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彼得森代表作,全面、系统了解积极心理学。

内容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体系中一个新开辟的领域,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它重点关注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正常生活,认为生活的核心并不只是避免麻烦、防止困扰,而应该更加关注人生中美好的一面,以及如何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本书作者克里斯托弗·彼得森教授是世界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和这一领域的其他先驱奇克森特米海伊、迪纳、贾米森、瓦利恩特和塞利格曼等人一起建构起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我们打开了积极心理学之门,指引我们如何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享受健康快乐的人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 前言
  • 第1章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 积极心理学:短暂的历史,长久的过去
  • 积极心理学的常见问题
  • 积极心理学的支柱
  • 第2章 从积极心理学中学习:不做旁观者
  • 冷漠
  • 几个例子
  • 第3章 愉快和积极的体验
  • 愉悦
  • 积极情绪
  • 积极情感
  • 心流
  • 第4章 幸福
  • 幸福的意义
  • 幸福的解释和测量
  • 谁快乐
  • 那又如何?幸福的结果
  • 增加幸福
  • 第5章 积极思维
  • 认知心理学
  • 什么是乐观
  • 特质乐观
  • 解释风格
  • 希望
  • 有关乐观的话题
  • 第6章 性格优势
  • 研究优良性格的一些基本问题
  • 识别性格优势
  • VIA性格优势与美德分类
  • 与天赋的区别
  • 性格优势的测评
  • 经验发现
  • 第7章 价值观
  • 价值观的功能
  • 什么是价值观
  • 价值观不是什么
  • 价值观的分类
  • 测量价值观
  • 人类价值观的普遍结构
  • 价值观的起源
  • 第8章 兴趣、能力和成就
  • 兴趣
  • 能力
  • 成就
  • 第9章 健康
  • 健康与疾病的历史
  • 心灵与身体:笛卡尔的遗产
  • 身心领域
  • 健康的促进
  • 心理健康
  • 第10章 积极的人际关系
  • 心理学中的“爱”
  • 公平理论
  • 依恋理论
  • 爱的类型
  • 第11章 赋能机构
  • 社会分类目录
  • 赋能机构的共同特征
  • 好家庭
  • 好学校
  • 好的工作场所
  • 好社会
  • “好”宗教
  • 结论
  • 第12章 积极心理学的未来
  • 快乐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 是否真的存在快感恒定点
  • 美好生活的自然史
  • 好人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吗
  • 为什么人们不去做那些会让他们快乐的事情
  • 心理学上的美好生活能够被刻意创造吗
  • 心理学的乌托邦存在吗
  • 和平是白日梦吗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3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果说传统心理学重在为人拔除心灵的杂草,那么积极心理学则专注于播种鲜花、施肥沃土。它致力于提升整个生命系统的内在肥力,让其自身变得蓬勃旺盛,既能绽放美好,也能自然抵御病虫害。1. 美好生活的核心包括如何从困境中站起来。积极心理学关注的不是避免困难,而是培养从逆境中恢复和成长的韧性,这是幸福与健康的关键。一个人过得好不好,要看他摔了跟头以后,能不能自己爬起来。韧性是美好生活的核心。就像学骑自行车。重点不是永远不摔跤,而是每次摔跤后,都能检查一下车子,拍拍土,有勇气再次跨上去。最终学会骑车的,不是没摔过跤的人,而是摔了跤依然坚持学的人。生活的幸福程度,就看爬起来的能力强不强。2. 养育孩子并不是纠正他们的弱点和错误,而是要认同和培养他们的力量。发掘和发挥内在优势比修补缺陷更重要。养孩子,别总盯着他的短处,要多看看他的长处,把他的优点给养大。教育的关键是识别和培养性格优势,而非纠正弱点。就像打理一个小花园。不能只盯着那几棵长得不好的花,天天去拔它、骂它。应该把更多的水和阳光给那些长得壮、开得艳的花。当整个花园因为这些鲜艳的花朵而充满生机时,那些弱小的苗子也可能在积极的环境中受到鼓舞,慢慢长好。3. 只有当我们爱他们时,我们才会拥有他们。积极人际关系的本质不是功利性的索取,而是基于爱的给予和联结,这才是幸福感的真正源泉。对人好,别光想着能得什么好处。只有真心对别人好,才能换来真感情。积极的人际关系基于爱,而非功利性索取。就像晒太阳。站在阳光下,不是为了从太阳那里索取什么具体的东西,而是因为享受那份温暖和光亮。当真心对人好时,就像一个小太阳,先散发出光和热。身边的人感受到这份真诚的温暖,自然会像向日葵一样,被吸引并回报以绽放。真感情不是交易,而是相互的温暖和吸引。总之,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是主张人们将关注点从修补缺点和逃避痛苦转向发现和培养自身优势,通过有意识地运用积极思维、发挥性格长处、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从而提升从逆境中恢复的能力,最终构建一个更充实、幸福和有意义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还是给五分

      主要是因为想介绍给没了解过这个领域的朋友。作为入门积极心理学挺好的读物。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很讲究,科学验证的学科。所以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的研究和实验,以及积极心理学的来龙去脉。在清华读积极心理学指导师的时候,很多的课程也源于这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哈佛幸福课的视频很早以前看过,并且对我的生活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回想起来,我感觉普通人和学霸的区别大概就在于普通人非常擅长放弃,这种擅长很多时候甚至是无意识的。开始了一百个目标,却都在没超过 20% 的进度之前就丢开了手。这本书里面很多内容和那个视频课相同,可以作为延展阅读。积极心理学出现并发展了三四十年,留在大众心里的好像还是只有一个关于 “心流” 的概念,实在有点可惜。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1条书评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