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升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673千字
字数
2023-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吃饭这件事上,我们更应该相信人的天赋和直觉。
内容简介
吃,是分层次和阶段的。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可以分为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愉悦。层次逐渐上升,从数量到质量,从食物品质到饮食文化,不同的层级,有不同的吃法。
《美食课》系列是在中国传统中医哲学的基础上,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根据中医中药学经典传承,按照食材不同的属性,结合人体自身不同的状态,选择适当的烹调方法,制作适合的“美其食”,追求独立守神,与自己和,与家人和,与世界和的“知道者”境界。
看天吃饭、看地吃饭、看人吃饭,遵循中医营养学的养生理念,并根据南北方饮食差异分别给出春夏秋冬不同的节气菜谱。秉承君臣佐使、性味归经、色香味形,分别给出吃法总概和对应的菜品,灵活运用中医思维来处理各种食材。
目录
- 美食课
- 版权信息
- 第1章 美食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以人为贵”
- 1 中医的营养学和西医的营养学区别在哪儿
- 2 适合我的就是最好的
- 3 永远保持自觉和自感
- 4 吃饭前一定要问自己饥不饥、饿不饿、馋不馋
- 5 如果你一边吃饭一边忙别的事,再好的东西吃进去后都会变成垃圾
- 6 不要养成吃零食的习惯
- 7 馋和瘾都是超越物质之上的精神享受,但它依赖于物质
- 第2章 独立自主:好吃不好吃我有自己的标准
- 1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留点儿念想最好
- 2 做自己欲望的主人
- 3 尊重自己的食欲
- 4 做自己的主人,永远要知道自己吃的东西是从哪儿来的
- 第3章 口传心授:有一个爱做饭且会做饭的家人,是多美好的事
- 1 “三辈子学会吃和穿”
- 2 配饲料和做饭的区别在哪儿?在于做饭的人心里有没有这个东西
- 3 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做了厨师,会给厨师界带来革命
- 4 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做饭的喜爱,至少不厌恶
- 第4章 做饭、吃饭的“道”“理”“德”
- 1 道:一定要通过做饭、吃饭让心神感到愉悦
- 2 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小时候的饮食习惯一定要保留
- 3 德:通过做饭可以培养非常好的人际关系
- 第5章 法:节奏,吃饭一定要看季节、昼夜
- 1 如果你能做到太阳下山以后不进食,对身体大有好处
- 2 把握好季节、昼夜的节奏,比吃什么东西重要
- 3 饭是抢着吃香
- 第6章 术:要从最基本的改刀、分辨食材学起
- 第7章 器:家里的食材、餐具、餐桌、炊具一定要讲究
- 1 通过对餐具的讲究,体现对你本人的尊重
- 2 与其在美容、美发、买包、做指甲、隆胸、打玻尿酸上花钱,不如把钱省下来用在好食材上
- 第8章 厨房安全与卫生
- 1 在厨房,一个是水的问题,再一个就是火的问题
- 2 烫伤以后急救的方法
- 第9章 厨房必备的几种东西和不应该出现的东西
- 1 厨房必备的东西:油、酱油、醋、料酒、盐、碱面
- 2 厨房用品之调料
- 3 “断舍离”
- 4 储物的基本常识
- 第10章 柴:用火和用油的基本常识
- 1 用火还是遵从老祖先的生活习惯为好
- 2 厨房用具之电子炉具对比
- 3 用油、用火有大小的区别,但我们还是尊重家常
- 第11章 烹饪的基本概念
- 1 研究烹饪,首先要知道基本概念
- 2 食材直接跟火发生接触,这是最原始的烹饪方法
- 3 不跟火焰直接发生接触的烹饪方法
- 第12章 以水作为介质,把食材弄熟的方法
- 1 烧:通过烧的办法,把汤汁浸到食材里
- 2 汆:把食材放到热水里直接过一下,时间稍微长一点
- 3 食材带肉叫煮,食材没有肉叫熬,古代的煎是先把东西熬好以后再浓缩
- 4 涮:一种相对健康的方法,比大油、大火要好一些
- 5 炖:最自然、最原始的方法,做出食材本来的味道
- 6 煲:通过汤汤水水,把食材里的精华溶解在汤里
