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费孝通关于中国乡土社会研究的代表作品。

内容简介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费孝通的学术工作由实地的“社区研究”转向探索中国社会结构的整体形态。他认为自己对“差序格局”和“乡土中国”的论述,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的讲稿,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它不是对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中提炼一些“理想型”概念,如“差序格局”“礼治秩序”“长老统治”等,以期构建长期影响、支配着中国乡土社会的独特运转体系,并由此来理解具体的乡土社会。

《乡土重建》则以“差序格局”和“皇权与绅权”的关系为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现实中国基层社会的问题与困境,探寻乡土工业的新形式和以乡土重建进行现代社会转型的可能。这一系列的写作代表了费孝通40年代后期对中国历史、传统和当代现实的整体性关照,是其学术生命最后阶段最重要的思考成果。

目录

  • 版权信息
  • 费孝通作品精选
  • 费孝通作品精选 出版前言
  • 乡土中国
  • 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
  • 乡土本色
  • 文字下乡
  • 再论文字下乡
  • 差序格局
  •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 家族
  • 男女有别
  • 礼治秩序
  • 无讼
  • 无为政治
  • 长老统治
  • 血缘和地缘
  • 名实的分离
  • 从欲望到需要
  • 后记
  • 乡土重建
  •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
  • 乡村·市镇·都会
  • 论城·市·镇
  • 不是崩溃而是瘫痪
  • 基层行政的僵化
  • 再论双轨政治
  • 损蚀冲洗下的乡土
  • 黎民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
  • 地主阶层面临考验
  • 现代工业技术的下乡
  • 分散在乡村里的小型工厂
  • 乡土工业的新形式
  • 自力更生的重建资本
  • 节约储蓄的保证
  • 对于各家批评的总答复(后记)
  • 附录一 论绅士
  • 附录二 论“知识阶级”
  • 附录三 论师儒
  •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3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国乡土社会的自身特点和内生机理

