一”与“和”
  • 五、古为今用:“一”与“和”之于两种普遍主义世界秩序
  • 六、结论
  • 第二章 论“天下为公”:一种中国式的世界主义理念
  • 一、中西比较:近代西方国家观、“亚当·斯密问题”与世界主义
  • 二、说文解字:“天下”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构成
  • 三、说文解字:“为公”作为政治共同体的行为
  • 四、结论
  • 第三章 论“王道”:中国人的时间—空间普遍主义世界秩序观
  • 一、古今联系:血缘国家与王道政治的起源
  • (一)系统的、稳定的制度结构——封建制度
  • (二)权力合法性基础的建构——宗法祭祀
  • 二、说文解字:王道政治与王道权力观
  • (一)自然、孝道与仁义
  • (二)礼乐和谐与和实生物
  • (三)王道权力观与“魅化”的暴力
  • 三、中西比较:王道“大一统”的天下秩序
  • (一)公羊“三统”说与普遍时间观
  • (二)公羊“三世”说与普遍空间观
  • (三)“道”的时空普遍主义对当下“价值”普遍主义的修正
  • 四、结论
  • 第四章 论“阴阳”:国际关系研究的独特路径
  • 一、说文解字:“阴阳”及其运动机制
  • (一)阴阳的起源
  • (二)阴阳的涵义
  • (三)阴阳的运动机制
  • 二、古今联系:“阴阳”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
  • (一)阴阳的思维特征
  • (二)阴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 三、中西比较:西方语境下的“阴阳”研究
  • 四、中为西用:“阴阳”之于国家间互动和国际关系研究
  • (一)阴阳揭示国际行为体存在和互动的基本形态
  • (二)阴阳赋予国际关系变量以关系和属性意义
  • (三)阴阳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框架
  • (四)阴阳视角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包容性平台
  • 五、古为今用:“阴阳”之于中国外交
  • (一)基于阴阳的差异性,中国外交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共处
  • (二)基于阴阳的互补性,中国外交重视交流互鉴和共同发展
  • (三)基于阴阳的整体性,中国外交着眼大局和长远
  • (四)基于阴阳的变动性,中国外交倡导用辩证、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 (五)基于阴阳的情境性,中国外交主张独立自主、顺应时代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六、结论
  • 第五章 论“太极”:对西方二元冲突地缘政治观的超越
  • 一、说文解字:作为元概念的“太极”
  • 二、中西比较:太极辩证法及其与冲突辩证法的差异
  • (一)太极辩证法
  • (二)太极辩证法与冲突辩证法之比较
  • 三、古今联系:太极式思维
  • 四、中为西用:太极式地缘政治观及其应用
  • (一)太极式地缘政治认知框架
  • (二)中西地缘政治观的差异:以乌克兰危机为例
  • (三)太极式地缘政治观的适用性
  • 五、结论
  • 第六章 论“和而不同”:一种国际关系的视角
  • 一、说文解字:“和”“同”之辨
  • (一)“和”与“同”的汉字释义
  • (二)辨析“和”“同”
  • 二、古今联系:“和而不同”与中国人的处世之道
  • 三、中为西用:“和而不同”之于国家间互动
  • 四、古为今用:“和而不同”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
  • 五、中西比较:“和而不同”对“东方主义”的超越
  • 六、结论
  • 第七章 论“仁”:战争的正义性
  • 一、古今联系:孟子正义战争理论之重要性
  • 二、说文解字:仁政与战争正义性以及国家强大之关系
  • 三、古为今用:行仁政的小国之自保
  • 四、古为今用:行仁政的大国之征伐
  • 五、中西比较:仁责高于主权
  • 六、结论
  • 第八章 论“礼”:传统东亚稳定的逻辑
  • 一、说文解字:“礼”的基本概念
  • 二、古今联系:“礼”的核心作用
  • (一)礼是对人性进行节制的必要手段
  • (二)礼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互敬互爱的美好途径
  • (三)礼能实现人类所追求的社会秩序的理想状态
  • (四)礼与和谐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 (五)礼仪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整合功能
  • (六)礼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互惠功能