- 7 烀:小型高压锅连蒸带煮
- 8 蒸:蒸的东西滋养人
- 第13章 以油为介质,把食物做熟、做好吃的方法
- 1 炸:放很多油,把整个食材都没进去,然后在里面排干水分,炸出香味
- 2 煎:一点薄薄的油,放上食材,把它的一面煎得焦黄
- 3 炒:有煸炒和爆炒的区别
- 4 烹:“逢烹必炸”
- 5 烩:把食材放在一起
- 6 溜:特别适合鲜嫩、脆的菜
- 7 浸:一种蒸菜,需要利用水和油两种方法
- 8 泼:把烧得接近开了、冒烟的油,浇在食材上
- 9 饪:想做好吃的需要时间,是高压锅代替不了的
- 第14章 家常菜的制作里一些其他的基本概念
- 1 炝:用高温的油激发食材的香味
- 2 焖:在锅里把汤汁里的成分灌注到食材里
- 3 㸆:把食材放在浓郁的汤汁里,小火让食材一点一点地把汤汁吸收干净
- 4 灼:简单的开水烫熟的方法
- 5 扒:把一片一片的肉摆放得很整齐
- 6 贴:只拿油、火烘烤或焙干一面,另一面是不过油或火的
- 第15章 不是厨房中当场准备或需要长时间准备
- 1 榨:食用油要恢复古法
- 2 泡:不动火、不动油、不动气,是提高消化功能很好的方法
- 3 摊:把做好的东西放在锅上
- 4 挂浆:可以保护肉的鲜嫩
- 5 勾芡:做鸡蛋汤要打点儿芡粉
- 第16章 厨房里跟微生物和香料有关的方法
- 1 卤:在中医药、肉食烹饪里最广泛的应用
- 2 腌:非常好的保鲜的方法,能最大限度保证食物本身的质量
- 3 糟:直接用酒糟加入到食品腌制或烹制的过程
- 4 霉:让食材和有益的细菌或真菌结合以后长出菌丝
- 5 酱:豆子发酵以后成为一种调料
- 第17章 主食万岁:五谷为养
- 1 主食首先是种子,而且这个种子是有繁衍后代能力的
- 2 为什么要吃五谷?精气神的直接提供来源
- 第18章 小麦:现在很多人已经吃不到麦香了
- 1 春天的主食:小麦
- 2 至少在春秋时期,麦子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主食
- 3 在《伤寒论》里,用甘麦大枣汤给人治病
- 4 浮小麦是一种药,有收敛心神和止汗的作用
- 5 麦芽糖:不那么甜,但是它很黏,这种黏性正是最好的滋补
- 6 对麦麸过敏,其实不是食物的原因,而是你有病
- 7 小麦的食用方法
- 8 蒸和烘烤的区别:蒸的火力小一点,更平和,更适合中国人的体质
- 9 吃饭的顺序
- 10 面食升级换代的“产品”
- 第19章 大麦:在食品工业和制药行业里的应用非常广泛
- 1 大麦茶是一种非常好的消食化积的药材,也是与药食同源的药材
- 2 大麦芽:不是为了吃它的芽,而是为了吃这种破芽而出的生命力和动力
- 3 现在别喝冰镇的啤酒
- 4 吃青稞的方式:糌粑、酿青稞酒
- 5 麦乳精:大麦芽加大麦仁分解出来的糊精
- 第20章 莜麦:吃完莜面,手上有气,眼里有光
- 1 莜面:比小麦更好、更温、更热、更有营养
- 2 在这么多制法的背后,其实是我们的祖先想着花样、变着手法让大家吃主食
- 第21章 荞麦:一个被我们中国人忽略的重要食材
- 1 荞麦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但它的营养价值比小麦和莜麦都差一点
- 2 荞麦是一味混在粮食队伍里很好的中药
- 3 荞麦面的做法
- 4 荞麦的三个亲兄弟
- 第22章 补益心气、心血的谷类
- 1 如果出现了精气神的泄漏、流失,第一件事应该是先止损,把窟窿堵住
- 2 补益心气的五谷
- 第23章 好好吃油
- 1 植物油也是主食的一部分,千万不要谈油色变
- 2 脂肪对脏(臟)腑的保护作用不言而喻
- 3 脂肪是比淀粉更高级的营养物质
- 4 一定不要把脂肪污名化,现在很多病是我们吃了不高级的或坏的脂肪导致的
- 第24章 认识油温、油的营养价值、油的饮食宜忌
- 1 吃“长在脑袋上的种子”榨出来的油
- 2 胡麻油是低温油,营养成分好
- 3 芝麻油比胡麻油弱一点
- 4 菜籽油补益心气、温暖心气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 5 花生油的性质比较凉一点
- 6 葵花籽油:阳气不足、手脚冰凉的人应该经常食用
- 7 大豆油滋阴的效果要好一些
- 8 小品种植物油
- 第25章 “植物油和动物油哪个好?”
- 1 吃植物油会觉得香,但吃动物油会觉得解馋
- 2 我们经常说吃荤还是吃素,总把荤当成肉,其实荤不是肉
- 3 常吃的几种动物油脂
- 4 常见的动物油脂的特点
- 第26章 我们平时吃的动物油的主要来源是猪、牛、羊
- 1 猪油的制备和烹制的方法
- 2 炼制猪油的方法
- 3 猪油在食疗药物里的应用
- 4 什么人不适合吃猪油
- 5 作为食疗或想让自己的身体温暖,羊油是必不可缺的
- 6 羊油是我们中医治疗的一个重要食材
