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5千字
字数
2021-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明代军政考选制度五部分研究:起源演变、驻京考选、镇戍考选、问题影响与总结反思。
内容简介
书稿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明代军政考选制度产生的原因、起源和演变,内容主要包括:对明太祖及其后继者为整顿武官队伍采取措施、都司卫所武官军政考选方法、军政考选过程、军政考选禁例、以及都司卫所军政官员铨选标准和过程的研究。第二部分探讨驻京武官军政考选,内容主要包括:对锦衣卫武官军政考选和军政官员铨选的研究,对京营武官军政考选的研究,以及对五军都督府军政官员军政考选和铨选的研究。第三部分探讨镇戍武官军政考选,内容主要包括:对镇戍武官军政考选制度产生、发展和实施过程的研究,对阅视边关和镇戍武官考满制度的研究,以及对镇戍武官铨选制度的研究。第四部分探讨明代军政考选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制度实施产生的影响。该部分首先研究制约军政考选制度实施的各种因素,然后分析军政考选制度的成效及其对明代官僚格局变化的影响。第五部分是结语。该部分对明代军政考选制度的产生、发展、变化和实施的效果进行总结反思。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绪论
- 一、选题与学术史
- 二、基本概念
- 三、研究设想
- 第一章 都司卫所武官的军政考选
- 第一节 起源与演变
- 一、明太祖为整顿武官队伍而采取的措施
- 二、军政考选之前的武官考察
- 三、都司卫所军政考选的出现
- 四、军政考选范围的扩大
- 第二节 制度规定
- 一、掌印、佥书武官
- 二、管运和管屯武官
- 三、军政考选禁例
- 第三节 实施过程
- 一、考选过程
- 二、铨选过程
- 三、财政因素的影响
- 第二章 在京武官的军政考选
- 第一节 锦衣卫武官
- 一、考选制度与演变
- 二、锦衣卫堂上官自陈
- 三、锦衣卫军政官员的铨选
- 第二节 京营武官和五军都督府军政官员军政考选
- 一、京营武官的军政考选
- 二、五军都督府军政官员的自陈
- 三、五军都督府军政官员的推选
- 第三章 镇戍武官的军政考选
- 第一节 制度及执行
- 一、镇戍武官军政考选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二、军政考选制度的实施
- 第二节 阅关与考满
- 一、阅视边关
- 二、镇戍武官的考满
- 第三节 镇戍武官的铨选
- 一、正统至天顺时期
- 二、成化至嘉靖时期
- 三、隆庆至崇祯时期
- 第四章 明代军政考选存在的问题和影响
- 第一节 影响军政考选的负面因素
- 一、明代中后期官僚队伍的普遍腐败
- 二、僵化的军政考选程序
- 三、皇帝个人素质和政局变化的影响
- 四、武官世袭制度和任职资格的限制
- 第二节 军政考选的成效
- 第三节 军政考选的影响
- 一、军政考选与文尊武卑政治格局的形成
- 二、文尊武卑政治格局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