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探讨中国社会信仰、文化实践及其变化,涵盖中、日、美等国研究,展现精神生活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的论文均聚焦于中国社会的俗与圣之分及其文化实践。各个章节作者分别来自中国、日本、美国,讨论的范围涵盖宗教仪式如何作为文化实践同时如何与文化的其他部分之间发生有机联系。人类学对信仰与仪式的研究由来已久,虽然在近些年来,由于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人们的生活倾向于更具独立性,但信仰与实践也在因应这方面的变化发生了一些改变。本书讨论这些改变如何发生,审视这些改变的发生机制,论证精神生活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意义。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绪论
  • 全球宗教变迁与华人社会:世俗化、宗教化、理性化与躯体化
  • 文化多元化时代的信仰实践:人类学视角中的“新时代宗教运动”
  • 日常生活中的多元信仰实践:新时代宗教运动在中国的田野呈现
  • 宗教、伦理与社会精神气质
  • 名字与神灵
  • 日本学界关于汉人农村的“共同体”与“祭祀圈”
  • 业海般舟
  • 标准化理论的再应用
  • 大运河的治水政治与权力象征
  • 地仙信仰与财神观的社会人类学研究
  • 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
  • 从家庭内部祭祀到公共领域
  • 华侨与宗教复兴:华南客家地区的宗教景观和灵性
  • “后改革开放”时期的小城市寺庙
  • 风水旅游中的“硬性文化”与“软性文化”
  • “公益”的生成
  • 放生:在市场和公园间上演的佛法
  • 论哈尼族yolil概念
  • 泉州回民宗族与伊斯兰
  • “祈祷”与人类学的基督教研究
  • 圣乐的在地化实践
  • 阿嵯耶观音与南诏大理国的祖先历史叙事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