- 7 牛油的膻味不像羊油那么大,口感特别好
- 第27章 “十个厨子九个咸,还有一个忘搁盐”
- 1 一点盐不吃,会觉得活得没意思
- 2 盐是熬出来的
- 3 如果人的身体里缺盐,就会变得性情寡淡、反应迟钝
- 4 为什么把盐叫盐巴
- 5 少吃味精和盐
- 第28章 根据自己身体的需要吃盐
- 1 身上长各种包、痤疮、疖子,盐吃多了
- 2 身上有疮口,产后妇女想增奶,一定要少吃盐
- 3 外用
- 4 盐摄入不够带来的伤害:欲望变得寡淡、心跳变慢和血压变低
- 5 最好的吃盐方法,就是吃海里的动植物
- 6 咸菜是一种很好的补益心气、提高食欲的食材
- 美食课. 一
- 版权信息
- 第1章 小麦:现在很多人已经吃不到麦香了
- 1.春天的主食:小麦
- 2.早在春秋时期,麦子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主食
- 3.在《伤寒论》里,用甘麦大枣汤给人治病
- 4.浮小麦是一种药,有收敛心神和止汗的作用
- 5.麦芽糖:不那么甜,但是它很黏,这种黏性正是最好的滋补
- 6.对麦麸过敏,其实不是食物的原因,而是患了病
- 7 小麦的食用方法
- 8 蒸和烘烤的区别:蒸的火力小一点,更平和,更适合中国人的体质
- 9 吃饭的顺序
- 10 面食升级换代的“产品”
- 第2章 大麦:在食品工业和制药行业里的应用非常广泛
- 1.大麦茶是一种非常好的消食化积的药材,也是药食同源的药材
- 2.大麦芽:不是为了吃它的芽,而是为了吃这种破芽而出的生命力和动力
- 3.现在别喝冰镇的啤酒
- 4.吃青稞的方式:糌粑、酿青稞酒
- 5.麦乳精:大麦芽加大麦仁分解出来的糊精
- 第3章 莜麦:吃完莜面,手上有气,眼里有光
- 1.莜面:比小麦更好、更温、更热、更有营养
- 2.在这么多做法的背后,其实是我们的祖先想着花样、变着手法让大家吃主食
- 第4章 荞麦:一个被我们中国人忽略的重要食材
- 1.荞麦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但它的营养价值比小麦和莜麦都差一点
- 2.荞麦是一味混在粮食队伍里很好的中药
- 3.荞麦面的做法
- 4.荞麦的三个亲兄弟
- 第5章 大寒北方膳
- 1.君:羊肉烧卖
- 2.臣:四喜丸子
- 3.佐:酸菜粉条
- 4.使:木瓜炖雪蛤
- 第6章 大寒南方膳
- 1.君:八宝饭
- 2.臣1:花胶鸡
- 3.臣2:清炖狮子头
- 4.佐:酸豆角炒土豆丁
- 5.使:清汤娃娃菜
- 第7章 立春北方膳
- 1.君:春饼
- 2.臣1:肝腰合炒
- 3.臣2:炒合菜
- 4.佐:渍酸菜粉
- 5 使:栗子羹
- 第8章 立春南方膳
- 1.君:三丝春卷
- 2.臣1:春菜排骨煲
- 3.臣2:清炒芦蒿
- 4.佐:山楂糕
- 5.使:糖芋苗
- 第9章 雨水北方膳
- 1.君:摊鸡蛋饼
- 2.臣1:韭黄炒猪肉丝
- 3.臣2:干煸黄豆芽
- 4.佐:醋熘白菜
- 5.使:银耳羹
- 第10章 雨水南方膳
- 1.君:葱油拌面
- 2.臣1:葱烧鹿蹄筋
- 3.臣2:油焖春笋
- 4.佐:酸菜粉条汤
- 5.使:红豆沙
- 第11章 惊蛰北方膳
- 1.君:菜团子
- 2.臣1:熘肝尖
- 3.臣2:炒合菜
- 4.佐:黄酒梨
- 5.使:小米粥
- 第12章 惊蛰南方膳
- 1.君:猪肉荠菜包子
- 2.臣1:凉拌春笋
- 3.臣2:皮蛋炒豆苗
- 4.佐:蒸梨
- 5.使:棒碴粥
- 第13章 春分北方膳
- 1.君:水煎包
- 2.臣1:香椿鸡蛋
- 3.臣2:天妇罗花椒芽
- 4.佐:泡菜
- 5.使:冰糖荸荠
- 第14章 春分南方膳
- 1.君:油酥饼
- 2.臣1:腌笃鲜
- 3.臣2:蒜蓉青菜
- 4.佐:老醋花生
- 5.使:绿豆沙
- 第15章 清明北方膳
- 1.君: 莜面
- 2.臣1:葱爆羊肉
- 3.臣2: 蒸榆钱
- 4.佐:醋泡苤蓝
- 5.使:百合银耳红枣汤
- 第16章 清明南方膳
- 1.君:荞麦面
- 2.臣1:爆炒螺蛳
- 3 臣2:蒜蓉芥蓝
- 4.佐、使:青团
- 美食课. 二
- 版权信息
- 第1章 主食万岁:五谷为养
- 1 主食首先是种子,而且这个种子是有繁衍后代能力的
- 2 为什么要吃五谷?精气神的直接提供来源
- 第2章 莜麦:吃完莜面,手上有气,眼里有光
- 1 莜面:比小麦更好、更温、更热、更有营养
- 2 在这么多制法的背后,其实是我们的祖先想着花样、变着手法让大家吃主食
- 第3章 荞麦:一个被我们中国人忽略的重要食材
- 1 荞麦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但它的营养价值比小麦和莜麦都差一点
- 2 荞麦是一味混在“粮食队伍”里的很好的中药
