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羡慕学霸到成为学霸,高考状元教你破除学习痛点。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的亲身学习经验为基础,分享有效的学习技巧,目的是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

本书分为上篇认知篇和下篇实战篇。在认知篇(第1章~第6章)中,会阐述一个简单的模型一学习冰山,水面之上是看得见的行动和技巧,水面之下是看不见的思维模式、管理方式和最深层的驱动力。在实战篇中(第7章~第11章),会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学习方法,解答迷思。只有将上下篇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才能对症下药,知行合一,用成熟的方法论提升自己。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认识自己:找准起点,重新出发
  • 1.1 水面之下:为什么你复制不了学霸的方法?
  • 1.2 水面之上:为什么你总是重复同样的错误?
  • 1.3 冰山模型:解锁学习的底层逻辑
  • 1.4 一支队伍:各司其职,才能战无不胜
  • 第二章 高效行动:摒弃负面状态,坚定前行
  • 2.1 聚焦目标:越清晰,越强大
  • 2.1.1 提前规划:想象力决定行动力
  • 2.1.2 SMART原则: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法宝
  • 2.2 马上去做:拖延症的心理分析
  • 2.2.1 72小时法则:先完成,再完善
  • 2.2.2 自断后路:向兔警官朱迪学习
  • 2.3 PDCA循环:帮你科学拆分任务
  • 2.4 良性循环:意志会溃散,习惯才持久
  • 2.4.1 登门槛效应:降低期待,才能培养习惯
  • 2.4.2 流程管理:通盘规划,固定流程
  • 2.4.3 敲钉子: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 第三章 提升技巧:做自己的教练
  • 3.1 建立关联:从无序到有序的底层能力
  • 3.2 DIKW模型:搞懂什么是记忆?
  • 3.3 费曼学习法:教是最好的学
  • 3.4 知识留存:学习金字塔的宝贵经验
  • 3.5 主动学习:让你提高效率的4种方法
  • 3.6 1万小时定律:只注重数量不关心质量是不行的
  • 3.6.1 排除干扰:手机是最大的干扰源
  • 3.6.2 两列清单法:巴菲特重要的成功秘诀
  • 3.6.3 专注力训练1:舒尔特方格法
  • 3.6.4 专注力训练2:呼吸训练
  • 3.6.5 专注力训练3:正念冥想
  • 3.7 奖赏刺激:像设计游戏一样学习
  • 3.8 心流状态:让你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 3.9 刻意练习:上乘的武功,往往只需要简单的招式
  • 第四章 思维模式:行为背后的底层逻辑
  • 4.1 捕捞知识:用思维编织一张密集结实的渔网
  • 4.2 上课走神: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 4.3 发现盲区:思维过于发散怎么办?
  • 4.4 对比验证:和他人讨论会让你收获更多
  • 4.5 开放心态:捕捉更多的可能性
  • 4.6 记录表达:让你的思维从混乱到清晰
  • 4.7 思考方式:想到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 4.8 思维体操:思考就像举铁,只有酸痛才能成长
  • 4.9 归纳类比:从已知探索未知的捷径
  • 第五章 统筹管理: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 5.1 自主学习:以我为本,抢回主动权
  • 5.2 浪费时间:那些让人反感的“垃圾”作业
  • 5.3 学会取舍:制订自己专属的作业计划
  • 5.4 认识大脑:不要和天性作对
  • 5.5 快乐因子:那些引起快乐的神经递质
  • 5.6 饥饿工作:记忆能力和思考能力会提升
  • 5.7 行动指南:关注圈和影响圈
  • 5.8 情绪管理:一个经典的对话
  • 5.9 负面情绪:接纳自己才能完善自己
  • 第六章 自我驱动:找到专属于自己的那把钥匙
  • 6.1 认识驱动:一个老人和一群孩子的故事
  • 6.2 动机转移:让你改变动机的思维陷阱
  • 6.3 寻找驱动:正视自己,明确初心
  • 6.4 调整状态:消除杂音回归目标
  • 第七章 高中学习:一路向前,其他的交给时间
  • 7.1 初入高中:必须升级学习方法
  • 7.2 面对现实:你比你以为的弱很多
  • 7.3 第二曲线:进步是非连续的
  • 7.4 垫底辣妹:一个典型的逆袭故事
  • 7.5 不是凡尔赛:因为学霸知道自己不知道
  • 7.6 张弛有度:寻找学习的韵律和乐趣
  • 7.7 适度锻炼:让你精神百倍
  • 7.8 调整状态:优化自己的生物钟
  • 7.9 高效听课:如何在课上吸收更多知识
  • 第八章 聚焦课本:把书读厚再读薄
  • 8.1 问题先行:开启思考的黄金钥匙
  • 8.2 偏科顽疾:阅读不足是根本原因
  • 8.2.1 泛读:追求“广度”,牺牲“深度”
  • 8.2.2 速读:找到重点,集中学习
  • 8.2.3 精读:咬文嚼字,融会贯通
  • 8.3 英语学习:反复阅读经典,培养语感
  • 8.4 《新华字典》:凝聚了众多大师心血的宝藏
  • 8.5 思维导图:让你快速记住课本知识
  • 第九章 真刀真枪:题海中悟出真知
  • 9.1 三轮学习:高三的整体规划
  • 9.2 三大误区:这么刷题完全无效
  • 9.3 爬楼梯:高手做题的捷径
  • 9.4 正确刷题:在精不在多
  • 9.5 错题本:只属于你的独家秘籍
  • 9.7 发现盲区:错题本的高阶用法
  • 9.8 “六边形战士”:没有偏科,就是胜利
  • 第十章 临场发挥:考试中检验成果
  • 10.1 考前准备:找对基准,应对起伏
  • 10.2 胸有成竹:考试中把控时间
  • 10.3 草稿纸:直接影响考试成绩
  • 10.4 全面复盘:考试后总结内化
  • 10.5 野马效应:别把小失误搞成大事故
  • 10.6 考前支持:家长的后勤工作
  • 10.7 家长话术:这些话一定不要说
  • 10.8 电子阅卷:不要被扣冤枉分
  • 10.9 考前10分钟:要注意这些细节
  • 10.10 瓦伦达效应: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 10.11 突发状况:想好极端情况的应对方法
  • 第十一章 精益求精:用强韧心态武装自己
  • 11.1 降低敏感:什么是大赛型选手?
  • 11.2 发挥失常:殊途同归的两个小故事
  • 11.3 自我设限:你在努力让自己失败
  • 11.4 没有任何借口:要勇于直面失败
  • 11.5 心无旁骛:只聚焦眼前的事情
  • 11.6 放弃即时满足:我是怎么戒掉网络和游戏的?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分析学习中可拆解的动作