    每日一书:《乡土重建》。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建国前的江村、禄村等乡村社区调研的基础上,探索了中国乡土社会的自身特点和内生机理,提出了发展乡土工业,实现乡土重建的思想。中国传统处境的特性之一是 “匮乏经济”(economy of scarcity),正和工业处境的 “丰裕经济”(economy of abundance)相对照。我所说的匮乏和丰裕,并不单指生活程度的高下,而是偏重于经济结构的本质。匮乏经济不但是生活程度低,而且没有发展的机会,物质基础被限制了;丰裕是指不断的累积和扩展,机会多,事业众。在匮乏经济中主要的态度是 “知足”,知足是欲望的自限。在丰裕经济中所维持的精神是 “无餍求得”。匮乏经济是封闭的、静止的经济,而丰裕经济却是扩展的、动的经济。工业革命之后的西洋,代表着一个扩展的过程,一个无孔不入的进取性的力量。甘地想从个人意志上立下一道匮乏经济的最后防线,显然是劳而无功。在学习和接受西学之用的方面时,我们逐渐发现了用和体是相关联的,是一套文化。技术是人利用自然的方法,重视技术,发展技术是出一种人对自然的新关系。匮乏经济因为资源有限,所以在位育的方式上是修己以顺天,控制自己的欲望以应付有限的资源;在丰裕经济中则相反,是修天以顺己,控制自然来应付自己的欲望。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发生科学,决不是中国人心思不灵、手脚不巧,而是中国的匮乏经济和儒家的知足教条配上了,使我们不去注重人和自然间的问题,而去注重人和人间的位育问题了。“城” 的形成必须是功能上的区位分化,那就是说,有一个赋予某种特殊社区功能的中心区。换句话说,为了功能分化而发生的集中形式。从商业的基础长成的永久性的社区,我们不妨称之作 “镇”。县城和市集遥遥相望,并不并合在一起。那是因为这两种社区的性质是不同的,前者是以政治及安全为目的,所以地点的选择是以易守难攻为主要考虑之点。而后者是以商业为目的,地点必须是在交通要道,四围农村最容易达到的中心。以太湖流域的情形说,我的故乡吴江县的县城在商业上远不及县境里的镇,好像震泽、同里都比吴江县城为发达。在清代,震泽和吴江分县的时候,两个县政府却一起挤在这荒凉的县城里,不利用经济繁荣的镇作政治中心,也表现出 “城” 和 “镇” 在性质上的分化。这里所指的城,那种以官僚地主为基础的社区,对于乡村偏重于统治和剥削的关系;而那种我称作镇的社区,因为是偏重于乡村间的商业中心,在经济上是有助于乡村的。政治绝不能只在自上而下的单轨上运行。人民的意见是不论任何性质的政治所不能不加以考虑的,这是自下而上的轨道。一个健全的、能持久的政治必须是上通下达,来往自如的双轨形式。一、中国传统政治结构是有着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的两层。二、中央所做的事是极有限的,地方上的公益不受中央的干涉,由自治团体管理。三、表面上,我们只看见自上而下的政治轨道执行政府命令,但是事实上,一到政令和人民接触时,在差人和乡约的特殊机构中,转入了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这轨道并不在政府之内,但是其效力却很大的,就是中国政治中极重要的人物 —— 绅士。绅士可以从一切社会关系:亲戚、同乡、同年等等,把压力透到上层,一直可以到皇帝本人。四、自治团体是由当地人民具体需要中发生的,而且享受着地方人民所授予的权力,不受中央干涉。于是人民对于 “天高皇帝远” 的中央权力极少接触,履行了有限的义务后,可以鼓腹而歌,帝力于我何有哉!基层行政的僵化是因为我们一方面加强了中央的职能,另一方面又堵住了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把传统集权和分权,中央和地方的调协关键破坏了,而并没有创制新的办法出来代替旧的。人也有根的,个人不过是根上长出的枝条,他的茂盛来自这个根,他的使命也在加强这个根。这个根就是供给他生长资料,供给他教育文化的社会:小之一家一村,大之一乡一国。这个根正是李林塞尔所谓 grass roots。唯有根固的枝叶才能茂盛,也只有枝叶茂盛的根才能固。从社会说,取之于一乡的必须回之于一乡;这样,这个社会才能维持它的水准。中国落叶归根的传统为我们乡土社会保持着地方人才。这些人物即使跃登龙门,也并不忘本;不但不损蚀本乡的元力,送往外洋,而且对于根源的保卫和培养时常看成一种责任。因之,常有一地有了一个成名的人物,所谓开了风气,接着会有相当长的时期,人才辈出的。循环作育,蔚为大观。人才不脱离草根,使中国文化能深入地方,也使人才的来源充沛浩阔。一个乡间出来的学生学得了一些新知识,却找不到一条桥可以把这套知识应用到乡间去;如果这条桥不能造就,现代的教育,从乡土社会论,是悬空了的,不切实的。乡间把子弟送了出来受教育,结果连人都收不回。现在这种教育不但没有做到把中国现代化的任务,反而发生了一种副作用,成了吸收乡间人才外出的机构,有一点像 “采矿”,损蚀了乡土社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乡土社会中的熟人社会和差序格局

      我怀着崇敬甚至崇拜的心情推荐《乡土中国》这本书,他的作者费孝通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实地调查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写下了诸多在学界极具影响力的学术著作,除了《乡土中国》外,他还有《皇权与绅权》《江村经济》《中国士绅》等著作,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吸引的不仅是社会学和人类学家们对于中国乡村的理解,它的影响范围可以说包括了整个中国社会科学界。 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任职,教授 “乡村社会学” 这门课程。但是他不愿意 “照本宣科” 地为学生授课,而是希望能够和学生一起探索,做一些有意义的内容。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性研究和社会调查,甚至为了掌握更详实的第一手数据,多次不辞辛劳的奔赴乡间进行考察。最终这些内容经过整理,就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由十四篇论文集结而成的《乡土中国》这本书。费孝通先生从看似人尽皆知的事情中深挖出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可谓是字字珠玑,真知灼见。直到今天,这本书依然是社会学家们研究社会结构时所必须参考的材料之一。 我要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是这是一本有社会学和人类学奠基人之美誉的费孝通教授用田野调查的方式,用脚丈量中国的方式,从见人所见但却发人未发的,力透纸背,字字珠玑,真知灼见。比如其中所讲的熟人社会和差序格局对理解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两个小切口,但可以引申出对乡土社会的运转的根本逻辑;二在今天中国历史性的解决了全国脱贫问题这一世纪伟业之后立即转入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拜读此书更具意义。我一直说农民富则中国富,农村兴则中国兴,农业强则中国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最根本标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费孝通两本书的合集,从中国的乡村社会发展的探讨。可以说是早期的人类学著作。儒家文化对我们的底层熏陶,从修齐治平到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构建了乡村中国,就构建了现代社会。只有乡村好,中国才能好。只有乡村振兴了,我们整体才能发展好。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4条书评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