- 3 荞麦面的做法
- 4 荞麦的三个“亲兄弟”
- 第4章 补益心气、心血的谷类
- 1 如果出现了精气神的泄漏、流失,第一件事应该是先止损,把窟窿堵住
- 2 补益心气的五谷
- 第5章 夏天要多吃补益心气的食物
- 1 夏天要补益心气
- 2 带着感情吃鸡
- 3 禽类越小,营养价值越高
- 4 鸡是阳性的,鸡蛋是阴性的
- 5 鸡蛋生吃不得
- 6 好吃的吃法一:水煎蛋
- 7 好吃的吃法二:蒸鸡蛋羹
- 8 好吃的吃法三:煎鸡蛋
- 9 好吃的吃法四:煮鸡蛋
- 10 煮鸡蛋不能多吃
- 11 吃温泉蛋不好
- 12 好吃的吃法五:卤鸡蛋
- 13 好吃的吃法六:茶鸡蛋
- 14 好吃的吃法七:毛鸡蛋
- 15 好吃的吃法八:用热汤冲的鸡蛋花
- 16 童子尿煮鸡蛋,壮阳、活血化瘀
- 17 鸡子黄、黄连、芍药、阿胶治失眠
- 18 滚鸡蛋疗法
- 19 鸭蛋做的松花蛋,补肾效果好
- 第6章 滋补心气的海鲜
- 1 海鲜,这种欲望是一种本能
- 2 海鲜能够补心、补肾
- 3 可以治病的海鲜、海产品:鲍鱼汁、石决明、牡蛎、海蛤、贻贝(青口)、淡菜(贻贝晒成的干)……
- 4 “葱辣鼻子蒜辣心,芥末辣得鬼抽筋”
- 5 三子养亲汤: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专治老年人痰喘、咳嗽
- 6 生腌:第一,海产品要足够新鲜、干净;第二,海产品需要用高度白酒浸泡
- 7 鱼子和鱼精都是很有营养价值的食品
- 8 虾米皮:对人的生长发育有好处
- 9 海米:比虾米皮高级一点儿
- 10 活虾:用盐水煮就很香
- 11 龙虾:浅尝辄止,不能摄入过量
- 12 虾酱:经过发酵以后的蛋白质更容易消化、吸收
- 13 海蟹:蟹黄可以滋补心阴
- 14 如果总把海马、海狗肾当饭吃,就会提前把自己透支、消耗
- 15 瑶柱:调出鲜味的重要食材
- 第7章 滋补心气的海生植物
- 1 “五菜为充”:紫菜和昆布
- 2 甲状腺疾病高发原因及中医调治方法
- 3 吃海鲜过敏怎么办?喝藿香正气水
- 第8章 滋补心气的肉类
- 1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非常好的补心肉类
- 2 脑力劳动者、情感丰富的人,一定要吃熟的食品
- 3 干活多、动脑子少,情感简单的人,可以吃点儿血液制品
- 4 吃一些下水对补益精血是有帮助的
- 第9章 滋补心气的茶点
- 1 点心是用来过瘾的
- 2 点心满足了心理需要以后,负面情绪就会比较少
- 3 吃茶点,就是苦和咸的搭配
- 4 刚接触茶或培养喝茶习惯的人,先从喝花茶开始
- 5 吃什么坚果能补心?柏子仁、松子仁、开心果、葵花子
- 第10章 喝茶,有益于你的身心健康
- 1 只有当你解决了温饱问题,才对茶有需求
- 2 喝茶有七个境界
- 3 茶叶的分类:绿茶、白茶、黄茶、半发酵的乌龙茶、全发酵的红茶、后发酵的黑茶
- 第11章 绝大多数人得病是因为喝得不对
- 1 我们现在身体的问题就是喝错了
- 2 很多过敏性疾病、消化不良、痛经等问题,都跟夏天吃冰有关
- 3 冷饮,伤害了中国人的体质
- 4 少喝糖水,少吃糖,多吃苦
- 5 整天拿着保温杯的人应该提醒自己:是否需要喝这么多水
- 6 喝碳酸饮料,对身体伤害巨大
- 7 好水果不会被做成果汁
- 8 乳糖不耐受就是老天爷告诉你别喝奶
- 9 夏天最应该喝酒酿、浆水、绿豆汤、酸梅汤
- 10 珍珠奶茶:让人瞬间得到一种快感,但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比较大
- 11 啤酒:修道院里的修道士酿出来的饮料
- 12 喝啤酒要讲究放松
- 13 格瓦斯:非常好的发酵饮品,酒精含量非常低
- 14 葡萄酒:只是调气味、调情的成分偏多了一点
- 15 米酒和黄酒:既愉悦精神,又激发情欲
- 16 醪糟汁:清热解暑、止渴生津
- 17 豆汁儿:解暑,对肠道菌群的恢复也非常好
- 第12章 立夏北方膳
- 1 君臣佐使:炸酱面
- 2 炸酱面的制作过程
- 第13章 立夏南方膳
- 1 君:咸菜炒年糕
- 2 臣1:爆炒蛤蜊
- 3 臣2:紫菜蛋花汤
- 4 佐:凉拌蒲公英
- 5 使:蒸槐花
- 第14章 小满北方膳
- 1 小满,要好好补益心气
- 2 君:高粱米
- 3 臣1:鸡汤
- 4 臣2:木樨肉(鸡蛋炒肉)
- 5 佐:锅巴菜
- 6 使:酸黄瓜条
- 第15章 小满南方膳
- 1 君、使:菠萝饭
- 2 臣1:水晶鸡
- 3 臣2:炒百合
- 4 佐:豆豉苦瓜
- 第16章 芒种北方膳
- 1 君:凉糕
- 2 臣1:酱爆鸡丁
- 3 臣2:昆布海米冬瓜汤
- 4 佐:紫背天葵
- 5 使:桑葚
- 第17章 芒种南方膳
- 1 端午是什么意思?