    这是一部以实践为根基的学习方法论著作,作者用自身经历与专业研究为蓝本,构建了一套覆盖学习全链条的实用体系。这本书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 “冰山模型” 的理论框架,更在于作者顾好雨本人的多重身份 —— 她是高考状元、金融从业者、教育专家,也是学习方法的研究者与推广者。作者的教育背景极具说服力:2009 年以浙江省文科高考第二名、嘉兴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香港大学,攻读经济金融双学位并获全额奖学金。毕业后,她选择留在香港从事金融行业,但始终未放弃对教育领域的深耕。她将金融行业中的管理思维与教育实践结合,为 800 多个家庭提供教育规划咨询,并提炼出一套针对学习瓶颈的解决方案。这种跨界经历让她的方法论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实战适配性,书中提到的 SMART 原则、PDCA 循环等管理学工具的应用便是例证。《冰山学习法》的核心模型将学习拆解为 “冰山之上” 与 “冰山之下” 两部分。水面之上是可见的 “行动” 与 “技巧”,如时间管理、刷题策略;水面之下则是隐性的 “思维”“管理” 与 “驱动”,涉及认知逻辑、情绪调控和内在动机。这种分层结构源于作者对学习本质的洞察:她发现许多学生盲目模仿学霸的 “表面技巧”,却忽视底层能力的培养,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例如,书中用 “错题本的高阶用法” 诠释如何通过思维重构将错误转化为知识网络节点,而非机械记录。作为教育实践者,作者的语言风格直击痛点。她剖析拖延症时,引入 “72 小时法则” 与 “自断后路” 策略,结合心理学中的 “登门槛效应”,提出 “降低期待 — 固定流程 — 替换习惯” 的三步法。这些方法脱胎于她辅导学生时的真实案例,比如对 “偏科顽疾” 的解决,她强调阅读策略的分层(泛读、速读、精读)与《新华字典》的工具性使用,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可操作步骤。书中另一亮点是对 “自我驱动” 的探讨。作者以自身戒除网络游戏的经验为例,提出 “动机转移” 与 “即时满足延迟” 的策略,强调内在驱动力需通过 “寻找初心 — 消除干扰 — 强化正反馈” 的循环构建。这种从个体经验到普适方法的提炼,正是她作为 “学霸” 与 “导师” 双重身份的独特优势。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就是一支队伍

      这本书,刚端起来,就决定读下去。传神的比喻,一针见血的指出错误的集体认知。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