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朱熹心性论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试图破除近代以来学界心学派与理学派二元对峙分类法带来的分歧与误解。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朱熹“理一分殊”理论开创性地提出了“分殊体用”的本体论诠释模式,以此来解读朱子“理”“心”“性”“太极”等多个本体概念之间的关系等,呈现朱熹心性论的内在结构与开展逻辑;在比较研究中,重新认识朱熹在此领域的继承与开拓,并尝试揭示朱子心性论对于当下社会道德重建与价值重构的理论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节 对朱熹心性论的误解
  • 第二节 学界的研究状况
  • 第一章 心性论问题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孔子与《易传》
  • 第二节 《大学》与《中庸》
  • 第三节 孟子与荀子
  • 第四节 出土文献
  • 第五节 汉唐与佛老
  • 第二章 宋代儒家心性论的发展与朱熹所面对的问题和使命
  • 第一节 周敦颐与张载
  • 第二节 程颢与程颐
  • 第三节 朱熹所面对的问题和使命
  • 第三章 朱熹“理一分殊”的本体论诠释面向及其展开
  • 第一节 “分殊体用”的本体论诠释面向
  • 第二节 朱熹哲学之本体论诠释的展开
  • 第四章 朱熹论心与性
  • 第一节 论“心”
  • 第二节 心本与性本
  • 第三节 形下的开展:心与性的双向实现
  • 第五章 朱熹论心与理
  • 第一节 心具众理与理不在心外
  • 第二节 心本与理本:执与不执
  • 第六章 朱熹论心与气
  • 第一节 心之形上与形下
  • 第二节 心之超越性与现实性
  • 第三节 单一向度与双向关照
  • 第七章 已发未发与心统性情
  • 第一节 已发未发与心为体用
  • 第二节 心统性情与天人贯通
  • 第八章 心理合一与格物致知
  • 第一节 心理合一与本来贯通
  • 第二节 体用一源与格物致知
  • 第三节 析心与理为二:陆王等的指责及其问题
  • 第九章 传承与批判
  • 第一节 列为官学与后学的传承
  • 第二节 心性学的反动:浙东事功学派
  • 第三节 反理学思潮及对朱熹的批判
  • 第十章 意义与局限
  • 第一节 意义与贡献
  • 第二节 双向开展与二极对立
  • 第三节 心性之学的“高蹈”与制度之学的缺失
  • 结语:展望与希望:儒家心性论的现代转换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