- 2 君:粽子
- 3 臣1:清蒸鱼
- 4 臣2:鸡油鸡毛菜
- 5 佐:冰菜(穿心莲)
- 6 使:凉拌西红柿
- 第18章 夏至北方膳
- 1 君:榨菜肉丝面
- 2 臣1:宫保鸡丁
- 3 臣2:咸蛋黄炒南瓜
- 4 佐:烧茄子或凉拌茄泥
- 5 使:酸梅汤
- 第19章 夏至南方膳
- 1 夏至是个大日子
- 2 君:潮汕海鲜粥
- 3 臣:凉拌黄花菜
- 4 佐:费菜(救心菜)
- 5 使:藠头
- 美食课. 三
- 版权信息
- 第1章 五谷为养:补益脾胃的谷类
- 1 小米,长夏最基本的饮食
- 2 粟里面蕴含的生命力、精气神是中国人最看重的
- 3 稷是一种救荒、救急、救命的食物
- 4 小米粥和糜子粥最能保护胃黏膜,最能滋养人体的精气神
- 5 糠:貌似是废弃物的东西,往往是我们身体缺乏的
- 6 米油是小米里最精华的东西
- 7 玉米,对脾胃好,利尿泻肾
- 8 陈仓米,对脾胃特别虚弱的人好
- 9 薏苡仁,补益脾胃特别好
- 10 饴糖,能补益脾胃的漏洞
- 第2章 血肉有情之品:牛肉、带鱼、鲫鱼、鳝鱼、泥鳅
- 1 牛肉不像鸡肉那么燥烈,也不像猪肉那么寒
- 2 对脾胃有滋补作用的鱼
- 第3章 姜:芳香化湿的鼻祖
- 1 湿气缠绵不愈、下流,对人体的伤害是最大的
- 2 芳香化湿的药物:老姜、仔姜
- 3 千万不要把生姜放冰箱里
- 4 小黄姜,我吃过最好的姜
- 5 干姜,治更寒、更冷、更疼痛的病症
- 6 炮姜,温经止血,而且能止痛
- 7 高良姜,止痛效果比干姜和生姜都强
- 8 姜黄,没有生姜或干姜、高良姜那么辛辣,但气很足
- 9 洋姜,腌后当咸菜疙瘩吃
- 10 猴姜,补肾的骨碎补
- 11 沙姜,中药名叫山柰
- 12 家里湿气大的地方要放点儿木炭
- 第4章 教你应用姜科药:砂仁、益智仁、草果、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
- 1 砂仁,治孕妇的妊娠反应、漏尿、小孩子腹泻等
- 2 益智仁:能治很多疑难杂症,包括小孩子的智力障碍和老年人的阿尔茨海默病
- 3 草果,通过激发人体正气,间接地把疟原虫干掉
- 4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白豆蔻,化湿气、湿浊,祛口臭,消食
- 5 草豆蔻,治湿温、寒性的湿气
- 6 肉豆蔻,作为一种驱虫剂,治肚子疼、寒湿、痰湿、冷痛、呕吐、腹泻
- 第5章 化湿好食材:胡椒、荜茇、花椒
- 1 胡椒一般产在南方,当地人用它解鱼虾蟹的毒
- 2 荜茇不仅能温暖肠胃,而且能让口气清新
- 3 花椒的芳香辛散可以抵御寒湿
- 4 中国人原来把吴茱萸当调料使,现在当药使
- 5 辣椒芳香化湿、辛热驱寒
- 6 吃肉觉得是肉香,其实是大料的香
- 7 小茴香驱寒、温通气
- 8 孜然抗过敏、抗氧化、抗血小板凝结、降血糖
- 9 肉桂,天下第一名药
- 10 葱辣鼻子蒜辣心,芥末辣得鬼抽筋
- 11 山葵能振奋人的消化系统、振奋阳气
- 12 鲜品的芳香化湿药:荆芥、香菜、薄荷、陈皮、橘红、香橼、佛手
- 13 香叶,只溶解在油脂里
- 14 藿香:治疗水土不服,防治瘟疫
- 15 紫苏,温和的发汗药
- 16 佩兰,芳香健脾、发汗利尿,治疗各种外感风寒湿
- 17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所有因外感风寒、风湿、邪气出现的疼痛,都可以用白芷
- 18 丁香花的丁香和这里说的丁香是两码事
- 19 陈皮的两个主攻方向
- 20 香橼、佛手是近亲
- 21 咖喱和卤肉料包的配伍、制作
- 22 五香粉的制作方法
- 23 十三香的制作方法
- 24 咖喱的制作方法
- 25 咖喱酱的制作方法
- 26 油泼辣子的制作方法
- 27 茯苓,补益脾胃,泻肾
- 28 玉米须,利尿排湿的好食材
- 29 芦根,利湿、化湿、排湿
- 30 土茯苓,治疗性病没的说
- 31 五指毛桃,利水渗湿
- 32 白茅根,清热利湿利尿,止血
- 33 餐桌的礼仪与规矩
- 第6章 (长夏)小暑北方膳
- 1 君1:小米饭
- 2 君2:水煮牛肉
- 3 臣:清炒丝瓜
- 4 佐:荆芥拌洋葱
- 5 使:锅塌豆腐
- 第7章 小暑南方膳