  • 三、古今联系:礼治原则的形成与天下礼制的推行
  • (一)礼治原则的形成
  • (二)天下礼制的推行
  • 四、中西比较:礼与传统东亚秩序的稳定
  • (一)4Li稳定模型和塔形结构
  • (二)礼治下的和平
  • 五、古为今用:中国的国际理念与当代之“礼”
  • (一)在全球治理中传递中国之礼
  • (二)创新礼乐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六、结论
  • 第九章 论“中”:国际政治的一般规律
  • 一、说文解字:何为“中”?从方位指向到行为取向
  • 二、古今联系:为何“中”?从天下之大本到可常行之至德
  • 三、中西比较:“中”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平衡”“稳定”“理性选择”
  • 四、中为西用:“中”之于国际政治
  • 五、古为今用:“中”之于中国外交
  • 六、结论
  • 第十章 论“王道”:中国“软实力”战略构想
  • 一、说文解字:孙中山的“王道观”及其历史溯源
  • 二、中西比较:“软实力”与王霸之辩
  • 三、古为今用:中国“软实力”的战略构想
  • 四、结论
  • 第十一章 论“天下”:政道、治道与合作共治的天下观
  • 一、说文解字:政道与治道作为理解“天下思想”的两个层面
  • 二、古今联系:当今世界不宜发扬天下之政道而应谋求治道的原因
  • 三、古为今用:一种合作共治的天下观及对儒家治道精神的现代诠释
  • 四、结论
  • 第十二章 论“无为”:思想逻辑与历史实践
  • 一、说文解字:“无为”的思想逻辑
  • (一)“无为”概念的来源:老子的“道”
  • (二)“无为”的内涵:大战略的内外两个层面
  • (三)“无为”的另一侧面
  • 二、古今联系:“无为”与西汉崛起前后的大战略
  • (一)无为而治的力量:汉高祖至汉景帝时期
  • (二)征伐克获,过犹不及:汉武帝对“无为”原则的摆脱
  • 三、古今联系:“无为”与唐崛起前后的大战略
  • (一)为国之道,安静为务:唐高祖至太宗前期
  • (二)震耀威武,征讨四夷:唐太宗把握战略机遇
  • 四、古今联系:“无为”与北宋崛起前后的大战略
  • (一)伯阳五千言,读之甚益:宋太祖至宋仁宗时期
  • (二)有意经略四夷,雪数世之耻:宋神宗时期
  • 五、结论:“无为”的当代启示
  • 第十三章 论“纵横”:地缘战略的逻辑
  • 一、古今联系:秦国大一统与合纵连横的历史起源
  • 二、说文解字:合纵连横的基本内涵
  • (一)伐谋、伐交、伐兵
  • (二)战国诸侯互动中的“交”
  • 三、中为西用:合纵连横的地缘战略逻辑
  • (一)地缘战略位置:随势与谋势
  • (二)国家权力层面
  • (三)有效处理与其他强国的关系
  • 四、中西比较:纵横与中西方地缘战略的差异
  • (一)地缘制权性质的差别:陆权vs海权
  • (二)获取与制约地缘权力手段的差别:谋智vs谋力
  • (三)地缘战略的合作与介入偏好差异
  • 五、结论:纵横逻辑对中国崛起的借鉴意义
  • (一)遵循地理规律
  • (二)积极进行国际游说
  • (三)广交盟友、大力发展海军外交
  • (四)塑造崛起大势、推进战略转型
  • 第十四章 论“华夷”:理解国际关系的视角
  • 一、说文解字:“华夷”概念的内涵
  • 二、古今联系:中国人的“华夷一体”整体主义思维方式
  • 三、中西比较:西方国际关系中的“华夷”现象
  • 四、中为西用:“华夷”之于国家间互动
  • 五、古为今用:“华夷”对中国外交以及构建未来国际秩序的启示
  • 六、结论
  • 第十五章 论“统”:世界历史上的大国兴衰和体系变迁
  • 一、说文解字:“一统”与“统一”
  • 二、古今联系:中华民族对“统系”的存续与对统一的追求
  • (一)西周封建——“大一统”理论的起源
  • (二)秦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统一帝国
  • (三)三国时期中华民族对“正统”的论证和对“统一”的精神追求
  • (四)宋朝与北方游牧帝国对“正统”与“统一”的争夺
  • (五)元明清三朝对“正统”身份的论述
  • (六)从“大一统”到“华夷一统”
  • 三、中为西用:世界政治中的“统”——欧洲、俄罗斯、美国和拉丁美洲的国际格局变迁
  • (一)帝国的统一与欧洲列强的兴衰
  • (二)苏联与俄罗斯的分分合合与兴衰往复
  • (三)美国很伟大,但不是因为自由民主
  • (四)力量分散是拉美长期被美国剥削的根源
  • 四、中西比较:从世界政治中的“统”与“分”看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局限
  • (一)东亚国际关系经验对普遍性理论的启示
  • (二)为什么“科学主义”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并不科学
  • 五、结论:大国真正的悲剧是什么?
