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的心理医生告诉你,打开心灵牢笼的钥匙,就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内容简介

将我们的心灵牢牢困住的,往往并非外在的力量,而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牢笼,是我们自己植入脑海的想法。

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我们不去坦然面对,却指责苍天不公,被困在受害者心态里;面对亲朋好友的期待,我们隐藏甚至扭曲了真实的自我,被困在他人的眼光里;面对至亲挚爱的离去,我们用懊恼和内疚逃避现实,被困在未解决的悲伤里。

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本书描述的12种普遍的心理困境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却不知道,获得自由所需的力量就藏在我们的内心;我们都在自己建造的这些牢笼里苦苦挣扎,却不知道,打开牢笼的钥匙就握在自己的手中。

著名心理学家、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博士,用她疗愈自己的刻骨创伤和打开无数来访者心灵枷锁的故事告诉我们,自由的基础是具备选择的力量,而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以何种态度、何种方式回应我们的遭遇。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译者序 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接纳自己无法改变的
  • 序言 释放我们的心智囚徒
  • 第一章 受害者心态型牢笼
  • 第二章 逃避型牢笼
  • 第三章 自我忽视型牢笼
  • 第四章 秘密型牢笼
  • 第五章 内疚和羞耻型牢笼
  • 第六章 未解决的悲伤型牢笼
  • 第七章 僵化思维型牢笼
  • 第八章 怨恨型牢笼
  • 第九章 恐惧型牢笼
  • 第十章 评判型牢笼
  • 第十一章 绝望型牢笼
  • 第十二章 不宽恕型牢笼
  • 后记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20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有过不去的坎,越不过的山

    有不少同学说自己有很多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人人都有苦恼,当有感觉过不去的坎儿时,可以看看这本《越过内心那座山》,英文名 “The Gift”,可能不少同学听过。作者叫伊娃・埃格尔(Edith Eva Eger),老太太年轻的时候(16 岁)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种地狱环境中生存了下来 (这不是越过一座山,这是越过地狱群山了)。还不仅如此。战后的她,取得了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在大学做教授,并且积极帮人们摆脱心理困境(上奥普拉脱口秀,写书,尽可能的用自己的经历来帮助大家,她写的自传 "拥抱可能",The Choice,奥普拉读后说了一句话:埃格尔的故事将永远改变我)。《越过内心那座山》,英文名 “The Gift:12 Lessons to Save Your Life”。老太太 90 多岁时为自己这本书写了个序,用自己的经历,和一辈子的心理学研究,来领着大家摆脱内心的泥潭和牢笼,重新把路走通,走宽。她说,Suffering is universal. But victimhood is optional.(苦难是人生常态,但心态则可以选择)如果你感觉有苦恼,有过不去的坎儿,那读读这本《越过内心那座山》。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单】《拥抱可能》(The ChoiceEmbrace the Possible)《活出生命的意义》(Mans Searchfor Meaning)《八十天环游地球》(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歌单】华尔兹舞曲《蓝色多瑙河》你是自己人生旅程的总导演,我邀请你按照最适合你的方式使用这本书。为了让你踏上自由之旅,我在这里提供三个初始路标。改变就是要打破那些不再对我们有益的习惯和模式。当你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你就会成为真正的自己。#助己助人成长计划 #读书会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打开心门,找回自我

        这是一本心理学领域的疗愈指南,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自身找原因,从自身找出路。本书作者是著名的心理学博士埃格尔,是在 50 岁左右获得的这一荣誉和殊荣。她身上最具有感召精神和典型标签的是她是一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我相信很多人听到 "奥斯维辛" 这个臭名昭著的美名字的时候,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可能为之一震,我也知道这是正常人反应和感受。因为它毕竟代表着太多的邪恶和反人类。我们知道,在那种地方,在那个惨绝人寰的环境下能生存下来的人,将是多么的有意志力,多么的具有常人不能想象之毅力和心志,将是多么的内心强大支撑着自己不会垮掉。我想这种精神和磨砺是值得每个人敬仰和钦佩的。他们必有常人不能理解的痛苦,也有常人不能体会的心态,那是何等的坚韧不拔。在坐着幸存获救的以后人生中,还是选择从事心理行业,或许是给自己救赎的通路,或许也是通过救赎别人的过程,最终也能救赎自己。在经历那一切之后,你不可能还是一个完整无暇的清水心境。在集中营的日子,每天都活在痛苦和恐惧之中,今天不知道明天还会有太阳升起。活在饥饿和卑贱之中,任人宰割;活的没有任何尊严,没有自我的人格,一切都会随时湮灭。在这种环境中,怎么保证自己的心理不出问题,怎么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保持自己还是一个正常人的状态。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力量。就哪怕在作者获救多年以后,过回正常人生活多年以后,自己的内心中还是会有多种的心理问题的折磨。看着至亲之人的死亡,而我独活,我是不是有罪;对于自己的过往,不敢与孩子们诉说,是否会遭受他们的歧视或是给他们带来其他的非议;对于当年集中营中的施暴者,内心对他们多年的仇恨和愤怒,又该如何表达,如何发泄;等等…。这些都是作为经历过的人被给与遗留的心理障碍,而要如何越过这些障碍,才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这里面列出了十二个普遍的心理问题的类型,基本覆盖了我们大多数人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就算不是完全契合,我们也都多多少少可以从中找到我们面临的问题的影子。对号入座,代入你自己的故事和情感,通过和作者的表达相联结,直达你的内心,找到你的根源。我们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各种不同的事件,各种纷繁的人际关系,但是所有这些,林林总总,都是与我们自己的内心有关,一切的发生,都是从你的心中发出的。树大根深,枝繁叶茂,一切纠葛和怨恨,都是根本的支撑。是你困住了自己的内心,把心中的所思所忧缠绕住自己的心灵。心门封闭,那里就是你给自己建造的牢笼,走不出来,只会越陷越深。面对人生的种种问题,怎么找到锁住自己的牢笼的钥匙,这里面也都给了具体的方法和指导。你是困在哪一个牢笼里面,你被困的缘起是什么?你要怎么去救赎自己的心灵。这里也都给了你很深刻的剖析,你的自由就掌握在你自己手中。选择以何种态度,何种方式,何种心理动机去面对,去回应,去拿钥匙,这都关乎你走出自己内心牢笼的速度和深度。你的自由由你自己做主,找回内心的自我,才能体会到自我的强大,自我的自由和轻盈。我们可以用光点燃光,也可以用温暖传递温暖,还可以用生命影响生命。打开你内心的枷锁,放飞心灵的自由。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7条书评

        出版方

        东方巴别塔

        东方巴别塔(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品质人文出版的新锐实体。巴别塔文化主要通过高质量的版权引进及国内优质原创作者的挖掘,打造历史、军事及泛学习类等几大内容板块,与读者分享顶尖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