- 1 君:三虾面
- 2 臣1:清蒸鲈鱼
- 3 臣2:芙蓉鸡片
- 4 佐:虎皮尖椒
- 5 使:香糟毛豆
- 第8章 大暑北方膳
- 1 君:小米发糕
- 2 臣1:红烧带鱼
- 3 臣2:清炒西葫芦、西葫芦炖羊肉
- 4 佐:仔姜丝炒猪肉
- 5 使:小葱拌豆腐
- 第9章 大暑南方膳
- 1 君:捞米饭
- 2 臣:干烧鱼
- 3 佐:冬瓜包肉
- 4 使1:辣椒炒肉
- 5 使2:清炒莴笋
- 第10章 立秋北方膳
- 1 君:贴饼子熬小鱼
- 2 臣:圆白菜
- 3 佐:芥末墩儿
- 4 使:炸豆腐泡
- 第11章 立秋南方膳
- 1 君:鳝丝面
- 2 臣1:咖喱牛肉
- 3 臣2:凉拌西瓜翠衣
- 4 佐:炒藕带
- 5 使:炒香干
- 第12章 处暑北方膳
- 1 君:摊黄儿
- 2 臣1:小罐煨牛肉
- 3 臣2:香酥鲫鱼
- 4 佐:老虎菜
- 5 使:豆角茄子煲
- 第13章 处暑南方膳
- 1 君:二米饭
- 2 臣1:剁椒鱼头
- 3 臣2:桂花糯米藕
- 4 佐:干煸豆角
- 5 使:炒芥蓝
- 美食课. 四
- 版权信息
- 第1章 不要小看大米,我们是把它当药来用的
- 1 贴秋膘:有意识地摄入一些动物性的油脂和脂肪
- 2 水稻的分类
- 3 大米的食疗和药用价值
- 第2章 秋天的饮食选择
- 1 在秋天补充动物蛋白,推荐水禽
- 2 秋天补肺气最好的食材
- 3 杏仁:一味非常好的补肺气、润大肠的药
- 第3章 一定要吃应季的、当地的、自然成熟的水果
- 1 秋天主要强调的饮食滋味:酸
- 2 梨:秋天首选的应季水果
- 3 苹果:诱惑之果
- 4 石榴:酸涩收敛
- 5 葡萄:对肺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 6 沙棘:秋天最好的滋补阴液的水果之一
- 7 猕猴桃(奇异果):雌雄异株
- 8 柿子:滋阴润燥,有七绝
- 9 银杏:主要治肺部的病
- 10 桃:调神、驱邪
- 11 李子:“桃饱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 第4章 补益肺和大肠的根茎类食物
- 1 土豆:不管身上长什么样的疮疡,削一块土豆片敷上去就好
- 2 红薯:引入到中国要感谢两个姓陈的人
- 3 芋头:适合一些脾胃弱的人食用
- 4 木薯:制造珍珠奶茶的主要原料
- 5 萝卜是一个很好的佐餐食品
- 6 蔓菁:健胃消食,解毒消肿
- 7 当我们活得憋屈,爱生闷气、想不开,可以吃点儿慈姑
- 第5章 秋季要滋阴润燥
- 1 燕窝:燕子衔泥两度新
- 2 燕子从嘴里吐出来的唾液是它的肾精所化
- 3 燕窝的分类:壁燕、洞燕
- 4 燕窝是补肺的,滋阴润燥的,不适合痰湿太重的人
- 第6章 药用和食用价值接近燕窝的食材:银耳、木耳、地皮菜、石花菜、海蜇
- 1 银耳: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接近燕窝
- 2 木耳:药用价值不大,但食用价值很高
- 3 地皮菜:好吃,基本是野生的
- 4 石花菜:滋阴润燥,补肺气,润肠通便,化痰散结
- 5 海蜇(水母):从古至今中医都是把它当药品来用
- 第7章 名贵的蘑菇:口蘑、台蘑、松茸、红蘑、猴头菇、竹荪
- 1 蘑菇:有伞盖,底下有皱褶的叫蘑;菌体光滑的,没有皱褶的叫菇
- 2 台蘑:很珍稀,卖得也很贵
- 3 松茸:很高级的享受
- 4 红菇: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缺铁性贫血
- 5 猴头菇:滋阴润燥
- 6 竹荪:山珍之王,能补气、 滋阴、润燥
- 第8章 常见蘑菇、灵芝、冬虫夏草、蕈
- 1 常见蘑菇
- 2 灵芝:救命的仙草
- 3 冬虫夏草:免疫调节,抗癌,降血糖,抗疲劳,抗衰老,抗心肌缺血,治疗长期慢性的咳和喘,提高性功能
- 4 一定要吃熟悉的、可食用的蘑菇
- 第9章 补益肺气的瓜
- 1 西瓜:天生白虎汤
- 2 冬瓜:补脾胃、滋阴、清热、利尿
- 3 南瓜:补益脾胃
- 4 黄瓜:脾胃不好的人,不要吃顶花带刺的黄瓜
- 5 香瓜:能治肚子里各种感染和炎症
- 6 丝瓜:化痰散结
- 第10章 秋天还能吃什么?