  • 第十六章 论“利”:先秦国家利益论及其当代启示
  • 一、中西比较:西方国家利益理论及其解释有限性
  • (一)世界政治中的利益体系
  • (二)国家行为的利益逻辑
  • (三)当代国家利益理论的有限性
  • 二、说文解字:先秦国家利益思想及其理论逻辑
  • (一)宏观结构与内在逻辑
  • (二)微观结构与内在逻辑
  • 三、中为西用:先秦国家利益理论与国家行为逻辑
  • (一)无为不争
  • (二)止利禁利
  • (三)趋利避害
  • (四)相对利益
  • (五)导利分利
  • (六)先义后利
  • 四、古为今用:传统国家利益观的当代启示
  • (一)毛泽东时期的国家利益观与对外政策
  • (二)邓小平时期的国家利益观与对外政策
  • (三)中国责任论与对外行为中的义利困境
  • (四)习近平正确义利观与新时代中国外交
  • 五、结论
  • 第十七章 论“通”:互联互通的逻辑
  • 一、说文解字:“通”作为“周易”的核心理念与政治理想
  • 二、古今联系:“泰通而穷”的物际关系
  • 三、古今联系:“大有而兴”的友邦之要
  • 四、古为今用:《易传》“通”的历史影响与当代价值
  • 五、结论:“泰通”思想的启迪
  • 第十八章 论“势”:对国家间互动的独特解释
  • 一、说文解字:什么是“势”以及“势”从何而来
  • 二、古今联系:中国人的贵“势”思维与用“势”之道
  • 三、中西比较:国际政治中的“势”及其与“力”的不同
  • 四、中为西用:“势”之于国家和国家间互动
  • 五、古为今用:“度势”“随势”“谋势”与中国的国际战略
  • 六、结论
  • 第十九章 论“义”:理解中国外交的经典概念及其国际关系理论价值
  • 一、说文解字:“义”的要旨
  • 二、中西比较:“义”的三重内涵及其与西方正义概念的差异
  • 三、古为今用:“义”对于理解中国外交的独特价值
  • (一)“情义”与中国的国家利益观
  • (二)“公义”与中国的国际秩序观
  • (三)信义与中国的国际形象观
  • 四、中为西用:“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价值
  • 五、结论
  • 结论 “和合共生”的逻辑
  • 一、“和合共生”的基础性概念
  • (一)“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存在观
  • (二)“和实生物”“和合共生”的变化发展观
  • (三)“自强不息”的发展观
  • (四)“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相辅相成观
  • (五)“协和万邦”观
  • 二、“和合共生”的逻辑演绎原点:“一物两体”
  • 三、“和合共生”的核心价值理念:“允执厥中”
  • 四、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和合共生”机制系统
  • (一)社会“和而不同”的和合共生存在机制
  • (二)社会的“一物两体”性和合共生动力机制
  • (三)“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和合共生力量形成机制
  • (四)“贵和尚中”的和合共生认同机制
  • (五)以“近取譬”为核心的包容性和合共生机制
  • (六)“和衷共济”的互利共赢和合共生机制
  • (七)“刚柔相济”的和合共生结构机制
  • (八)“穷变通久”和合共生修复机制
  • (九)力主“慎战”的和合共生“王道”机制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