- 1 苦瓜:能治糖尿病,苦自己不苦别人
- 2 哈密瓜:通利大小便,清肺热,止咳
- 3 白兰瓜:清暑,止咳,利尿,开胃健脾
- 4 佛手瓜:含锌量比较高,治男性阳痿、女性性冷淡疗效特别好
- 5 葫芦:清热解毒,润肺,利小便
- 6 西葫芦:清热、利尿、消肿,祛烦、止咳,散结,治疗糖尿病
- 7 瓜蒌:特别好的补心药
- 8 木瓜:能止泻,配合辛温、辛热、有毒的祛风湿药使用
- 9 番木瓜:能治心口窝疼,分解动物蛋白
- 10 莲子:全身都是食材,全身都可以入药
- 11 芡实:又叫鸡头米,益肾固精,止泻,除湿止带
- 12 菱角:解酒毒,止渴,利尿,能平息欲火
- 13 荸荠:能清热止咳、利湿化痰
- 14 菠菜:一个很好的搭配菜
- 15 秋葵:补肺,润大肠,修补黏膜损伤,治疗咽喉肿痛、利尿……
- 16 吃秋刀鱼要带内脏
- 17 桑叶:补肺泻肝,收敛心气
- 第11章 白露北方膳
- 1 君:大米饭
- 2 臣1:啤酒鸭
- 3 臣2:酸菜鱼
- 4 佐:酱油土豆丝
- 5 使:尖椒豆腐皮
- 第12章 白露南方膳
- 1 君:扬州炒饭
- 2 臣1:酸汤肥牛
- 3 臣2:粉蒸肉
- 4 佐:凉拌折耳根
- 5 使:香辣芹菜
- 第13章 秋分北方膳
- 1 君:浆水面
- 2 臣1:铁锅炖大鹅
- 3 臣2:醋熘木樨
- 4 佐:酱爆茄子
- 5 使:尖椒土豆丝
- 第14章 秋分南方膳
- 1 君:过桥米线
- 2 臣1:西湖醋鱼
- 3 臣2:咕咾肉
- 4 佐:雪菜豆腐
- 5 使:炝拌萝卜皮
- 第15章 寒露北方膳
- 1 君:酸汤水饺
- 2 臣1:尖椒肥肠
- 3 臣2:蓝莓山药
- 4 佐:砂锅焗百合
- 5 使:凉拌桔梗
- 第16章 寒露南方膳
- 1 君:蕈油面
- 2 臣1:橄榄猪肺汤
- 3 臣2:西红柿炒鸡蛋
- 4 佐:盐水鸭
- 5 使:香辣萝卜条
- 第17章 霜降北方膳
- 1 君:卤煮火烧
- 2 臣:酸菜土豆丝
- 3 佐:雪里蕻地皮菜
- 4 使:凉拌沙窝萝卜
- 第18章 霜降南方膳
- 1 君:广式蒸肠粉
- 2 臣1:姜母鸭
- 3 臣2:莲藕炖排骨
- 4 佐:盐焗口蘑
- 5 使:香辣石花菜
- 美食课. 五
- 版权信息
- 第1章 冬天吃什么主食?豆类
- 1.中国人把豆子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 2.黄豆,减缓衰老,增强脑力,降低血脂,预防癌症
- 3.吃纳豆能让脑容量增加,脑萎缩的人要多吃
- 4.黑豆,补肾的效果比其他豆类更好
- 5.蚕豆,一定要熟的才好吃
- 6.豌豆,治痈肿、脚气、乳汁不通、呕吐腹痛,解疮毒
- 7.绿豆,身体需要得不多,想要的多的人应该多吃
- 8.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9.赤小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 10.白扁豆,能治糖尿病,补五脏(臓),治呕吐、泄泻,久服头发不白……
- 第2章 豆腐的来源
- 1.老祖宗怎么发明的豆腐?
- 2.腐竹,预防阿尔茨海默病,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脂血症、动脉硬化
- 3.自己在家做豆腐
- 第3章 初级的豆制品
- 1.冻豆腐
- 2.在家做豆腐干
- 3.在家做纳豆
- 4.千万不要小看臭豆腐、霉千张
- 第4章 臭味相投
- 1.酱豆腐
- 2.臭豆腐,闻着臭,吃起来香
- 3.臭鳜鱼,“腮红鳞不落”
- 4.螺蛳粉的臭,喜欢的人喜欢得不得了
- 5.臭冬瓜,著名的“三霉”“三臭”之一
- 6.虾酱,人间美味,想想都香
- 7.北京豆汁,豆汁腿子
- 8.臭大酱,比起一般的酱闻起来好像略微臭一点,但吃起来还是很香的
- 9.松花蛋,很好的开胃菜、下饭菜
- 10.优质奶酪,一大坨能换一辆很高级的跑车
- 11.榴梿,水果之王
- 第5章 干果:出身是果肉,而不是果实
- 1.枣,《伤寒论》113个方子里,近1/4有大枣
- 2.酸枣:养肝、宁心、安神
- 3.话梅,生津止渴
- 4.乌梅,主要作用是药用,而不是吃
- 5.无花果偏甜,糖尿病病人要少吃
- 6.罗汉果,止咳化痰,润肺清咽
- 7.果子干,满足一下小确幸的精神需要
- 8.山楂,消食化积,泻肝,补肺,收敛心气
- 9.山茱萸,出名是因为“六味地黄丸”
- 10.覆盆子,久服轻身不老
- 11.枸杞,其实是一种催欲剂
- 12.龙眼肉,补脾的阴血,收摄魂魄
- 13.北五味子,补肺气,补肾,治咳喘,补肝
- 14.桑葚,补肺气,间接补肾,乌须黑发
- 15.橄榄,清热解毒,化痰,生津止渴,治胃黏膜损伤……
- 16.槟榔,不要嚼得太多,不要对它作为中药感到恐惧
- 17.金樱子,补肺,补肾,收敛固涩
- 18.拐枣(枳椇),最大特点就是能解酒毒
- 19.蜜饯和果脯
- 第6章 坚果:冬天应季要吃的果
- 1.坚果,不能当主食,只能当点心、小吃
- 2.核桃,长得太像人的脑子了
- 3.松子,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让皮肤变好,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乌须黑发
- 4.柏子仁,治伤心失神
- 5.榛子,润肠通便,治夜尿多、虚喘、劳嗽
- 6.开心果,滋补肾精,补益心气
- 7.腰果,治疗咳逆心烦、口渴
- 8.板栗,很好的补脾食物
- 9.香榧,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帮助消化……
- 10.使君子,杀虫,抑制真菌,提高智力和记忆力
- 11.碧根果,脑力劳动工作者、熬夜的人、加班的人必选的食物
- 12.夏威夷果,口感非常好
- 第7章 五畜为益之猪
- 1.猪营养价值最高、最滋阴补肾的部位是猪脑子
- 2.肉皮冻,可治疗皮肤干燥、脱屑乃至皮肤干裂等问题
- 3.烤乳猪,八珍之一
- 4.猪头肉,猪肉最解馋的部位
- 5.猪肉酱,不仅能充饥,而且能解馋
- 6.咸肉跟腊肉的区别就是制作时间
- 7.自制香肠
- 8.烟熏腊肉的制作方法
- 9.酱油咸肉的做法
- 第8章 冬季常见腌制菜品
- 1.腌腊八蒜的禁忌:第一不能沾铁器,第二不能沾油,第三不能沾生水
- 2.糖泡蒜、薤白
- 3.腌菜,建议大家自个儿腌,随吃随取
- 4.腌萝卜干、萝卜条,非常下饭,有消食化积的功效
- 第9章 冬季滋补食疗药材
- 1.膏方
- 2.龟板胶,治阴虚盗汗、顽固性失眠、小儿发育迟缓……
- 3.鳖甲胶,治肝脾肿大、急躁、易怒、更年期、烘热、出汗、盗汗……
- 4.鱼鳔胶,治胃溃疡、肺结核的咳血、月经出血
- 5.鹿角胶,化解体内阴寒凝滞的东西
- 6.阿胶,有非常好的滋补作用
- 7.黄明胶,补心气,补心血,滋阴润燥,补脾
- 第10章 冬季苦味饮品:可可与咖啡
- 1.苦味的食物:巧克力、咖啡
- 2.真正纯正的巧克力是苦的
- 3.咖啡的制作过程和喝法
- 4.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喝咖啡?
- 第11章 立冬北方膳
- 1.君:抿豆面
- 2.臣1:红烧肉
- 3.臣2:葱烧台蘑
- 4.佐:拔丝红薯
- 5.使:凉拌海带丝
- 第12章 立冬南方膳
- 1.君:红豆焖米饭
- 2.臣1:芋头烧肉
- 3.臣2:小白菜烧豆腐
- 4.佐:醪糟蛋花汤
- 5.使:虾仁炒冬瓜
- 第13章 小雪北方膳
- 1.君:黏豆包
- 2.臣1:酱棒骨
- 3.臣2:麻婆豆腐
- 4.佐:栗子烧白菜
- 5.使:海带萝卜汤
- 第14章 小雪南方膳
- 1.君:卤肉饭
- 2.臣1:葱油焖腐竹
- 3.臣2:清炒盖菜
- 4.佐:芡实龙眼汤
- 5.使:椒盐薯条
- 第15章 大雪北方膳
- 1.君:豆面剔尖
- 2.臣1:红焖腔骨
- 3.臣2:素烧二冬
- 4.佐:白菜粉丝汤
- 5.使:雪里蕻豆腐
- 第16章 大雪南方膳
- 1.臣1:梅菜扣肉
- 2.臣2:冬笋塔菜
- 3.佐:素炒三丝
- 4.君、使:海鲜锅巴
- 第17章 冬至北方膳
- 1.君:鲜肉馄饨
- 2.臣:葱烧海参、红烧肉焖干豆角
- 3.佐:松仁玉米
- 4.使:酱汤萝卜
- 第18章 冬至南方膳
- 1.君:腊八粥
- 2.臣1:豉蒸鳗鱼
- 3.臣2:大煮干丝
- 4.佐:榅桲南荠
- 5.使:橄榄拌时蔬
- 第19章 小寒北方膳
- 1.君:萝卜丝饼
- 2.臣1:红烧甲鱼
- 3.臣2:豆腐盒子
- 4.佐:瓜蔬甜点
- 5.使:豆豉茄干
- 第20章 小寒南方膳
- 1.君:煲仔饭
- 2.臣:爆炒生肠
- 3.佐:青橄榄石斛
- 4.使:咸蛋黄炒瓜蛋
- 第21章 《美食课》心得:谈贵贱之别
- 1.不要作“贱”自己
- 2.美食的最高境界是吃高兴
- 第22章 五运六气:人定胜不了天,还是顺着好
- 1.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 2.知己,知天达命
- 3.怎么顺应天地自然?怎么天人相应?
- 4.五运:知道自己生在哪一年,大概就知道自己身体怎么样
- 5.如何弥补太过和不足
- 6.六气,从大寒开始,每两个月换一个季节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紫图图书
紫图图书,中国最具活力和创意的图书公司。唯一连续两届受邀免费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的中国独立出版商, 荣获“中国最美的图书”及多项国内外装帧大奖,多次出版过引领潮流的图书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